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習青春之島青年擔當心得體會(通用10篇)
2023學習青春之島青年擔當心得體會 篇2
青春是寶貴的,它仿佛擁有人世間的一切寶藏,青春是短暫的,因此我們應好好珍惜它。擁有青春,能使我們的生命分外精彩。
“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寶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志愿,充滿著求知和斗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信心和青春。”這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的作者奧期特洛夫斯基發出的感慨。
的確,青春是寶貴的。它就像是博物館里的奇珍異寶,像價值連城的珍珠、翡翠、瑪瑙。然而,青春又是稍縱即逝的,因此,我們切不可虛度光陰。東西丟了,可以再買;想要什么可以設法制造。唯獨時間,一旦流逝,永不重返。不愛惜花瓣,就看不到花朵的美麗;不珍惜時間就得不到生命的價值。因此,時間就是生命。
《青春語絲集》這本書中有這么一句名言:“時間,抓起來就是黃金,抓不起來就是流水。”我們要與日同行,與時間賽跑。抓住時間,抓住那似水流年,抓住我們絢麗多彩的青春年華。
是從什么時候起,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沐浴著陽光和雨露,悄然一瓣一瓣地,極其鮮艷撩人地綻開,[蓮 山~課件]飄散出泌人心脾的芳香?是從什么時候起,楊柳那青春般柔韌圓潤的枝條兒,在我們生命的年輕里,刻不了雋永的青春和無邊的風韻?
青春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美麗源于我們的青春的活力。懂得了這一點,生命中的許多暗語密言,不再有詮釋,似水流年的吟詠也將是青春那和諧的旋律。人的一生,青春只有一次,珍惜了青春,也就擁有了美麗。
青年是生的驕傲,也是時代未來的希望。沒有什么能夠形容出年輕的風采和氣質,也沒有什么能夠陰擋我們年輕一代對理想的追求。我們是跨世紀的青年一代,肩負著繼往開來的崇高歷史使命。時代在召喚著我們,改革期待著我們,我們應無愧于這光輝燦爛的進代。因為我們擁有青春,所以我們必須珍惜青春,讓青春在我們手中發出燦爛的光彩!
2023學習青春之島青年擔當心得體會 篇3
這些年,90后、00后身上有不少“標簽”:撒嬌、賣萌、發嗲,自稱“寶寶”;任性、沖動、脆弱,經常“崩潰”;“佛系”“道系”“喪文化”……我們經常憂心:把未來交給他們,靠譜嗎?
然而,在今天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我們驚奇地發現,賣萌不影響他們沖鋒,恐懼不影響他們勇敢,他們“崩潰”完馬上又投入戰場,防護服也擋不住他們年輕的心,他們跳出了防護版的“小天鵝”、方艙版的“薩日朗”……
這就是90后、00后的非典型青春!這就是帶著稚氣卻又最勇敢的“中國保護人”!有人說:出征那天,他們一夜長大;抗疫征途,他們一路成長;在揮汗如雨中他們脫胎換骨,在逆境挑戰中他們頂天立地……看來,并沒有什么天生的蓋世英雄,是責任和擔當,讓他們在一邊恐慌一邊勇敢中破繭成蝶、淬煉成鋼。
說起責任,一個人要擔當的責任有很多,對自己、對家庭、對職業、對社會、對國家、對歷史、對未來……不同的社會關系和角色賦予人們不同的責任。在這些責任之中,哪個對人的影響最重、哪個最大?
