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影心得(精選20篇)
八佰觀影心得 篇1
大概五六年前,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幾個紀錄片界的好友曾經花大力氣重走抗戰路,其中也包括尋訪正面戰場的遺跡,而淞滬會戰作為整個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后來正面戰場的拍攝計劃擱置,但是籌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壯故事卻深深印刻在好友們的心中,即使是聚會時偶爾談及,也讓聞者淚目,感佩那些曾經付出過巨大犧牲的人們,為我們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面戰場上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備受激勵。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經說過,“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所經歷的犧牲已經得到舉世公認”。但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是被低估的。至今,國際公認的二戰起始日期還沿用1939年納粹德國侵略波蘭,而不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擴大對華侵略。
所以,從年初聽聞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有機會在年內上映起,我和朋友們就一直在密切關注。從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對于為淞滬會戰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并沒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克制的,它甚至沒有采用史學界慣用的“八百壯士”一詞。“五人為伍,百人為卒”,管虎用一個“佰”字,克制地體現了中國人都懂的中國軍人內涵。
八佰觀影心得 篇2
螻蟻尚且貪生,在戰爭的巨大威脅下,老鼠也要求一個生。正如預告片中,閘北的大批難民正在涌向燈火輝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卻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軍人正在艱難地行軍,操著湖北口音問離上海還有多遠。這個細節很帶感,因為該團其實之前已經打殘,一半士兵是從湖北保安團補充的。
而遠處的上海城,已經在連番戰斗之后遍地烽煙、殘垣斷壁。
一座倉庫,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滬戰場的血肉磨盤,已經將整個城市化為廢墟。當謝晉元站在樓頂遠望南岸,那一片燈紅酒綠的繁華氣象,越發襯托得北岸宛如地獄。
預告片有一點非常有趣,至今沒有出現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臉,但這或許就是電影的本意:沒有個人命運,只有家國;沒有個人生死,只有八佰。
電影的歷史考據也做得很好。因為怕重武器打到對岸的租界引起國際沖突,當時的日軍也只能用輕型坦克和步槍攻擊四行倉庫,雙方大多數時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預告片里短兵相接的鏡頭,可以說是驚心動魄。
包括后面,幾名戰士在樓頂牢牢抓住一桿千瘡百孔的戰旗,這應該就是四行倉庫戰斗著名的護旗之戰。電影中將如何呈現,非常值得期待。
從預告片來看,管虎導演一貫的手持寫實畫風和快節奏敘事依然得以延續,電影可看性極強。那種血火之間的殘酷與忠誠,得以一覽無余地表達。
對應片頭的偷生老鼠,預告片結尾也是動物,一匹雄壯的白馬從殘破的戰場中一躍而起,颯沓飛馳,其中的隱喻意味令人無比亢奮。
八佰觀影心得 篇3
淞滬會戰時期,第八十八師524團420人奉命死守四行倉庫,爭取國際支援的同時掩護50萬大軍西撤,史稱“八佰壯士”。
上個星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電影《八佰》。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讓我了解到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戰士的錚錚鐵骨,以及保家衛國的斗志。
電影中有很多讓我感動流淚的片段:日軍用炸彈爆破樓基的時候,機槍連的戰士一個接一個的捆著手榴彈跳下樓,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砸開日軍的盾牌防護,用自爆的方式挫敗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到。《鴫咽總冇盟麄兊娜瓙蹏呐c滿腔熱血反擊,不惜同歸于盡也要保護陣地。正如劇中所說的: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為!
令人欣慰的是現在的中國已經足夠強大,現在的中華民族已經站起來了!已經不用擔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們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只有不忘記曾經的痛苦與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繼續使自身強大起來,才能帶領中華民族真正的站起來,真正的走向復興!
