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心得體會(精選5篇)
抗戰勝利心得體會 篇1
70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前途命運的偉大勝利,永遠銘記在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心中。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日首都閱兵,隆重紀念那場偉大勝利,就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更好地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事業,更好地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70年后的今天,歷史的警示仍在,“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20xx年12月13日,在首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在儀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閱兵式紀念,是為了警告那些罔顧事實、篡改歷史的人,中國早已不是過去貧弱之民族;是為了提醒我們的同胞,銘記先輩們的犧牲,銘記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是為了謳歌無數先烈浴血奮戰的精神。飽經滄桑、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更加熱愛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要凝聚中國力量,為了共同夢想努力奮斗。抗日戰爭的歷史雄辯地證明,正是有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匯集起奪取抗戰勝利的磅礴力量。我們要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團結一心,捍衛人類尊嚴和歷史正義,維護國家主權和世界和平,我們就一定能夠開創嶄新的未來,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抗戰勝利心得體會 篇2
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是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日子,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日子。到現在已經整整xx年了,也就是說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了,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
xx年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奮力抗日戰爭,終于的在一九四五年打敗壞了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中國人民付出犧牲三千五百萬人的代價,僅在長達三個月的松滬之戰,中國方面共投入七十多萬兵力,死傷二十多萬人。
為什么?為什么外國侵略者任意侵襲?中國人民為什么會被別人宰割?我們可愛的祖國母親為什么被人咬下一塊又一塊的肌肉,變得血淋淋的?后來我才知道,政治腐敗,國家落后。“落后是要挨打的!”當時,日本工業生產量為六十億美元,而中國工業生產量為十六億美元。日本生產鋼鐵五百八十噸,而中國生產鋼鐵不到四萬噸。這樣懸殊才給別人欺負,這是血的教訓,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要牢牢地記在心里。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城內進行了殺光、搶光、燒光“三光”政策,對成千上萬個手無寸鐵的老百性進行殘忍地大屠殺。在日本侵略者屠殺下,南京城內血流成河,尸體堆積如山。那滔滔的江水也被血染得紅通通,中國人民被日本鬼子集體槍殺和活埋的多達十九萬人,被紅十字會等收埋的就有十萬多人,至于被江水沖走不計其數。這些悲慘的事實,中國人民怎能忘記呢?
一九四五年,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抗日戰爭,終于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者。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正式宣布解放,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告別了戰爭時期。
隨著祖國不斷發展,祖國變得越來越強大了,一直發展到了今天,有許多家庭過上了小康水平。人們生活富裕起來了,這是怎么得來的呢?這是用許許多多人的生命換來的,要不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的勝利,我們會有現在的日子過?如果我當時生活在那抗日戰爭年代,我也會馬上參加共產黨,拿著槍去抗日前線打日本鬼子,像王二小、張戛、雨來……那樣當個小英雄。
現在我們的祖國雖然已經很強大,如果我們現在再不好好學習的話,我們的祖國就會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就會被別人欺負的!這是血的教訓啊!今天有辛勤的汗水,明天就會有豐碩的果實。為了明天,我們要更加珍惜今天。我們一定要勤奮學習建設祖國的本領,我們的祖國母親永遠美麗、富強。為此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抗戰勝利心得體會 篇3
時間的風吹動歷史的車輪,卻吹不走記憶的傷痛。那是一段堆滿辛酸的歷史,那是一段飽含血與淚的歷史,那是一段充滿革命豪情的歷史,那是一段滿懷愛國熱情的歷史。雖然時隔六十八年,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應忘記1931年9月18日的那一聲槍響,不應該忘記1937年7月7日的那一聲炮響,不應該忘記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后的一聲聲慘叫。
