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經濟工作會上的講話
鎮長經濟工作會上的講話篇2
同志們: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鎮20xx年經濟工作的成績和經驗,全面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部署20xx年全鎮經濟工作。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20xx年的經濟工作運行情況
20xx年,鎮黨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黨的xx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增加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標,實施“生態立鎮、項目興鎮、旅游活鎮、經濟強鎮”的戰略,緊扣發展主題,搶抓南水北調、扶貧開發的歷史機遇,帶領全鎮干群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務實求效、開拓創新,開創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齊頭并進、社會和諧穩定、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全鎮20xx年經濟總收入為6768萬元,農業收入為4634萬元,第二、三產業實現收入1867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2290元,比20xx年凈增72元。
(一)、克服自然災害,努力把農村經濟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鎮是一個純農業鄉鎮,一年來,全鎮干群牢固樹立以農為本的思想,圍繞農業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克服了去年的特大洪澇災害等不利因素,努力把農村經濟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入秋以來,全鎮陰雨連綿,災情不斷,加之受市場的影響,全鎮20xx年經濟總收入有所下降。針對農民減收的實際,鎮政府想方設法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多措并舉大力開展生產自救、助民增收工作。拓展外出務工增收,20xx年,全鎮外出務工2686人,比去年2392人多294人,增收147萬元。同時,隨著稅費改革的深入,今年實現了農業稅全免,與此同時,各種惠農政策紛紛落實,糧食直補16.07萬元、水稻良種補貼14.8萬元、退耕還林款272萬元、水稻救災補助58萬元等也已發放到農戶手中,通過一系列的減負幫困補貼政策,變相的增加了農民的實際收入。
(二)、以穩定農業收入為目標,多措并舉,增強農業優勢地位。
經濟發展緩慢,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尤其是農業基礎比較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望天收現狀短時還難以改觀,種糧換錢的小農意識有待轉變。為此,一年來,我鎮把經濟的增長點著重放在發展畜牧經濟和林果經濟上,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和扶持農民向這些強勢產業邁進,并依托科技,提高農業附加值,增強農業的抗災能力。
1、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發展優勢產業,提高農業效益。一年來,我們按照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把解決好“三農”問題做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實。積極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和品種品質結構,引導農民轉變傳統種植觀念和種植模式,努力向規模化、特色化、商品化調整,在形成特色上下功夫,變產量農業為效益農業,依托資源上項目,面向市場抓開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全鎮范圍內重點抓好了以優質糧油、柑橘、仁用杏、中藥材等為主的種植業和林特業;以生豬、黃牛、努比羊為主的畜牧養殖業;以水域養殖為主的水產養殖業。
⑴、在種植業方面,重點抓好了以區域龍頭帶動產業基地建設。以為龍頭,重點培植了柑橘產業基地;以*村和為龍頭,建成了以仁用杏為主的林果基地,種植面積已達到3500畝的規模水平;以為龍頭,在高寒山區全力建設中藥材基地,已初步形成20xx畝的規模。
