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重點工程觀摩小結講話
第二方面,就第四季度的工作做以下安排。
同志們,現在已經是10月中旬,離年底僅僅剩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全縣各項工作已進入最后的決戰攻堅階段。回顧今年前三季度的工作,我們走過了近年來最不平凡、最為曲折的一段時期,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經受了來自方方面面的考驗與壓力,在重重矛盾與困境中艱難運行,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根據統計數據,截至九月底,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7.76億元,同比增長13.2%;財政總收入完成16340萬元,同比增長12.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676億元,同比增長14.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38億元,同比增長6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698.78元,同比增長27.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完成2090.54元,同比增長17%。
從上述指標完成情況來看,盡管一些指標如固定資產投資、農民人均純收入等由于受城市建設拉動和自然條件等主客觀因素影響而保持了較快增長,但就財政收入這一項體現縣域經濟實力的硬指標來看,由于受國家宏觀調控、環保治理、土地政策、公路治超等大環境、大政策的制約,半年未能過半,出現了近年來從未有過的困難局面,而且目前仍有近7000萬元的收入任務,壓力非常大,任務非常重。面對這樣一種特殊的形勢,全縣上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點,堅定信心,再鼓士氣,充分利用有限的工作時間,認真檢查和全面落實好各項工作措施,做好全年工作的最后沖刺。
(一)、圍繞農民增收這一核心,扎扎實實地開展好以農建為重點的各項農業農村工作。
今年是我縣農業農村經濟形勢最好的一年。種植、養殖、林業、水利、農產品加工等各個方面都喜獲豐收,農民人均純收入也有了一個較大的增長。這既是自然氣候有利的結果,更是國家政策調動的結果,同時也是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各鄉鎮共同努力的結果。當前,秋收已近尾聲,近期工作最突出的有這樣三個方面:
一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這是一項常規性工作,但在今年這樣一個特殊年份,又有其特殊性。10月13日,縣委、政府已專門召開會議進行了安排部署,下發了實施方案,給各鄉鎮明確了任務目標。希望各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要結合各自實際,盡快研究制定具體方案,并進行專門安排落實,盡快掀起農建高潮。這里,我想結合農業農村發展形勢與政策的變化,著重強調這樣三個問題。第一是嚴把質量。這幾年我們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方面越來越重視工程的實效性,這是一個好的兆頭,但工程質量這根弦必須始終繃緊,絲毫不能放松,要把質量與效益貫穿每一項農建工程的始終,真正建成讓農民得到實惠的富民工程、精品工程和奠基工程。第二是嚴格政策。要按照農村稅費改革的各項政策規定,用足用活“兩工”和一事一議制度,積極探索新的籌資籌勞途徑,堅決禁止以農建為由的農民亂攤派、亂收費,禁止變相增加農民負擔。第三是統籌發展。農建工程的實施,要緊緊圍繞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圍繞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這一主線,統籌考慮,同步推進。有村村通任務的鄉村要利用今年農建這個有利時機,把道路建設的基礎做好、線路改好,爭取明年完成。
二是農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這是提高農民就業能力,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有序轉移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這項工作在我縣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端,取得了明顯成效,年內已經培訓農民2451名,而且得到了國家、省、市各級的肯定。下一步,我們要結合我縣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實際,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堅持“以培訓促輸出,以技能促就業,以品牌促效益”的思路,嚴格實行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工作機制,農業、教育、財政、勞動等有關部門要緊密配合,主動工作,力爭完成全年3000人的培訓任務,并按照我縣出臺的《——2010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實施意見》,長期不懈地抓下去,真正使農民培訓工程成為農民增收的助推器,最終實現“輸出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三是以護林防火為主的森林資源管護工作。各部門、各鄉鎮特別是孟山、東泉等林區鄉鎮要突出把護林防火擺在重要位置,提前謀劃各項管護措施,制定落實工作責任,以對社會、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把這項工作抓好。
(二)、抓住企業改制攻堅這一戰役,扎扎實實推進工業產業的升級換代。
我們全縣有納入統計口徑的64戶應改制工商企業,剔除7戶糧食企業外,57戶企業中已完成二次改制的企業為33戶,尚有10戶工業企業、4戶商貿企業、6戶二輕企業、4戶供銷企業未進行二次改制,8000多名職工身份沒有置換,加上城建、交通、勞動等部門下屬的16戶企業,全縣有40戶企業需進行二次改制,我縣的改制進度在全市處于落后位置。更為嚴峻的是XX年之后,劃撥土地變現資金不得用于安置職工。面對各種復雜形勢,我們已無路可退,只有背水一戰,奮力攻堅,用一年多的時間,在XX年底前全面完成40戶企業的改制任務。縱觀全國各地改制的成功經驗,大動作比小動作好,大面積比小面積好,全局比局部好。要以經營的理念和資本運作手段籌措改制成本,通過土地出讓抵頂一塊、資產存量支付一塊、銀行債權縮小一塊、社會保障吸納一塊、優惠政策支持一塊、財政補助兜底一塊等各種辦法籌措改制費用。要以靈活務實的方式實現資產的快速變現,要主動“投懷送抱”,實行全面招商,吸引銀企參與。為保證改制工作的順利進行,要著重建立以下幾個支撐體系:一是形成指揮有力、上下貫通的組織協調體系。這次企業改制我們動用了所能動用的領導力量,像落實一號文件工作團一樣,“抽硬人,硬抽人”,參與面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各工作機構、小組要靠前指揮,各負其責,形成上下成線、左右成網的組織協調體系。二是形成涵蓋面廣、操作性強的政策支撐體系。除依據上級有關政策和去年縣政府下發的10條意見、以及本次出臺的《意見》外,在改制過程中,要切實在政策的挖掘、政策的利用、政策的執行、政策的變通上下功夫。三是形成同心同德、左右協調的環境保障體系。要動員企業干部職工解放思想、顧全大局,主動投身改革,各級各部門要積極主動,順勢而行,支持、配合、推動改制。四是形成一個緊扣中心、宣傳有力的輿論體系。要廣泛深入開展企業改制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程序步驟、重要意義的宣傳,引導人們以健康的心態投身改革,要確保在社會穩定中推進企業改制,以企業改制促進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