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精選21篇)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1
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使我的內心深感震撼,每一段故事都使我感動到涕泣 ,每一個“最美少年”都已成為我的榜樣!我要珍藏起我的震撼與感動,置身于學海,奮力拼搏來報答我最最敬愛的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把我們撫養長大并教育了我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兒女們永遠報答不盡。然而,如何孝敬生養我們的父母呢?等到兒女們事業有成,給父母買豪宅、買汽車才算孝敬嗎?不,不要等,孝敬父母就要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向最美少年學習。
高雨欣,未見其人只聽其名就覺得她應該是眉清目秀,文靜乖巧的小女孩,然而見到她時竟然和想象的不一樣,她高高的個子,黑黑的皮膚,非常的瘦弱,腦后扎著一個小辮子,一看就知道她是一個從小挑水背柴十分能干的女孩。她八歲那年爸爸離開了她們,媽媽又不能做事。小小年齡的她就開始承當整個家的重擔。她白天拼命地讀書,一分鐘都不舍得浪費,每秒鐘她都如金子一般的去珍惜。到了晚上,她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不管再累再忙她都幫助媽媽一起賣燒烤,就算腿上被蚊子叮得一個個綠豆般的包,就算冰冷的雨水澆濕了他弱小的身體,就算凜冽的寒風刺痛她質樸的臉頰,她都無暇理會。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下,她的成績依然保持全年段第一,并且以總分400分的好成績考到全省第一。媽媽為了獎勵她,特意烤了根她烤過無數次卻從來沒舍得嘗一口的香腸。她卻對媽媽說:“這是用來賣錢的,給妹妹和自己交學費用的,不能吃。”看到這里,我的眼淚不停的在眼眶打轉。相近的年齡,同樣的性別,怎么差距這么大呢? 每天當我對著飯桌上豐盛的飯菜,挑來撿去,不是這個不行,就是那個不好的。從來不想媽媽的感受,每天在學校或家里穿著漂亮的衣服不知愛惜,不是筆劃一下,就是將菜掉在身上,弄得臟兮兮的,從來不顧及媽媽的辛勞,在生活中遇到一點難事就對媽媽掉眼淚抱怨,從來不考慮媽媽的心情,再花錢方面更別提了,不是見到漂亮的筆就買下,就是見了好玩的橡皮就拿下,不時的還偷偷買一些垃圾食品吃吃,從來不想爸爸掙錢的辛苦與媽媽的叮囑……真是太不應該了。
今后,我要珍藏起我的震撼與感動,要向每一個最美少年學習,學習他們艱苦樸素作風,珍惜每一分錢不亂花,讓爸爸媽媽放心,學習他們為爸爸媽媽分擔家務,從生活點滴做起孝敬父母,讓爸爸媽媽開心,學習他們面對困難,不抱怨不言敗,有堅如磐石的態度,用雷厲風行的行動去克服,珍惜每分每秒“苦作舟”以優異的成績,報答媽媽爸爸,實現他們的夙愿—讓爸爸媽媽歡心﹗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2
應老師要求在今晚我收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頒獎節目,讓我對“孝”個字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就像主持人對這個孝字解釋一樣,他說孝這個字細看你就會發現它是一個老字和一個子字相互依偎,老在上子在下!
其實就在提筆此刻,我的內心依然不能平靜,剛剛看了節目里介紹了好多跟我差不多大的同齡人,在面對家里的變故,父母的病痛等等都用自己微弱的身軀支撐著自己的家!我躺在媽媽的懷里,看著一個感人的故事,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在臉上流淌,我也不清楚這淚水是因為被節目里的情節所感動還是因為擁有了母愛的幸福。
故事好幾個哥哥姐姐的媽媽最后都離開了這個世界,但在之前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媽媽能多活幾天付出了太多,比如有個哥哥聽醫生說媽媽營養不良,需要吃些肉,但家里很貧困根本買不起,于是他就在放學路上的垃圾桶里撿廢品賣,湊了幾天總算賣了4元錢于是高高興興的去給媽媽買肉餡做丸子吃。一大鍋的丸子煮好了,但是這個哥哥只給自己碗里留了兩個,其余的全給了媽媽,媽媽心疼兒子,把丸子不停的挑給兒子,兒子不舍得吃又挑回給媽媽,我看到這一幕,不經流淚了,我緊緊抱著我的媽媽心里想:如果是我遇到這個哥哥的遭遇我會如何選擇,我心里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也會不顧一切去照顧我的媽媽。因為媽媽在我的心里就是一切,比天還大!比地還重!就像節目里有個姐姐望著自己的院子說的一句話,她說:”有媽媽在這里就是家,如果媽媽不在了,這里就只是一所房子”!