⑵、在畜牧養殖業方面,我鎮主要是引導群眾走規模化、科技化、現代化的養殖之路。20xx年,我鎮搶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上馬、城區開發建設等機遇和生豬市場價格回升等有利因素,將畜牧產業定為全鎮的支柱產業來抓,并在政策引導、科技指導、資金扶持等方面加大力度。從五個方面著手把畜牧養殖業推上了規模化、現代化、科技化的發展軌道。一是改變傳統的喂養模式,大力推進飼料“三改”,即改熟食為生食、改放養為圈養、改單一飼料喂養為多元化配合喂養,減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肉質。二是加大了品種改良力度。大力實施黃牛除雜、凍精配種,除雜率和凍配率分別達90和95以上,促使黃牛由勞役型向商品型轉化。加快普及“三元”雜交豬、普及率已達90以上。加強“努比羊”的飼養管護,建高標準羊舍20余間,增加雜交配種量。三是加強了畜禽疫病防治力度,為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利用動物春防和秋防時間,集中精力抓好口蹄疫、禽流感等防治工作,加大疫病的防治投入,堅決實施強制免疫,確保了大牲畜防疫密度達98以上,生豬防疫密度達95以上,禽類防疫密度達85以上。四是加快了草場建設,辦好牲畜圈養示點,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五是抓好了養殖小區建設,生豬飼養量已達500余頭,以此輻射帶動全鎮養殖業的發展。經過不懈努力,我鎮畜牧養殖業終于走出低谷,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全鎮大牲畜存欄92800頭,同比增長7,其中生豬存欄31500頭,同比增長8。在*村原小學建立小雞孵化點,已孵化小雞30萬羽。同時,大力推廣山場養雞、果園養雞模式,在*村山場養雞15000羽,養雞10000羽;以為試點,發展長毛兔100戶500只。這些養殖,都呈現了科技普及廣、環保意識強、發展速度快、規模水平高、方法模式新、產業區域化等特點。
2、以科技為依托發展農業,努力推廣農業新技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是農民增收、農村致富的重要手段。20xx年,我鎮以“農業科技推廣年”為契機,在全鎮范圍內掀起學科技、用科技和推廣科技的熱潮。加強科技培訓力度,按照“宣傳、培訓、指導”的工作程序,把技術服務貫穿于農業生產始終,重點抓好技術培訓,扎實開展季節性培訓、分類性培訓,全鎮集中農技培訓在3次以上,培訓人數達1300人次。組織農技人員開展以柑橘和仁用杏管理為重點的送科技進村入戶活動,通過召開現場會、播放電教片、印發科技手冊等多種途徑和方式,著力培育出一批“土專家”和“田秀才”,基本實現了戶戶都有科技明白人,全鎮共培育科技示范戶282戶、養殖大戶142戶、農業技術協會成員188名。
3、實施生態立鎮戰略,發展生態經濟。一是繼續大力實施退耕還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工程,今年完成荒山造林1500畝,四旁植樹30萬株,封山育林21000畝,退耕還林500畝,栽植苗木共計50萬株,成活率達85以上,合格率90以上。二是加大管護力度,在實施封山育林的同時,對退耕地采取分片包段,專人專業管護的辦法,有效地鞏固了退耕還林成果。目前全鎮退耕林地仁用杏、木瓜、柑橘、花椒等樹種的成活率均在80以上;三是樹立了造管并重的理念,形成全鎮上下大力造林,大力管護的良好氛圍,有力地鞏固了造林成果。樹立了林業產業經營理念,積極發展林業生態經濟,探索實踐荒山租賃開發的路子,全鎮對外承包荒山荒灘已達3000畝,全部用于林果、林特開發。四是大力抓好農村能源建設,鞏固生態建設成果。首先,在全鎮積極推行“改燃代柴”工程,鼓勵農民用煤用氣,倡導農村農民生活新風尚。其次是引導群眾轉變觀念、調整思路,大力發展農村能源建設,走以廢(廢氣、廢水、廢渣)變寶、以氣代柴之路。以熊家莊村作為農村能源建設試點,新建“三結合”沼氣池190余口,受益人口1200余人,每戶每年還可節約柴6000公斤,即保護了生態,凈化了環境,又美化了生活。五是我鎮在*村大力實施了氨化養殖建設,通過組織領導、科技宣傳、示范引路、技術指導、資金扶持等措施和手段,科學養殖的氛圍正在逐漸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服務了生態環境建設。
4、實施項目興鎮戰略,提升我鎮綜合實力。20xx年全鎮項目爭取與實施主要集中在交通建設、生態治理和人飲解困三個方面。
一是大力開展公路建設。在鎮黨委、政府的積極爭取下,20xx年繼路黑色化工程完工后,我鎮又分村分段對轄區內的等幾條長126km的主干道進行了修整,尤其是8月份的暴雨襲擊,村級道路毀壞嚴重,我鎮積極組織群眾搶修,保證了道路的暢通。二是繼河流域治理結束后,我鎮又積極向上爭取了綜合開發項目,力爭20xx年實施。爭取了坡改梯項目,現已完成治地工程600畝,襯砌石埂18000m3,新修河道2300m。同時,依托鎮內的水庫興修水利,做好“長藤結瓜”工程,今年庫塘堰保險加固6處,修建引水渠6km,維修渠道8km。從而達到庫塘堰渠系配套,水利設施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三是抓好了人畜飲水工程。重點實施了管道飲水工程、引水工程、*人飲工程,三項引水工程共鋪設管道8000m,解決1300余群眾的飲水困難。通過項目爭取與實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力地推動了我鎮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大改善了我鎮經濟社會發展緩慢、綜合實力落后的形象。
(三)、以社會進步為目標,全面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協調發展。
