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面具是怎么制作的(精選3篇)
萬圣節面具是怎么制作的 篇1
1、找些廢紙,最好是沒用過的衛生紙,然后撕成小塊,泡在水里,揉爛、搗爛,越碎越好,最好成糊狀。量么,最好多一點,至少也要兩個拳頭大小的體積。
2、把紙漿里的水攥一攥,不要攥得太干,不滴答水就行,然后加膠水到紙漿里,加多點,增加黏性,攪啊攪,攪勻嘍。
3、買個質量好點的厚氣球,大點的,最好能吹成頭一樣大而且吹不破的,吹起來,吹成你的頭一樣大(注意別吹爆了),封口。
4、把紙漿涂在氣球上,涂厚一點,蓋住半個氣球,使之成為一個臉的形狀,然后把表面整的平一點。(你也可以弄多點紙漿,蓋滿整個氣球,做個假人頭。)
5、等紙漿干了,把氣球扎破,然后一個面具模板就做好了。摳出眼睛嘴巴啥的,然后自己涂點顏色,裝飾以下,兩邊穿上繩就可以戴出去嚇人了。
萬圣節面具是怎么制作的 篇2
1、準備好這些材料:一個紙質的手提袋、一張a3的白紙、一塊黑色的布、一支鉛筆、一只紅色的彩筆、一把剪刀。
2、找紙質的手提袋,a3白紙貼在內側,因為手提袋的硬度和軟度都比較適中,做好的面具不容易壞。找出合適的位置,畫出眼睛、鼻子和嘴的輪廓。在畫好的眼睛輪廓上,將眼睛剪出兩個洞。
3、用白紙剪兩個尖尖的牙齒,貼在嘴上,將嘴巴涂上紅色;在面具上畫你認為恐怖或惡心的圖案(當然,也可以畫你喜歡的圖案)。
4、在眼睛兩側,找個位置剪兩個小洞,把手提帶的繩子取下來系在剪好的洞上,用來當固定面具的繩子。找一塊黑色的布,用針縫到面具紙上,比如茶葉盒里面的包裝布之類的。(如果不是黑色的布,最好用黑色的墨水將布染黑,因為黑色布的恐怖效果最好!)。這樣一個恐怖的面具就做成功了!
在西方,萬圣節當晚小孩會穿上化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如果是戴上由自己DIY的面具,估計又是別有一番趣味。
萬圣節面具是怎么制作的 篇3
在11月1日,那個平常而又不平凡的一天——萬圣節。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可能只是普通的一天,但對西方人來說,這可是個“鬼節”!而我,也在那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度過了那個難忘、愉快、驚險的萬圣節……
終于到了,在門口的兩個小鬼差點把我嚇了一大跳:他們兩個面目猙獰,蒼白,遠看像兩個張牙舞爪的小鬼,近看像兩頭發嗜獸性的惡魔。我們躲開了這兩個怪獸,走進去,也仍有一股寒氣瑟瑟,刺人心骨的感覺:古老的南瓜燈上披著厚厚的灰,似乎正在用它那扭曲的表情歡迎你的到來。蒼白的白熾燈一閃一閃地,好像快要爆了一樣。我和曹霄鵬小心翼翼地走了上去——哦,原來是做游戲,有“鬼吹燈”——吹蠟燭,“血盆大口”——咬橘子,“身后是什么”——猜謎……我都玩過了,其中,最令我難忘的還得屬那陰森森的鬼屋了。
記得那個時候,鬼屋門口堵滿了人,大家都躍躍欲試,但出來的人都抹抹,胸口說:里面真有鬼嗎?我心想:真的有鬼嗎?頓時,我害怕起來,不想進去了,正在我徘徊之際,曹霄鵬對我說:“走,進去領教一下。”我硬著頭皮說:“對,去領教一下!钡以诤竺孀咧,可心里就像有一千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搞得我忐忑不安。我悄悄地推開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吊死的女人,似乎在哭訴,眼睛似乎正發憤怒的光。我一驚,飛快地朝前跑去,忽然不知道從哪兒發出凄涼的叫喚聲,這聲音在這屋子里發出共鳴,一陣陣的回聲在我心中磨出漣猗,不由得生起幾絲恐懼。我繼續走著踩到一個圓圓的東西,呀!竟是一個腦袋!還有手、還有腳、還有一大灘血!我的心里再也承受不了了,怎么辦,我再也不敢往前走了,飛奔出去,抹著胸口喘著大氣說:“嚇死我了!蹦X海里不斷重現著剛才的畫面。直到最后才知道,那女人只是個裙子;聲音是一臺地下的電腦發出來的;斷手、斷腳等是一些塑料做的;還有那血,是番茄醬……假如我不知道這些秘密的話,那晚上一定睡不著……
呵呵,這個萬圣節過得真有趣,不僅鍛煉了我的膽量,還讓這一天在我的記憶里留下了充實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