八佰觀影心得 篇4
為了使同學們進一步了解抗戰歷史,紀念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抗擊日寇的英勇事跡,激發愛國、愛家鄉的熱情,7年級級部于11月13日組織了全體級部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八佰》。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余人,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 。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
伴隨著太陽從東方升起,一面嶄新的旗幟在四行倉庫樓頂上屹立。勇士們矗立著,面向迎風飄揚的旗幟,敬著軍禮。突然,日軍的戰斗機從南岸飛來,瘋狂的向樓頂掃射,日軍的目標就是想把旗幟打到,但是四行倉庫的戰士們拼死守住旗幟。前一排的戰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戰士前仆后繼,無論是生還是死他們緊緊地握住旗幟不放,要讓旗幟屹立東方。旗幟就是軍魂,旗幟就是民族的希望。
電影結束了,電影院里傳出哽咽的聲音,包含著我的眼淚。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八百壯士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他們拼盡全力,英勇抵抗。正是這種保家衛國的頑強斗爭,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是未來和平的守護者,更要銘記戰亂紛飛的過去,和平來之不易。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壯士,銘記英雄,勿忘歷史,共鑄和平。
八佰觀影心得 篇5
古往今來,我們從不同的電影中看到了中國悲哀與痛苦的歷史,中國的歷史短短幾部電影怎能講完,所有的電影結合起來也只不過是中國屈辱史的四分之一罷了,每一個事件的失敗與勝利都被記錄下來,永不會忘卻,在那棟大樓中只有四百人的軍隊,卻對外打著有八百人的口號,河的北面是繁華的大街,南面則是炮火不斷的戰爭。在那棟樓中,有人被無顧卷入想要逃走,有人熱血澎湃想要加入,記著想要告訴中國人民,那些戰士憔悴的臉龐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為了將國旗升起,中國軍隊用身體當旗桿立起他們的希望,也是中國沒有倒下的標志,一個個戰士從四行倉庫跳下,為了不讓日本得逞,以自己為炸彈的承載物去為祖國效力。
其實在這部電影中,沒有主角,但在中國人心中他們是中國的主角,他們都怕死,又有誰不怕死呢?他們也有自己的孩子,母親,家人,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他們別無選擇,只有犧牲才能讓未來的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不讓他們承受像自己一樣的痛苦,或許在他們的電影中不是主角,但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卻留下了比主角還重要的地位。
八佰觀影心得 篇6
看了電影《八佰》,在我心中,有一種感覺,那是佩服;有一種希望,那是全世界的人和平相處。我不想再看到那么多人的無謂犧牲,不想。
《八佰》這部電影有兩個多小時,原來我看這種關于戰爭關于打仗的電影、電視劇,都坐不住。但是這部這么長的抗日電影我居然完完整整地看下來了,而且它讓我淚流滿面,為什么呢?大概是電影中的場面太讓我震撼了吧。
我佩服那些人,那些抗日時期不怕艱難,不怕吃苦的人。有些人還很年輕,就在戰場上倒下了。電影里的小湖北、謝團長、老算盤,這幾個人給我印象最深。老算盤一心想逃命,想著他的那個還沒見過面的肉嘟嘟的女人;謝團長是八十八師的一面旗,為了喚醒更多的人起來抗日,他率領戰士們頑強抗戰;小湖北呢,我想,他應該就是那顆種子吧!
很多內容一閃而過,我也記不清了。但是,有兩個場面,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他們升國旗護國旗的場面,為了讓紅旗不倒,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中國人的反抗精神,英勇的戰士們用滿是傷痕的身體撐起了國旗,雖然他們都知道,日本的槍炮一定會瞄準他們,但他們沒有人退縮。另一個感人的場面就是最后戰士們沖橋的時候,那一雙雙伸出來的手,那手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溫暖。
我喜歡《八佰》這部電影,因為它除了讓人感動,更給人力量。
八佰觀影心得 篇7
昨天晚上,我聽吳羽倫說《八佰》這個電影他希望大家去看看,正好昨天晚上媽媽有空,又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于是她帶我去看了這部電影,說是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讓我體驗一下戰爭的殘酷與血腥,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不多廢話了,我們談一下觀后感吧!