在沒看這個節目之前的我單純的認為孝順就是好好念書,等我長大了功成名就的時候報答爸爸媽媽。但現在我覺得孝順就是100分的卷子,孝順就是爸爸媽媽早晨醒來吃著我煮的湯圓,孝順就是我在媽媽臉上的一個吻……孝順其實就是子女對父母做一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3
他(她)們過早的承擔起了家庭的負擔,嘗盡了人間冷暖。面對生活帶給他們的磨難,他們用行動給了大家一個答案。我沒有想過那樣的遭遇我是否能夠跟他們一樣依久笑得那么燦爛。沒有打彈珠、轉鐵環、轉陀螺的時間,反而他們像小孩子手中的彈珠、鐵環、陀螺一樣在不停的轉。也沒有人為他們記下每一天的成長,計劃明天和未來。明天?他們不知道明天會帶給他們什么,也許父母站起來,也許將要和他們說永遠。
有人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而黃鳳一個六歲的小女孩把它詮釋成父親的大衣。龍龍用自己那稚嫩的雙手捏出了母親的酸甜苦辣,是他這雙小手讓媽媽一次次愁眉舒展。“可是我要挖要很多次,重復著很累呀。”說這句話女孩叫吳林香。面對重病的媽媽和婆婆,她告訴媽媽:“我理解,這是天意,讓我來到這個家里,讓我來到你的身邊,就是讓我來服待你一輩子。”這就是一個小女孩對家對愛的理解。這是一幅畫,是大家常見的十字繡,可是這是她媽媽最后的禮物。那也是媽媽對她的期盼,就像那幅畫一樣,讓孩子像旭日一樣東升。一斤茶葉,幾十斤玉米,就這樣用背簍換回來奶奶的健康,這是一對姐弟,姐姐叫林章羽,弟弟叫何秀巡。高雨欣,十多歲的孩子,跟媽媽守著一個燒烤攤子卻不曾品嘗,我很難想像,那要什么樣的信念才能抵抗來自孩子天生的欲望。但他做到了。每天三四個小時讀書的時間,地卻交上了四門全百答卷。路玉婷一個和媽媽生命賽跑的人,她把所有空閑的時間都放在了送票的路上。她用奔跑時間來延長媽媽活著的時間,血肉相連,這是我們常形容母子關系的詞語,可是他讓他們的關系不止是血肉相連。他讓他們變成血肉骨髓相連。他叫邵帥。他們不是文章里的主人公,是活活生生的人。在他們還沒有灶臺高的時候他們已經會做飯菜。在他們肩膀還沒有結實的時候,他們已經可以頂起一片天。他們手還沒有樹葉那么大的時候,他們已經布滿了老繭。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掉下眼淚,都說眼淚是弱者的表現,那么我承認我輸了,我輸給了他們,他們生活在比我幸福的年代,卻比我過著艱苦的日子。在艱難面前,他們沒有氣餒,更多是信心滿滿,他們堅信,一切可以改變。用自己的力量,和命運賽跑,去爭取家人和自己多相伴一天。做飯、洗衣、挑柴、擔水這好像很簡單,如果我們不看年齡的話,也許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論年齡他們只是少年,甚至童年。論行為他們已經是一片天。
“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線。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母親對我們的愛,今天這些孝心少年他們做到了“子欲養,而親待。”是他們告訴我們,這不是為了一種善行而去做,這是恩我們要報。是他們用甘甜的乳汁讓我們茁壯成長,用寬闊的肩膀來為我們遮風擋雨。今天,我們要擔當起我們的責任,照顧家人,愛護家人。讓他們有一個愉快的晚年。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4
據介紹,近期,中央電視臺啟動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并在央視少兒頻道陸續展播了數名孝老愛親少年事跡。該活動是央視“最美”系列活動 之一,面向全國18歲以下的少年兒童,通過尋找、發掘、宣傳新時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展現他們孝敬長輩、自強不息、陽光向上、自立自強的感人事跡和 美好情操,為廣大少年兒童樹立自己的時代偶像和榜樣,謳歌具有時代感的中華民族傳統家庭倫理道德,積極營造尊老、愛老、敬老的濃厚氛圍,引導少年兒童樹立 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據悉,本次活動最終推選出10名2019年度“最美孝心少年”,9月下旬舉辦頒獎典禮。活動組委會還將組織愛心企業為“最美孝心少年”本人和家庭提供適當公益支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5
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開始了,主持人是白巖松叔叔和歐陽夏丹阿姨,開始講述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了……
孝心少年黃 鳳的爸爸在外打工時,從樓上摔了下來,從此永遠也站不起來了,六歲的黃鳳開始承擔起家里的一切重擔,十二歲那年黃鳳聽別人講上海有家醫院可以醫治她爸爸的 病,于是她用掉家里的二十七元錢,找電焊工焊了一個能推著走的床,一路推著爸爸來到上海。住在街邊,每天都有好心的阿姨給她們送飯,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上 海的一家軍區醫院免費給她爸爸做了手術。在黃鳳的艱苦努力下爸爸的病情有了好轉,十年來黃鳳的孝心感動了社會的所有人。還有高雨欣、趙文龍、龍花、邵帥等……十位最美孝心少年,每一個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都感人肺腑 、激勵人心,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是含著淚看完了他們的事跡。
他們每個人的家庭條件都非常貧苦,父母都患重病,而他們都能夠擔當起家庭的重擔,不但戰勝了一切艱難困苦,而且不放棄學習,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特別是高雨欣,母親有病,家里無經濟來源靠賣燒烤為生,雨欣每天放學后,幫助媽媽賣燒烤直到深夜……在艱苦的環境下刻苦學習,最后四科取得了滿分,成為全縣第一。
看了他們 的事跡我很感動,我一定要像那些孝心少年學習,學習他們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學習他們孝敬父母和敢于擔當的美德。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6
