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心得感想(通用10篇)
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心得感想 篇1
一切關于青春的字眼都鮮麗活潑,迸散著昂然生長的綠意,帶著春天芽尖上的眺望,生長向光耀四方的驕陽,似乎卟地化作一只青鳥,倏然飛去遠方。十七歲的年紀何懼于遠方呢?當葉子飛旋作青鳥離開,只留下一串婉轉的啼鳴。“再見了,親愛的媽媽。再見了,親愛的故鄉(xiāng)。請等我凱旋歸來吧。”大地上的樹群回應以靜默地守望,偶爾的,風從樹枝間帶來依稀欣慰的嘆息。青鳥休憩在一棵蘋果樹上,“這些是什么?”好奇心旺盛的鳥兒側頭盯著蘋果。“這些啊是智慧,”果樹溫和地答道。“這兒是最初開啟蒙昧、獲得文明的伊甸園;這兒也曾來過一位年輕的科學家,他坐在樹下向宇宙探索;現(xiàn)在,這兒還有一個你……”一個孩童,偏要橫著切開蘋果,卻發(fā)現(xiàn)果核呈現(xiàn)出五角星形,這是一個多么美妙的秘密。青鳥的眸子發(fā)亮,想象著一只蘋果的無限可能,思緒延伸著、延伸著,觸及到廣袤世界的各個角落。
“山的那邊是海,海的那邊是太陽升起的地方……現(xiàn)在我有一個確切的方向,而不僅僅去遠方。” 向著太陽的方向,一路卻終歸要經(jīng)歷風雨,這使青鳥流下眼淚,落入了雨季。在雷電交加的天空,在波濤洶涌的海上,一只海燕領著它前行,一群青年人教給它詩唱:“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赤誠的心就算被子彈穿透也不曾失去鮮紅,年輕的鳥兒羽翼上沾著傷口流出的血,盤旋在風雨里。它看著新識的朋友倒在血泊中,卻更加認清方向,年輕的無盡的勇氣,像太陽一樣溫暖著它的希望。等到烏云被陽光驅(qū)散,重新起航吧,一路的眼淚會凝成晶瑩珍珠,在往昔的路上揚起溫潤的光芒。羽翼漸豐,青鳥的行程愈遠,它有時懷念出生的故土,便托風捎去消息。風席卷著幾粒種籽,播種在這片廣闊而肥沃的土地上,恐怕等到春天,這兒又是一片新綠。青鳥飛得疾而遠,寬闊的河流漸漸細成綢帶,逶迤的長城漸漸伏作長龍,云朵聚散在它的身下,風雨落在它的身后。它似乎明了生命的短暫,便更珍惜分秒,不舍晝夜地奔赴向一個信念。青鳥逐漸飛離蔚藍的故鄉(xiāng),空氣稀薄,它來不及回頭,它看見太陽,像被熔巖包裹著一樣,又紅又燙;還看見月亮,像生鐵打造的一般,又白又冷……它的眼睛逐漸失去光芒,陷入一片黑暗。宇宙中再沒有光嗎?一個我從黑夜中醒來,一只青鳥攜著光芒從眼前飛過。
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心得感想 篇2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xiàn)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贏得了黨和人民高度贊譽。我為你們感到驕傲!”在20__年五四青年節(jié)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這樣點贊新時代的中國青年。
經(jīng)過新冠肺炎疫情的打磨和淬煉,他們從初出茅廬的懵懂學子,變成了披堅執(zhí)銳的戰(zhàn)士。無論是在戰(zhàn)“疫”一線,還是志愿服務、科研攻關,他們不懼風雨、勇挑重擔,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他們,挺起年輕的“脊梁”,用奮斗書寫“五四榮光”。
人民網(wǎng)教育頻道推出五四青年節(jié)特別策劃——《青年有擔當 國家有力量》,通過13位在抗擊疫情中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真情奉獻的優(yōu)秀學子代表的故事,生動講述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
王一葦:在“疫”線踐行入黨誓言
疫情期間,華中科技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新疆分隊隊長王一葦主動報名一線志愿者,先后在漢陽國際博覽中心、武漢雷神山醫(yī)院、湖北省人民醫(yī)院、武漢市第九醫(yī)院、武漢市第七醫(yī)院、華中科技大學校醫(yī)院及社區(qū)進行志愿服務,累計參與搬運10000余箱物件、70000斤果蔬和15噸消毒水,為疫情初期的武漢打通了醫(yī)療物資的生命線。如今,她又如愿成為了新冠肺炎疫苗第二批志愿者。