這部電影名字聽上去感覺沒啥不同,但其實是一部戰爭片。它不像《三體》那樣悲慘,不像《星球大戰》那樣科幻,不像《樂高大電影》那么古怪,但人氣和評價很高。這是因為人們都被電影人物的愛國精神所感動。很多人看著看著都哭了,不是嚇哭而是感動得哭。影片中守衛上海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最后為了守住上海租界,保護兩百萬人,奮勇作戰,為國捐軀,英勇無畏,幾乎全部壯烈犧牲,只有一個幸存者。他們都為國家為人民拼盡了全力,流盡了最后一滴血。尤其是看到最后他們過橋的片段時,看到他們都死于日本軍隊的炮火之下,我心里只想復仇,但仔細想想,這樣我們不就和日本鬼子一樣了嗎?這些勇士的精神值得后人稱頌和紀念。
通過這部影片,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1、打仗不像你所想的一樣,戰爭是殘酷的,生命只要一次。
2、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3、為了國家和人民,有時候自己生命就不那么重要了。
4、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也許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最真實的宣誓!所有的中國人都站起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八佰觀影心得 篇8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日軍侵占上海,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作為上海最后一道防線,英勇抵抗了四天四夜。
電影的名字是八佰,之所以是“佰”而不是“百”,我的理解是“佰”更能體現人文主義,歌頌人的精神。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呈現的畫面,它所帶來的并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卻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疤焯谩背涑庵廾僚c麻木,“地獄”充滿了不屈與堅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獄,而“地獄”承載的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梁。
影片中的人物刻畫十分真實,并不是單純的非黑即白,而是摻雜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的民眾、起先想要逃跑無意抗戰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正是這種對民眾循序漸進的敘述手法,從麻木愚昧到感動再到奮起抵抗,直擊觀眾內心,很多人的眼淚也是從這一刻開始流下來的。坐著說話不腰疼的戲子開始為英雄們擂鼓吶喊,平時吊兒郎當的賭場小伙兒明知必死無疑卻要冒死過橋送電話線,隔岸看戲的洋人拿起槍加入抗日的隊伍……這些鮮明的反差無不催人淚下。
然而《八佰》的愛國,又是一種極受爭議的愛國,正如黃曉明出演的特派員所說“他們的熱情,改變不了戰局”,與其無謂的犧牲,不如退避三舍,韜光養晦,但是如果不是這一場場看似實力懸殊的頑強抵抗,怎么能激起四萬萬國民共同抗日的熱情,如何能取得偉大勝利?所以八百戰士的這一場戰斗,是必輸和必要的戰斗,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電影終歸是電影,有太多無法表達的東西,也有太多經過藝術處理過的情節,戰士們浴血奮戰更像是一場做給全世界的表演,沖橋片段也略顯浮夸,活下來的人都被關進租界的戰俘營……尊重客觀史實很有必要,作為一部藝術作品運用一些處理手法也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我們欣賞了一部好的作品,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八佰觀影心得 篇9
昨天我們在段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之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戰士們奮勇抗敵英勇戰爭的形象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離去。
影片中租界是一片祥和的地方,他那里沒有戰爭,而只有一河之隔的對面,是戰火紛飛的戰場。租界里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然而河對面戰場上橫尸遍野。戰火紛飛。雖然敵人的攻勢猛烈,但戰士們卻一波一波地扛了下來。敵人們的武器先進。但戰士們英勇無畏,絲毫沒有畏懼之心。敵人攻勢越來越猛了。軍隊里的戰士絲毫沒有畏懼,但也有貪生怕死之輩,可是最終他們堅持了下來,與將士們一起對抗敵人。從馬棚里放出來的白馬在戰場中奔跑,這匹白馬代表著和平與美好生活的向往。敵人攻勢越來越猛烈了,他們決定撤退了。
一些勇敢的士兵們身上綁滿了手榴彈,一邊喊著娘一邊縱身躍下,看著河對面的年輕人為了一根電話線倒在了血泊中,還有那面旗幟在戰士的拼搏中一次次的飄揚在半空中。我為戰士們驕傲,也為戰士們留下了眼淚。他們準備撤退時。敵人卻早有預謀。用一顆閃光彈發現了士兵們的準確位置。士兵們沒有畏懼一步一步的沖上去可傷亡慘重,再沒有退縮,沒有畏懼,部分士兵撤離了。可有些人卻永遠留在了這片戰場上。
影片最后一匹白馬從廢墟中走出來這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后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國。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戰士們的鮮血渲染出來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珍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做一個能為社會為國家有貢獻的人。
八佰觀影心得 篇10