“從小,媽媽就是一句句教我說話的,我不管用多長時間,教媽媽多少次,一定要讓媽媽開口說話!”根據“最美孝心少年”徐煜岑的事跡改編的情景劇《加油,媽媽》,生動再現了小煜岑在媽媽患病喪失語言能力后,從吐字發音開始,一步步幫助媽媽重新開口說話的過程。
12 位“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讓現場觀眾頻頻抹淚。今年10歲的王薺悅,從小就是父母的眼睛。4歲時她就學會了乘坐公交車,6歲時就學會了洗衣服、做家務。 小手牽大手,一家人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收獲了別樣的風景。一雙眼睛,帶給三個人光明。大個子男孩王帥康患有“馬凡氏綜合征”,雖然備受疾病折磨,卻是爺爺 奶奶的貼心棉襖,不僅洗衣做飯很在行,視力有限的他,還得幫助爺爺撿瓶子,給奶奶喂藥、洗腳、按摩。他相信,只要能和家人相互支撐,苦難就一定會過去。
面對人生的陰霾,“最美孝心少年”們沒有選擇退縮到大人的羽翼下,而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孝心”,更用堅強意志詮釋了什么是“最美”。艱辛的生活錘煉了他們的品格,也讓他們的生活綻放出別樣的光彩。
歌手平安演唱以“陪伴不孤單”為主題的歌曲《星星不眨眼》,現場屏幕配上以“父母養育與子女反哺”主題的沙畫表演,讓人感動不已。這些少年完全褪去了同齡人身上的嬌氣和稚氣,也許他們的語言還稍顯稚嫩,他們的身體還不強壯,但他們的擔當遠遠超出同齡人。
頒獎典禮樸實無華,但又高潮迭起,整場晚會完全是用“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來打動人心。如今,為了收視率,有的電視節目在制作包裝上苦心經營,一些選秀節目 不惜虛構故事來博取眼球,時間一長,難免被觀眾看出底細,受到詬病。其實,真實本身最有力量。現場“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時時激蕩著觀眾的靈魂,這是向壁 虛構的故事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觀眾究竟需要什么樣的電視節目?我們應該如何引導觀眾?這臺晚會給廣大電視工作者帶來了很多啟示。
篇四:2019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400字
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一段思念一點憂傷,一點違心一笑一段離別往事,狂妄的病魔無情地撕咬著人性,痛楚迷茫,時時牽絆著幾十個天真的兒童。人們都說孝心會感動天和地,無知的我認為止增笑耳,千里尋你讓我看見了人性中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的源于內心的震撼。
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這次頒獎的主人公。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于水的親情,對于在蜜汁里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不過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完美的詮釋了溢于言表的孝道,我也知道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也做不到這些驚天動地的事,無非是在早上向他們恭恭敬敬得道聲早安,無他耳。
我們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我們自己,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一顆清純的,圣潔的心…
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7
“百孝善為先”。有人會問,孝,是什么?愛,又是什么。在最美孝心少年中,我找到了答案。
節目中,用自己做父母眼睛的王薺悅,即使身患重病也要為家里分擔的王帥康,無不讓人潸然淚下,我心里有點哽咽,不禁鼻子一陣酸楚,淚水奪眶而出。
看到他們,我不禁想起了古代的二十四孝。其中,最感動的非嚙指痛心。曾參,春秋魯國人,自幼家貧,常上山砍柴。有一天,客人來家訪問,母親一人在家手足無措,便啃一咬指尖,期盼兒子早些歸來,曾參一時突感萬箭穿心而痛心疾首,就知母親再召喚他,曾參快馬加鞭趕回家跪問母親緣故。
嚙指痛心,無不體現了曾參的孝與愛,他已和親人的心融為一體,充分的體現出了骨肉至情之至深,孝子至孝至誠,詩曰:母指才方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這也就是曾參被世稱“曾子“,以孝聞名的最基本原因。
孝與愛,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父母疲憊時,為他們捶捶背,摟摟肩這就是孝;在于父母分別時,一個擁抱,一個吻這就是愛。
孝與愛,就是在一起,你快樂,我也快樂,你笑,我也笑;就是在一起,很幸福,很溫暖,很感動;就是在一起,不分你我,不求回報,只求付出。
孝與愛,就蘊藏在你我之間,孝心,代代相傳,愛心,生生不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新孝行,你也行。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8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周末,央視播出了“20xx年度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這檔節目,十位少年的孝心一次次地打動了我。他們猶如十一朵花蕾,在我的心里慢慢地綻放。
當我看到了我們這個小地方的一對孿生姐弟,那一瞬間,我感到自慚形穢。團結小學里,有這樣兩個小孩,他們既是舞蹈搭檔也是孿生姐弟,他們六歲學拉丁舞,現在已是我們這個地方的小童星了,但是他們的家庭條件并不是很好,出生不久,父親便離家出走了,母親患有風濕和骨刺,他們便幫母親承擔起這個家。一名六年級的小學生,卻有著我們這些中學生沒有的勇氣與擔當。他們每天都會幫媽媽去擺地攤,姐姐李依桐放學回家做飯,弟弟李易軒放學就去幫媽媽賣東西。回到家,他們為了讓母親的病早日康復,每天都幫母親泡腳,一人一只,幾年來從未中斷過。他們只有十歲,卻有著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嘆的孝心,回過頭,看看我們,我們是否給父母盡過孝呢?