王一葦說:“我本身就是一名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在疫情面前更應當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一以貫之;同時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更要在民族需要之時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言。”
謝小玉:青春的腳步奔跑在前線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fā)后,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的大二學生謝小玉第一時間主動到東湖新城社區(qū)擔任社區(qū)志愿者,成為社區(qū)內(nèi)唯一的大學生志愿者和“00后”志愿者。她與另一名志愿者一起,負責對接東湖新城社區(qū)第30棟200多戶居民的生活需求,買菜、買藥、跑腿兒、取快遞,直接服務700余人,用青春的腳步奔跑在疫情前線。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武漢東湖新城社區(qū),謝小玉向總書記匯報了社區(qū)志愿服務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聽完匯報后感慨地說:“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但現(xiàn)在看,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不怕苦、不怕犧牲。抗疫一線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驗人。”
受到總書記的肯定,謝小玉備受鼓舞。“抗疫一線也是大學,志愿服務就是課堂。哪怕我能夠做的只是像買菜、買藥、拿快遞這樣微小的事情,但只要能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些許便利,就是有意義的。”謝小玉說。
徐卓立:雷神山上的大學生“基建狂魔”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長安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土木類專業(yè)大一學生徐卓立不懼危險和恐慌,毅然決然隨父親奔赴抗“疫”一線,積極投身雷神山醫(yī)院的建設中,連續(xù)六天連夜作戰(zhàn),順利完成雷神山醫(yī)院兩百余套淋浴間的設備安裝工作,為醫(yī)患人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徐卓立說:“在每一個歲月靜好的背后,都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我們需要做的,便是讓自己強大起來,成為祖國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
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心得感想 篇3
五月,有屬于青年的節(jié)日;五月,這注定走進青春的日子。當各大商圈各類產(chǎn)品都開始打出“青春”的情懷牌,不由順勢而為,重溫“青春”一詞,頓覺思緒萬千,感慨頗多。
青春彌留在年少輕狂的意氣里、青春藏匿在指點江山的激揚中、青春飄灑在熱血沸騰的籃球場、青春棲息于少年汗?jié)竦谋承纳稀G啻菏钦n間的玩鬧嘻嘻哈哈,青春是放學的鈴鐺叮叮當當,青春是表白的心跳撲通撲通,青春是運動會上的口哨、一旦吹響就要向前奮力奔跑。青春是一場只進不退的電影,不給人任何機會回放。
我們依稀還記得中學時那本仿佛永遠也做不完的《5年高考3年模擬》,記得教室墻上高高掛起的幾個大字——“拼三年春夏秋冬,搏一生無怨無悔”,記得高考結束后聚會的盡興和歡暢,記得那年暑假對大學生活的無限想象和向往,記得曾經(jīng)無數(shù)次為心儀的姑娘等在宿舍樓下,記得那些年翹過的課和老師點名時幫同學答的“到”,記得剛畢業(yè)時找工作四處碰壁卻又一次次重新起航,記得每次失敗后的淚水,同樣也記得每次進步后的歡笑。青春,包含了太多太多美好的詞語:激情、夢想、奮斗、拼搏、友誼、年輕、活力……每一個詞都能讓我們在日后回想起來熱淚盈眶!