電影《八佰》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與租界一河之隔的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4晝夜,誓死保衛國土不被倭寇侵占的壯烈英雄事跡,為壯聲勢,實則四百余人的隊伍對外號稱八百人。
僅一河之隔,完全是兩個命運,一邊是天堂,歌舞升平,另一邊如同地獄,炮火連天,一片廢墟,兩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僅剩四百余人的524團戰士們,頑強地對抗數萬日軍,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英雄畫面,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為中華戰死殺場,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愛國熱情,喚醒了河對岸麻木的國人抗戰意識,他們的英勇、他們的視死如歸、他們不畏血淚的民族精神將永遠活在子孫后代的心里。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國泰民安,祖國繁榮富強。我們不應該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現在的太平盛世。如今的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生命換來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珍惜。
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樹立干一行 愛一行 鉆一行的敬業精神,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企業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八佰觀影心得 篇11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我們那兒的電影院看了新上映的電影《八佰》。總體來說非常的震撼。讓我們的內心激動萬分。
戰爭讓我們的民族國家陷入了炮火之中,盡管這樣也并不會讓中國人退縮,反而是奮勇前進。國民黨80,80剛開始的800人,為了抵抗日軍,他們把炸藥捆綁造捆綁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樓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體去換來安寧,他們一個接一個,站在窗戶高處喊著他們自己的名字,那是他們唯一可以讓自己留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
相反,在河的兩岸租界內,歌舞升平,燈紅酒綠,繁華的街角,動人的音樂。一片祥和,而在河的這頭炮火連天,槍聲震震,活命的時刻,就像天上的恩賜一樣,他們對河這邊的渴望全部轉化為了愛國奮斗的意志。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剛進入戰場中的人們的軟弱,恐慌以及想要逃離。這些再真實不過了。人不是完人,每一個人都會有困難的一面,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們最后的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為了國家舍棄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茍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會招來炮轟,也要升起的決絕,他們守護的單單是一面旗子嗎?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隔岸鄉故判,愿再無喧鬧。
八佰觀影心得 篇12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余人,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鞍税賶咽俊狈蠲羰厣虾il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直到看完《八佰》后,我才真正了解到了這段歷史,還有戰爭的殘酷。
我很慶幸我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可以去享受生活,可以安心的坐下來寫作文。如果沒有歷史上這些可親可敬的戰士們,我們又何來這般安寧的生活。我常常聽到一句話:“那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砥礪前行。”那些勇敢的戰士們在戰場上英勇奮戰,才爭取來了我們現在生活的安全,這般美好的生活。當然,讓我們能夠享受生活的,也不只有在歷史上那些血灑疆場,拼死拼活的戰士們,更有直到現在仍在守衛疆域的各位解放軍叔叔。他們在守護的,不僅僅是領土,更是我們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就在去年六月,我們國家又失去了四位可親可愛的戰士。他們在于印度的邊境沖突中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同時,某邊防團團長也身負重傷。他們的死,是為了守衛邊疆;他們的死,是為了保障國家領土主權;他們的死,更是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他們的死,說是為我,為我們,也不足為過?墒侨匀挥羞@么一群人,他們在網上高談闊論,以為網絡就是法外之地,發表那些不堪入目的言論,詆毀著這些英雄,讓人心寒。
我希望,每一位中國公民都不要忘了到底是誰,給了你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每一位自稱“炎黃子孫”的人,都不要忘了根,不要忘了如果沒有歷史上的各位可敬可親的戰士,就沒有現如今這美好的生活。
八佰觀影心得 篇13
看完片子,走出電影院,看到幢幢高樓,迎風而舞的落葉,我感慨萬分。
愛國之情一直都有,當然,影片讓我們對英雄更加敬佩,對國家富強的來之不易有了更深的感受?墒牵计鸬募で槔鋮s,劈頭而來的依然是現實的殘酷。
老算盤大概是片中最慫的角色了吧。不會干活、不會開槍,人如其名,什么事都會有自己的打算。按照唯物論,應該是時勢造英雄。老算盤怎么就不能成為英雄呢?他的熱血怎么就不能拋灑在戰場上呢?他一次次的逃跑,怎么就那么怕死呢?