李依桐,李易軒這兩個響亮的名字回蕩在我的腦海中,是他們的事跡敲醒了我,讓“孝心”這個詞在我心中的烙印
更加深刻了,記得以前,我們的音樂老師教會了我們這樣一首歌“跪羊圖”,當初唱只覺得好聽,現在再一次唱起,我的理解不一樣了,我明白了,老師的用意不正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百善孝為先,說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我們一天天再長大,父母在一天天老去,我們總是認為父母嘮叨,怎會想到終有一天他們會離開我們,少了些許嘮叨,少了些許關懷,少了他們的疼愛,到時的我們只有低頭嘆息,后悔自己以前為什么沒有孝敬他們了。現在不把握住時光,好好孝順他們,又要等到什么時候呢?真要等到失去了才懂珍惜,才知道自己以前擁有那么多的幸福嗎?
孝似流水,溫暖人心;孝似陽光,驅散了人生陰霾,孝應在行,而不止于心,暮然回首,對父母我們做的何其少。也許,只要一杯水,又或許,只是一句暖心的問候,甚至給他們一個燦爛的微笑,他們便已知足了。而我們,我又有多少次次疏忽了他們的愛,多少次將他們的關心拋在腦后。所以趁時光仍在,讓我們為父母,為長輩,敬獻我們的孝心吧!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9
生活對于每個人都不容易,一雙雙稚嫩的小手、肩膀,都承受著多少重擔。今天,學校統一觀看《最美孝心少年》,留下的,只有不盡的眼淚。
十個宣傳片,十二個孝心少年,他們與我的年齡相仿,但是我遠遠不及他們。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與我年齡相同,一個只有十歲的小女孩——王薺悅。她的媽媽眼睛失明,而她的爸爸也只有0。1的視力。有許多好心的群眾都幫助他們,幫他們買一些可幫助薺悅父母的物品,可他們拒絕了,因為他們覺得小薺悅就是他們的眼睛。是啊,薺悅不會因為媽媽的眼睛失明而感到自卑,反而還帶媽媽去參加各種親子活動。年幼懂事的她,幫爸爸整理店子里的物品,小薺悅從五歲起,便搭著小板凳做飯,這一站便是五年。小薺悅從不覺得辛苦,因為她能看見爸爸媽媽欣慰的笑容。一雙小手,拉著兩雙大手,肩并肩走在一起,歲月中,留下小薺悅和爸爸媽媽永恒的幸福。
還有許多孝心少年讓我感動,但是,我相信,他們共同的信念是:讓家人快樂,讓身邊的人幸福!
盡孝,不要等待,就是現在,孝心來自我們的點點滴滴,讓孝心點亮每一家的窗戶,讓孝心灑滿全世界!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10
晚上少兒頻道播放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晚會,我看了,很感動,眼睛里不時的含著淚水。這群孩子的在苦難扼住命運的同時,沒有選擇屈服,他用堅毅與堅守,用自己的最善良的心,去愛著愛他們的人。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肩膀,用自己的脊梁撐起了一個小家,同時也為我們撐起了一個大家。呂中老師說的好,孝心就是真,孝心就是善,孝心就是美。
從這些孩子身上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的孩子,想到自己,想到下周考完試要在班會課上把這個放給學生們看。正好本周學校有一個貧困生資助活動,正好現在晚課家長不辭勞苦的來看晚自習,正好可以讓孩子們看看,讓他們也感受下我們怎樣做,才能算是學會愛,才能算是懂得愛。
我相信他們看了一定會和我一樣感動,這就夠了。當然如果你只是想著,他們看完這個后,會馬上立地成佛,循規蹈矩,那你就甭給他看,教育很多時候是神秀,不是慧能。教育是播撒種子,不是揠苗助長。我只是希望可能某一個瞬間,這粒種子會開花結果,潛移默化中潤澤你的生命。當有一天,你猛地一抬頭,才發現你已經是一棵參天大樹,頂天立地的站在那里。如果沒開花沒結果,也沒什么,至少我們曾經看過,曾經感動過。不虧。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11
百善孝為先。在觀看了今天的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后我深有此感。
今年11歲的王帥康,過早地經歷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難。2019年秋天,王帥康的爸爸患了嚴重的心臟病,兩次手術無力回天,最終撒手人寰。在沉重的精神打擊下,奶奶患上了嚴重的心肺綜合征,醫生下了多次病危通知書。因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媽媽含淚改嫁他鄉。他還患有嚴重近視。 王帥康上小學一年級時,被醫生確診為馬凡氏綜合征。
生活如此坎坷,王帥康一次次經受磨難,但他絲毫沒有退縮。他要蒼天知道自己不認輸。他每天撿廢棄瓶,賣出去。賺了一點錢。他不顧自己的身體,每次都先想到爺爺奶奶。吃的,穿的。他用自己的的雙手撐起一片家。
在他心中,只有一個孝字。家人給了他生命,所以他心中就時時刻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任何困難和疾病都不能戰勝的。他用自己的雙手詮釋了孝,詮釋了生命的偉大。
我覺得生活中也應該時時刻刻懂得孝道,哪怕一點點小事,有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孩,因為父親母親在節日那天沒有給他買禮物,感到傷心。一個老人告訴他,你的父母給了你很多。他們給了你一雙明亮的眼睛,靈活的腿腳,和一個聰明 的頭腦。給了我們這美好的世界。
父母給了我們這么多我們要給予回報,總有一天,他們會變老,我們要保護愛護他們。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讓我們時刻心懷感恩,讓愛灑滿人間。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12
今天我們在付老師的帶領下看了,觀看了有關20xx年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電視節目,里面講述了12位孝心少年的故事。還沒看完,我們班的許多同學都感動的痛哭流涕,我的心也一次又一次被震動了,他們在艱苦處境下還這樣堅強的面對生活,他們對父母真的做到“孝”字為先!