1、強化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工作。今年鎮黨委、政府把這兩項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積極開展了創建平安*活動,對全鎮所有村場和所有單位全部納入創安范圍,在加大宣傳的同時,堅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對違法犯罪保持高壓態勢,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大幅下降。扎實有效地開展了安全整治活動,對全鎮1752輛農用車、27艘船舶、4座小礦山,全部予以登記造冊,同所有車主、船主和業主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在加大安全生產宣傳力度的同時,鎮黨委、政府經常組織執法專班對安全生產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執法檢查,有效地杜絕了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實現了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抓好了反邪教的宣傳、排查摸底工作,使各類邪教組織沒有滋生的土壤,保證了一方凈土。
2、計劃生育工作實現新突破。20xx年,我鎮把計劃生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一是堅持完善制度。加大“一強三抓”實施力度,通過調整充實配強計生辦工作人員,同時抓基礎、抓關鍵、抓配套。抓基礎就是抓好信息卡建設,細查、嚴查,做到準確無誤、統一。抓關鍵就是抓好基層工作手冊,做到表表相符,邏輯嚴密。抓配套就是抓好“人口學校”建設,計生協會等工作,使之全面協調向前推進。推行“三結合”,落實“三為主”,全面落實“七不準”和“五個一律禁止”。二是強化責任。始終堅持以黨政領導“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為中心的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和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并將村、場計生干部工資交計生辦管理,根據考核結果分級發放,充分增強計生干部的責任意識。三是搞好宣傳。加大以《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條例》為主要內容的宣傳力度,始終把宣傳教育放在首位。開展了“婚育新風進萬家”為主題的系列宣教活動和“關愛女孩”行動,通過送宣傳進農戶的“三上門”活動及固定宣傳欄、宣傳標語對群眾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從而保證了計劃生育工作穩步健康推進。20xx年全鎮共出生387人,較去年增加46人,計劃生育率95.8,人口出生率10.96‰,人口自然增加6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07‰。全鎮計生工作于20xx年10、11月份順利通過各級計生工作檢查組的檢查驗收,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3、廣播電視、通訊網、寬帶網發展迅速。20xx年,全鎮在與城區電視聯網的基礎上,發展有線電視用戶1800余戶,并且全力發展小片網建設,目前已延伸至170個組,電視覆蓋率達85以上,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有線電話安裝已突破2600戶,入戶率達50以上。自20xx年全鎮先后開通了移動和聯通服務,目前已投入使用機站8座,全鎮基本實現了無盲區覆蓋,極大的方便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20xx年,我鎮已開通電信寬帶網和廣電寬帶網,鋪設光纖9000米,在中心學校設立電教室,擁有電腦170余臺,應用廣電教育專網進行遠程教育。目前,政府機關、鎮直單位及個人家庭擁有電腦280余臺,其中政府機關、鎮直單位基本能夠實現應用電腦操作和網絡資源共享的快捷辦公。
4、科教文衛事業整體推進。一年來,我鎮高度重視科教文衛工作的戰略地位,教育衛生工作成績斐然。教育事業上,積極優化教育結構和教育資源配置,把學校教育同人才興鎮相結合,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相結合,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加大“兩免一補”的貫徹落實力度,積極做好“普九”債務化解和危房改造工作,在教育系統開展了“設施齊全,管理規范”為主題的整改活動,教學設施得到了補充完善,教育資源配置進一步充實合理。20xx年共改造學校危房2400m2,校路硬化2700m,新修中學圍墻1550m,共投入資金125萬元,為鞏固提高我鎮教學水平奠定了基礎,全鎮教育教學成績呈上升態勢。衛生事業上,健全了醫療服務網絡,建立了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體系,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扎實推進。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充分調動全鎮人民參保積極性,使全鎮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到31228人,完成市定任務91%,為全鎮人民防疫治病快奔小康,構建起堅實的保障機制;同時,加強對《傳染病防治法》等法規的學習宣傳工作,有效杜絕人感染禽流感和艾滋病的發生。
5、民政、武裝工作全面發展。一是我鎮的“福星工程”成效顯著。建筑面積1600m2的集鎮中心福利院竣工并投入使用,解決了全鎮120多位“五保”老人的集中供養問題。至此,全鎮共有兩處福利院,共計供養“五保”老人174人,供養率達81%。二是針對今年8月以來的洪澇災害,我鎮進一步加大對受災戶、農村特困戶、倒房戶的幫扶工作力度,目前已通過新建、修復、購買等手段幫助受災倒房戶恢復建房82戶250間。三是武裝工作取得一定進展,20xx年通過體檢、政審,我鎮又輸送了20名優秀青年入伍參軍。
