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在文化強縣建設工作會上的講話
二、明確任務,突出重點,所實推進文化強縣建設
建設文化強縣,必須明確任務,突出重點,著力抓好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突出理論武裝,加強思想理論建設。在全社會大興學習之風,開展“全民讀書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使之內化為人們的價值觀念,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鞏固完善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圍繞改革發展的現實問題,加強理論宣傳和應用性理論研究,自覺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圍繞新知識、新理論、新形勢、新政策,創辦“講壇”,設立理論學習“流動課堂”,編發理教宣傳刊物,提高領導干部思想理論素質。加強理論課題研究,尤其要加大對全縣重大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的研究,組織開展好經濟與社會發展熱點難點問題的課題研究,每年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二是弘揚生態文化,著力提升城市品位。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沒有文化底蘊的城市不可能持久繁榮,F在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設就像在流水線上生產商品,格調單一、風格趨同,出現“千城一面”的特色危機。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城市只是鋼筋混凝土的簡單堆積,而沒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生態是最大的品牌,也是最大的優勢。在生態城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始終圍繞“建設全國生態示范縣、打造宜居先導區”的戰略目標,堅持把生態文化作為城市主題文化來培育。要堅持生態理念,強化生態規劃,挖掘民族、歷史、地域文化特色,加強規劃控制,保證容積率、綠地率等指標達到規劃標準。要發展生態產業,在充分考慮縣城整體規劃的同時,促進產業的生態轉型,著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符合生態宜居縣城建設要求的產業項目。要優化生態環境,加強生態保護,搞好綠化美化,建設生態景觀,提高人居舒適度。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縣城文化建設仍是縣域文化發展的短腿,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從長遠、整體發展的高度來謀劃,解決這一突出問題,必須在實踐中堅持“一點一線一面”的基本思路。“一點”就是金大地公園這一點,要通過設置載體、豐富內容、增加設施、開展活動,盡快把廣場文化豐富起來;“一線”就是休閑文化娛樂一條街,要通過加快建設發展,盡快形成連接河東、河西的文化紐帶;“一面”就是古村,要按照“西文東市”的縣城整體規劃,集合發展文化教育、文化旅游、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三大板塊,做大做強文化產業。
三是完善服務體系,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堅持文化事業的公益性質,自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努力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要抓好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按照有利于資源整合和有效利用的原則,統籌城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抓緊規劃建設縣圖書館、博物館等重點文化設施,精心規劃和建設一批體現時代精神、代表形象的標志性文化設施,使之成為城市的“文化符號”。加快村級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建設,采取以獎代投等多種方式,扶持文藝輕騎隊、民間劇團和民辦文化的發展,形成覆蓋全縣的比較完善的文化服務網絡。要深入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繼續深入開展“五下鄉”活動,全面深化文化創建活動,把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送到基層,繁榮文藝創作,豐富群眾生活,提高群眾素質。要多出精品力作,實施文化精品工程,鼓勵、支持文藝工作者從我縣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城鄉群眾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中汲取營養,不斷推出具有時代精神和特色的精品力作,使文化為群眾服務、為發展服務。
四是擴大對外開放,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是新興產業,也是朝陽產業、黃金產業,是我們調整結構、提升層次、轉變發展方式的重點。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發展文化產業大有可為。各級各部門要把文化產業作為重要的戰略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培育,不斷壯大我縣文化產業實力。要科學規劃文化產業,把文化產業發展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分步實施,全面推進。要依托湘商文化科技產業園,在去年包裝印刷產業取得突破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影視、演藝、動漫等文化創意產業,引導文化企業集聚、文化產業集群,傾力將其打造成為全市規模最大、品類最多、功能最全的文化產業基地。要組建產業集團,加強宣傳推介,加快文化與旅游的整合,以文化含量充實旅游內涵,以旅游項目展示文化意蘊,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層次,使荊坪、康龍、黃溪等盡快成長為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遠的知名品牌。要加快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今后五年要重點實施湘商文化科技產業園、荊坪康體樂園、文化娛樂一條街、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河西十里溪文化街、荊坪歡樂谷、夢幻長河實景晚會、影視會展中心等文化產業重點項目。要積極發展民營文化產業,鼓勵和支持國有非文化企業興辦文化項目,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文化企業的經營管理,形成多元投資、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