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西遷精神專題報告講座觀后感心得_看師德大講堂有感(通用3篇)
2023西遷精神專題報告講座觀后感心得_看師德大講堂有感 篇2
60多年前,為適應國防形勢和國家建設布局的需要,應黨中央的號召,交通大學主體由上海西遷至西安。交大1400多名教工克服重重困難,離開故土來到西安,從此扎根西部,開創了西安交大的壯麗詩篇。
20__年12月6日,經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會批準,將“西遷精神”概括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
作為西安交大一員,被62年前交大師生全力響應國家號召,甘愿舍棄優越的生活條件,克服種.種困難,義無反顧遷往大西北,建設祖國的大西北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西遷彰顯了交大師生“愛國愛校、顧全大局,明大理、識大體,一心為國、不計得失的家國情懷!彼麄兊木裣褚幻嫫鞄茫钪淮淮淮笕藧蹏^斗、創造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們要傳承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愛國、愛校、愛院、愛崗、敬業,以實際行動詮釋西遷精神。
今日聽取了“西遷精神”宣講報告,對西遷精神有了更加明確、深刻的體會。報告會上胡奈賽教授介紹了老一輩交大教授的事跡:鐘兆琳教授安頓好病重的妻子,率先垂范、帶頭西遷;陳學俊教授上繳上海的房產,攜帶家人來到西安。一個個鮮活的事例表現出老一代交大人熱愛祖國、胸懷大局、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交大人,感覺備受鼓舞,心潮澎湃,應將老一代教授西遷精神作為一面鏡子,時刻對照檢驗自己,激勵自己不斷前進。西遷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每一個交大人必須繼承及發揚的優秀品質。在以后的工作中,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以西遷精神鞭策自己不斷前進。
2023西遷精神專題報告講座觀后感心得_看師德大講堂有感 篇3
“艱苦創業、弘揚傳統、無私奉獻、胸懷大局”十六個字,為西遷精神完美的詮釋。西遷的歷程:60多年前老一輩西交人先輩們,舍小家,愛大家,為西北工業化基礎建設,創建高等院校的艱難歷程,“哪里有愛,哪里有事業,哪里就有家”。
草棚大禮堂,開啟了西安交大的雛形,鐘兆琳-中國電機之父,孤身一人來西安……唐照千,出身名門望族,為了專心科研,避免上海親朋好友打擾,扎根西部,為西交高校的發展做出的巨大的貢獻……從大學教授到物業部門普通的職工,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深深的感動著我們當代西交人:做好本職工作,少抱怨,做實事,踏踏實實做好病區的大管家,洞悉病房每個潛在的隱患,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了解患者所需,從自己工作的不足中總結經驗,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為病區的護理安全保駕護航。
交大的西遷,是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交大的西遷,改變了整個中國西部高等教育匱乏的面貌,也正是在交大師生員工的不斷努力和奉獻,才使得西安交大得以發展壯大,從而引領和帶動整個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發展。
作為一名西交職工,應時刻提醒自己,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老一輩交大人用一生奮斗所換來的,他們離開了家鄉,義無反顧的投入到大西北的建設當中,為西部發展和國家建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質人才。
通過學習“西遷精神”,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交大職工,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提高自身能力素質,掌握扎實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為早日實現“雙一流”而努力工作。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傳承西交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