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徐煜岑。他的媽媽因為從樓梯上滾下來而喪失了說話、寫字能力,可他不放棄,依然教他媽媽說話、寫字。功夫不費有心人,終于他的媽媽學會了說簡單的話和寫家人的名字了。在頒獎時,他媽媽說出了一句完整的話:“徐煜岑,你真棒!”
另一個是王帥康。他父親逝世,母親改嫁,奶奶生病。他和他的爺爺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因為有遺傳,他的左眼視力0.1,右眼幾乎看不見。可他仍靠自己的力量養家糊口。他撿瓶子時很困難,常常看錯;讀書時眼睛離書要很近才看的清楚,但從未叫過累。家務活搶著做,不讓爺爺奶奶傷心。
看了這個節目,我十分感動。我們有多少人可以像他們一樣孝順父母呢?我們是溫室里的花兒,享受著父母對我們的愛,無憂無慮,但我們還有時讓父母煩惱,還抱怨父母。而這些少年像是在苦難中存活的野花,但他們依然向父母傾注著自己的愛,他們從不抱怨父母,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家人,孝順著父母。我們應該以“最美孝心少年”們為榜樣,應孝順父母,應學會感恩父母。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13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看到老師的短信時已經九點了,當時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2019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
節目正在播的是“徐煜岑”哥哥,他的媽媽在兩年前的一次意外下,大腦受了傷害,醫生說恐怕會變成植物人了。為了喚醒他最親愛的媽媽,他買了一個錄音筆,錄下了自己最想對媽媽說的話,經過二十多天的等待,在徐煜岑的努力下媽媽竟奇跡般的醒了。可是醫生又說了,媽媽的語言功能已經喪失了,這輩子可能就不會說話了。徐煜岑哥哥說道:“小時候媽媽扶我學走路、教我學說話,現在我要教媽媽說話!”從那天起煜岑每天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教自己的媽媽說話,經過了三年多的努力,煜岑的媽媽終于說出來了一句:“錦錦,你真棒,媽媽愛你!"徐煜岑的孝心讓媽媽再次出現了一個奇跡!他們一家三口快樂的笑容讓我懂得了:“孝心就是你快樂我也快樂!”
“蒲曉燕”姐姐,媽媽生她的時候,因為難產不在了。爸爸也因此得了精神病,而爺爺也因意外癱在了床上,整個家庭的重擔都落在了曉燕姐姐的身上。學校里發的牛奶和火腿腸,自己從來不舍得吃,每次都帶回家,用刀切成碎末摻在粥里喂爺爺吃。自己腳上穿的鞋已經破破爛爛,雖然買一雙鞋子只要五元錢,但為了省下來給爺爺奶奶增加營養,卻舍不得買。每天下午放學后,都要上山去砍柴,幾十斤的柴火,成人都背不動,而曉燕姐姐卻每天都要把它背下山去。蒲曉燕姐姐讓我懂得了:“孝心就是一種承擔,就是讓家人過得更好!”
“馮莫林”哥哥,母親先天失明,父親也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失明。十一歲的馮莫林學會了種莊稼,雖然每次進山里收玉米的時候,都非常害怕,但想起在家等候的父母,便忘記了一切的恐懼。他說:“最怕的就是回到家看不到父母,叫不了一聲爸爸媽媽。”他利用暑假打工,給喜歡聽新聞的爸爸買了一臺電視機,為了不讓爸爸媽媽挨餓,還買了一臺冰柜,把做好的飯放到里面,他現在的目標是攢錢給媽媽買一臺洗衣機,讓媽媽的手不在冬天洗衣服的時候被凍裂。當別人要幫助他的時候,他拒絕了,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知道錢來之不易。馮莫林哥哥讓我懂得了:“孝心送給父母,愛心贈給他人,信心留給自己!”……
我是含著眼淚看完這些動人的故事,后悔打開電視太晚了,沒有看到前面哥哥姐姐們的故事。但是我看到的這三個哥哥姐姐的故事已經讓我淚流滿面了。他們讓我懂得了遇到困難時不能退縮,要勇敢面對。他們讓我懂得了孝心其實就是記住自己父母的生日,給他們一個大大的蛋糕,說幾句祝福的話;孝心其實就是周末的時候多去看看爺爺奶奶,陪他們說說話,讓他們高興起來;孝心其實就是給媽媽捶捶背,給爸爸端一盆洗腳水……讓我們學習這些哥哥姐姐們,珍惜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時光。幫媽媽做一些家務,幫爸爸端一杯熱茶,在我們開心、快樂的同時,也讓爸爸媽媽幸福起來!
如果說親人和家庭像一座大山,那我們就像是山里的小草。讓我們一起來愛父母、愛家庭、愛我們的國家!“百善孝為先”,讓孝心傳遍每一個角落!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14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這是早已家喻戶曉的道理。可是這一句話刺中了多少人的心,讓多少人感到愧疚與悔恨?有時候,或許我們每個人眼前會出現這樣兩個截然相反的情景:一是出手富貴的年輕兒女們正在歌舞廳里花天酒地,大擺筵席慶賀;二是飽經風霜的年邁父母們卻在家中已白發蒼顏,孤單落寞度日。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孝道嗎?