在人生諸多的責任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愛國是第一位的。孫中山先生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看來,愛國才是最重要的責任擔當。
這場戰“疫”里,那些看不見的病毒幫我們講清了一個特別淺顯又特別深刻的道理:災難面前,我們同呼吸、共命運,沒有誰能置身事外,不存在一個人的桃花源。愛國的責任,就是保家衛國的責任,就是為了我們共同的福祉,去做自己國家的建設者和保護人。所以,愛國既是對每個人的利益維護,也必然要求每個人的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也就是說,愛國,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承,它實質上就是每一代人保家衛國的責任接力和使命傳承。
新時代的青年該如何愛國報國,讓自己的青春奮斗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
一方面,知國才能愛國,才能更好地報國。這次疫情就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照見了一個真正的中國:這個國家,她有一個以人民為中心、與人民血肉相連的執政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她不變的初心和使命;這個國家,她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每個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當災難來臨,會有無數勇敢的人愿把同胞擋在身后;這個國家,她有博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情懷,她敢于壯士斷腕、承受重創而擔負起大國責任。
另一方面,在奮斗擔當中譜寫大寫的青春。如何為這個令你驕傲、值得用力深愛的中國擔起自己的青春責任?習近平總書記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這次疫情告訴我們,要用青春奮斗擔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
這場戰“疫”,每一個中國人都經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我們與身邊或是遠方的人們同呼吸、共命運,同生死、共患難。疫情終將結束,與祖國和人民唇齒相依、生死與共的愛和真情卻將長存。所以,大寫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寫的家國情懷,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讓青春走出孤芳自賞的小我,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
有人說,再困難的時候,一個民族只要有讀書聲,就有無窮的希望與力量。走一小時山路在崖壁旁收聽網課的高一女孩,在雪山頂上專注念書的藏族女孩斯朗巴珍,在方艙醫院備戰考研的大三男孩,他們都在努力用讀書積蓄力量,用拼搏昭示希望。所以,大寫的青春里不能缺少過硬的本領,要用硬核的專業本領來回應時代挑戰、擔當時代使命。
滄海橫流,方顯本色。災難面前,大德就是大仁、大智和大勇。在武漢讀書的河北男孩郭岳,1月22日按計劃返鄉,一路嚴格防護,回家后自覺隔離,確診后積極治療,出院后又居住車庫自覺隔離28天,在他一系列硬核隔離舉措之下,包括家人在內所有密切接觸者無一人感染。疫中有情,疫中見義。這個平凡男孩,用他教科書般的自覺自律告訴我們,大寫的青春需要美德同行,厚德方能載物。
2023學習青春之島青年擔當心得體會 篇4
伴隨著盎然春意,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高爾基說過“沒有太陽,花朵不會開放;沒有愛便沒有幸福;沒有婦女也就沒有愛;沒有母親,既不會有詩人,也不會有英雄。”陽春三月,人面桃花相映紅;春風拂面,巾幗兒女綻芳華。在這個美麗又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為巾幗女英雄們“加油”“致敬”“點贊”!
給白衣天使加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用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構筑起生命防線,生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現了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者的精神風貌、職業操守、意志品質和專業能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疫面前,巾幗不讓須眉,巾幗女戰士和男同事們一起,毅然走在抗擊疫情的前線,書寫著抗擊疫情的壯麗詩篇。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在這個庚子虎年特別的春天里,在戰疫的最前線,有一群女性注定不平凡。她們或年輕或成熟,或是行業先鋒或在基層奮斗,但一樣的是她們都堅定的屹立在戰疫一線,那怕剪掉心愛的長發,忍住生理期的煎熬,戰勝體力的挑戰,縱有艱難險阻也決不后退一步。更有年僅29歲的武漢蔡甸區人民醫院女醫生夏思思,南京市中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小組組長、副院長徐輝醫生等20名“巾幗英雄”,為戰“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永遠的留在了她們最熱愛的崗位上。但是她們卻用頑強拼搏、忘我奮斗、不怕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綻放了“她的力量”,挺起戰“疫”最堅強的脊梁。
馬克思說:“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重溫百年歷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五四精神讓人身心振奮。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擔負時代使命,同心同行戰疫,這就是中國青年的模樣!
