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觀看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專欄心得體會感悟(通用3篇)
初中觀看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專欄心得體會感悟 篇1
告別過去
70年前,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聲音擲地有聲,響徹世界。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是在向過去告別,亦是在向未來招手。
建國70年,滄海桑田。從1949到20__,我們見證了中國從落后到輝煌,從貧窮到富有;70年間祖國變化令你我驚嘆,祖國發展令世界震撼。
回首過去挺直脊梁
復興之夢
時代的日歷翻過70年, 70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代代人的努力,為國家發展留下了一串串輝煌的足跡,鑄就了中國各項事業發展的壯麗篇章。工業發展,軍事強大,農村建設,民主發展,科技前進,新時代的名詞勾勒出了我們國家的發展脈絡。如今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 復興號、港珠澳大橋、自動化碼頭等一個個超級工程,編織成了我們中國基礎建設的大網,澆灌了我們新中國的復興之夢。
不忘初心
盛世年華,喜浪千疊;國旗飄揚,難舍初心。撫今追昔,挖掘崢嶸歷史背后那些鮮為人知的往事,既是對歷史的回望,也告誡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70年風雨兼程,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與國同夢,與民同行。
初中觀看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專欄心得體會感悟 篇2
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如今,我已虛度光陰五十載,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了。
五十歲的男人,一定是有故事的人。
五十歲的男人,無論他成功也好失敗也罷,無論他是否腰纏萬貫還是一貧如洗,他總會在半夢半醒之間,回想著曾經的愛情故事和年少時的追夢經歷;他總會在千杯烈酒之后,不停訴說著自己曾經的轟轟烈烈和坎坎坷坷;他總會站在生命的半山腰回望來時的路,用滿滿的回憶和情感反復填充他從豆蔻年華開始的心路歷程。
年少之時愛追夢的我,曾經渴望成為金庸小說里的大俠,行走江湖行俠仗義;也曾經渴望成為自衛反擊戰中的英雄,保家衛國受萬人敬仰;也曾經渴望經歷一段美好而又浪漫的愛情故事,為多彩的青春錦上添花。當夢想照亮現實的時候,才發覺多夢的青春迎來的大多是無言的結局。青春年少的路,在夢想中不斷變換著方向,幸好這條路雖然曲折蜿蜒,但它依然頑強的向前方延伸。
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我終于從青春的夢想里走了出來。擦干眼淚、撫平傷口、埋藏悲傷,我穿上軍裝走進綠色的軍營,從此開始了我長達25年的從軍之路。
從軍之路,是一條艱辛之路、奉獻之路、犧牲之路,但它同樣是一條磨礪意志、鑄就品質與成就輝煌之路。
忘不了新兵訓練時的刻苦。為了強化自己的體能、提高軍事技能,我每天沒日沒夜的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摸爬滾打,即使是受傷流血,從沒有眨過眼;即使是掉皮掉肉,從沒有流過淚。
忘不了新兵訓練時的刻苦。為了強化自己的體能、提高軍事技能,我每天沒日沒夜的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摸爬滾打,即使是受傷流血,從沒有眨過眼;即使是掉皮掉肉,從沒有流過淚。
忘不了長途拉練時的辛苦。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剛上軍校的我們正在黃河灘邊進行著六十公里的長途拉練,當教員下完“短暫休息”的命令后,不到一分鐘,我們全隊一百多名學員再也堅持不住,全部都坐在地上呼呼大睡。
忘不了九八抗洪時的艱苦。四十多個日日夜夜,我帶著連隊一百多名官兵頂烈日、冒酷暑,奮戰在長江大堤上,保證了江漢平原幾百萬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忘不了地方時的甘苦。為了預備役的建設,我帶著幾個連長經常不辭勞苦、走鄉竄鎮,不厭其煩的做地方領導和群眾的工作;為了確保災區的一方平安,我帶著武裝部的戰士們在狂風暴雨中搶救傷員、運送物資,自己的妻兒卻在擔驚受怕中度日如年。
從軍的25年里,吃的苦可以當飯吃,受的累可以當茶喝。但是,軍人以苦為樂、以苦為榮的光榮傳統早就深深扎在了我的心中。辛苦相伴、砥礪前行是我們的家常便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唯一宗旨。
經歷了苦難也收獲了榮譽和成長。在25年的軍旅生涯里,我先后多次立功受獎,獲得的榮譽證書可以擺滿一個床鋪。我也從一名新兵戰士,慢慢成長為的一名副團職干部。
如今,我已從回到地方,又開始了人生新的征程。無論今后路在何方,25年的軍旅生涯已深深烙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忘掉過去,展望未來,路就在腳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忘掉過去,展望未來,路就在腳下。
