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慶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篇觀后感范文(精選3篇)
2024年國慶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篇觀后感范文 篇1
20xx年9月30日,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正式上映,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回歸》。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這是祖國母親重要的歷史時刻,是離開了祖國母親154年的孩子——香港回歸的重要時刻,這個預告片通過三條線索來展現這一歷史瞬間。這三條線索分別是中方外交官的談判經歷,香港鐘表師傅和香港女警對鐘表要求分秒不差,還有就是中國三軍儀仗隊的三位護旗手的護旗升旗經歷來展示的。這些普通人親歷的回歸是如此的令人激動。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新世紀的曙光已經浴滿祖國大地,人類文明跨入一個嶄新時代,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要繼承下去,這就需要我們以最燦爛的文章填充祖國宏偉壯麗的篇章,讓我們在暢想祖國輝煌的今天,用我們為之不懈的奮斗,讓東方巨龍騰飛在世界之巔。
2024年國慶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篇觀后感范文 篇2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在9月30號上映,其中的故事《回歸》由薛曉路執導,時任交接儀式升旗手朱濤執導,杜江朱一龍香港升國旗,惠英紅飾演香港警察,任達華飾演鐘表師傅,香港同胞也為準時回歸付出大量努力。
1997年7月1日0點0分,香港準時回歸祖國懷抱,這一歷史性的瞬間,是中國人民的共同記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為了五星紅旗一秒不差地升起,中英雙方為了“2秒”談判了整整16輪之久,而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瞬間和令人熱淚盈眶的畫面,都在薛曉路導演《回歸》中得以真實呈現。
我們的祖國呈現如今的盛世氣概,都是因為有了我們的先輩付出的生命和奮斗換來的,為此我們要銘記歷史,維護國家的統一,建設國家的富強!
2020xx年國慶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篇觀后感三
家興衰,匹夫有責。我們沒有理由推卸歷史的責任。回首昨天,我們的祖國在曲折中走過了光輝的歷程,展望未來,我們的祖國正以讓世人矚目的姿態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回歸》就講了這樣一個道理。
“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1997年7月1日,交接儀式結束后,香港舉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電視卡拉OK,數百萬人同時跟著電視合唱《東方之珠》,很多人臉上有笑、眼里有淚。百年的血脈分離,兩岸都已等得太久。
網友們在看過電影后深受觸動,回憶1997年還在上小學的自己與全家人守在電視前看交接儀式,“忍不住跟唱國歌”;更有不少網友表示看到片尾“香港,我們永遠在一起”時忍不住淚奔。正如《東方之珠》所寫“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70年風雨兼程,大陸和香港始終一路同行。這種關系,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一定會是。
2024年國慶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篇觀后感范文 篇3
作者:平涼一中高一(1)班 蘭琪
指導教師:張溪春
十幾年前的深冬,我認識了我的祖國。
小時候的祖國,遠在十幾公里外的縣城。我坐在石階上,向重重山嶺圍住的縣城癡望,卻只有山連著山。春日百花生機盎然,夏日萬木蔥蘢欲滴,秋日紅葉翩然起舞,冬日山雀啼囀林間。父親每從縣城回來,總少不了柑橘、糖葫蘆這些稀罕物。于是我想,我的祖國地大物博。
我和我的祖國,一個在山的這頭,一個在山的那頭。我們彼此相認,卻不相知。小時候的祖國,只在山的另一面,等著我。
到了上學的年紀,父親帶我去山的那邊。行程很遠,卻頗有意思。兩個人穿行在崇山峻嶺中,看云起云落,草長鶯飛。摩托車開在進縣城的路上,風輕輕拂面,暗暗出聲。我想,我的祖國山清水秀。
我和我的祖國真正相會了。相處九年,我才知道我的祖國在更遠的地方。畢業后,我去幾十公里外的大城市與我的祖國相會。
我的祖國是否一直在遠方,在我追逐的地方?我與我的祖國相遇,她卻去更遠的地方。我在故鄉,我的祖國在縣城;我在縣城,我的祖國卻在大城市。祖國,哪年哪月,才能與你相遇?
在大城市念書的日子,父親常來看我——那是何等不易!從故鄉到縣城十幾公里的崎嶇,從縣城到市區幾十公里的顛簸,豈是一輛摩托車和一位年邁的父親所能承受的?我不想父親受累,打算回家看看。從市區到縣城,從縣城到故鄉,全程幾十公里,坐在大巴車里的我竟全然不覺顛簸。沿途車來車往,云起云落,楓葉翩然舞動,山雀婉轉啼鳴。柏油路一直蜿蜒到故鄉,消失在遠方。市區、縣城和我的故鄉緊緊連在一起,我的祖國與我比肩同行,走完這段旅程。
祖國大地已經緊緊聯在一起,我的祖國不再遠去,她深深愛著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的祖國一直在那,她在市區,在縣城,在故鄉。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曾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
我的祖國一直在那,在我的心中,不曾遺忘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