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整理心得體會(通用3篇)
檔案整理心得體會 篇1
6月5日至6月7日,浙江省檔案干部教育輔導中心召開了上海省《企業檔案工作完善》培訓班,該輔導班邀請了國家檔案局經濟科技司王嵐副主任、國家檔案局經濟技術司企業處肖云副巡視員、處長等多位知名檔案管理者前來講課,此次培訓的課程主要對于“企業檔案工作發展態勢”、“企業檔案工作完善”、“企業文化與檔案文化”、“檔案信息化建設和電子文件管理”、“企業檔案工作流程”五個方面,雖然培訓班只有短短的兩天,但豐富的培訓內容使我受益匪淺。
以下我說說自己的了解、收獲和感受:
一、進一步了解檔案工作的重要性
企業檔案是企業知識的重要部門,是一種重要信息資源,是企業制造、技術、科研和經營等活動的真實記錄,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它承載著企業的歷史、趨勢,是企業同步演進的無形資產,能為將來檔案綜合運用提供方便條件,在企業管理等各方面能切實發揮重要作用。
二、掌握最基本的檔案理論常識。
本次培訓包括的內容豐富,從檔案的歷史和演進趨勢、檔案的完善工作、檔案的文化、科技檔案及數字化管理等全方位的講解了檔案工作的基本常識,但是檔案工作是靠長時間的學習和累積,平時也必須對培訓內容加以消化吸收,不斷增加檔案理論水準和業務技能。
三、加強實踐,理論聯系實際。
通過這次授課學習到的常識結合部門檔案管理的實際狀況,逐步推進檔案規范工作,只有將檔案有條理地進行分門別類,才能確保檔案準確、有效地搜集和運用,嚴格遵循公司文檔管理體制,為檔案的搜集、整理、立卷、歸檔、鑒定與統計等管控工作提供基礎,體現檔案的價值所在,同時規定實業各子公司遞交的檔案資料。
四、與時俱進、科學化管理。
企業檔案管理平臺應具有適應多種文件傳輸格式、支持即時瀏覽、具有互聯網及內聯網檢索功能,能夠推動收集整理、數據傳輸、檢索瀏覽、借閱管理、權限控制、統計報表、鑒定銷毀、數據輸入輸出及格式轉換的控制與管控,滿足企業文檔一體化管理、業務流程管控和信息資源研發利用的必須,信息化管理將是檔案發展的另一個趨勢。
現在集團檔案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檔案意識不強:檔案工作既是一項業務性工作,又是一項管理服務性工作。這規定從事檔案工作的檔案人員,既要有扎扎實實的業務功底,又要有較強的管控能力和服務意識。由于各部門沒有把檔案工作列入部門職能范圍,而造成部份檔案信息的流失,尤其是各部門必須移交的資料沒有立即移交,給檔案整理帶來一定的困難。
檔案整理心得體會 篇2
有一次,客戶連續發了幾個詢盤讓報價。因為老外的名稱都很陌生,所以很容易混淆。有時候會忘記客戶問的是張三還是李四的進展。所以不得不給每一個客戶進行檔案管理。既方便自己今后對同一個客戶的信息往來查詢,也不容易在溝通時,張三套李四的尷尬。尤其如果價格不一樣的時候,給客戶分別歸檔顯得更加重要。歸檔方法可以不同,只要適合自己的操作查詢就好。
首先是郵件
1、郵件標題,要注明客戶代號縮寫,再寫具體內容,方便快捷判斷是在和誰互動。
2、郵件收發時,附上上一次或者上幾次的郵件往來內容,方便大家查看前因后果。
然后是管理客戶檔案
1、新建一個文件夾。可以按照客戶名稱建立。也可以按照每一個訂單建立。
2、針對同一個的客戶的同一個訂單,建立資料文檔,用于定期備份所有的該訂單關聯的郵件往來內容。
3、針對同一個的客戶的同一個訂單,建立備忘事項,用于羅列訂單操作的各個環節大綱,然后標注每個環節里客戶指定的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項。