6、集鎮建設力度加大。大力實施集鎮改造工程,我鎮利用丹鄖路改造的機遇,對集鎮實施了降坡、改線、取直、拓寬,使原來曲折狹窄不足12m的街道變成了20m寬的平坦大道,進一步美化、靚化了集鎮。同時,加大了集鎮供水、供電和社會服務功能的資金投入和改造力度,增強了集鎮服務功能,為招商引資創造了良好的內部軟環境。今年12月,又集中力量投資50萬元對集鎮進行了大“整容”,新修下水道800m,清淤420m,安裝路燈72盞,結束了*鎮人行道無路燈的歷史。
(四)、以增強執政能力為目的,不斷深化農村改革。
1、積極推進農村稅費改革。一年來,在實施稅費改革中,我鎮繼續堅持“減輕、規范、穩定”的稅費原則,從根本上治理對農民的各種不合理收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農業稅實行全免后,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農村公益事業實行一事一議;全面實行涉農收費公示制和中小學“一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依法完善了土地二輪延包,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取得成效。
2、第六屆村兩委換屆工作順利完成。20xx年是第六屆村兩委換屆年,為了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完善村民自治,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我鎮按照市“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指導組”的統一安排,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組建工作組對全鎮22個村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進行指導,確保了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的圓滿成功。
回首過去的一年,我們走過的道路并不平坦。全鎮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克難進取,加快發展,不斷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方向邁進。
我們深切地感到,政府的一切工作離不開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離不開鎮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鎮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總結起來,20xx年全鎮各項工作之所以能夠順利推進,良好發展局面之所以能夠形成,我們之所以能夠戰勝特大自然災害,實現抗災自救,主要是做到了六個不動搖:一是堅持發展不動搖,強化發展意識,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二是堅持農業產業化建設不動搖,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三是堅持生態立鎮戰略不動搖,大力實施退耕還林、荒山造林工程,建設生態集鎮,發展生態經濟;四是堅持項目興鎮戰略不動搖,大力爭取實施項目,不斷提升綜合經濟實力;五是堅持穩定不動搖,始終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大力開展創安和綜合治理工作,確保農村社會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六是堅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不動搖,以提高基層組織戰斗力為目標,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經濟建設中的戰斗堡壘作用。一年的工作凝聚著全鎮廣大干群的辛勤勞動,也凝聚著社會各界朋友們對我鎮經濟建設的關心和支持!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仍存在諸多不可忽視的問題和矛盾,發展不夠仍然是我們最主要的矛盾。盡管近年來我鎮經濟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自己跟自己比有了很大進步,也經受住了去年自然災害的考驗,然而,與我們的兄弟鄉鎮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經濟發展的“骨架”仍是依靠大農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都很弱,農業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強,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民增收仍主要依靠傳統的農業,偏遠、高山地區的群眾生活相當困難,解決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困難,渠道不寬,途徑單一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只要我們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不斷前進!