2023學習青春之島青年擔當心得體會 篇5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_周年大會上指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百年之前,在中華民族苦難深重之時,五四一代的先驅們上下求索、挺身而出,“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開辟出廣闊的新天地,迎來中國奔向黎明的曙光。今天的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立鴻鵠之志,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及實現兩個奮斗“一百年”的目標。
青年是這個時代蓬勃發展的關鍵力量,新時代需要有志新青年,新時代離不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時代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新時代的中國新青年成長在全新的時空環境中,有著全新的挑戰和機遇,只有知行合一,履行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才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永遠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富朝氣、最能創新、最善開拓的群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最重要的力量。
中國青年有責任擔當。青年強則中國強,只有青年肩負起時代重任,我們未來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新時代的青年身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黨要管黨治黨、科技攻關、國防建設、基層治理、創業創新等各項事業依然任重道遠,無不需要青年的接力奮斗、鐵肩擔當、責任堅守。中國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通過認真學習黨章和黨的理論知識,提升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覺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真學真做中篤實求真,滴水穿石地把巨大的熱情轉化為為人民服務、服務社會、服務大局、勇于創新的具體行動。
中國青年有時代使命。只有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氣概主動擔當起祖國和時代賦予的偉大責任,把家國情懷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在擔當中作為,在磨礪中成長,在實干中推動國家和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中國青年有家國情懷。五四時期的青年“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務必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機遇、迎挑戰,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強國、提升國家文化實力、傳播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深刻認清世情、國情、黨情,保持危機意識,與時代共奮進、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共發展,奮發有為,做開拓者、奉獻者,以青春助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青年將會成為主力軍。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的源泉,是國家之希望,民族之未來,我們應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努力弘揚五四愛國精神,立足中國,走向世界,展我中華學子風采,爭做時代驕子。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的血脈涌動的是長江,黃河。身體里支撐的是長城。骨子里沸騰的是不屈不撓的中國魂!
生吾炎黃、育我華夏、待之有為、必報中華!
2023學習青春之島青年擔當心得體會 篇6
一切關于青春的字眼都鮮麗活潑,迸散著昂然生長的綠意,帶著春天芽尖上的眺望,生長向光耀四方的驕陽,似乎卟地化作一只青鳥,倏然飛去遠方。十七歲的年紀何懼于遠方呢?當葉子飛旋作青鳥離開,只留下一串婉轉的啼鳴。“再見了,親愛的媽媽。再見了,親愛的故鄉。請等我凱旋歸來吧。”大地上的樹群回應以靜默地守望,偶爾的,風從樹枝間帶來依稀欣慰的嘆息。青鳥休憩在一棵蘋果樹上,“這些是什么?”好奇心旺盛的鳥兒側頭盯著蘋果。“這些啊是智慧,”果樹溫和地答道。“這兒是最初開啟蒙昧、獲得文明的伊甸園;這兒也曾來過一位年輕的科學家,他坐在樹下向宇宙探索;現在,這兒還有一個你……”一個孩童,偏要橫著切開蘋果,卻發現果核呈現出五角星形,這是一個多么美妙的秘密。青鳥的眸子發亮,想象著一只蘋果的無限可能,思緒延伸著、延伸著,觸及到廣袤世界的各個角落。
“山的那邊是海,海的那邊是太陽升起的地方……現在我有一個確切的方向,而不僅僅去遠方。” 向著太陽的方向,一路卻終歸要經歷風雨,這使青鳥流下眼淚,落入了雨季。在雷電交加的天空,在波濤洶涌的海上,一只海燕領著它前行,一群青年人教給它詩唱:“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赤誠的心就算被子彈穿透也不曾失去鮮紅,年輕的鳥兒羽翼上沾著傷口流出的血,盤旋在風雨里。它看著新識的朋友倒在血泊中,卻更加認清方向,年輕的無盡的勇氣,像太陽一樣溫暖著它的希望。等到烏云被陽光驅散,重新起航吧,一路的眼淚會凝成晶瑩珍珠,在往昔的路上揚起溫潤的光芒。羽翼漸豐,青鳥的行程愈遠,它有時懷念出生的故土,便托風捎去消息。風席卷著幾粒種籽,播種在這片廣闊而肥沃的土地上,恐怕等到春天,這兒又是一片新綠。青鳥飛得疾而遠,寬闊的河流漸漸細成綢帶,逶迤的長城漸漸伏作長龍,云朵聚散在它的身下,風雨落在它的身后。它似乎明了生命的短暫,便更珍惜分秒,不舍晝夜地奔赴向一個信念。青鳥逐漸飛離蔚藍的故鄉,空氣稀薄,它來不及回頭,它看見太陽,像被熔巖包裹著一樣,又紅又燙;還看見月亮,像生鐵打造的一般,又白又冷……它的眼睛逐漸失去光芒,陷入一片黑暗。宇宙中再沒有光嗎?一個我從黑夜中醒來,一只青鳥攜著光芒從眼前飛過。