就在昨天周五時,我們的班主任徐老師給我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被評為“最美孝心少年”的有:黃鳳、趙文龍、吳林香、徐沁燁、林章玉與何秀巡、高雨欣、路玉亭、龍花、邵帥、王芹秀。看完之后,我感觸頗深。我認為那幾位孝心少年就是最美的人。他們的美,不是外表的美,是令人贊嘆的心靈美;他們的美,不是敷衍的主張做事,而是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的孝道美。他們比我們更懂得一種擔當與責任。在他們與我們當中,無不亞于都有著年幼的弟弟妹妹們,令父母們百般操心。但是,我們盡到了自己應盡的姐姐哥哥的責任了嗎?則不然,這幾位孝心少年中的幾位也都有著弟弟妹妹。他們卻不像我們,而是幫著父母分擔著照顧弟弟妹妹們的責任,這就是一種擔當責任的表現。
在這么多位最美孝心少年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重慶女孩吳林香了。林香今年才十四歲,面對肺癌晚期的媽媽,全身癱瘓的外婆,右手殘疾的外公和乳臭味干的弟弟,她臉上始終保持著微笑。她本來是不愛笑的,但自從媽媽被查出與病后,她才慢慢學會笑。因為她從一本書上看到:微笑能夠給人帶來力量。于是她愛笑了。可是一到夜深人靜時,林香卻會獨自一個人偷偷地抹眼淚。夜晚,她點起蠟燭開始做作業,借著微弱的燭光,學習起來。林香經受住了人生的考驗,一邊努力學習,一邊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支撐起了這個破碎的家。她不畏艱難、苦中求樂,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夜晚11點多才入睡。盡管再苦再累,她的臉上還是時常保持著微笑。后來,她的媽媽病情加重,不久便離開了人世。她說,她想長大了當個醫生,為別人看病,讓更多家庭幸福快樂。為了這樣一個目標,她努力著。而如今,林香最大的愿望就是在看媽媽一能夠眼······
在頒獎典禮上,主持人也說:觀“孝”這個字,老在上,字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給人類定下了一個規矩,這就是孝的。“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令我們潸然淚下的,是那幾位與我們一般大小的,把孝心表達得淋漓盡致的,一個個被艱苦生活所磨練的堅強少年。的確,孝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恪守的職責。我們不能等到長大有能力以后才懂得去孝,而要從現在的點點滴滴做起,做好我們所應盡的義務吧!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15
孝心,是天地之間最美的心。孝字,上面是老字的頭,下面是子字。從孝字就可以知道,我們應該孝敬長輩。《最美孝心少年》里面就有我們學習的榜樣。
這一年最美孝心少年里的王帥康,讓我印象最深。他是我身邊的孝心少年,是我的學習榜樣,是我心里最美的人。
今年11歲的王帥康,過早地經歷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難。2019年秋天,王帥康的爸爸患了嚴重的病,而去世了。在沉重的精神打擊下,奶奶患上了嚴重的心肺綜合癥。因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媽媽含淚改嫁他鄉。為了掙錢養家,年過七旬的爺爺跟隨同村的人一起打工。年幼的王帥康留在家里,承擔起照顧奶奶的重任。王帥康上小學一年級時,被醫生確診為馬凡氏綜合征。這是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患者身高會明顯超出常人,眼睛主要有晶體狀脫位或半脫位、高度近視等癥狀,并且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嚴重者會危及生命。當爺爺提出要給他治病時,懂事的王帥康卻勸爺爺先給奶奶治病。在模糊的世界和病痛折磨中,王帥康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堅強。在家里,他幫助爺爺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在學校,他刻苦學習,成績優秀。王帥康孝老愛親,堅強面對生活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
只有十一歲的王帥康如此堅強,我們何嘗不可以?他孝敬長輩,我們何嘗不可以?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做一個孝順、堅強的好孩子。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16
昨晚上我們全家一起流著眼淚看完中央電視臺《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曹胤鵬 、姜沅昊 北、周蕊、 張釗 、遲凱琳、余雖 、李佳、向小康、任芳芳、田應志共10名少年獲評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同時,包繼翔、席嘉琪、賈志鐸、修玉善、段翔、鋼寶立德、趙凌云、李瑤、陸佳麗、張超、羅光志、丁燕 、王福祿、張鐘文 、楊鉛坤、李博恒、尼博特爾、寧英杰、寧志軍、文敏共20名少年獲評20xx年度“特別關注孝心少年”。
在我觀看完《20xx最美孝心少年》后,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東西,占據了我的整個心房。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十個名字猶如十朵花,綻放在我的心間。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頒獎典禮以歌舞《眾里尋你》開場。隨著悠揚純真的旋律,10名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登上了頒獎舞臺,接受來自全社會的致敬與禮贊。典禮以“聚焦愛親孝親故事、放大榜樣力量、培育傳統美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摒棄繁雜奢華,厲行節儉務實,通過現場多機位的有機調度、多塊大屏的互動與聯動展示,收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沖擊力與收視效果。在頒獎環節,以人物專題短片介紹“最美孝心少年”事跡,以掌聲伴隨少年們入場。邀請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航天英雄楊利偉以及“最美孝心少年”親人、社會愛心人士擔任頒獎人,并由主持人白巖松、歐陽夏丹以現場訪談開掘“最美孝心少年”為家庭分憂解難的感人故事和未來愿望。典禮還邀請著名播音藝術家方明帶來詩朗誦,邀請歌唱家廖昌永帶領女兒領唱大型開場歌舞《眾里尋你》,以父女二人深情對唱突出親情主題。
