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空的角度來感悟徐志摩詩歌中的意境
它不僅狹窄,而且陰沉、黑暗,連一點光明和希望都沒有,更甚者是它還象“毒蛇似蜿蜒”曲折、險惡、恐懼。而在這壓縮時空里,“人”還要在“生活”“甬道”中經受痛苦絕望煎熬。隨后詩人又寫道:手捫索著冷壁粘潮,在妖魔臟腑內掙扎,頭頂不見一線天光這是詩人在將“生活逼成了一條甬道”這一意象進行時空壓縮后又將“甬道”感受拓展開來,使之具體化、形象化。而正是這些具體、形象感受延伸出了詩人對“生活”一種感悟:這魂魄,在恐怖壓迫下除了消滅更有什么愿望?這句無可奈何反問,體現出詩人主動放棄生活生活態度。這首詩很短,卻極富有感染力,詩中,詩人把“生活”比喻成“甬道”,然后以這一意象為出發點,把各種豐富人生經驗壓縮為“陰沉,黑暗,毒蛇”這些生動藝術形象,而“冷壁”、“妖魔”、“天光”等意象則是具體揭示“甬道”特征,這些意象獨立看并無什么更深意義,但在“生活”如“甬道”這一大背景下將其組合起來,就強化了作品對“生活”否定性質。而詩人也就通過時空壓縮和延伸作用力,為我們展現出一個完整精美藝術世界。
時空在詩歌中還常常被詩人幻化。如徐志摩《黃鸝》中第二節:“等候它唱,我們靜著望,/怕驚了它。但它一展翅,/沖破濃密,化一朵彩云;/它飛了,不見了,沒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边@幾句即是黃鸝展翅飛翔絕妙寫照,也詩人思想感情流露:他感嘆春光、火焰,熱情,一閃即逝,而那只展翅飛走黃鸝也象征著他那遠去“愛、自由,美”理想;可他卻只能無奈地觀望,那年青時一腔熱情也被那只遠去黃鸝鳥帶得杳無蹤跡了。詩歌這種時空壓縮、延伸乃至被幻化,都是因為詩歌情感在其中起了支配作用,同時也反映了情感在詩歌時空中運動狀態。
而徐志摩詩歌獨特藝術魅力正是緣于他“緣情造文”,用“心”溝通,因此要把握其詩歌意境從心理時空情感性來著手也是非常必要。超越性是指詩歌時空對現實時空反映具有虛幻性、能動性和自由性,詩歌時空常常超越了客觀實際可能性。詩歌時空對現實時空必須有所突破和超越,沒有對現實時空超越就不會有詩歌時空。超越性是詩歌時空最重要特性。這種超越性同時也反映著詩歌時空情感性。在詩歌創作中,詩人往往采用濃縮、變形、暗示、巧合等手段對現實時空加工改造,通過“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想像活動,沖破和打碎現實時空局限和束縛,使之滿足抒情言志需要,滿足對時空無限性追求。徐志摩詩歌長于想象,善用比擬。
《起造一座墻》寫在熱戀中人希望對方:“……有純鋼似強,/在這流動生里起造一座墻;/任憑秋風吹盡滿園黃葉,/任憑白蟻蛀爛千年畫壁;/就使有一天霹靂震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愛墻’內自由!”在這里徐志摩運用了三組不同意象構成一個層層深化語意序列,將他追求堅貞愛情,追求自由人生情感形象生動表現出來。仔細品味作品,我們可以感覺到詩歌時空已隨著詩人意識流動而轉移了,他僅用一了句“在這流動生里起造一座墻”就突破和超越了現實時空束縛,為自己情感插上了想象翅膀。再如徐志摩另一個作品《為尋一個明星》,這是一個表現與外部現實中黑暗、庸俗和守舊生活世界相對抗作品,這類作品在大多數詩人筆下都是從廣闊生存現實和社會經驗意識中進行描述,這是一種只重視內容形態而忽視美感創作方式。
而徐志摩這首詩卻沒有直接地表述我們這個生存世界實在內容,而是通過探索語言所支配整個感覺領域:既包容、又超越,從而最終以一個獨立藝術與美學秩序呈現在人們面前:拐腿瞎馬、騎手、明星、荒野、天空、黑暗,這些具體意象全不是指向現實生活內容,詩人只是借用了一些非詩性言語,卻把握住了詞語功能生長性,到達了通常文字難以達到境界,讓我們體會到了靈魂悲涼和詩人美麗掙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詩已經從個別經驗里飛騰、超越出來了。
超越性在徐志摩詩歌中比比皆是,充分顯示了他不凡藝術才華和感悟力。同時也為我們從心理時空情感性與超越性來把握其詩歌中意境找到了切入點。
三、從詞語自身空間來感悟徐志摩詩歌中意境詞語自身也存在著空間,詞與詞不同組合,其實就體現了詞語在不同條件下空間狀態。而詞語中包含句與句之間相互對立背向而馳關系所產生獨特“張力”,能更好地渲染詩歌意境。所謂“張力”通俗點說,可看作是在整體詩歌有機體中卻共存著互相矛盾、背向而馳辨證關系。
一首詩歌,總體上必須是有機,具備整體性,但內部卻允許各種各樣對立和共存,從而產生獨特“張力”結構。充滿“張力”詩歌,才能蘊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無窮。因為只有這樣詩歌才不是靜止,而是“寓動于靜”。如徐志摩作品《偶然》:我是天空里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海上,你有你,我有我,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光亮!詩中“你/我”就是一對“二項對立”,或是“偶爾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過匆匆過客;“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對立”式情感態度及詞語上“矛盾修辭法”而呈現出充足“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