青春,就是“我喜歡你,就像你媽打你,不講道理”的乖張。
每個人的青春大概都會因為一個人的出現(xiàn)而讓那段歲月變得更加刻骨銘心,他的出現(xiàn)點亮了你的整個青春。
有多喜歡?浮世萬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有多執(zhí)著?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此愛翻山海,山海皆可平。有多誠懇?往后余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貧是你,榮華是你,心底溫柔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有多堅貞?除非黃土白骨,守你百歲無憂。有多珍惜?認真且慫,從一而終。
年少時,我們總有那么多時間用盡全力去喜歡一個人,總有那么多時光“且將新酒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而如今,有多少人嘆息“累覺不愛”,又有幾個人在面對情感時依舊能夠坦然說出“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最最遺憾,莫過于美人遲暮而君未至。而大多數(shù)人的青春,只是無疾而終的感慨: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里,贈飲天下人。
青春,就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坦蕩。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一本書,平凡而偉大。年少的每夜每夜,我們懷揣著紛繁的心事無法安然入睡,為不可預知的未來踟躕而迷茫。每個清晨,我們又將心事掩藏,微笑向陽。我們每個人都曾抱著青春這本書挑燈流浪,一讀再讀,也曾在青春面前忘卻悲傷。生命是一條河流,我們是漂泊的小舟,只管徜徉,無需停靠。而青春大概是這河流中最為波濤洶涌的激流險灘,給人最美的風景,也會給人無法預知的絕望。在起風的日子流灑奔放,在細雨綿綿中擁抱晴朗。青春,我們擁有著極少的物質(zhì)財富,卻擁有著最多的希望和夢想。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只有在青春少年時,我們才有不問結果、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無畏時光的擔當;也曾鮮衣怒馬少年時,一日看盡長安花。只有手握青春的神杖,我們才有奮不顧身的追求和一腳定江山的氣魄;青春太輕,猶如風中的一片羽毛,握不住抓不牢;青春太重,寄托了太多人的夢想,承載著太多不老的容顏。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青春,就是因為這樣一份坦蕩而閃閃發(fā)光。
青春,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豁達。
如今,步入職場的你我不再是當年的青蔥少年。人們常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或許目前你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員,或許你已經(jīng)成了企事業(yè)單位的高管,或許你已經(jīng)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但不管你現(xiàn)在多少年歲,不管你身處何種境地,或春風得意,亦或正在遭受苦楚,愿你能夠做力所能及之事,忘卻感性的煩惱,踏踏實實的忙碌不為未知擔憂;愿你不忘青春的赤子之心,且歌且徐行;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青春正是這樣一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豁達,讓每個擁有她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重振旗鼓,輕裝前行。
淚濕孤鸞曉鏡昏,近來方解惜青春。你只管努力,老天自有安排;帶著青春前行,冥冥之中,必有回響。
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心得感想 篇4
百余年前的今天,面對內(nèi)憂外患的民族困境,一大批愛國青年以“振興中華”為己任,涌立街頭,勇敢發(fā)聲,以實際行動捍衛(wèi)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彰顯了青年人的愛國情懷。百余年后的今天,同樣是“內(nèi)憂外患”的艱難困境,廣大愛國青年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勇敢逆行,積極擔當,以實際行動守衛(wèi)了國家的強盛和人民的幸福,彰顯了青年人的奮斗姿態(tài)。如果說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那么愛國便是那點綴底色的濃厚色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
今年,既是決勝疫情的一年,也是決勝小康,脫貧,“十三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疫情來勢洶洶,作為時代新青年要堅定信念,做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傳承者。理想信念是事業(yè)與生活的精神支柱,是人生奮斗與追求的根本動力。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品格,才能不怕任何困難和挫折,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不懈奮斗。
作為新時代新青年要進取進步,做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開拓者。新時代的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跨越。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一個人人擁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機會的時代,是一個為廣大青年提供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廣闊舞臺的時代。
作為研究生我們要努力學習,用自己的所學為祖國繁榮、為社會發(fā)展盡自己的一份力,不負時代,不負韶華。身處偉大時代,我們一定要以五四精神為指引,以愛國情懷接續(xù)民族歷史,以奮斗姿態(tài)書寫國家未來,以中國之少年展現(xiàn)少年之中國。
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心得感想 篇5
伴隨著盎然春意,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來臨。高爾基說過“沒有太陽,花朵不會開放;沒有愛便沒有幸福;沒有婦女也就沒有愛;沒有母親,既不會有詩人,也不會有英雄。”陽春三月,人面桃花相映紅;春風拂面,巾幗兒女綻芳華。在這個美麗又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yōu)榻韼脚⑿蹅儭凹佑汀薄爸戮础薄包c贊”!
