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實習階段小結
這么多年總會做相似的夢,那些夢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改變環境,卻是相同的本質,原因是什么?
建議再好,也得符合對方的水平高度。跟一個半歲小孩說不能尿床,他做不到,就是冥頑不化么?是提建議的人不懂吧。
精神病人藥不能停!我們相對于圣人而言,也算精神病人吧,你可找到了自己的藥?我的藥,目前是儒家經典。
總會想起自己在國學社的樣子,活潑的時候像個小孩,嚴肅的時候像個老媽,訓人的時候像個老大,師弟師妹跟前敢說敢做,能撐起一片天,在師哥師姐跟前又會畢恭畢敬唯唯諾諾……
忽然覺得這些年變化很大。猶記得大一在潛心學堂,有看著不對的現象就跟校長反應,以至于這么多年過去,李老師跟同學說起我,第一句就是我很直。還記得那次李老師開完會還回頭問我一句:“你看這樣行么?”開大會時,作為一個旁觀者,卻要插手人家的管理,有次張口欲言,旁邊的崔師哥拍了拍我趕緊制止我那些所謂的“正義之詞”。那時候清高,總是尋一個真,一個對,橫沖直撞的勁應該也傷了不少人。如今,倒學會了“察言觀色”,學會了不該自己管的就不管,實習的第一天接待我們的醫務科主任就這樣教我們,我也曾這樣教師弟,這是進步么?以前討厭世故討厭圓滑,不想變成我討厭的樣子,如今這樣,是否是我討厭的?母親大人說,要學著為人處世,也許,世故沒有錯,是一種靈活變通,錯的是,巧言令色。如今的我越來越現實,是沒有堅持理想,還是學會了適應?記得劉玉老師說,憤世嫉俗都是對環境的不適應。很久都不憤世嫉俗了,去年還很自豪地對《濟南時報》的記者姐姐說,學傳統文化,我不憤青。最初的理想我還記得,只是越來越明白,腳踏實地,才能實現理想~
xx年4月12日
4月14日轉到心理科,剛一上班,趙主任就問我們在病房這一個多月都有什么收獲什么感悟。我有很多,卻沒敢說一句。
你的思想行為決定了你的社會支持,一切都取決于自己。可是,這又太理想化。
有強迫癥,潔癖,但她有良好的家庭支持,丈夫對她很好,所以恢復得很快。而馬利敏,雙目失明,丈夫不待見她,在家總是被嫌棄,所以才會有焦慮和抑郁吧。她丈夫也是個極品,家住芙蓉街,來洛口陪床,這么近都能水土不服,其實是不想來吧。看到他嫌棄馬麗敏的樣子,我都想搧他。
這一周科里給貧困的精神病人免費發藥。對于精神病人,國家有各種補助,比如免費領藥的這些,普通的每人每年500塊,而彩金救助每人每年800塊。這些補助,有的人花不完,有的人不夠花,反正我見過的醫生都會想方設法幫他們拿到更多的藥。陳老師說,國家政策靈活執行,也是為了造福更多的人。當你覺得政府貪污腐敗不值得信任時,你又為你的國家你的民族做了多少?當我說起彩金救助時,亮亮師兄說:“那以后多買點彩票~”而又有多少人,買彩票是奔著中獎去的……
時不時的還有人來評殘,當你面對一家子的精神病人、智力低下,沒有精神殘疾的那個還是個身體殘疾,照顧操持著一大家子,她說愁得慌,你能說什么?
那天有個叔叔來給他姐姐拿藥,姐姐的病情很不好,醫生建議住封閉式病房,他說,要不是母親不舍得,早送來了,母親八十多了非要親自照顧姐姐。好幾年前,爸爸受不了姐姐的病,吃了姐姐的安眠藥自殺了……都說女人是弱者,但母親從來都是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