典禮對各地“孝心少年”生活的真實記錄,生動反映了“孝心少年”們最真實的生活、最真摯的情感,以及他們最質樸的心聲。正是這樣的堅持與真誠,使節目中呈現出了一個個好少年真實感人的孝心事跡。在短片中,觀眾看到了自己患有先天性血管瘤卻要每天照顧患病媽媽的5歲女孩;看到用拾撿的廢棄材料為高位截癱的爸爸制作電腦架,幫助他開網店創業的陽光大男孩;看到了自己曾面對死亡卻與患病的母親不離不棄,夢想20xx年后成為一名廚師的堅強小姑娘;還看到了用勤奮撫慰重病的母親,用堅強安慰失去親人的父親,用琴聲延續著中華民族上千年孝行天下傳統美德的提琴女孩……在鏡頭下,觀眾聽到了孩子們發自心底、令人震撼的話語“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我想長大,但不想變成一個大人,因為變成一個大人,媽媽就老了”、“爸爸對于我來說就是半條命吧”
看完這個節目,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么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弗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恩,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今后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們,也成為一個最美孝心少年。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為先。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孩子們,你們為我們全中國人敲醒了警鐘。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17
今天在學校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他們用自己的孝心打動了全中國每一個人。
開始,孩子們拿著向日葵伴隨著動聽的歌聲走出來,每一朵向日葵仿佛就代表著一張笑臉,每一張笑臉仿佛都在跟我們講述背后一件件動人的故事。
看了他們的孝心故事,讓我最感動的是來自西藏的姑娘次旦拉姆,她在冰冷的水里洗著那條厚重的毛毯,媽媽要幫忙,她把媽媽的手推開,不讓媽媽干活,因為她的媽媽患有嚴重的關節炎,站一小會,腿就會非常疼。小小的次旦拉姆忙了整整一個下午,終于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回了家,她急匆匆的往家里趕,因為他知道家里還有好多的事情等著她,要幫媽媽去做。拉姆心里知道,能讓媽媽最開心的是自己能好好學習,除了幫助媽媽做事以外,她還是一個學習勤奮的孩子,每天他都會第一個開始早讀,筆記也是辦理最最整齊的。
這一天的周末和往常一樣,她和媽媽去批發市場進貨,到了市場,拉姆先把背疼的媽媽安頓好,然后自己按照媽媽交代的一樣一樣的采購,小大人似的拉姆在大家眼里早已是熟客,商鋪的的叔叔、阿姨都很喜歡她,也樂意給她便宜的價格。從第一次和媽媽到市場只敢躲在媽媽身后到自己能一個人去幫媽媽采購物品,這都是她經受生活磨練的結果,生活的磨練讓拉姆變得堅強,變得懂事,讓自己弱小的身軀和媽媽一起撐起這個家。
看了拉姆的事跡,讓我感想萬千,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拉姆能夠有這么堅強的意志和品格,還能堅持好好學習,那我們生活在這么幸福的城市里,我們更應該像她這樣,學習她的品格和意志,好好學習。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18
“在中國的漢字當中,“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一個結構,就說明了“孝”的內涵。它是一種承擔,當初古人創造的何止是一個字啊,簡直是給中國人定下了一個規矩,“孝”就成了中國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而今天,我們將要結識的這些孩子,會告訴我們“孝”這個字,如何寫得更美,如何寫得更棒”伴隨著主持人白巖松的開場白我和媽媽不知不覺的看完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我們幾乎是流著眼淚看到結尾的其中使我最深有感觸的是孝敬長輩、陽光向上的趙文龍,自強不息的吳林香。趙文龍20xx年他原本因患脊椎裂而殘疾的媽媽又得了尿毒癥,巨大的治療費用讓龍龍爸爸不堪重負,媽媽不想拖累他,最終決定分手。龍龍被判給了爸爸,但面對病情日漸加重的媽媽,龍龍做出了他平生第一次選擇,回到了媽媽身邊。于是8歲的龍龍就要擔起這個家。要買菜、煮飯……“媽媽,我愿付出所有只為看到你的微笑”。這是趙文龍對媽媽的誓言。
有時把垃圾賣掉的4元錢買了一點肉藏在媽媽的的碗底看到他們母子互相推著肉圓讓我不禁有些慚愧。我很喜歡吃肉圓所以媽媽經常做但是我還挑三揀四這個太淡那個太咸……吳林香6歲時父母離異,外公手有些殘疾,外婆全身癱瘓她的媽媽20xx年被查出是癌癥晚期經過手術后生活上不能自理繼父應為要養家留下5歲的弟弟外出打工小林香就擔任了家里所有的勞力。
這對小吳林香是不公平的當別人都在父母的懷抱中撒嬌時她卻要干著大人所需干的活。在母親面前吳林香總是揚起甜蜜的微笑,她知道不能在媽媽面前哭。最后媽媽還是離開了自己去了另一個地方。趙文龍、吳林香從小就會做飯、買菜這是我們都不能做到的。面對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卻總還是不滿足。趙文龍、吳林香……的孝心感染了我,打動了我他們讓我知道了要珍惜父母對自己的愛,長大后好好孝敬他們不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風和日麗的晴天里永遠不會有美麗的彩虹出現,氣候宜人的溫室里永遠不會有圣潔的雪蓮盛開;艱苦的環境才能磨練人的意志!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19
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開始了,主持人是白巖松叔叔和歐陽夏丹阿姨,講述著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
影片中提到了、李依桐、李易軒、劉倩、王薺悅、王帥康等10位最美孝心少年。他們個個出身貧窮,家庭多變故多坎坷,但他們用稚嫩的肩膀堅強地為家撐起一片藍天。最讓我感動的是王帥康的事跡。今年11歲的王帥康,過早地經歷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難。20xx年,王帥康的爸爸去世。奶奶患上了嚴重的心肺綜合征,媽媽改嫁他鄉。為了掙錢養家,年過七旬的爺爺到幾十里外的工廠打工。王帥康留在家里,照顧奶奶。王帥康上小學一年級時,被醫生確診為馬凡氏綜合征。在視覺模糊的世界和病痛折磨中,王帥康選擇堅強。在家里,他幫助爺爺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在學校,他刻苦學習,成績優秀。他沒有絲毫的怨言和不滿,多么孝順的孩子啊。這樣的精神和孝心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起初,
開始之后還有許多的孩子們的事跡都讓我非常感動,想想曾今年自己天天和媽媽頂嘴,生活上我也不懂得節約,吃飯愛挑食。我和這幾位孝心少年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啊!
