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張伯禮抗擊疫情事跡心得感想(精選3篇)
“人民英雄”張伯禮抗擊疫情事跡心得感想 篇1
今天看了張院士主講的戰疫第一課,感受頗深。這次的新冠病毒來勢洶洶,短短幾日其病疫的魔爪就伸向了整個中國,其嚴重性比起非典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盡管其疫情讓人望而生畏,但今日的中國早已不再是以前的中國了,現在的中國人不愿再看到無辜的人死去了。經歷了十七年前那場沉重的災難,每個中國人都蛻變成了一位勇士。疫情當前,無論是什么人,小到垃圾工人,大到國家領事,都在為人民出力。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包括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在內的多方面顯著優勢,能夠在急難險重關頭高速高效運轉
在這次疫情當中,中藥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降低了病情的轉化,能幫助病人恢復。效果明顯,有利于鑒定中醫藥文化自信。中醫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有必要及時有效運用中醫藥治療確診與疑似病例,充分發揮中醫藥防治疫病的優勢作用。
苦難只會鑄就輝煌,風雨只會造就彩虹!這場斗爭必定贏,因為我們不再像十七年前非典肆虐時那么弱小,那么無力,人民強大了,國家也強大了!今天,我們不想再重演十七年前的悲劇,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奉獻自己的力量,我們想拯救更多的人!我堅信,我們定會戰勝疾病,戰勝一切!
“人民英雄”張伯禮抗擊疫情事跡心得感想 篇2
將黨的宗旨、大醫精誠融為一體,為中醫藥事業奮勇拼搏,鞠躬盡瘁!——張伯禮
翻開他的簡歷,映入眼簾的是一長串頭銜: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學科帶頭人、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技術副總師、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育指導委員會會長......張伯禮在這一個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張伯禮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繼承發展祖國傳統醫藥,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這個信念使他以驚人的毅力勇攀科研高峰,潛心教書育人,忘我救死扶傷,譜寫出當代共產黨員的華美篇章。
“我的畢生追求是實現中醫藥現代化”
張伯禮常說:“中醫藥學雖然古老,但它的理念、方法并不落后,現代生命科學所遇到的很多困難和挑戰,將從中醫藥學中得到啟發。”30多年來,他嘔心瀝血,鍥而不舍,用現代科學技術繼承和發展中醫藥。共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二等獎20余項。作為科技部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專家組組長,參與組織、指導20余個省市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20__年,張伯禮率先提出了“名優中成藥二次開發”戰略,他主持的對30個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與產業化研究被列入天津市20項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4年來,30個品種中年銷售額過億的品種已從2個增加到9個,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走出了一條新型的產學研結合之路。同時,張伯禮帶領他的團隊開始組分中藥研究,組建了國內首個組分中藥技術工程中心,開展中藥數字化分析及中藥配伍組分研究,構建了10661個中藥組分和235個化合物的中藥組分數據庫,使中藥研發由單純經驗上升為優化設計,用現代科技方法揭示中藥成分、作用機理,這項中藥現代化的重要成果為中醫藥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
針對傳統中藥生產中存在的劑型落后、工藝水平陳舊、質量控制水平低等問題,張伯禮潛心探索以提高療效、便于服用為目的的中藥現代化之路。1999年,他申報的“方劑的關鍵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獲國家“973”項目資助。他發現了復方丹參方的藥效物質基礎、優選了配伍比例,提出了名優中藥小復方二次開發模式,突破了千百年來憑經驗組方的局限,為現代中藥研制提供了科學依據。20__年,復方丹參滴丸成為我國第一例完成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二期臨床試驗的中成藥,邁出了中藥打入發達國家醫藥市場的關鍵一步。
“人民英雄”張伯禮抗擊疫情事跡心得感想 篇3
張伯禮院士凱旋:“我只是普通中醫,干了該干的事兒”
“無膽英雄”張伯禮堅守江城81天終得凱旋。昨天16:46,從湖北武漢發出的G294次高鐵穩穩停靠在天津站站臺上,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一行走出列車,這位在江城疫情防控一線奔波81天的“無膽英雄”踏上家鄉的土地。
昨天,張伯禮院士順利抵達天津站,受到人們熱烈歡迎
站臺上,人們拉起“歡迎戰疫英雄載譽凱旋”橫幅。天津騎警開道,沿街鳴笛迎接,以最高禮遇歡迎英雄歸來。現場響起“校長,您辛苦了”的呼喊聲。“不辛苦!”張伯禮院士揮手向大家致意。“大疫當前,醫生就是戰士,就得往前沖,讓我們感動的是武漢市的老百姓,同時全國志愿者支援武漢,他們的奉獻精神令人感動。在武漢發生了太多可歌可泣的事跡,體現了中國人民大疫當前的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我是一名普通的中醫,作為醫務人員我干了自己該干的事兒,說了自己該說的話,就是平常人干的平常事。”張伯禮說。“校長,大家很關心您的身體。”記者問。“我身體都恢復了,謝謝大家關心!”
接著,車一路飛馳到位于東麗區的休整隔離點。在這里休整的天津支援湖北醫療隊員紛紛圍上來,往昔工作的“戰友”在家鄉見面更是分外親切。“非常感謝家鄉人對我的鼓勵和支持,要說英雄,大家都是英雄!”張伯禮說。在這里,張伯禮還見到了分開81天的家人,他分別與老伴兒、孫子緊緊擁抱,溫馨場面讓人動容。
張伯禮院士的愛人和孫子來到東麗區隔離休整點迎接張院士
休整隔離點值班經理王磊告訴記者,天津有“上車餃子下車面”的風俗,為了讓英雄們好好休養,隔離點特意為英雄們歸來準備的第一頓飯,是地道的天津打鹵面,用家的味道歡迎英雄回家。“英雄們付出那么多,我們在細節上悉心照顧,就是努力讓他們覺得在這里跟在家中一樣溫暖。”王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