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燃放煙花爆竹心得體會范文(通用3篇)
拒絕燃放煙花爆竹心得體會范文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生活中,煙花爆竹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在過春節,結婚,等許多事情中,都要用到煙花爆竹,但是,煙花爆竹可以給我們一些短暫的快樂,你知道他們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嗎?
煙花飛到天空中,綻放出美麗的“笑臉”,但大家知道,是什么力量讓它們綻放“笑容”的嗎?是一些有毒的氣體,一氧化碳等,它們飛到空中,那些有毒的氣體就瘋狂地破壞地球的大氣層,使大氣層受到嚴重的破壞,人類一旦將那些有毒的氣體吸入體內,就會產生氣管炎,甚至是更嚴重的一些疾病。
大家知道嗎?煙花爆竹的聲音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午睡時,經常會聽到外面有煙花爆竹的爆炸聲,在睡眠中,這些噪音納入耳朵,但自己又無法醒來的情況下,會嚴重影響自己的身心發育,還會使聽力下降,使低微的聲吶進入大腦,容易引起胡思亂想。而且,人類如果長時間接受煙花爆竹聲,而且不做一味地反抗,會影響自己體內的神經細胞。
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沒有關注新聞:很多小孩玩煙花爆竹傷害到了自己,還有的致了命。我還記得,之前我看到一則新聞:有些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很多的煙花爆竹,結伴去野外玩,把一口井的井蓋打開之后,將鞭炮點燃之后扔進了那口井,一群人俯下身子去看,結果,那煙花爆竹將井蓋下的沼氣噴發,將幾個孩子炸了出去,導致一人死亡,兩人失明,一人耳聾,這些都是致命的傷害。我們可要管好自己的雙手,千萬不要去做那些傷及自己生命的危險事項。
請大家記住,生命只有一次,要時刻牢記,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拒絕燃放煙花爆竹心得體會范文 篇2
一星期前我們去了濰坊實驗學校,但這也許是最后一次去坊子實驗基地了,所以同學們都很珍惜。在這里我們的過得很愉快,也有很多收獲。
在這五天里,和同學一起吃飯睡覺,對于我們這些沒住過校的學生來說,更是既興奮又新鮮。而且每天都有四節有趣的課,在課上我們不但玩的開心,同時也學到了不少課本以外的知識。比如說性格解析課,我們不僅知道了性格的四種類型和其行為表現,也測出了自己的性格類型,更加明確了自己優點和自己的缺點,能夠揚長避短,更好的去改正自己的缺點,發展自己的優點等等。
還有物理探究課,在這節課上我第一次看到陀螺懸浮在半空中還不停的旋轉,而且也是第一次自己嘗試著去讓陀螺懸浮在半空中旋轉,雖然試了好幾次都失敗了,但是卻玩得很開心。班里的同學有好幾組都轉起來了,還有一個組堅持了95秒的好成績。
五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們要坐車回家了,雖然很不舍得,但是還得回來,回來考試,回來學習,回來生活。這次的體驗生活不僅鍛煉了我的自理能力,也提前體驗到了住校的生活。
拒絕燃放煙花爆竹心得體會范文 篇3
10月中旬,有幸赴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參加了集安市鄉村振興專題域外培訓班。在市委組織部的精心組織安排下,本次培訓班教學內容豐富,學習形式多樣,行程安排緊湊,實地教學點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可借鑒性,令全體學員開闊了眼界、轉變了思路、受益匪淺。現將參加本次培訓班的所學所思所感匯報如下:
一、主要經驗做法及啟示
本次培訓先后實地參觀考察了義勒力特嘎查孔雀產業園、三合村朝鮮族民俗館等十余處教學點。這些教學點可以說各具特色、各有所長,但總體上看它們主要是突出抓好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深挖文化潛力,重點打好“農文旅”產業融合這張牌,在實現“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的同時,同步實現“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烏蘭浩特市的經驗做法啟示我們:
一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黨建引領。古廟村黨支部創新建立新時代新型農民“雙星”管理體系,采取“季度評星、積星換分、年末掛星、表彰十星”機制,對全年十項評比內容全部達標且未出現“藍星”現象的,授予“十星級文明戶”稱號并給予精神、物質獎勵,切實以黨的建設涵養了村風,淳樸了民風,培育了家風。三合村黨支部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整合全村耕地資源,帶領全村社員種植水稻,每年村集體收入100余萬元,社員年均增收3萬余元。
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規劃先行。烏市按照“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的理念,堅持規劃先行,堅持全域規劃,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科學決策、統籌推進,做到鄉村振興、全域旅游有的放矢。此次培訓最大的感受就是,考察地的行政村一街一路皆有景觀,一草一木均有設計,特別是歸流河沿岸,可以說到處是公園、處處有美景。
三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產業驅動。烏市秉承“宜耕則耕,宜牧則牧,全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理念,對優勢資源的使用利用幾乎達到了極致。正如古廟村墻體文化中的一句話:“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家變商家”。義勒力特嘎查孔雀產業園以孔雀飼養、繁殖起家,經營范圍逐步增加到孔雀標本制作與銷售,孔雀羽毛工藝品制作與銷售及休閑觀光服務等,孔雀園已從封閉的產業基地轉化為開放式游園。每年夏季,日接待游客500人次左右,第三產業已成為產業園主要收入來源。
四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文化振興。烏市各地均把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抓手,不遺余力地深入發掘自治區厚重的紅色文化、蒙元文化、農耕文化、游牧文化,為全域旅游的發展注入了靈魂。三合村深挖朝鮮族民俗文化,建設了三合村朝鮮族民俗文化館,打造了朝鮮族體驗園區,拉動以生態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以稻米加工為主的第二產業和以旅游、民俗文化、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促進該村全方位、多元化振興發展。
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生態為本。
二、對我市鄉村振興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是在科學規劃上做文章。按照“既有區域特色、又有個性亮點”的規劃原則,聘請經驗豐富的規劃設計單位高標準編制全市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各鄉鎮可在全市總體規劃框架內,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突出特點的制定本地規劃。同時將各類規劃納入建設整體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形成城鄉一體、相輔相成、互促共進的規劃體系。
二是在產業興旺上做文章。產業振興既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休閑農業,全力構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增加群眾收入,有效解決村美和民富的關系,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和全域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在文化挖掘上做文章。隨著旅游市場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單純的山水游、鄉村游越來越難以滿足游客的需求。哪里的`文化底蘊深厚、哪里的文化挖掘的好,哪里就越容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要深挖抗聯、抗美援朝紅色文化、高句麗歷史文化、朝鮮族民俗文化等文化內涵,進一步提升全域旅游精神內涵,突出具有集安特色旅游產品的研發生產,延長文化產業鏈條。
四是在生態保護上做文章。全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新農村,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堅決落實“河長制”,堅決打好“碧水青山藍天”保衛戰,達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將農村垃圾、污水、綠化美化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環節抓實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