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永剛感人事跡心得體會
4月4日,《人民日報》發表《源泉》長篇通訊,詳細介紹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剛的感人事跡。20多年來,方永剛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研究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和業績。他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堅定信仰黨的理論、積極傳播黨的理論、模范踐行黨的理論。這些年來,他取得了一系列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成果,先后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16部,完成10多項政治理論研究課題。
他像蠟燭,不停地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他像馬達,不停地轉動自己,帶動他人。為什么他的理論像甘甜的乳汁,時刻滋潤著人們的心田?為什么他理論的源泉總是那么豐富不竭,源源不斷?
來自于他對人民群眾的無限熱愛。“理論植根于群眾,理論工作者的價值也在群眾中。”一個理論工作者,只有把根扎深于人民群眾中,才能汲取豐富的營養。脫離了人民群眾,理論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20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南疆海島、北國邊陲,先后深入廠礦、街道、農村,向部隊官兵、地方干部群眾積極傳播、悉心講解黨的理論。甚至家中、公交車上、休憩之地也成了他宣傳的場所,被人們稱之為“永剛廣播電臺”。他熱愛群眾,深入群眾,從中得到了豐富的營養。他把從人民群眾汲取來的營養,化作理論的乳汁,又反哺給人民群眾。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黨的理論工作者的追究與精神。
來自于他對黨的理論的堅定信仰。有什么信仰,就會有什么追究。方永剛為什么對黨的理論那樣廣博?對黨的理論研究那樣深邃?在于他對黨的理論的堅定信仰,在于心中不泯的神圣責任與使命。他以昂揚的精神狀態,矢志不渝地深入學習黨的理論,時刻關心黨的理論。他對黨的理論的學習和研究,達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即使躺在病床上,也念念不忘對黨的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在他的這種激情的深處,是一脈相承的黨的理論之“磁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活水源頭來!
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價值取向日趨多樣,更需要像方永剛這樣真學、真信、真懂、真用的黨的理論工作者,來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愿方永剛理論源泉不竭,理論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