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學生國慶節活動策劃
了解國慶節,認識國慶節,懂得國慶節是一個人愛國意識的體現。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國家的國慶節的具體涵義,不了解國慶節所代表的深厚的歷史文化,真是讓人堪憂。因此,引導學生探究我國的國慶節,并籍此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成了本次綜合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意向,決定以選擇走進國慶節作為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從我國國慶節的由來、國慶歌曲、國慶對聯、國慶散文等文化現象展開研究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國慶文化,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國慶文化,以此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決定了它的開放性。所以我允許不同的學生達到不同的目標,允許學生在不同方面達到不同的目標。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條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生通過上網查找資料、調查訪問等方式了解國慶節的由來及國慶習俗;
2)搜集閱讀與國慶相關的散文、故事、對聯等,感受國慶涵義和文化;
3)能使用多種方式獲取資料,合理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歸類。
2、能力目標:
1) 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整理資料、匯報資料的能力;
2)能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了解國慶節;
3、情感目標:
1)以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增強他們的愛國意識;
2)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
三、活動安排:
在整個研究活動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只是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指導,認真處理好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和教師有效指導之間的關系。
本次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制定研究活動計劃,確定研究內容,用1課時;
第二階段:通過調查、采訪、收集等形式,研究國慶節的來歷、故事,用“故事會”、資料卡、小報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用3課時;
第三階段:收集、欣賞、吟誦、學習有關國慶節的文學作品、歌曲、對聯等文化,用2課時。
四、活動過程
(一)以學生的興趣作為活動的著眼點,制定研究活動的計劃
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從而確定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并引導學生集中感興趣、有意義的問題來研究,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強目的性。由此制定出本次活動的計劃。
1、針對老師提出的“對國慶節你們有哪些了解?”“你們怎樣過國慶節?有過怎樣的體驗?”“對國慶節,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提出了問題。
2、安排各個小組把提出來的問題進行整理、歸類,制定研究計劃。并要求各組將整理、歸類、確定的研究活動內容及活動過程填在這張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表中。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
班級: 組別:
3、各小組在全班匯報活動方案設計,討論確定全班的整體活動方案。
(二)探究國慶節的由來,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
學生只有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參與活動,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去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的發展,才能建構起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因此,活動與體驗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靈魂。在探究國慶節活動過程中,設計了如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