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活動心得體會
體會三:細心走訪增內涵,提高素養強觀念
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在于引進人才。人才不僅能為農村帶來財力、物力等資源優勢,更重要的是引領觀念的更新。觀念的變革是建設新農村的內因。因此,我們在走訪中要用我專業素養和細心精神豐富走訪活動的文化內涵、法律內涵、信息內涵,提高百姓文化素養、道德素養,增強百姓法制觀念、信息觀念。那么,如何做到細心和專業,我有三點體會。一是宣傳英雄警察先進事跡,宏揚公安文化,提高道德素養。我們在走訪活動中將羅金勇夫婦以及譚東同志的先進事跡制成光盤發給百姓。讓百姓了解到一位英雄的民警用生命維護了國家法律的尊嚴,了解到一位英雄的妻子用執著堅守維系著丈夫的生命,了解到一位平凡的交警用生命詮釋了對公安事業的忠誠。二是結合典型案例,宣傳講解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我們在走訪活動中,深入學校、社區、企業發放《法律知識手冊》。結合典型案例解開百姓認為拾金不退、私設公堂、私藏獵槍不違法的法律誤區;解開網民認為在互聯網上可以隨心所欲、天馬行空的心理誤區,倡導他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守住道德底線、法律底線,利用網絡資源發揮網上學習、網上交易、網絡監督等良性作用。三是聯合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站點,宣傳信息技術,增強信息觀念。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百姓沒有掌握基本的信息處理技術,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不僅會與我們在工作上產生脫節,還會與我們在心理上產生落差和隔閡,容易滋生叛逆和仇視社會的心理。因此,我們在走訪活動中,注重向百姓講解使用手機拍照、手機攝像獲取犯罪證據的簡單方法,讓其獲取應用信息技術的成就感。同時聯合當地中小學遠程教育站點,組織百姓學習基本的信息應用技術。
體會四:恒心走訪建機制,提振信心保增長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科學發展觀的倡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舉國上下大局平穩、社會和諧。然而,中央政策與地方落實之間差距的客觀存在,百姓訴求與政府執行之間矛盾的客觀存在,利益分配不均、貧富差距較大、社會保障體制還待完善等社會問題的客觀存在,導致公安工作還將面臨著新挑戰。因此,公安機關要結合實踐科學發展觀建立走訪長效機制,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提振百姓信心,實現“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總目標。那么,如何建立大走訪長效機制,我有兩點體會。一是落實政策的關鍵在于執行。我們在走訪活動中發現,村委干部包括尋常百姓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意識增強了,觀念上去了,執行力卻不夠。比如百姓都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但在執行村村通路政策的過程中,百姓由于對政府缺乏信任通常使得自籌部分的資金難以到位。因此,落實政策的關鍵不在于觀念到位,而在于增強執行力。我們要增強工作上的執行力,需以長效的工作機制向百姓表恒心、表決心,以贏得其充分信任。二實現建立大走訪長效機制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有機結合。我們開展的大走訪活動,不是應付訴求的“陣雨”,是要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深入落實全省公安機關“大走訪”愛民實踐活動十大舉措,建立走訪長效機制。我們結合十大舉措開展基層工作,提高走訪活動在綜合考評民意測評分值中的權重,從而合理分配警力下沉,有效促進民警養成走訪意識,強化走訪理念,實現走出經濟寒冬,迎來民心凝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