今天,在大學課堂上,在老師的授課中,我們通過對日本侵華戰爭的策劃,抗戰中國共兩黨的地位、作用,國際勢力對華抗戰的援助,中國抗戰在二戰中的國際地位與作用、影響、戰后日本對待戰爭的態度等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對日本侵華所犯暴行、鐵道游擊隊、太原會戰(忻口阻擊戰)等歷史紀錄片和《東京審判》歷史影片的觀看,我們從國內國際兩方面進一步加深了對抗日戰爭的全面了解與認識。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時刻記住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所犯下的令人發指的罪行: 對中國人民的奴化教育,奸淫婦女,“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南京大屠殺等造成我國直接財產損失約313億美元,公私財產其它損失270億美元(按當時市價計算),人民傷亡8420898人,軍人傷亡3211000人。
我們必須知道,中國人民的全民族團結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罪根本原因,蘇軍出兵中國東北以及美國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彈雖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是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但絕不是根本原因。抗戰中,中共始終堅持積極抗戰,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組建并領導了抗日統一戰線,開展敵后游擊戰爭,組織了百團大戰,牽制了大量侵華日軍,在抗戰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們必須看到,國民黨在抗戰中,第一,國民黨政府執行的是片面抗戰路線,即不敢放手發動和武裝民眾,實行單純的政府和正規軍的抗戰;在戰略戰術上,沒有采取積極防御的方針,而是進行單純的陣地防御戰。第二,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對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抗戰初期的戰略防御階段。 第三,國民黨正面戰場在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中表現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戰初期的戰略防御階段,國民黨政府積極抗戰,正面戰場在整個抗戰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其實行片面抗戰,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戰中的地位、作用明顯下降。在戰略反攻階段,其雖堅持抗戰,但對奪取抗戰最后勝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我們必須正確認識,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國戰場作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戰場之一,其歷史貢獻主要有三點:(1)牽制了日本陸軍主力,消耗了日本的國力,打亂了其戰略部署;(2)阻止了日本北進,拖延了日軍南下,粉碎了日軍與德軍會師中東的戰略計劃,支援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3)配合了盟軍的戰略反攻,對促使日本敗降起了重大作用。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抵御外來侵略壯麗的一幕,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組成部分。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戰后日本政府雖然也對日本侵略鄰國的罪責進行過道歉,但總的來說,其反省是很不徹底的,主要表現在:第一,肯定與紀念戰爭罪犯;第二,縮小乃至否定侵略罪行;第三,否認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侵略。戰后60年來,包含著上述內容的各種論調不時地從日本列島傳出。例如,日本政要甚至是首相對靖國神社中戰爭甲級戰犯的參拜,修改歷史教科書、否認侵略歷史等等。
而今,釣魚島事件使中日關系再次出現緊張化。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它位于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在地質結構上附屬于中國臺灣的大陸性島嶼。中國古代先民在經營海洋和從事海上漁業的實踐中,最早發現釣魚島并予以命名。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釣魚島又稱釣魚嶼、釣魚臺。目前所見最早記載釣魚島、赤尾嶼等地名的史籍,是成書于1420xx年(明永樂元年)的《順風相送》。這表明,早在十四、十五世紀中國就已經發現并命名了釣魚島。 20xx年9月7日10時15分許,一艘有15名船員的中國拖網漁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捕撈作業時,日本海上保安廳一艘巡邏船趕到現場,并沖撞漁船。隨后,日方又派出兩艘巡邏船跟蹤漁船。13時左右,日本巡邏船上的22名海上保安官登上航行中的中國漁船,命令漁船停止航行,并宣稱違反日本“漁業法”,對漁船進行檢查。隨后,中國漁民漁船被扣押至日本沖繩縣石垣島。9月9、10、12日外交部相關人士依次召見日方外交人員提出嚴正交涉并重申中國的堅決立場,之后數日內,在中國的強烈的交涉下,日方迫于壓力釋放了我漁船船員和船長。繼日本釣魚島撞船事件后日本又“自導自演”的京東都購島事件也迫于各方壓力宣告破產。但釣魚島主權之爭至今仍未解決。在對待釣魚島事件的問題上,國人既有理智合法的舉止,民間組織攜國旗登島;又有沖動違法的一面,攔截毀損日系車輛,打砸搶日系商品。
六十多年過去了,我們不能忘記當初日本在侵華站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充分肯定國共兩黨在抗戰中的作用,正確認識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所做出的偉大貢獻。但是,我們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在與日本發展和平友好外交關系與互利共贏的經貿關系的同時更應該時刻警惕防止日本右翼勢力東山再起,防止戰爭再次爆發,妥善處理摩擦與沖突,理性愛國,實現個人價值、社會價值、國家價值的完美結合!
