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禮儀培訓學習心得體會_教師禮儀培訓經驗心得(通用3篇)
教師禮儀培訓學習心得體會_教師禮儀培訓經驗心得 篇1
在學習了教師禮儀的培訓內容后,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教師禮儀存在于每一個微小細節中,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教師禮儀規范自己。
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教育的對象是一群像白紙一樣天真無邪的孩子,對低年級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孩子們正處于學習的階段,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對細小細節更有著豐富的觀察和學習能力。而作為教育孩子的老師來說,老師的一言一行更是給孩子起到了重要的榜樣作用,老師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在每天的言行中要注重自身的行為規范,在著裝、儀容、舉止、語言等各個小細節上時刻用教師禮儀規范自己,為孩子做好示范,讓孩子在老師的潛移默化中學會文明禮儀,成為一名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學生。
教師禮儀對教育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儀對學生也產生著潛移默化地的影響。所以,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不僅要有精深的知識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而且還要有良好的教師禮儀,為學生樹立榜樣,用高尚的人格素養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服務。
“身教勝于言教”,教師禮儀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力量,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師只有摒棄那些不合身份的穿戴、不拘小節的言行、不加檢點的習慣,才能樹立教師的威信,才能教育好學生。記得在一次班會課的時候,我教育孩子不能講粗話,有幾個孩子就舉手說語文老師生氣的時候就會說粗話。當時,我一下就被孩子說的沒話說了,只能教育說:“老師是被你們氣的,如果你們聽話不惹老師生氣,老師就不會這樣了。”所以說,如果教師自己都不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沒有最起碼的教師禮儀,這樣是很難教育好學生的,學高為師,身正才能為范呢。
教師不僅要在平時的言行中給學生樹立榜樣,在課堂上同樣要遵守教師禮儀,讓教師禮儀更好的為教學服務。經常有老師會有這樣的困惑:我的教學設計很有趣,我也認真組織了教學,為什么在課堂上卻很少有學生積極配合呢?為什么呢?其實關鍵還是你的教師禮儀還有待提高。教師的大部分時間是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度過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注意尊重學生,與學生互動時要使用文明語言。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使用文明語言,不僅有助于思維、情緒的完善表達,還能使學生產生美感、親切感,從而增師生之間的感情。在課堂上,不論是怎樣的學生,作為教師我們都應該尊重他,讓他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和愛護,不能因為某個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冷落或挖苦他,否則的話孩子永遠不可能學好,也不可能愿意配合你的教學工作。不管是進行課堂提問還是對學生進行評價,我們都要尊重學生,給他們空間和時間,不要只依靠自己的主觀感受,不關注學生自身的感受。
一名教師的教育教學成功還是失敗,只有扎實的教學知識和教學技能還是不夠的,還要靠教師禮儀來提升自己的素質,贏得學生的尊重。
教師禮儀培訓學習心得體會_教師禮儀培訓經驗心得 篇2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我的母校西北師范大學的校訓,我在上學期間就一直銘記著這句話,走上教學崗位之后,我對這句話有了親身體會,參加完學校組織、金教授主講的“教師禮儀”培訓之后,通過對金教授講授內容的學習、思考與理解,我對它又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力軍,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又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通過參加培訓,我認為要做好一個好的榜樣,我們至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教師的言談應遵守禮儀禮節
教師承擔的工作任務,使得教師的工作時刻離不開語言表達。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注意語言表達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主要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語言表達要準確、恰當,有科學性
學校中設置的每一門課程都是一門科學,有其嚴謹性、科學性。老師在教學中,應嚴格遵循學科的要求,不可隨心所欲,更不可胡亂編造,失去科學依據,使學生獲得錯誤的知識。
2、音量要適當,有抑揚頓挫之美感
有人說“上課時一門藝術”,我覺得最直接的就表現在語言上,要讓學生有聽覺上的美感。所以,教師講課時,聲音應當有抑揚頓挫之美。同時,講課不是喊口號,聲音不宜過大,否則,會給學生以聲嘶力竭之感。但如果聲音太低,又很難聽清,會影響教學效果。
3、語言要精練
提高課堂效率的最直接的途徑就是不說廢話、閑話,與教學無關的話。所以,講課要抓中心,不說廢話和多余的話,給學生干凈利索的感覺,這樣,學生聽課的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使我們的教學事半功倍。
4、語言要生動、形象,有吸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動、形象、有吸引力的語言,會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講課可以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但必須注意,不能“過”,否則會失去教學的重點。
二、教師要有良好的行為舉止
