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七一黨員學習講話精神心得體會(精選3篇)
迎七一黨員學習講話精神心得體會 篇1
正是一年好時節,絕勝煙花鬧蜂蝶!在這生命力蓬勃煥發的夏季,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走過了風雨兼程的90載春夏秋冬。審時度勢的重要講話,全面回顧了我們黨93年的光輝歷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總結了黨和人民創造的寶貴經驗,提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目標和任務,闡述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前進的大政方針。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講話無疑會起到極大的教育作用,我深深地明白這既是期盼,也是命令,是解放思想的主旋律,更是戰士上前線的沖鋒號。
新的時期,我們幼兒教師應當樹立“科學發展”的意識。多年以來,我本著這樣的理念,不斷充實自己的教育教學知識,我堅持把理論學習擺在首位,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學習活動,通過學習不斷豐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時刻以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名言鞭策自我,勤奮工作,默默奉獻。內調到園一年以來,我深刻感受到了園領導們率先垂范、鐵骨丹心的風范,看到了幼兒園全體同仁俯首揚清、高揚正氣的風采。而我,一位普通的園丁,我深深地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對于現在的崗位要求來說,還差得很遠。每遇到一次困難,我就清楚自己還需要不斷的發展;每聽到一句夸獎,我就時刻提醒自己不能自滿。我們要深刻思考在科學發展觀的教育環境下,如何更好地發揮好教育和社會賦予我們的教育作用。如今,我們正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人為本”,需要我們堅持做好教育,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如今,我對自己的工作更多了一份眷戀,也更多了一份執著。在未來的歲月里,我將用真誠的愛成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堅信,愛能讓我改變一切,也能讓我充滿快樂!假如有人問: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再有一次機會,讓你重新選擇,你會選擇什么職業?我一定會響亮地回答:教師——這個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顆熾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播撒出希望。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是春天里播撒種子的人,我們心中有著秋收的期盼,我們是夜空中的啟明星,我們有著奔向光明的執著,是任何烏云也擋不住的!
我自豪,我是教師!我光榮,我是人民的教師!讓我們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風斬浪,用科學發展共同創造我們幼教事業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迎七一黨員學習講話精神心得體會 篇2
通過創新將生產要素重新組合,可以激發增長潛力、增強內生動力。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更加注重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著力打造創新驅動這一經濟發展新引擎。新的時代條件下,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需要從包容性發展、綠色發展、智能發展三個層面積極推進。
包容性發展。創新分配機制,注重機會平等、規則公平,縮小收入差距,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多更公平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可以極大激發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是不斷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強消費這一經濟增長最終動力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包容性發展的基礎條件。促進包容性發展,一方面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教育、養老、醫療等需求增長快的服務業,創造更多商業和就業機會,同時拓展困難群體發展空間,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繼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社會救助體系資助水平和覆蓋面,為困難群體構筑社會安全網。以戶籍制度改革為突破口,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扎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公共財政陽光普照全社會。將包容性發展理念擴展到國際范圍,就是秉持合作共贏理念,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以“一帶一路”戰略為牽引,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繁榮和進步,體現發展的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特征。
綠色發展。過去人們通常認為環境只具有生態承載功能,環境保護投入是社會成本的增加。現在應改變這一慣性思維,樹立環保創造財富的新理念,將環境作為創造財富的重要載體、作為自然資本參與經濟分配;同時,引入和完善開發使用清潔能源機制和碳排放權市場交易機制,打造綠色經濟新模式,激發綠色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促進綠色經濟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發展綠色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由之路,可以協調推進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展綠色經濟,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有助于解決廢棄物的環境污染問題,運用3R原則(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利用)實現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二是發展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有助于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和溫室氣體減排。三是發展生態經濟。生態經濟有助于解決生態環境超載問題,促進生態系統(如草原、森林、海洋、濕地等)的恢復、利用和發展。
智能發展。依托新科技發展新產業,可以提高技術進步貢獻率、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當前,以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發展及其產業化,資源能源投入低而經濟附加值高,是技術革命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如,生機勃勃的互聯網經濟以信息和數據為投入要素,對能源資源的依賴程度低,對其他產業的滲透力、帶動力強,具有巨大發展潛力。探索智能發展新路徑,可以電子信息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為重點,選擇全城無線網絡體系建設、云計算平臺建設等作為切入點,努力促進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協同,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數據動態收集、加工處理和物聯網建設等方面積極建設智能城市及城市群,打造強勁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迎七一黨員學習講話精神心得體會 篇3
今后一個歷史時期,我們要把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作為一個整體,一起貫徹、一起落實,做到一張藍圖、一個調子、一個聲音,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把貫徹落實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抓緊抓實抓好,這是旗幟鮮明講政治的具體體現,是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的實際行動,是遼寧扎實推進振興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保證。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進一步加深了對重要講話精神重大意義的認識和豐富內涵的理解,為全省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確立了標準、提供了抓手。抓落實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全省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一定要以本次會議為契機,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確保重要講話精神在遼寧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落實好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最終要體現到推進振興發展的實踐中,反映在振興發展的成果上,融入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里。我們要切實增強抓落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切實增強抓落實的堅定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把智慧、力量和行動凝聚到振興發展的偉大事業中。
學思踐悟,學是基礎;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以真學為先。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高屋建瓴,思想深刻、總攬全局,是常學常新的,我們要不斷開創學習新境界。在前一階段學習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我們必須繼續帶著真心、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持續深入地學習重要講話,努力在“常”和“長”上下功夫,堅持原原本本學、全面系統學、創新方法學,始終保持學習自覺和學習勁頭,努力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重要講話精神上來,以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努力使重要講話這一行動指南和強大思想武器,在扎實推進遼寧振興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化解矛盾、排除風險、開拓前進的進程中發揮出最大作用。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切實把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振興發展的實際成效,關鍵在各級領導干部,“關鍵少數”一定要發揮關鍵作用。要堅持學在先、干在前,努力在“落”和“實”上當先鋒、作表率。遼寧振興發展面臨難得機遇,又面臨復雜形勢,任務偉大而艱巨、緊迫而繁重,這就需要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把遼寧工作放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去考量、去謀劃,既保持戰略定力和發展耐心,又切實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敢闖敢試、敢抓敢管,絕不能瞻前顧后、縮手縮腳,要以更加開闊的眼光和胸襟,多在打基礎、補短板、利長遠上用功用力,努力使抓落實成為各級干部的高度自覺,確保重要講話精神在遼寧落地落實。
到20xx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干部作風轉變上取得新成效。美好的愿景要靠拼搏贏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創造。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結合,強化抓落實的系統性協調性,搞好總體設計,強化任務分解,哪里有問題就向哪里發力,哪里是難點就向哪里聚焦,看準的事就盯住不放,定下來的事就一抓到底,運用好考核與問責的重要“武器”,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實現,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推進振興發展各項事業。
現在,落實重要講話精神,我們已經有了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這是壓力更是動力,是方向更是希望,是信心更是力量。遼寧振興發展事業的“舞臺”廣闊,正是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按照“三嚴三實”“忠誠干凈擔當”“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要求,發揚釘釘子精神,把工作往細處抓、往實處落,切實形成抓落實的合力,以實際行動回報和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