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技術主任述職報告
按工廠計量體系自檢的要求,組織車間計量體系的審核,確保順利通過體系審核。
一年一度的三位一體管理體系監督審核,能精心布置,認真組織進行危險源、環境因素的評價和辨識,制定管理方案,對重要因素制定措施加以重點控制,審核中,車間沒有出現任何不符合項,為工廠通過審核奠定了基礎。
3 技術創新工作
XX年度,車間大膽引進新的焊接工藝,在c級鋼鉤體裂紋焊修中,使用藥芯焊絲的工藝試驗,反復研討,在焊接實驗室和貨車工藝處的指導下已通過工藝驗證,目前正在做推廣使用的各項相關工作。技術手段上大量吸收引進技術含量高的微控、程控設備,象關鍵工序鉤尾框探傷工序更新cjw-型微機程控尾框磁粉探傷機,kzw型微機控制空重車試驗臺,集中微控單車試風系統,這些先進設備的投入使用,減輕了員工勞動強度,減少人為控制因素,提高了裝備的可靠性、先進性和裝備保工藝、保質量的能力,09年組織員工進行技術革新和改進14項。
4 設備管理工作
更新觀念,按設備的重要程度、狀態情況,組織修理方式,對整體狀態不良的采取大修理恢復,對于局部運行不佳的采用項修或局部修理,結合平時的故障修,異常修,及計劃列入的小修定保的執行,有效地保證了設備的技術狀態,組織車間設備一年一度的狀態大檢查,按照技術狀態情況組織編報年度修理計劃,組織每年兩次吊鉤探傷,對所發現的兩次吊鉤裂紋和螺帽裂紋,及時更換,消除了安全隱患,制定和加強日常巡檢制度,對天車跑輪踏面的空空洞缺陷,及跑輪輪緣裂紋的消除,有效阻止了嚴重事故的發生,確保了關鍵架車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生產的正常進行。
5 創新思維,努力降低修車成本
節約利舊、降低成本是今年各項工作的重頭戲,自己能結合車間工藝流程,配合車間主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結合車輛結構與工廠事業部一起對p64木結構組織抽拆的工藝改進,進行跟蹤調研,組織試拆,多次試驗,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組織工藝實施,通過幾個月的批量抽拆,大大降低了木結構緊固件、鐵配件的材料支出和單車成本。抓住k2改造車配件更換,一些配件可以加工利用的具體情況組織對法蘭體加工和上拉桿的加改等項,減少配件浪費和材料支出。抓住鉤舌配件壽命管理的工藝變化,及時調整思路,組織對鉤舌年限的篩選,按年限調整使用,節約鉤舌210個;組織2#緩沖器的組裝利舊,以此減少新品st緩沖器的支出,這種工藝措施大大減少了費用的支出。充分利用報廢車的良好配件,如車鉤、尾框和制動系統的一些配件,以次降低材料成本。結合車間修車成本,制造費用的總量,結合車間各工序配件的更換情況及時解決波動和異常,及時計算和核算,合理進行調整,加強成本核算人員和細錄人員的溝通,降低材料成本,使車間總成本處于受控狀態。
6 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
總結一年的工作,反思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有時為急于完成某項工作,不冷靜,過于急躁,有時對同志們批評過于嚴厲,太認真了,使員工受不了。
今后要加強學習,完善自我,不斷增強自身的理論修養,為工廠發展多做貢獻。
三 工作體會
1 思想統一,認識統一,團結協作,為實現共同目標奮力拼搏
09年工作面臨k2改造車大部件緊缺的情況,雖經各方努力,生產經營處于打打停停的局面,但11月到12月最后的沖刺階段,大部件好轉后,同志們都能面對現實,按照工廠的要求自覺行動,為工廠的全年生產任務,招標數量的完成,相互配合,克服一切困難,加班加點,毫無怨言,也都清楚知道一是為工廠,也是為自己,認真工作,上下一條心,共同采取一些有效辦法,及時解決溝通問題,努力攻克臺位緊張,非改k2車交叉進行,天氣寒冷等諸多困難,努力拼搏,這種萬輛精神值得我們發揚。
2 創新才有出路
創新必須是觀念創新,思路創新,路是走出來的。百年老廠一直是修車為主業,這幾年我們制定夾縫戰略,今年又成立了裝備制造事業部,裝備制造分廠,在新造領域稍有成績,企業自備車這種車市場很有潛力,市場經濟一定要活,隨機應變,各個單位想自己的辦法,這樣才有出路。
四 工作設想
1 結合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加強自身學習,針對車型品種的變化和技術的要求,抓緊培養一批素質較高的技術骨干隊伍。適應工廠生產經營和發展要求。
2 各單位結合各自實際,抓緊進行全額計件工資制,體現多勞多得,不勞不得,按勞分配,解決臨時工與正式工的一些同工不同酬的突出矛盾,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3 工廠對外要創新發展,多有幾個主導產品,搞活生產經營,目標明確,責任全保。對內理順關系,不要一個事情,一項工作,幾個部門都來管,減少中間環節,責任明確,大家都來為工廠的發展著想和思考。
4 大力發揚節約利舊,修舊利廢,工廠可節約的配件零件有很多,應充分利用,有效降低修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