學生在時刻目睹著教師的行為舉止,而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行為舉止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只有教師的行為舉止符合禮儀要求,才有可能培養出文明禮貌的學生。
1、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在講臺上講課時,教師的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給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見之感。當講話出現失誤被學生打斷,或學生中出現突發事情打斷你的講課時,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這樣做不僅有損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更有可能給學生造成心理傷害。
教師禮儀培訓學習心得體會_教師禮儀培訓經驗心得 篇3
年暑假我們學習了金正昆教授的《教師禮儀》,知道禮儀的概念是:尊重別人尊重自己,規范的行為表達方式。禮儀是人類為維持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共定下來。禮儀、文明交往等,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而對與一個社會來說,禮儀就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所以我認為學習文明禮儀,使我們每個人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學習了有關教師禮儀方面的內容,過后,我又進行了一翻思考,我認為教師在平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禮儀問題:
1、教師的行為舉止: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目光、站姿、手勢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2、教師的言談:教師承擔的主要任務離不開語言表達。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即;?表達要準確、音量要適當、語言要精練、講課可以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 3、與學生談話: 提前通知,有所準備。談話最好提前與學生打招呼,讓學生有一個思想準備,這既是一種禮貌,又是對學生的尊重。?熱情迎候,設置平等氣氛。舉止端正,行為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譏,應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分清場合,入情入理。在與人談話時,老師的表情要與談話對象、內容協調一致。不要言過其實,故意夸大事實,也不應傳播不利團結或道聽途說的事情。
通過這次文明禮禮儀學習后,我恍然大悟,原來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從小小的鞠躬禮到文明用語,似乎我們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時生活中鞠躬禮不標準、文明用語、聲音的大小、面部無表情等常見問題我們好象都沒有多加注意。
由于教師的大部分時間是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度過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注意尊重學生,與學生互動時要使用文明語言。俗語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像平常很多教師都會說:“別人都會你怎么不會,笨得像個豬。”“看你寫的什么亂七八糟的!來混日子。”“來這里搗亂!回家算了。”等等惡語在傷害著孩子們,這使得學生產生了不想學的狀況。這些都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沒有注意尊重學生,與學生互動時缺乏使用文明語言而引起的惡果,這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形象。如果我們使用了文明語言,不僅僅有助于思維、情緒的完善表達,還使學生產生美感、親切感,從而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通過在課堂上講課實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還會規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風范,對學生實施教育,通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對學生發揮影響。因為“身教重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正”是教書育人的先決條件,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身體力行,要求學生相信的,自己必須堅信不移;不允許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學生面前做到的,在學生不在時也必須做到。因此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通過對《教師禮儀》的學習,我對教師這一神圣的職業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需要具備更多的素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必須以滿腔的熱情對待事業、對待學生以外,還必須自覺地、高標準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從而才能培養出學生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師的禮儀必須規范。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總之,通過《教師禮儀》的學習讓我懂得了學習禮儀是一門必修課,也是對民族和后代負責的表現,作為教師,我們要用禮儀觀念滋潤心靈,用禮儀準則規范言行,加強禮儀上的學習,只有不斷進取,才能使自己在這方面有所進步和提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今后在學習生活以及工作中,我將以教程為標準,嚴格規范自己的服務言行,在個人修養、心理素質、專業素質等方面加強學習與提升,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為學生樹立一個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為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