初中觀看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專欄心得體會感悟 篇3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一問,在今天給出了最好的答案。歷史的選擇是正確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20__年10月18日上午9時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盛大閉幕。書記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十_大報告的主題思想。
初心是什么呢?“初心”就是意指做某件事的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但是隨著時間的消逝人們往往對做某件事的初心也漸漸逝去了。那么今天我想問問各位還記得你們當時選擇醫護事業的這顆“初心”嗎?大家不用著急告訴我答案,當你們看完我下面要講述的這個人也許就會找到你們那顆漸漸消逝的“初心”了。也許你不認識也沒有聽說過,她就是林巧稚,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及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雖然她一生沒有結婚,卻親自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被尊稱為“萬嬰之母”“生命天使”“中國醫學圣母”,林巧稚敢于打破常規,勇于創新,堅決抵制不良歪風,正是她這樣的性格,在__時,被一場“改造”運動劃為了“重點改造對象”,被發配到病房做護工,但她仍一絲不茍,畢竟她還沒有離開協和,她說這已經是再幸運不過,那年她已經70多歲了,1983年,林巧稚患病陷入昏迷,在睡夢中都不時的喊:“快、快,拿產鉗來,產鉗......”也是那年她在自己的協和逝世,她把畢生積蓄捐給了醫院托兒所,骨灰撒在故鄉鼓浪嶼的大海中,說到這我想說的是你們是否找回了自己當初的那顆“初心”呢?——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說到這里你們當中肯定有人要問我,那么你的“初心”是什么呢?
我想說我曾經真的迷茫過,真的!對于男性從事護理工作當時的我還是相當有抵觸的,當時高考填報志愿時第一志愿是臨床,表都已經交了,我媽回家跟我說:“兒子,現在男護老吃香了,以后找工作好找,去哪都愿意要,還是報護理吧!學臨床時間還長還得考研,主要是你還不一定能考上!”“我想說這是我親媽嗎?”后來經過反復的思想斗爭,最后我妥協了,找到老師重新填報的志愿,把護理學填在第一志愿,當時我的初心可能就是為了工作吧!很現實!但現在看來我還是要感謝我媽,感謝她的眼光獨特!讓我跟優秀的醫務工作者成為同事!
但從我實習開始,我就覺得我選擇護理專業并不止是為了有一個好的工作,而是發自內心的那份驕傲、那一份榮耀!還記得帶教老師教我為氣管切開患者吸痰后,患者不能說話但為我豎起的大拇指時的肯定,更加堅定了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工作后我就一直從事著手術室的工作,一襲綠色消毒服,一定藍色手術帽,一張藍色防護口罩遮住臉龐,這就是手術室護士的形象。作為一名手術室的護士,每天一上班,忙碌的腳步就分不清時間。手術室的工作缺乏規律性,只要一上班就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下班。忙起來一連工作十幾個小時很平常。我們常常忙的顧不上吃飯,水顧不上喝,一臺手術結束又接著另一臺手術,工作緊張而忙碌的進行,可我們的護士卻面帶笑容無怨無悔。
多少個深夜,急診的電話把我們從夢中驚醒,不管外面是雷電交加的雨夜還是北風呼號的寒冬,都得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來,把孩子扔在家里,面對孩子的哭喊,我們也心痛,“孩子,爸爸媽媽是天使,是去挽救病人的生命”。
無影燈下,無數個不眠不休的夜晚,我們與醫生并肩作戰,同死神做斗爭,同時間爭分秒,搶救患者的一線生命。腿酸了要站住,肚子餓了要挺住,眼睛困了要熬住......
患者手術成功了,很少有人能記起我們,但是我們無怨無悔,因為我們是一個充滿朝氣,勇于拼搏,樂于奉獻的團隊。
我們也會累,也會疲憊,但每當看到患者臉上滿意的笑顏,聽到患者對我們服務的稱贊,我們又能鼓足干勁、繼續前進,把“立足崗位做貢獻、追趕超越譜新篇”當做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使命,繼續在中心醫院的廣闊天地間砥礪奉獻。
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我們應該在平安中求得健康,平靜中求得快樂,平凡中求得幸福!用真誠的微笑來譜寫生命之歌!這就是我的“初心”!
五年砥礪奮進,幾多春華秋實。“嫦娥”奔月。高鐵馳騁,雄安新區蓄勢待發“一帶一路”聯通山海,脫貧攻堅改變幾千萬人命運,創新創業激發全社會活力......多少夢寐以求的藍圖變為現實。
“不忘初心跟黨走,青春建功新時代”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要將過去取得的成績作為新的起點,譜寫追趕超越的新篇章,我們要用年輕的肩膀肩負起時代的責任與使命,以擔當者、開拓者奮進者之姿態書寫無悔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