總之,我們一定要客觀、全面、辨證地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實增強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把今年的各項工作做得更細一些、更實一些、更主動一些,確保新年有一個良好的開局。
二、20xx年的經濟工作總體要求、預期目標和主要措施
20xx年是“”規劃的提高年,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對于繼續保持和推進我鎮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大好勢頭,搶抓機遇,趨勢而上,全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穩步增加農民收入,徹底改善我鎮發展緩慢形象,大幅提升我鎮綜合實力,全力推進我鎮生態旅游型邊貿口子鎮建設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鎮黨委、政府決定今年全鎮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以增強農業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改革為動力,以科技為支撐,以調整為主線,繼續實施“生態立鎮,項目興鎮,旅游活鎮,經濟強鎮”戰略,堅持“穩糧擴油保面積,調整結構抓經濟,種養結合成規模,科技管理上效益,抓好生態促發展,面向市場搞開發,集鎮上檔靚環境”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農業產業化之路,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全面加快生態旅游型邊貿口子鎮建設步伐,全面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大力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確保實現良好開局。按照這一要求,20xx年全鎮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是:農業總產值7245萬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90元,凈增100元,增長4.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內。
上述目標的確定,是經過了對形勢的全面分析和反復測算論證,是符合發展實際,切實可以實現的。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有大好的政策機遇和自身有利條件。一是隨著新階段扶貧開發的推進和全面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戰略的實施,為我鎮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觀環境;二是經過幾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們的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發展形勢進一步好轉,我們的交通建設、集鎮建設、通訊建設,生態建設、流域治理、產業規劃和發展成效顯著,勢頭良好,我們的干群想發展、謀發展,加快發展的思路更清,意識更強,勁頭更足,作風更實,我們的獎懲機制,保障機制和外部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和優化等等有利因素,為我們爭取加快發展,實現既定目標創造了許多充分必要條件和可靠有力保證;三是通過不斷的開拓探索,我鎮已開辟出一些新的經濟增長點。經過長期的外宣推介,我鎮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受到了各級領導、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將增強我鎮的影響力,成為我鎮新興產業。打工經濟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經濟增長點。只要我們認清形勢,抓住機遇,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萬眾一心,真抓實干,就一定能夠實現預期目標。
㈠、立足發展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合理引導,科學規劃,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任務,不會一蹴而就,要開展教育、引導、培訓和示范,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的積極性,按照示范點的成功經驗,將新農村建設在全鎮全面鋪開,要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支持,全力打造自己的新農村品牌,以帶動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
2、抓好農業結構調整,走產業化發展之路。按照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努力抓好基地開發、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培育等工作,著力提升農業產業的競爭力。進一步加大農業招商力度,圍繞主導產業大力培植3-5個示范性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扶持培育10-15個示范性專業大戶,不斷抓好農業結構調整,鞏固和發展我鎮的優勢產業,走產業化發展之路。
一是繼續大力發展以柑橘、仁用杏為主的特色經濟。堅持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著力開發具有一定特色、前景廣闊的農產品品牌,提高特色經濟的整體競爭力。20xx年,計劃改造柑橘中低產園20xx畝,高標準興建柑橘基地2980畝;發展仁用杏基地1500畝。舉辦有關農業科技培訓班4期600人次,逐步提高群眾的科技素質。
