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熱愛祖國的作文800字范文分享_我的祖國(精選3篇)
國慶節熱愛祖國的作文800字范文分享_我的祖國 篇1
我們從呱呱落地起,似乎都產生了一個信念,那信念——就是愛國。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喝著黃河水,踏著黃土地,說著中國話,我們不允許任何人損害祖國的利益,侮辱國家的尊嚴。我們熱愛祖國,熱愛這一身黃皮膚,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熟讀八榮八恥,我們熱愛這個如日中天、沸騰向上的祖國。
只是空有一腔愛國情懷是不夠的,這是一個科學發達的時代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只有不斷開拓創新,只有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將來投身科學,為祖國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才能使我們祖國強大起來,才能使我們祖國不再受欺凌。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棟梁,中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雖然我們不是最好,但我們會盡力做到更好。
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科學,傳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時,更要創造另一個生活,如今,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學習科學技術,不僅僅是為了成為科學家,也是為了能適應生活,更為了能成為新世紀的主人,為國家建設,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鄧小平爺爺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確如此,科學為我們祖國的插上了翅膀。毛澤東主席曾對青年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這句話,飽含了長輩們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如果說長輩們用辛勤的勞動建設了20世紀的祖國,那么,我們就應該以知識、以科學擔起新世紀的重擔。同學們,我們正處于成長發育階段,學習科學,讓我們從小做起。我們要努力學好各種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對各種適合我們小學生看的科普書籍、報刊,最好在課余多閱讀一些;還應該積極動手搞各種科學小實驗、小制作,寫科學小論文等,培養對科學的興趣。長此下去,我們一定能夠熱愛科學,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
我們祖國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我們能有今時今日的幸福生活,全靠前人的努力耕耘。古有詩人趙翼:“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現有毛主席的:“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風流人物數當代,大好春光看今朝。我們要發憤圖強,為國爭光,成為第二個“貝多芬”“愛迪生”,只要努力,我相信,新一代“諾貝爾獎”一定會是我們中國人的囊中之物。
美國前總統曾告誡過他的子民:“你們要問的不是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么,而是你能為國家做什么。”我們無時無刻不索取著祖國的資源,享受著祖國的福利,而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那份職責,就是在愛祖國。愛國并不難,并非一定要為國拋頭顱,灑熱血。從小事做起,更能體現我們對祖國的熱愛。
國慶節熱愛祖國的作文800字范文分享_我的祖國 篇2
古人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而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也許不必考慮“國家興亡”,但我們應該把這個理念貫徹到愛國之中。
“以熱愛祖國為榮”,我們從小就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中,豈能不愛國?《向中國人脫帽致敬》講述的是一個去法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智對對話課教授“刁難”的事,他用機智和巧辯維護了祖國的尊嚴。在對話課中,教授問了他一個經精心策劃的問題:“我可以知道你來自北京中國還是中國臺灣中國嗎?”中國留學生沉靜地回答:“只有一個中國,教授先生,這是常識。”這句話雖簡短,卻字字千鈞,尤其強調了“教授”和“常識”兩個詞,言外之意不乏嘲諷。在最后,中國留學生對于教授提出的“中國富強的標準”之問題作出了精彩的回答:“最起碼的一條是,任何一個離開國門的我的同胞,再也不會受到像我今天所要承受的這類刁難!”借“中國富強的標準”之題,鄭重宣告中國人人格、中國尊嚴的不容侵犯,并給這場“刁難”和“反刁難”畫上了句號。他一名普通的中國留學生,在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學生和法國教授面前,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以危害祖國為恥”,我曾經從報紙上看到過兩篇讓我印象深刻的文章。一篇是說一些小學生將戴在脖子上的紅領巾用來擦汗,擦桌子,使紅領巾都快成了“萬能抹布”。他們可知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的?他們這么做簡直是對祖國的侮辱。另一篇是講一個參加青年歌手大賽的選手竟不認識祖國的國旗!我們在笑之余,又不得不沉思:為什么中國人不認識中國國旗?為什么他連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的常識卻不知道?也有人說,他是因為緊張才出現這種情況的,但這未免也太荒唐了吧?簡直是不可理喻!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的時代,也許不能為祖國的興亡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我們必須為維護祖國的尊嚴而盡自己的一份力。
國慶節熱愛祖國的作文800字范文分享_我的祖國 篇3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
她于世界的東方盈盈而立,有著娉娉裊裊的動人身姿。她在風里、在雨里、在雪里、在松濤里、在云霧里。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她是個極具風情的女子。一顰一笑,便風情萬種,一嗔一怒,也優雅無比。蒼翠的山峰上覆著白雪,是她那如凝脂美玉般的冰肌雪膚。天上的明月繁星是她的明眸皓齒。遠處綿亙不絕的巍巍高山,是她淡掃的峨眉。河溪裊娜,是未老青山的一抹微醺醉人,是她纖腰上的一縷絲帶。嬌艷欲滴的春花嫩草,是她的朱唇榴齒。
她的美讓人稱賞不置!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留下經世不變的經典。他們以酒樽敬她的邊塞:“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以樂章書寫她的江南:“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她是我偉大的祖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能開心顏。”豪情萬丈,華夏之魂亦如太白詩云。我的故鄉臉孔金黃,身體里流著圖騰的血。
很多人都說,我們華夏民族沒有信仰。可我們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歷史。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一個漢字宛如中華文化的一部微歷史。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橫平豎直是風骨,撇捺飛揚皆血脈。無論是寧死也要找到真正石鼓的司馬遲,還是戰亂中執著守護石鼓的梁家人,在他們心中,石鼓不是冰冷無語的石頭,而是蘊含著中國的文字和歷史,是中華文明的根。
(中華文化經過五千年的沉淀,今天的我們又不斷補充發展,造就了現在優秀的傳統文化。)“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白如是說。事實上古往今來的少年們并未辜負這句話。帝臺春里聲聲慢,易安幼時便可倚門回首咿呀學語輕誦“庭院深深深幾許”;千里不留行,太白趁年少韶華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滕王閣里看子安,六歲善文七歲善辯,寫得了詩詞,換得了倜儻;篇幅一轉,盛世將傾,朗朗書聲里有那么個不大卻堅定的聲音說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跨過了臨淵在側,守得云開見月明,新世紀來了,青燈古佛旁柳智宇放下名拋開譽一心領悟禪意,物欲橫流中何猷君以學識和智慧贏得喝彩,時代跋涉前千萬個少年躍躍欲試,大海是征程,手可摘星辰。“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時代在不斷向前發展,泱泱千年歷史,自三皇五帝到如今,華夏民族經歷過繁榮也經歷過不堪,但是現在的我們緊跟時代的步伐。從和諧號動車到國產飛機,從神舟天宮對接到蛟龍號探海,從超級計算機到人工智能,我國今天所得的成就,哪一個不是因為“不暮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呢?
祖國,我為你點贊。為你如畫的江山,為你富饒的土地,為你勤勞的人民,為你和諧的盛世!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生還在種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