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至上在崗位論文
二、確立正確的人生追求關鍵在于擺脫名韁利索的纏繞。
縱觀多種多樣的人生追求不難發現,它們都圍繞著怎樣對待名利這個問題。當我們在名利上能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時,人生的目光就很遠大,看待人生的站立點就是高尚的,當我們被名利所累時,人生的觀念就十分狹隘。這說明,正確認識和對待名利是端正人生追求的關鍵和焦點。怎樣才能擺脫名韁利索的纏繞,保持人生追求的正確方向呢?從當前行業的實際看,應把握好以下三個問題:
(一)弄清人為什么活著,怎樣活著才有意義。在這個人生的根本問題上,歷來就有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和看法。一種看法認為,人活在世上就應當為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為國家為社會為民族為集體負責任,盡義務,這是以奉獻精神為核心的無產階級革命人生觀;另一種看法認為,人生在世,就應追求吃喝玩樂,追求個人的榮華富貴,為了一已私利,不異犧牲社會和他人的利益,信奉“人不為已,天誅地滅”,這是以利已主義為核心的腐朽的剝削階級人生觀。一種是為私,一種是為公,由此形成了兩種人生觀的分水嶺。關鍵是看你站在哪個立場上、用哪種態度認識和對待人生。那么,這兩種人生,哪一種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對這個問題,江澤民同志曾在重要講話中作了十分精辟的論述:“一個人如果只是為自己、為家庭而活著,那么意義是有限的。只有為國家為社會為民族為集體的利益,奮不顧身地工作著,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樣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義,才是光榮的人生、閃光的人生。”講話指出了為自己而活著,人生的意義是渺小的、有限的;為了人民的事業奮斗,這樣的人生才是偉大的、高尚的。在這個問題上,總的看,大家表現是不錯的。我們許多干部職工不為名利,在一個崗位上一干就是四五年,干勁不減,工作標準不降,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奉獻;許多干部職工個人和家庭面臨不少困難,都能識大體,顧大局,不向組織伸手,不為家事分心;許多同志在工作安排、提拔任用等問題上態度端正,自覺服從組織安排,等等,這是很可貴的。但是,也有少數同志在個人名利問題上,認識和對待就有差距,比如,有的對個人的利益看得過重,經常挑肥揀瘦,在個人與整體的關系上對待和處理得不那么好;有的干部對職務問題考慮得過多,在一個崗位上干的時間稍長一點,就急著想動一動;有的同志在崗位安排、提拔任用方面的追求一旦實現不了,就鬧情緒,甚至悲觀泄氣。這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活的是不是有意義、有價值,并不在于有多少錢,不在于從事什么崗位的工作和職務高低,關鍵是能不能為社會為人民利益而犧牲奉獻。只要把個人追求融入國家前途、人民的事業之中,這樣的人生才有重大的價值,才有真正的意義。相反,如果一心只為自己,不顧他人和集體,自私自利,追名逐利,不僅會被社會拋棄,受到人民唾棄,就是你周圍的人也瞧不起你,作為一名同志,大家會說你沒出息;作為一名干部,你將失去群眾,降低人格,就沒有威信。我們應當從這些道理中很好地領悟一下人生的真諦,深刻地思考一下我們到底應當怎樣活著,為什么活著。
(二)樹立辯證的義利觀,不能重利輕義。當前,我們一些同志把名利看得過重,與不能正確認識義利關系有關,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有的認為現在是為物質利益原則正名的時代了,就是鼓勵個人利益第一。于是,就對個人欲望采取放縱的態度,過去不敢講金錢,現在又把金錢看得高于一切,過去“重義輕利”,現在反過來“重利輕義”,甚至是見利忘義。社會上很多因此情況墮落,甚至發生血的教訓的例子處處皆是,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同志見利忘義,只顧掙錢,忘記了上級的政策規定,淡化了講政治的根本要求,受扭曲的利益觀念驅使,追求錢財,不僅損害了單位聲譽,也毀壞了個人前程。由此可見,重利輕義的思想是完全錯誤的,在實踐上是十分有害的。我們中的大多數同志在這方面做的是不錯的,但也有些同志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利輕義的問題。有的同志在工作分工、任務分配時,認為對個人有利時,就往前靠,認為對個人無利時,就推托,消極對待。這種態度是不可取的。我們講物質利益原則,承認和保護個人的正當利益,是以國家和行業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許為前提的。但如果把個人利益擺到不適當的位置,利大大干,利小小干,無利不干,按酬付勞,甚至為了個人的利益,而不服從組織安排,這就超出了正當個人利益的范圍,是極端個人主義了。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們提倡按勞分配,承認物質利益,是要為全體人民的物質利益奮斗。每個人都應該有他一定的物質利益,但這決不是提倡個人拋開國家、集體和別人,專門為自己的物質利益奮斗,決不是提倡每個人都向“錢”看。要是那樣,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還有什么區別?”這就說明,我們講個人物質利益,但必須以服從國家、集體利益為前提,并兼顧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在這里,我們應把追求個人進步和追名逐利區別開來。有的同志想提升、想受獎,想在某一方面成名,只要動機端正,并能努力學習和勤奮工作,不僅不是名利思想,而是工作動力,是應大力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