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國慶節(jié)作文800字(精選3篇)
初一國慶節(jié)作文800字 篇1
又逢“十一”,又逢祖國生日。
雖年年有今朝,但今日不同,我已是一名初三的學生了,必須要抓緊時間學習了。往年,“十一”就是七天長假期,游山玩水,放松心情。如今,兩節(jié)如此之近,假期也就連著過,足足八天。
這不是個努力充足知識的好時間嗎?
或許,“十一”見聞,就應該是祖國山水,花鳥奇觀,或許,“十一”見聞應該別有情味。
翻開語文課本,花團錦簇。閉上眼,見鼎湖山美妙的泉,好似坐在草坪聽澤州公園的溪;吟著“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仿佛隨熙熙攘攘的人流來到了岳陽樓,看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仿佛”數(shù)字十年“中,祖國的錦繡江山。
在這美妙的文字中,我見到了祖國的山川美景,瞧見了山河的壯麗多姿,知道中國在騰飛!
我不僅走遍了名山大川,我還游歷了江河湖海。
數(shù)字的海洋中,我沉醉的不僅是手中的筆,還有心。電路的湖泊中,斷斷合合的開關,一節(jié)節(jié)導線,筆勾勒出的不僅是線,還有洶涌的思維。歷史的江河中,起起伏伏的事件,一篇篇史詩,記載下的不僅是過往,還有未來。字母的大江中,留下的不僅是文字,還有文化。
或許,別人旅游歸來,滿腹自然氣息,而我游歷一趟,滿腹知識的清香。
”十一“見聞,更多的是內(nèi)心的充實。
記得央視的“幸福問卷”,如果換作我,記者問”你幸福嗎?“幸福”。從我嘴中躍出的字,溢滿了內(nèi)心蓬勃的思緒。“你覺得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花時間干了最滿足的事,讓心中的一切都受到知識的熏陶,知足罷了。”
“十一”見聞,我聽到了內(nèi)心幸福的答音,看到的,是內(nèi)心的無暇。
初一國慶節(jié)作文800字 篇2
在人們的企盼中,迎來了母親的生日。紅紅的燈籠高高掛起,好似一個個音符,串成歡樂的樂章;醒目的條幅隨處可見,活像一根根蠟燭,點燃激情的歲月;還有那迎風飄揚的彩旗,排成一列,高昂起頭的士兵似的,讓祖國母親看一看自己的英姿。
當人們洋溢著歡笑的時候,有人比我們笑得更舒心,他們身上還有傷、還有痛,心中還有振興中華的信念。他們是那些為了“今天”而流血犧牲的愛國將領,是真正的英雄!國慶,是祖國母親的生日,也是他們真正意義上的生日。因為,這一天才是他們最開心的一天。
歷史的波濤好漢洶涌,無法沖淡人們對英雄的敬仰,歲月的場合綿長蜿蜒,不能抹去人們對英雄的懷念。他們英雄的形象,崇高的民族精神,氣吞山河的言辭,向著光明的歡呼,可歌可泣的壯舉……無不令我敬佩不已。
我小時侯,就聽說過許許多多英雄的故事。屈原在郢都城被攻破后,憤然投江。范仲淹被貶后,發(fā)出了“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后天下人之樂而樂”的長嘆。共產(chǎn)黨長征勝利以后,毛主席寫下了流傳百年的詩篇——《長征》。還有一首愛國的偉大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是這樣寫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曾記得課外讀物上知道比利時有一位拯救了整個國家的孩子,人們親切的稱他“尿童”。又有荷蘭戴藍領巾的小戰(zhàn)士。古今中外,愛國人物數(shù)不勝數(shù)。不過,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雖然我們還小,但我堅信幼苗遲早長成參天大樹,小鳥終究展翅翱翔。只要我們插上“愛國”的翅膀,只要我們沐浴“愛國”的陽光,明天就屬于我們。只要我們心中永遠擁有一顆熾熱的中國心,只要我們心中永存一種愛國的信念,我們就是祖國最艷麗的花朵。我們把對祖國的愛轉為學習的動力,克服困難的信心。祖國現(xiàn)在還不那么發(fā)達,但正因為步伐大,我們才要努力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創(chuàng)造未來。看押,那老樹旁的幼苗已經(jīng)長出了筆直的枝干、茂密的綠葉,躍躍欲試,作好了抵擋風風雨雨的準備。那邊,小鳥已經(jīng)長大了、獨立了,無須父母喂食,無須鳥巢的溫暖,自己騰飛了!
讓“愛國”啟航吧!你瞧,信心的桅桿已經(jīng)樹起,希望的風帆已經(jīng)揚起,讓我們載著理想的霞光出發(fā)吧!
初一國慶節(jié)作文800字 篇3
又是一年國慶,每一年的國慶,我家都會選擇去外面游玩一圈,今年,同樣不列外。
國慶的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媽媽、我、妹妹就坐上了火車,這次我們要去的是個非常的旅游景點——山水桂林。
在上學期間,我早就從不少的傳媒工具上看到過那里的照片了,那里的山真有一種平地凸起之勢,那里的水也是絕對的碧波蕩影。所以在火車上的時候,我一個沒忍住就朝著妹妹說了起來,那陣仗就好像是我已經(jīng)去過了一次一般。
妹妹先是認真的聽著我說的話,但是漸漸的妹妹不太靈光的小腦袋反應過來,她問:“你去過嗎?說的這么好,好像到過那里一般。”妹妹的聲音奶奶的,我對上妹妹天真無邪的眸子,抬著腦袋自信道:“我聽別人說出,也在照片里看過,絕對沒錯。”
爸爸媽媽坐在我和妹妹的對面,他們聽著我說這話,沒忍住笑出了聲,不過,爸爸媽媽一向不會插嘴我和妹妹之間的談論,所以他們倆就坐著靜靜的聽著。
“那你別說了,你都沒去過的,說的不準確。”妹妹嘟起了嘴,顯然不想聽我廢話了,不過嗎、,我可沒有那么容易打發(fā),“你先聽,等到了那里,你就知道準不準確了!”
于是,一路的火車上,都是我的聲音。
等到我們走進桂林陽朔的時候,特別是在第二天,我們乘船在漓江上飄蕩的時候,這是候妹妹才開心的大叫:“哇哇,真的,跟你說的一樣,這里的山好奇特,高高低低,好像我在數(shù)學課上畫的弧線。”
聽到妹妹的話,我不自覺的開心了起來,我們坐的船是一艘小竹筏,我們坐在上,搖搖晃晃的,站在前面的船夫手法嫻熟。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國慶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