但他有錯嗎?他以前做的是文職,干不了這個。他還沒見過自己的老婆,肉嘟嘟的。他逃跑了或者留下來,都起不了什么作用。那他,為什么不能活著呢?他心中有國,但他真的扛不起那桿槍,去沖鋒陷陣。
普通人,應該都想成為老算盤吧。在物質飛漲、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可悲的是,多數人可能還沒有老算盤的能力,影片中的他成功逃走了,活了下來,至于怎么逃的,我們需要想象?扇绻麚Q做我們,能成功嗎?不一定。
戰爭只是一個時代的烙印,我們只記得那些犧牲生命保衛國家的英雄,諸如老算盤一樣的小人物會被我們遺忘,甚至不恥。但歷史的大潮退卻,留下來的我們不都是當年夾縫中求生存的老算盤嗎?
有人說,像老算盤這樣的人,在大義面前,處處強調自我,戰爭跟我們有什么關系?國家跟我們有什么關系?我個人不認同,即便是在當今的和平年代中,個人的生存依舊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個普通人,不搶不殺,認真干著自己的活,娶妻生子,相夫教子,規規矩矩過一輩子,怎么就是自我了?非得要沖在前面,丟掉性命才是愛國嗎?不是誰都要當英雄,我們就是一介凡人,有著七情六欲的凡人。我們的肩上扛不起那么重的擔子,我們只希望不成為別人的擔子。沒有錯,人與人之間需求滿足的標準是模糊的,不一樣的。
最后,還是希望戰爭不要出現,讓我們都擁有平凡、安定的生活。
八佰觀影心得 篇14
近期有一部名叫《八佰》的電影上映了,于是我和姑姑就趕往電影院觀看。
電影開頭就講述的是戰爭的殘酷,一幫來自各地的人們被征集去保護上海,可到了上海才發現殘破不堪的上海已無人煙,日軍的襲擊把征集來的人們嚇得到處跑,我都有點看不起這幫人,這么貪生怕死,這么沒骨氣,氣的我都想打他們,他們成了逃兵,可他們又誤打誤撞的被撿進了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弟五二四團,來到了上海最后一個陣地四行倉庫進行鎮守,日本鬼子連續四日不斷的襲擊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死傷無數,國民黨軍人明知道憑這些人是趕不走日本鬼子的,可他們還是選擇犧牲自己去拯救大家,去守著這最后一塊陣地,國人的援助,送來了國旗,讓他們燃起了希望,即使要面對更猛烈的襲擊,也要在樓頂莊嚴的升起國旗,讓它在風中飄蕩,帶給所有中國人希望,看到他們為了保護國旗一個一個的被槍殺,甚至連貪生怕死的逃兵也都參與進來,扛起支撐國旗的重任,后來為了延續中國的希望他們選擇沖橋,一個一個的沖,一個一個的被殺,最后對面的友人大聲的為他們吶喊,為他們加油,對他們伸出了雙手,影片結束了,我還沉浸在里面出不來……
在這些貪生怕死里的逃兵中有幾個典型人物,小小年紀的小湖北,有想法的哥哥,怕死的老算盤等等,他們看著蘇州河對面的天堂,他們羨慕對面的人,他們在地獄里絕望,他們想盡一切辦法逃離地獄,可終歸回到了四行倉庫,他們在四行倉庫經歷了連續四日的日本轟炸,看著軍人為抗日救國,舍棄生命,身綁炸彈縱身跳躍下去炸毀日本的攻擊,他們的精神感染了這批逃兵,他們變得一次比一次勇敢,我也被他們的愛國精神感染,我感覺自己充滿了力氣,我要努力學習,要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八佰觀影心得 篇15
周一晚上,媽媽公司又組織員工去看電影。媽媽說這是一部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于是我又屁顛屁顛跟著媽媽去了。
這部電影敘述了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1937年8月日軍進攻上海市,為了掩護大部隊轉移,第88師524團在副團長謝晉元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繼續阻擊敵人。謝晉元所部約四五百人,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八百壯士。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戰士們一個個背著炸藥跳下樓,與敵人同歸于盡。還有影片最后戰士們像潮水般沖過橋,我都數不清他們流了多少血,但不管流多少血都阻擋不了他們為國捐軀、一往無前的腳步,還有戰士們舍命護國旗的決心。這就是我們中國軍人的英勇與壯烈,他們不惜丟了自己的性命,只要老百姓們平安無事,他們就安心了。所以我們現在幸福快樂的生活,是無數軍人用生命換來的。
