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感想(通用3篇)
國慶節感想 篇1
新中國成立xx年來,中國人民從貧到富的物質生活,人的精神面貌、整體生活水平均實現了質的飛躍,環保、健康等現代時尚的生活方式已成為中國人的日常。與此同時,愛國主義已經成為激發中國人自立自強、奮力拼搏的無形精神動力。尤其是今年國慶期間,愛國情結已經融入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大街小巷、城鄉僻壤隨處可見懸掛的國旗、處處都能聽到激情澎湃的愛國歌曲、吃“國慶面”、購買愛國主題商品已蔚然成風。在某電商平臺上,任意搜索一款愛國主題車貼,月銷量就超過了8萬件;在社交平臺中,與國慶節相關的內容幾乎占據了熱搜榜前十名,為“阿中哥”慶生成為年輕人最為時尚的用語;一些線下商鋪、旅游景點推出主題優惠促銷活動的同時,也不忘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社會各界通過種種方式抒發著愛國情懷,傳遞著愛國主義精神。
祖國的發展和日益強大,激發起中國人民內心的民族自信,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成為中國人奮發向上、戰無不勝的精神動能。xx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經歷過重重磨難的中華民族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目標,這更是我們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的源泉。
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xx周年的慶典已經成為過去,但是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對祖國熱愛的情結更是與日俱增。不論是在任何場合,祝福祖國母親欣欣向榮的話語總是不絕于耳。愛國情結的迸發,將不斷激勵著勤勞、勇敢的中國人繼續前進的鏗鏘步伐。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大會上所述:“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讓不斷高漲的愛國情結升華、融入我們腳踏實地的每一個具體行動之中,助力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國慶節感想 篇2
金秋時節,秋風送爽。時光流轉間,20xx年國慶節已經姍姍到來。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xx周年,也是改革開放xx周年,中華兒女以多種多樣的方式慶祝著祖國母親xx周年華誕,享受著七天長假。當然,國慶節也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她肅穆歡慶、厚重熱烈,是弘揚紅色文化的時機,有助于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紅色文化伴隨著中華民族的發展更有生機。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黨的xx大報告也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諸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遍布全國的革命紅色文化遺址、遺物、紀念館、英模人物事跡展覽館等等,都是激勵14億多中華兒女不懈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
歷史的啟迪永在,精神的價值長存。重溫紅色文化,心中就會增加正能量,會在精神上、思想上、靈魂上受到洗禮。湖南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土地,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長征過程中,就先后有3支紅軍部隊轉戰于三湘四水之間,足跡遍及湖南省48個縣、市的廣大地區。他們已經將激揚、純粹、勃發的紅色基因熔鑄于這片土地,鑄就了代代相傳的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文化,跑好實現中國夢的精神接力。理想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筑牢理想根基,必須把紅色文化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尤其是信息大爆炸時代,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創新形式推動紅色文化傳承。事實上,諸如“互聯網+紅色文化”、網上抗戰紀念館等等,都有助于使紅色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敢為人先”,紅色文化在湖湘兒女心中落地生根。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是湖南傳承和發揚紅色基因的天然優勢。“敢為人先”的湖南人,在傳承和發揚紅色基因方面也是永不僵化、永不停滯。比如今年的國慶節,位于長沙市望城區的湖南雷鋒紀念館里,就有著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觀。隨著紅色文化在湖湘兒女心中落地生根,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有底氣,民族復興精神基石也越來越牢固。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當前,湖南正處于推進“三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面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考驗,就應深入挖掘遍布全省的紅色文化遺址、紀念館等紅色資源所蘊含的革命精神和教育價值,從中不斷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譜寫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建設新篇章。
國慶節感想 篇3
當你遇到困難和挫折,只要大喝一聲:“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是中國!”你總能受到幫助和鼓勵,友善崇敬的目光也都會向你聚集。
我再一次攀上泰山的頂峰,在歷代先人駐足的地方期盼著,期盼著,期盼著再一次的東方紅日噴薄、騰升。
我游覽了白山黑水,看到了祖國的繁榮和富足。登上南沙群島的珊瑚礁啊!我感受到了祖國幅員的廣袤。在八百里秦川,我聽到了祖國兒女氣勢奔雷的心聲。那一陣陣響入云天的威風鑼鼓,那一聲聲驚天動地的渾厚吶喊,那一隊隊鏗鏘有力的整齊步伐,表述了我兄弟姐妹們的一腔豪情。
我朝覲過祖國的四時美景,我拜謁過祖國的名山大川.每當扎進祖國母親的懷抱,我的這顆心啊!就同祖國的脈搏一起跳動。
我懷著一顆無比崇敬的心情,登上泰山的頂峰,看到了一輪紅日噴薄而出……
河姆渡口一粒稻種證實了: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啊!凝聚了人類的聰明智慧和勤勞。
高峽平湖的長江水印證了:無高不可攀,大地上的江河水啊!可以和天上的銀河相牽連。
秦始皇的兵馬俑昭告天下:中華兒女是不屈的民族,雖然長睡地下兩千年,可他依然不倒、不垮、不屈服。
大沽口炮臺那黑沉沉的鐵炮宣示:弱國無外交,睡獅要想站起來,只能臥薪嘗膽——鑄長劍。
一個沒有國家的民族是個屈辱的民族,一個國力懦弱的民族是個可憐的民族。一個人可以沒有家卻不能沒有祖國,不論你來自哪里,不論你又去向何方,不論在世界哪個角落,每
天山腳下、流沙深處,我看到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奇壯險美的景象,那不是海市蜃樓的虛幻,那不是夢魘中的天堂。那是開發大西北號角的召喚。
我站在青藏高原雪域頂端,暢飲一杯舒心醉情怡人的奶茶,慶賀五十六個民族的和睦和昌盛。
我徜徉在人間天堂香格里拉的紅草地旁,端詳著歷經滄桑、千姿百態的古碉堡,我意識到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和尊嚴。
我沿著長江、黃河纖夫的足跡,手撫被纖繩磨深印痕的石柱,心如潮涌、淚眼盈盈,苦難深重的祖國啊!你是那樣的堅韌不屈和頑強!
我佇立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捧一把滾燙的黃土貼在我的心口,我感受到了祖國母親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