頂崗實習總結報告
在教研上我積極參與學校和綜文教研組的活動,參加教研會議。出自之外,我還總結若干張表格(《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基本情況表》、《原始農耕時代表居民基本情況表》、《夏、商、周基本情況簡表》、《秦始皇與漢武帝對照表》、《人教版<中國歷史>上冊專題輯表·王朝與都城》《人教版<中國歷史>上冊專題輯表·中國之最、世界之最》、《人教版<中國歷史>上冊專題輯表·戰爭》、《人教版<中國歷史>上冊編年簡表》、《人教版<中國歷史>上冊專題輯表·人物》和各時期文化成就簡表等)和復習參考,供學生和教師參考。
我們共同實習的7位同學注意定期地召開小組會議交流教學方法和經驗。在團日活動上我根據是歷史文化圣地的特點,建議小組多到附近的名勝古跡之處去瞻仰。我們曾和兩位指導老師一同去過湯泉康熙行宮遺址、興隆山敖龍寺、磬錘峰景區。另外我還向學校的其他教師學習,不管這些教師是不是教授歷史科目,但歷史就是過去的一切,向他們學習也是我專業之內的事情,況且凡是教師就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學生記住的話自己也應該身體力行。我虛心聽取指導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坦然的表明自己的觀點,盡我最大的努力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在這一方面,我發現,在上歷史課時適當的講一些與同時期所講其他學科有關的歷史故事,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其他學科老師在講課時應用一些歷史小故事引入,說明問題的效果也很好。比如我在《第18課三國鼎立》講到曹操的時候,可利用學生在語文課中已學過的曹操的詩《觀滄海》,來學習和評價歷史上的曹操,語文老師也可在講《觀滄海》時對曹操的事跡進行簡單介紹。另外富有哲理的歷史故事也是政治學科講述原理的好例子。
我們七個人在一起生活,雖然工作很忙,但大家總是會抽出時間相互問候,我們漸漸熟悉,融洽的相處。我們經常在一起說笑,談談在學校的時候的事情,說我們第一次見面時的印象等。我和這里的老師關系也非常好,我們經常在一起打乒乓球、聊天等。這里的學生雖然基礎很差,但都挺懂事,即使我沒有教他們,可見面后仍很客氣得打招呼,我也微笑地向他們回禮。雖然這樣但我還是有時跟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記得老師說過我們既要有親和力又要有威懾力。這次實習對我的社會經驗、人際關系也有很大的幫助。
4、學習方面:我的課程安排地不多,一周6節課加2個晚自習,每天都要給學生上課。但我還是抽出時間學習專業知識、參看其他老師的優秀教案,學習教學方法。
在4個半月的頂崗實習生活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比在學校這么長的時間里學到的更精彩、更豐富。但同時也讓我感到自己以前學習得不夠認真等一些問題,比如授課知識過細,重點不突出,解釋性語言太多,像上述的那些與學生生活、學習緊密相連的例子還太少,而且這些例子大多是課堂隨機應變,備課時沒有的刻意的準備過。語言邏輯性太強,例如一開始在“商鞅變法”的背景,從“鐵器和牛耕使用和推廣,生產效率提高”到“封建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產生要經歷3個環節,分別是“私田開墾起來”、“奴隸勞動量增大,奴隸開始偷懶,勞動效率降低”、“奴隸主把一部分私田租種給奴隸,以提高生產積極性”,等我講完每一個環節和前后的聯系之后仍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明白,跟不上思路,這超出學生理解速度的限度,處理這一問題的方法還應改進。與學生互動環節較少,對于授課的節奏把握不是很好,有時本來一節課的內容我卻要用兩課時來完成。此外,語音也有點小。而且,在4個多月的教學實踐中,我善于和喜歡上處理習題的課,客觀的評價,我只有這時才能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從題目、選項、答案入手聯系其他相關知識考察學生,發散其思維,歸納、總結,講故事,處理圖片與文字的關系。這雖然是我的長處,但也是我的劣處,沒有哪個優秀的老師是只會講題,不會講課的,因此我的新授課的教學水平還有待加強。另外,在教學基本功上,我課上講課的進度總不能與板書很好的配合,這點也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