二是堅持種草養殖模式,加快發展畜牧業。繼續以、為重點推廣種草養殖模式,并通過小額貸款等多種方式加大投入,大力發展優質豬、肉牛、土雞規模養殖。同時依靠科技,做好畜禽品種改良和疫病防治工作,力爭20xx年畜牧業產業增長10以上,使畜牧業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明顯提高。
三是以為帶動和輻射,大力發展農村能源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的有關精神和政策,力爭20xx年全鎮新發展“三結合”沼氣池500口。
3、積極培育新農民,不斷提高農民技能素質。繼續實施農業科技入戶活動,大力推廣農業科技。加快我鎮第三產業的發展,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更大的就業空間,從而促進農民增收。
㈡、以路網、集鎮建設為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借助省政府關于“村村通公路建設有償補助”的政策機遇,繼續抓好鎮內幾條通村主干道的黑色化建設,徹底打通交通“腸梗阻”。
二是繼續完善集鎮配套設施,提升集鎮整體功能。重點抓好下水道、涵洞、路燈、擋土墻等基礎設施建設,修復因集鎮改造而毀壞的水網、電網、通訊網等設施。按照集鎮管理規劃,抓好集鎮居民建房、經商、農貿市場用地等工作,加強集鎮香化、美化、凈化建設和鎮容鎮貌管理工作,使集鎮的整體形象再上一個新臺階。
㈢、以河流域為重點,抓好小流域治理工作。20xx年,在兩大流域突出抓好農田水利、節水灌溉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基本農田800畝,水保林20xx畝、經濟林1500畝,修建河堤900m,修機耕路6000m,修建渠道2500m,除險加固水庫3座。通過流域治理,進一步提高農業抗災避災能力。
㈣、進一步發展打工經濟。組織實施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科技扶貧培訓項目,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大力發展能人經濟,鼓勵能人組織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支持能人回農村投資興業。
㈤、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繼續抓好交通安全、非煤礦山安全等專項整治,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入實施食品、藥品專項檢查,確保人民生活安全。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和各類邪教組織活動。認真執行《信訪工作條例》,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㈥、加快發展教育、衛生、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鞏固“普九”成果,推進教育資源整合,優化學校布局,改善中小學校住宿等基礎設施條件。抓好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和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控能力。繼續抓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實施廣播、電視、光纖村村通,有線電視入網,提升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水平。
㈦、繼續加強計劃生育依法管理和優質服務工作,堅持穩定低生育水平,不斷提高人口素質。
㈧、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突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文明單位、文明村、文明農戶創建為載體,進一步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三、當前工作安排
一是要切實抓好春耕備耕工作,抓好種子、農藥、化肥和農膜的調運和分配落實,地塊落實和越冬作物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其它工作,迅速掀起春耕備耕高潮,開好今年農業生產的局。對越冬作物,特別是油菜、小麥的防凍工作,農技部門,一定要拿出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各村場和各駐點領導一定要高度重視,積極予以落實,切實做到減災保增收。同時要組織一次農資打假活動,嚴厲查處一批假冒偽劣農資,凈化農資市場,防止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坑農害農,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二是要切實抓好橘園春季管理。做好深翻施肥,修枝噴藥和防凍害工作,確保增產增收;切實做到早宣傳,早動員,早防治,確保不發生疫情,確保柑橘產業健康發展。
三是要切實抓好庫塘堰的蓄水保水,居民生產生活的節約用水和合理調度以及灌渠的維修改造工作,確保農業用水安全;要做好鄉村道路的維修整平,確保農資流通順暢及時,竭力為農民春耕備耕和全年農業生產打下基礎,做好服務。
四是抓緊安排好春季植樹造林和義務植樹活動,做到全民動員,迅速掀起春季植樹造林高潮。今年春季植樹造林的重點區域是風景區、路“綠色長廊”、沿線及集鎮周圍。
同志們,20xx年是站在新起點、肩負新使命的開局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我們一定要堅持以xx大和xx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同心同德、開拓進取、扎實工作,以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嶄新形象,依靠和帶領全鎮人民,團結拼搏克難攻堅,為實現今年的奮斗目標,為全面建設生態旅游型鎮的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