僅僅是一河之隔,一邊是炮火紛飛,一邊是歌舞升平。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媽媽和她公司的老板娘坐在我身邊哭得稀里嘩啦,眼淚都停不下來。
電影結束后,媽媽告訴我:國不太平,何以為家?媽媽說,現在的太平盛世,我應該感恩,更不能忘記歷史。我一定會記住媽媽的話......
八佰觀影心得 篇16
對于我們而言,什么樣的人算英雄呢?大概是那些明明可以逃避可以安穩卻甘愿踏出舒適區,去像笨蛋像傻瓜一樣不顧一切的追逐自己的信念、追逐自我的人吧。電影《八佰》故事的開頭便是給了我們這樣的感慨,四行倉庫的背后擁擠著無數的上海市民,燈火闌珊,而四行倉庫的正前方,借謝團長的話來說,前方便是地獄。
16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置身于82年前那個特殊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繁華的英美租界,一邊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奮戰的四行倉庫。用最簡潔的空間重建,即實現了對整場戰役的全方位還原,解決了戰爭片最困難的微觀戰場與宏大敘事之間的矛盾。這樣舉重若輕的結構,甚至連《敦刻爾克》也無法做到。
影片最后一匹白馬從廢墟中走出來,這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后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國。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戰士們的鮮血渲染出來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珍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我們更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能為社會為國家有貢獻的人。
八佰觀影心得 篇17
看了《八佰》這部英勇壯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觸頗深,內心充滿了感慨、無奈、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華時期,由于國力的不濟和時局的動蕩,國人所表現出的無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的綏靖態度。
影片講述了在淞滬會戰中,為了掩護國民軍隊第88師撤退、為了喚醒國人的抗日熱情、為了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援助、為了證明中國軍隊還在戰斗,國民軍隊五二四團鎮守四行倉庫,用鮮血筑起堅實的抗日防線,用區區400血肉之軀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擊,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奠定堅實基礎,為徹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侵占全中國的狂妄計劃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戰役,深入刻畫了抗日戰爭期間,國民軍隊奮勇抵抗外來侵略,誓死保衛民族尊嚴的英勇氣概,以及中華民族視死如歸的堅毅頑強。雖是小戰役,卻是整個抗日戰爭的縮影,反映出戰爭的凄慘和悲壯,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四行倉庫里的“八佰”勇士,拼死守衛上海的英勇行為,讓人感動,他們的勇氣讓人敬佩,他們用鮮血鑄成抗日戰爭的堅固長城,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支持,也徹底喚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氣的麻木國人和沉睡的中華民族,徹底改變了世界對日本侵華的丑陋罪惡行為的縱容態度。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軍隊沒有放棄抵抗,他們一直還在英勇地戰斗,“中華民族沒有亡,中國沒有亡!”