抗戰勝利心得體會 篇4
10月1日北京隆重舉行了抗戰勝利紀念活動,同時我也觀看了閱兵的全個過程。在觀看的過程中讓我不禁的想起了七十多年前的中華大地,被日本侵略者殘酷的燒、殺、搶、掠。在當時的中國沒有先進的武器,只有小米加步槍與一個擁有世界軍事強國稱號的日本抗衡,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中國人民擁有一顆必勝的心,決心和日本拼殺到底。最終經過八年的抗戰,中國人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了民族戰爭的勝利。這次閱兵正是對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紀念,這是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定意志彰顯,這是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
的堅強決心和不可動搖的原則宣誓。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這個主題就是為了更好的表明,中華民族要不忘歷史,牢記歷史上那場戰爭之殘酷性,對中華民族存亡的威脅之危險性。也強調和告訴當今中國人民,只有民族大團結,共同奮戰,不怕犧牲,才有國家光明之未來,才有今天中華民族之強大!同時也告訴了世界人民和平是需要大家來維護和捍衛的。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同時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在1937年的12月13日起,日本在南京制造了長達六個周的大屠殺,殺害我國無辜軍民30多萬,這是一個慘痛的歷史。今天讓我們牢記歷史,就是為了要讓祖國十三億之多的同胞們記住,曾經日本對我們的殘酷。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不要把我們曾經的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我們要珍愛和平,才能開創出美好的未來。在20xx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中,講到了,歷史不會因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事實不會因巧舍底耐而消失。
今天的閱兵活動,告訴了那些想篡改歷史的人們,今天的中國不是曾經的中國,那個積貧積弱的民族已經成為了過去。如今的中國正在強大起來。“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記住歷史,不要忘記曾經的戰火畫面。我在觀看的過程中記下了這樣一句感人的話,“最后一碗糧,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個娃,送他上戰場。”就讓我感想到了當時中國人民對日本法西斯的憤恨,和迫切戰爭的勝利以及和平發展的重要性。
在的致詞中講到了,強國必先強軍,強軍才能安邦。因為在中國的近代史上就告訴了我們,一個國家落后就要挨打。我們只有萬眾一心,匯集力量,走科學發展觀的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在閱兵式上,我們國家也邀請到了一些國家出席抗戰勝利70年的閱兵儀式紀念活動,我們有幸的看到了在世界上有多少的民族對戰爭的憤恨,對和平的向往。我相信他們都是為友誼而來,為和平而來,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來。
從“牢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這個主題,我體會到了我們作為黨員干部,要給群眾傳遞正能量。同時也體會到了祖國需要富強,就必須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可謂和平有多么的重要,在此我希望所有的人都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抗戰勝利心得體會 篇5
8月15日,中國很多地方以各種形式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68年前的這一天,中國人民在世界正義力量的支持下,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者,迫使日本投降。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劃“盧溝橋事變”,發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他們曾叫囂:一個月占領上海,三個月占領中國。然而,事實上,經過八年的戰爭,驕橫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最終遭到可恥失敗。中國人民付出慘重代價,但是最終得到了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中華民族意義重大。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在艱難的近代化過程中,被動挨打,屢屢戰敗;僅就中日之間而言,日本就多次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包括中日甲午戰爭,不僅力圖阻斷中國的近、現代化過程,而且試圖鯨吞中國。百年戰敗史,到1945年8月15日,終于以中國的勝利和日本的失敗而結束。中國人民也借第二次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機,從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掙脫出來,洗清了百年半殖民地的恥辱,一躍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人民的勝利是在世界正義力量支持下得到的,抗日戰爭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轉折點。
紀念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牢記和實踐這場勝利的制勝法則,勝利就永遠屬于中國人民:
中華民族團結一致是勝利的根本。當初,日本之所以敢于以小小島國悍然對中國進行侵略,主要是看到中國在艱難的近、現代化過程中,中央政府軟弱無力,地方勢力割據而治,缺少凝聚力。但是,中華民族面臨死亡的絕境,沒有屈服,反而覺醒,組成廣泛的抗日統一戰線,以全民族的力量與日本軍隊血戰,直到勝利。取得這場勝利之后,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內部或外部的力量破壞中華民族的團結,也絕不允許任何人把中國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自強不息才不會被動挨打,和平發展才能夠維護和平。當時日本之所以敢于向中國開戰,還與日本經濟和軍事實力遠強于中國有直接關系。1937年,日本工業產值為61億美元,中國為16億美元;日本年產鋼580萬噸,中國年產鋼不過4萬噸。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強,發展需要穩定。
善于向歷史學習才能不讓前人的血白流。我們今天紀念這場勝利,是在清醒和理性的態度下,面對歷史。我們既面對所受的屈辱,也緬懷前人所做出的犧牲,更珍惜得之不易的勝利,目的是面對未來,營造未來。在日本國內也有不少有識之士,理性面對這段歷史。但是,日本一些右翼勢力卻一再顛倒黑白,否認侵略罪行。所以,走和平發展之路,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不能忘卻,更不容篡改。日本政府應當正視歷史,吸取教訓,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中國人民和亞洲各國人民。
回顧中國人民抗戰史實和整個中國近現代歷史,放眼當今世界現實,我們更深切地認識到,只有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中國人才會有尊嚴,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為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做出貢獻。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弘揚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實現我們發展目標的可靠保障,也是我們紀念抗戰勝利68周年的根本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