4、同一個訂單下,再建立一個單證文件夾,用于統一存放所有單證資料,以免遺留。如合同contract、形式發票PI、裝箱單Packing list(包含detailed weight list,showing the quantity in each carton)、技術參數technical data、原產地證CO、提單B/L、發票Invoice、發貨通知書shipping advice、其他特殊證明(如免箱期證明free demurrage statement)
5、命名要有規律,比如可以備注時間、或者付款條件或者到港港口或者備注合同號等信息。
6、詢盤報價部分單獨備份出來,方便查詢也避免下次報價張冠李戴報錯價格。
檔案整理心得體會 篇3
企業檔案館是檔案館家族中的一員,是企業設置的管理本企業檔案的檔案館。本鋼檔案館是本溪剛特集團的檔案館負責本鋼的檔案方面的協調和指導工作,其下多個二級單位設歸檔點,負責本單位歸檔檔案的整理。館藏6000萬卷檔案,有從1905年日本在華進行資源掠奪時期在本溪設立的本溪煤鐵公司時起的日偽檔案,及大量的技術檔案。作為企業檔案館的本鋼檔案館館藏了大量的技術檔案利用頻率高,但技術檔案利用后的效果不易量化,作用不是很明顯。但這不能抹殺了技術檔案的保存的價值。企業檔案館保存的檔案也是為現行工作提出依據,為糾紛提供依據。
一、參觀我院檔案室的認識
認識實習的第一天我們就來到了我們學校自己的檔案室,這畢竟是我們第一次進入檔案室,心中無比的興奮和激動。以前在書本上看到的和課堂上老師的口中聽到的,今天都見到了,不緊看到了我們還可以用手親自接觸到。聽了蔣主任的介紹我知道了:檔案室總面積為415平方米,三室分開(即閱檔室、庫房、辦公室),集中統一管理全校的所有檔案。現室藏檔案15092卷,其中延續冶專檔案全宗6402卷、原高職專3767卷、師專4923卷。檔案整理采用實體分類法,檔號模式按照年度號、分類號、案卷號三部分組成。聽完了主任的介紹我們就自由的參觀了,走進庫房,看著那些看這陳舊的檔案和那墨綠色的檔案柜,好奇的摸著那些發黃的檔案。檔案管理不是那么簡單的,學習檔案都知道那“八大環節”。
學習的時候看著好像很簡單,但今天看到了才知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檔案室積極開發檔案信息資源,通過編寫目錄、匯編、檢索工具、大事記等編研產品。這些信息資源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檔案的利用率,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快要進入尾聲階段,蔣主任還對檔案工作進行了簡短的介紹。他認為從事檔案事業的人都是那些能忍耐寂寞的,甘于默默奉獻的。做幕后英雄的人。喜歡安定的工作環境。
二、走訪專業檔案館————檔案館
城建檔案館的建立還有個小插曲,從1976年唐山地震后,人們找水源解決飲用水的問題意識到了城市建設方面的檔案很重要性。開始建設城建檔案館。城建檔案是指進行城市建設規劃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圖表、數據、文字材料等;是進行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管理、抗災、戰備等工作的重要憑證、依據。作為專業檔案城建檔案他的分類也是很復雜的,共十三大類、七十二屬類、若干小類。其中大多數是建設工程檔案,他是指整個建設項目從醞釀、決策到建設投產使用全過程中形成的應歸檔保存的各種載體的檔案。其包括工程準備階段的文件、監理文件、竣工圖、竣工驗收文件。
檔案館的建筑外形古樸,莊重。圓拱的門。在那里我第一次看見了密集架。但沒有機會親手搖開它。負責接待我的人給我們看了一卷工程檔案,給我們演示了圖紙的折疊方法。參觀之后我們對專業檔案尤其是城建方面的檔案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