給白衣天使加油。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用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構筑起生命防線,生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現(xiàn)了新時代衛(wèi)生健康工作者的精神風貌、職業(yè)操守、意志品質(zhì)和專業(yè)能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疫面前,巾幗不讓須眉,巾幗女戰(zhàn)士和男同事們一起,毅然走在抗擊疫情的前線,書寫著抗擊疫情的壯麗詩篇。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在這個庚子虎年特別的春天里,在戰(zhàn)疫的最前線,有一群女性注定不平凡。她們或年輕或成熟,或是行業(yè)先鋒或在基層奮斗,但一樣的是她們都堅定的屹立在戰(zhàn)疫一線,那怕剪掉心愛的長發(fā),忍住生理期的煎熬,戰(zhàn)勝體力的挑戰(zhàn),縱有艱難險阻也決不后退一步。更有年僅29歲的武漢蔡甸區(qū)人民醫(yī)院女醫(yī)生夏思思,南京市中醫(y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小組組長、副院長徐輝醫(yī)生等20名“巾幗英雄”,為戰(zhàn)“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永遠的留在了她們最熱愛的崗位上。但是她們卻用頑強拼搏、忘我奮斗、不怕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綻放了“她的力量”,挺起戰(zhàn)“疫”最堅強的脊梁。
馬克思說:“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重溫百年歷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五四精神讓人身心振奮。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擔負時代使命,同心同行戰(zhàn)疫,這就是中國青年的模樣!
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心得感想 篇6
這些年,90后、00后身上有不少“標簽”:撒嬌、賣萌、發(fā)嗲,自稱“寶寶”;任性、沖動、脆弱,經(jīng)常“崩潰”;“佛系”“道系”“喪文化”……我們經(jīng)常憂心:把未來交給他們,靠譜嗎?
然而,在今天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上,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賣萌不影響他們沖鋒,恐懼不影響他們勇敢,他們“崩潰”完馬上又投入戰(zhàn)場,防護服也擋不住他們年輕的心,他們跳出了防護版的“小天鵝”、方艙版的“薩日朗”……
這就是90后、00后的非典型青春!這就是帶著稚氣卻又最勇敢的“中國保護人”!有人說:出征那天,他們一夜長大;抗疫征途,他們一路成長;在揮汗如雨中他們脫胎換骨,在逆境挑戰(zhàn)中他們頂天立地……看來,并沒有什么天生的蓋世英雄,是責任和擔當,讓他們在一邊恐慌一邊勇敢中破繭成蝶、淬煉成鋼。
說起責任,一個人要擔當?shù)呢熑斡泻芏啵瑢ψ约骸彝ァβ殬I(yè)、對社會、對國家、對歷史、對未來……不同的社會關系和角色賦予人們不同的責任。在這些責任之中,哪個對人的影響最重、哪個最大?
