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局機關規范化建設經驗總結
建設一流“數字機關”不斷提升審計效能
努力推進審計機關信息化建設,是積極實施市委、市政府建設“數字榮成”戰略,全方位為社會民眾提供高效、規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務的需要,也是積極落實國家審計署“金審工程”建設部署,適應新形勢下審計工作信息化、政務辦公
網絡化和財務會計電算化發展的要求,更是加強機關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審計機關效能的題中之義。為此,我們審計局黨組始終把“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推行計算機輔助審計”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從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和軟件硬件建設入手,努力打造一流的“數字機關”,進一步促進了機關的規范化、高效能,有效推動了審計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去年以來,我局先后榮獲“全省審計機關先進集體”、“省級文明機關”等省市級以上榮譽稱號10多個。威海市委和榮成市委還分別召開“加強機關規范化建設”現場會議,總結推廣我們的一些做法和經驗。我們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是:
一、人技并重,“軟硬”兼施,全面夯實信息化建設基礎
建設一流“數字機關”,人才隊伍是根本。我們局黨組一直高度重視審計隊伍的優化配置,多年來通過多渠道廣攬人才,以點帶面培植計算機骨干。XX年,我局從高校擇優錄取了6名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其中專門挑選了1名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XX年,我局又從當年錄取的公務員中挑選了1名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和1名具有計算機專業特長的碩士研究生。根據這些大學生知識面廣、接受新事物快、精力充沛等特點,專門成立由3名計算機專業人才任正副組長,5名本科生為成員的計算機研究小組,通過開展經常性的專業培訓、實務研究、技術攻關、經驗交流等活動,使青年同志迅速成長為信息化建設和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業務骨干。
建設一流“數字機關”,提升技能是關鍵。我們一是從科學調整人員結構上入手,為每個科室都配備1名青年大學生,負責本科室計算機的日常維護,幫助老同志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二是每月舉辦一次“計算機輔助審計培訓班”,由青年同志講解計算機知識和解答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切實增強全局人員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三是通過定期舉行漢字錄入比賽等方式,檢驗提高大家學用計算機的成果,對成績優異的同志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雙重獎勵。兩年來,我局審計人員整體計算機應用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目前全局90以上的人員通過了審計署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
建設一流“數字機關”,硬件投入是支撐。幾年來,我局大力壓縮其他方面的開支,先后購置了3臺服務器、10多臺臺式計算機,根據審計業務需要,又先后為一線審計人員配備了筆記本電腦,還配置了打印機、復印機、掃描儀、投影儀、數碼相機、攝影機、dvd刻錄機等設備,開通了寬帶網。去年又配置了兩臺液晶電視,一臺懸掛于二樓樓梯口迎面位置,與辦公室電腦對接,用于發布每天的通知、本局內部通報,展示局機關的工作理念等;另一臺懸掛于會議室正面位置,與會議室的電腦連接,為本局開展各類培訓,召開有關會議,收看各級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等提供了清晰、生動的可視化平臺。
建設一流“數字機關”,網絡平臺是依托。我們按照建設全國一流審計網站的目標,利用4個月的時間,對原榮成審計門戶網站進行了全新改版,申請注冊了一級域名網站(..),并注冊了3721中文網絡實名。新版網站注重時效性、資料性和互動性的有機結合,為社會公眾提供了一個上網咨詢了解審計動態、反映意見和建議的平臺。新的“榮成審計”網站自去年8月底正式運行以來,訪問量近80000次,平均日點擊率愈200余次。在全市首屆“網通杯”優秀網站評選活動中,“榮成審計”網站還入選為全市10個市直部門優秀網站之一。我們還結合本局實際,在威海市審計局內部局域網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短時間內成功建立了榮成市審計局內部網絡辦公系統,本局全體人員通過網絡終端不僅可以實現公文流轉、資源共享和遠程控制等功能,還可以通過內網設置的法制平臺、學習園地、問題討論、審計文書、疑點庫等欄目,及時了解掌握有關文件、法規和審計信息等資料,并可相互交流工作經驗和思想體會。為切實提高網絡辦公系統的利用效率,改變傳統的文件打印傳閱習慣,提高工作效率和建設“節約型”機關,我局還發動全員利用“內網”進行文件資料傳閱、簽批,并定期進行考核。通過“內外兼修”,我局目前基本實現了辦公的網絡化、自動化、無紙化。
二、戮力創新,深化應用,不斷提升審計工作效能
1、注重學以致用,堅持“兩個結合”。一是堅持“新老”結合,開展每個審計項目都至少配備1名老審計人員和1名計算機業務骨干,實行優勢互補,解決審計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將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難點、需求反饋給局里的計算機研究小組,為開發審計軟件奠定基礎。
二是堅持“學創”結合,我們引進了兩套“審易3.0”審計軟件,使計算機研究小組能夠借鑒通用的審計軟件模式,結合具體的審計業務,開發出具有行業特點和地方特色的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建立較為固定的計算機輔助審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