看看他們,想想自己,我覺得自己還是挺幸福的,有媽媽親手為我們做可口的飯菜,穿著媽媽親手給我們洗的衣服,同時還能無憂無慮的讀書,多幸福啊!但是我們卻忽視了對父母以及對親人的關心,對他們的愛。父母把自己美麗的青春獻給了我們,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回報他們。孝心不分大小,不分遠近,讓我們馬上行動起來吧。
看了這個頒獎典禮之后,我也深受教育。我下決心:以后孝敬父母,主動為父母分擔家務。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20
昨晚我看了電視上播出的“2019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節目,深受感動。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十一個名字猶如十一朵花,綻放在我的心間。
當我們還乳臭未干,偶爾躺在媽媽懷抱里撒嬌的時候,他們卻早早地承受了厄運的考驗,成為家里的頂梁柱;當我們無憂無慮地背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他們卻背著木柴艱難地行走在山路上;當我們在書聲瑯瑯的教室里,沐浴著知識的陽光時,他們卻做著許多與年齡不符的事情:做飯、耕地、送票、賣燒烤,甚至在關鍵時刻把自己的骨髓獻出來救母親……
讓我最感動的是家住重慶的十四歲女孩吳林香。她小的時候父母離異,繼父留下一個5歲的弟弟出外打工,媽媽患了肺癌,外婆和外公身體又不好,照顧一家的重擔就落在了吳林香那小小的肩膀上。她的媽媽經常因病痛苦萬分,她總是微笑著安慰媽媽,從來不讓媽媽看到她哭時的樣子。但病魔還是奪走了她母親的生命。盡管命運如此坎坷,她還是堅強地面對生活。她說:“我以后要當一名醫生,救許多像媽媽一樣的病人。”這就她努力實現的夢想。
看完這個節目,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么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弗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恩,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今后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們,也成為一個最美孝心少年。
觀看最美孝心少年心得體會 篇21
應老師要求在今晚我收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頒獎節目,讓我對“孝”個字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就像主持人對這個孝字解釋一樣,他說孝這個字細看你就會發現它是一個老字和一個子字相互依偎,老在上子在下!
其實就在提筆此刻,我的內心依然不能平靜,剛剛看了節目里介紹了好多跟我差不多大的同齡人,在面對家里的變故,父母的病痛等等都用自己微弱的身軀支撐著自己的家!我躺在媽媽的懷里,看著一個感人的故事,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在臉上流淌,我也不清楚這淚水是因為被節目里的情節所感動還是因為擁有了母愛的幸福。
故事好幾個哥哥姐姐的媽媽最后都離開了這個世界,但在之前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媽媽能多活幾天付出了太多,比如有個哥哥聽醫生說媽媽營養不良,需要吃些肉,但家里很貧困根本買不起,于是他就在放學路上的垃圾桶里撿廢品賣,湊了幾天總算賣了4元錢于是高高興興的去給媽媽買肉餡做丸子吃。一大鍋的丸子煮好了,但是這個哥哥只給自己碗里留了兩個,其余的全給了媽媽,媽媽心疼兒子,把丸子不停的挑給兒子,兒子不舍得吃又挑回給媽媽,我看到這一幕,不經流淚了,我緊緊抱著我的媽媽心里想:如果是我遇到這個哥哥的遭遇我會如何選擇,我心里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也會不顧一切去照顧我的媽媽。因為媽媽在我的心里就是一切,比天還大!比地還重!就像節目里有個姐姐望著自己的院子說的一句話,她說:”有媽媽在這里就是家,如果媽媽不在了,這里就只是一所房子”!
在沒看這個節目之前的我單純的認為孝順就是好好念書,等我長大了功成名就的時候報答爸爸媽媽。但現在我覺得孝順就是100分的卷子,孝順就是爸爸媽媽早晨醒來吃著我煮的湯圓,孝順就是我在媽媽臉上的一個吻……孝順其實就是子女對父母做一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