影片深入刻畫了租界區歌舞升平、霓虹璀璨和僅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內悲慘壯烈、血肉模糊的強烈對比,展現抗日戰爭時期舊中國的沒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松散、渙散,國家存亡岌岌可危。國家太需要一場英勇悲壯的戰斗,來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來震懾外來侵略。此刻,四行倉庫里的“八佰”勇士浴血奮戰,保衛家園的壯舉,正當其時,在淞滬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勢。
影片塑造了國民軍隊寧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無數被卷入戰爭的普通百姓的視死如歸。在這“八佰”勇士中,很多只是“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很多還只是孩子,但面對國恥家恨,毅然選擇捐軀報國,捍衛民族尊嚴。雖無名于史冊,但他們誓死抗爭的勇氣和決心,深深地刻在了中華民族的不朽豐碑上,烙在了祖國人民的心中。
當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旗幟,雖千瘡百孔卻依然屹立在四行倉庫頂上時,當租界的鐵柵欄伸出國人接納的雙手時,中華民族站起來了!
八佰觀影心得 篇18
看了《八佰》這部戰爭電影,我的眼睛在流淚,我的心也在流淚。我為敵人殘暴而憤怒,為中國人科技落后而流淚,為中國人鐵骨錚錚的精神而驕傲?赐赀@部電影,我的心有一種火焰在燃燒,憤怒的巨蛇在我心里游走。
四行倉庫,它是一個龐然大物,六七百余人在倉庫里開個會,也不會感到擁擠。那里面防御工程齊全,大部分人背上都背著毛瑟狙擊槍,防止敵人突襲。若不是此時我國經濟落后,那么多祖國同胞也不會喪命于此。四行倉庫里面有炸藥,后面是英國租界,所以敵人不敢用重炮,這是一個絕對的地勢優勢。
這里面有著很多令人流淚的事,敵人用炸彈爆破樓基的時候,機槍連的士兵背上背著爆破,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炸開了敵人的盾牌防護;將士們寧死,也不愿讓國旗倒下,士兵就是用自己的血肉來捍衛國家的尊嚴。
可惡,你們還敢挑釁。這是日本空軍說的,但是,日本人殘忍的殺害祖國同胞,就連無辜的租借人民也殘忍地殺害,這難道不是日本空軍的罪行?難道日本人就不會為自己的殘暴感到愧疚嗎?
讓我們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新中華。
八佰觀影心得 篇19
前兩天媽媽帶領著我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新電影《八佰》。
電影一開始,我們先看見一隊國軍從玉米地里走向上海,而上海一半是廢墟,一半兒是燈紅酒綠。
淞滬會戰后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余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百壯士抱定為國捐軀的決心,以彈丸之地抗擊侵略者,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余次瘋狂進攻。有一次敵人用鋼板護體,來到四行倉庫,準備砸墻而入。國軍戰士急忙反擊,用手榴彈用機槍都打不透別人的鋼板。正在這緊急時刻因為暫時說我們用我們的身體把他們炸掉。大家不約而同在自己身上綁上了炸藥。把敵軍鋼板護體想砸墻而入的敵人通通炸飛。這是我的心里隱隱作痛,為那些為國捐軀的戰士們而心疼。為那些橋對面翹首觀望看熱鬧的國人而感到羞恥。這次戰斗事跡是英勇的,愛國氣節是豪壯的,振醒國人,震驚世界。
現在我們的中國正站在沒有征戰的硝煙中。我們青少年要拿起學習的武器,好好學習,才能報效我們的國家。
八佰觀影心得 篇20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網上都說這部電影十分好看,所以我們就前往了電影院去觀看。
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于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后一役,故事圍繞“八百孤軍血戰四行倉庫”展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率420余人,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便是幾位戰士背著炸藥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時候,想一想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是有父母妻兒的人,所以他們都在那個時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
還有更多讓我感動的片段,他們400多名戰士都十分的勇敢,為了不讓四行倉庫變成他們的墳墓,他們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他們贏得的勝利。
而這部電影充分的發揮了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