在人生諸多的責任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愛國是第一位的。孫中山先生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看來,愛國才是最重要的責任擔當。
這場戰(zhàn)“疫”里,那些看不見的病毒幫我們講清了一個特別淺顯又特別深刻的道理:災難面前,我們同呼吸、共命運,沒有誰能置身事外,不存在一個人的桃花源。愛國的責任,就是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就是為了我們共同的福祉,去做自己國家的建設者和保護人。所以,愛國既是對每個人的利益維護,也必然要求每個人的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也就是說,愛國,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承,它實質(zhì)上就是每一代人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接力和使命傳承。
新時代的青年該如何愛國報國,讓自己的青春奮斗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
一方面,知國才能愛國,才能更好地報國。這次疫情就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照見了一個真正的中國:這個國家,她有一個以人民為中心、與人民血肉相連的執(zhí)政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她不變的初心和使命;這個國家,她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每個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當災難來臨,會有無數(shù)勇敢的人愿把同胞擋在身后;這個國家,她有博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情懷,她敢于壯士斷腕、承受重創(chuàng)而擔負起大國責任。
另一方面,在奮斗擔當中譜寫大寫的青春。如何為這個令你驕傲、值得用力深愛的中國擔起自己的青春責任?習近平總書記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xiàn)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這次疫情告訴我們,要用青春奮斗擔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
這場戰(zhàn)“疫”,每一個中國人都經(jīng)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我們與身邊或是遠方的人們同呼吸、共命運,同生死、共患難。疫情終將結束,與祖國和人民唇齒相依、生死與共的愛和真情卻將長存。所以,大寫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寫的家國情懷,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讓青春走出孤芳自賞的小我,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
有人說,再困難的時候,一個民族只要有讀書聲,就有無窮的希望與力量。走一小時山路在崖壁旁收聽網(wǎng)課的高一女孩,在雪山頂上專注念書的藏族女孩斯朗巴珍,在方艙醫(yī)院備戰(zhàn)考研的大三男孩,他們都在努力用讀書積蓄力量,用拼搏昭示希望。所以,大寫的青春里不能缺少過硬的本領,要用硬核的專業(yè)本領來回應時代挑戰(zhàn)、擔當時代使命。
滄海橫流,方顯本色。災難面前,大德就是大仁、大智和大勇。在武漢讀書的河北男孩郭岳,1月22日按計劃返鄉(xiāng),一路嚴格防護,回家后自覺隔離,確診后積極治療,出院后又居住車庫自覺隔離28天,在他一系列硬核隔離舉措之下,包括家人在內(nèi)所有密切接觸者無一人感染。疫中有情,疫中見義。這個平凡男孩,用他教科書般的自覺自律告訴我們,大寫的青春需要美德同行,厚德方能載物。
2023青春之島青年擔心得感想 篇8
總書記說過,“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新時代新征程,青年人朝氣蓬勃,是全社會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群體。“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歷史充分證明,青年始終是我們社會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有生氣和活力的一支力量,我們事業(yè)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與青年人的努力奮斗分不開的。我輩青年作為時代的先鋒,肩負著歷史的重任,承載著黨和人民的深切厚望。更需要繼承弘揚“五四精神”,在黨的領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zhí)著的信念、優(yōu)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傳好我們這一代的接力棒,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為中國夢匯聚起強大的青春力量。
五四精神薪火相傳,歷久彌新;青年一代重任在肩,前程似錦。
100年前,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一群熱血青年走上北京街頭,高舉科學和民主的旗幟,高喊“外爭國權,內(nèi)懲國賊”,喊出了中華民族渴望獨立自強的夢想,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主義運動,鑄就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光彩照人的五四精神。這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激活了一個時代,激活了一個民族,樹立起了一座中國近代史上的永恒豐碑。
歲月如流,百年飛逝而過,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心系民族命運,心系國家發(fā)展,心系人民福祉,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中國青年運動的壯麗篇章。如今中國已不是那個積貧積弱、飽受屈辱的舊中國,正在由站起來向強起來轉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近在咫尺。
新時代青年應該立鴻鵠之志,展騏驥之躍,青年當系好人生第一粒扣。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青春只有一次,誰也不應做青春的看客。中共一大召開時的13名代表平均只有28歲,而這支年輕的隊伍卻在風雨中迅速成長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黎巴嫩的詩人紀伯倫說過,不要因為走的太遠,而忘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fā)。青年人更要扣“正”人生的第一粒扣,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新時代青年應該讀有字之書,讀無字之書,青年當在知行合一中擔當作為。在很大程度上,人類精神文明的成功是以書籍的形式保存下來的,讀有字之書,正是將這些成果據(jù)為己有的過程;而另一部分,則需青年們在火熱的實踐鍛煉和真刀真槍的摔打中獲得。青年人要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多思多想、學深悟透,讀懂有字之書,更要讀通無字書,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
新時代青年應該以奮斗之筆,繪青春之夢,青年人的現(xiàn)在是用來奮斗的。時間之河川流不息,復興路上風華正茂。前行之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也許充滿荊棘、也許布滿坎坷。今日的青年人,既要學新時代的守島人王繼才耐住寂寞守住清貧,亦要學時代楷模鐘楊為理想和事業(yè)獻出一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我們要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以奮斗的姿態(tài),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建功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