2023學習青春之島青年擔當心得體會 篇7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贏得了黨和人民高度贊譽。我為你們感到驕傲!”在20__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這樣點贊新時代的中國青年。
經過新冠肺炎疫情的打磨和淬煉,他們從初出茅廬的懵懂學子,變成了披堅執銳的戰士。無論是在戰“疫”一線,還是志愿服務、科研攻關,他們不懼風雨、勇挑重擔,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他們,挺起年輕的“脊梁”,用奮斗書寫“五四榮光”。
人民網教育頻道推出五四青年節特別策劃——《青年有擔當 國家有力量》,通過13位在抗擊疫情中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真情奉獻的優秀學子代表的故事,生動講述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
王一葦:在“疫”線踐行入黨誓言
疫情期間,華中科技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新疆分隊隊長王一葦主動報名一線志愿者,先后在漢陽國際博覽中心、武漢雷神山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武漢市第九醫院、武漢市第七醫院、華中科技大學校醫院及社區進行志愿服務,累計參與搬運10000余箱物件、70000斤果蔬和15噸消毒水,為疫情初期的武漢打通了醫療物資的生命線。如今,她又如愿成為了新冠肺炎疫苗第二批志愿者。
王一葦說:“我本身就是一名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在疫情面前更應當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一以貫之;同時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更要在民族需要之時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言。”
謝小玉:青春的腳步奔跑在前線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大二學生謝小玉第一時間主動到東湖新城社區擔任社區志愿者,成為社區內唯一的大學生志愿者和“00后”志愿者。她與另一名志愿者一起,負責對接東湖新城社區第30棟200多戶居民的生活需求,買菜、買藥、跑腿兒、取快遞,直接服務700余人,用青春的腳步奔跑在疫情前線。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武漢東湖新城社區,謝小玉向總書記匯報了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聽完匯報后感慨地說:“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但現在看,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不怕苦、不怕犧牲。抗疫一線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驗人。”
受到總書記的肯定,謝小玉備受鼓舞。“抗疫一線也是大學,志愿服務就是課堂。哪怕我能夠做的只是像買菜、買藥、拿快遞這樣微小的事情,但只要能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些許便利,就是有意義的。”謝小玉說。
徐卓立:雷神山上的大學生“基建狂魔”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長安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土木類專業大一學生徐卓立不懼危險和恐慌,毅然決然隨父親奔赴抗“疫”一線,積極投身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連續六天連夜作戰,順利完成雷神山醫院兩百余套淋浴間的設備安裝工作,為醫患人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徐卓立說:“在每一個歲月靜好的背后,都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我們需要做的,便是讓自己強大起來,成為祖國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
2023學習青春之島青年擔當心得體會 篇8
有人說青春是匆匆人生中易逝的年華,也有人說青春是一種永恒的心態,還有人說青春是擦身而過的嫣然一笑,是滔滔激流中的奮力一搏。其實,青春是色彩繽紛的。
青春是藍色的,像深遠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深遠遼闊,富于幻想。
青春是綠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蕩的草原,充滿無限生機和活力。
青春是紅色的,像燃燒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陽,朝氣蓬勃,充滿希望,愿把光和溫暖無私奉獻。
青春是白色的,如云如月,猶如一張白紙,愛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青春是無色的,像風變幻無窮,像霧絢麗迷人。放縱它,遺憾終身;駕馭它,乘風破浪。
青春是彩色的,擁有了它,便擁有了七彩的人生。
青春是一首美麗的詩,是一支動聽的歌……年輕的我們擁有多彩的青春,是否應該驕傲地面對藍天,給青春一個奮斗的理由?
年輕賦予了我們激情,我們就要熱烈地擁抱成功;
年輕賦予了我們力量,我們就要無畏的執著追求;
年輕賦予了我們勇氣,我們就要勇敢地接受挑戰。
讓我們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沔城高中不斷更新自我,挑戰自我吧!
青春的我們,回首昨天,應該問心無愧;
青春的我們,面對今天,應該倍加珍惜;
青春的我們,展望明天,應該信心百倍;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為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李大釗先生的話將永遠伴隨著青春的我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