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個人學習心得2023(精選3篇)
雷鋒精神個人學習心得2023 篇1
雷鋒,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事跡人人在傳唱,雷鋒精神遍布神州大地,就連偉大的主席也說過:“向雷鋒同志學習”。
這個月,看到了一則新聞報道:廣州武警軍官跳珠江救人。一位男游客在珠江邊拍照,不慎跌落珠江內,武警軍官鄭益龍和一名過路人跳入水中救人。珠江水流湍急,落水之人很快被救起,但是武警鄭益龍卻因為體力不支,被流水沖走。而搜救人員經過了3天4夜的苦尋,在離落水東側的500米處發現了武警軍官鄭益龍的遺體。這種舍己救人的行為正是現代雷鋒精神的體現。雷鋒只是一個普通的平凡人,武警軍官鄭益龍,他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但是他卻為了挽救他人的性命,犧牲了自己,他的品德是高尚的,是大無畏的精神,他的英雄事跡將流傳百世。
上個月,我在走在河南岸的街道上,那時天氣微冷,路上的行人匆匆。河街道正在施工,過往的車輛不斷,道路有些擁擠。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奶奶推著一輛陳舊的三輪車經過一段小橋,老奶奶為了不與過往車輛爭道,在橋的最側邊通過。橋側邊很窄,老人家手扶著三輪車小心翼翼地推過,時不時有點顫抖。碰巧橋上有個窟窿,老人差不多就要掉下去,一個18歲的女孩子二話沒說上前幫老人推車,“渡過難關”。老人感激不已,女孩只是微微的笑了,然后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這雖然是件小事,但是可以從中體現出女孩那種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
時代在變,新時代的活雷鋒名叫:志愿者。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有雷鋒,都可以是雷鋒。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志愿者去敬老院做義工;幫老人理發;打掃住處陪老人聊天;為貧困山區的孩子捐助……他們的行動給老人帶來溫暖,給孩子們帶來希望。這就是志愿者,一批不求回報默默為社會奉獻的好心人。
學雷鋒不只是在三月里,任何時候,你都可以主動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一個小小的善舉,足以給他人溫暖。人人都是志愿者,天天都是雷鋒日。
雷鋒精神個人學習心得2023 篇2
雷鋒的故事應該說早有耳聞,年少懵懂的時候,只知“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剛踏入社會的時候,發覺我們的周圍有很多“雷鋒的影子,三月是一個春光明媚、生機勃勃的季節,三月更是一個講文明、樹新風、發揚雷鋒精神的季節. 雷鋒叔叔的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這么多年來,它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長,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校園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地方,雷鋒叔叔的精神就是最重要的部分。為促進學校良好校風的形成,營造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學校把三月份定為文明禮貌月,以學習雷鋒精神為主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愛班級”,我們應學會尊重他人、保護環境、尊重自我,具有良好的心態。
其實,“每一天都是學雷鋒活動日”。
雷鋒叔叔的這種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是十分只得我們學習的。以前,我看見報紙上登了某人幫助某貧困的家庭,那是我就會不屑一顧地說:“不就是想得到點榮譽和名利嘛!要不干嘛這么虛張聲勢呢?”可現在我看了雷鋒叔叔的電影之后,我才知道了什么叫做樂于助人,樂于助人就是不為名不為利地去幫別人做事!從此我看見紙屑就撿起來,看見老人上公交車,就主動讓座,在學校里看見別的同學有困難就幫助他們。讓我們伸出雙手,撿起地上的垃圾紙屑,擦干凈每一扇門窗,主動關掉教室里、走廊上的“長明燈”,積極回收廢品,變廢為寶,認真地修理教室里損壞的公物,懷著一顆真善美的心,關愛他人,同學互幫互助,有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每年3月,人們很自然地想起那位一直活在無數中國人心中的年輕戰士--雷鋒。他是一名普通戰士,可是他卻有著光輝的一生。總是把別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22歲的年華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黨。雷鋒的一生雖然短暫,卻閃耀著奪目的光芒。雷鋒用自已無悔的青春,譜寫了一部無私奉獻、忘我奮斗的歷史。雷鋒說的“我活著是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這些話語至今還在人們耳邊久久回繞。他犧牲后,老一輩革命家紛紛題詞向他學習。詩人藏克家在《有的人》這首詩中寫到:“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活著。”雷鋒正是后一種人。雷鋒雖然離我們遠去了,可他雖死猶生,他的精神依然感召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時代呼喚雷鋒,我們的成長需要雷鋒精神。
各位同學,學習雷鋒除了學習他無私奉獻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之外,作為學生,我們更要學習他對待學習的釘子精神,學業是我們實現理想的階梯,今年的這一學期,壓在我們肩上的學習壓力都不輕;攸關前途的中考倒計時已顯示于我們的教室的黑板上,我們能否已優秀的成績通過中考,絕對少不了我們的努力拼搏;臨著新的考驗——能否續寫過去的輝煌或者取得更大的進步,必須靠大家的堅忍不拔的努力。各位同學,任務如此繁多,若非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盯緊目標,毫不松懈,那么,學業難成,理想難就的苦澀的的滋味豈不要降在你我心頭?!同學們中間傳唱著一首歌“人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是的,上一學期期末考試,我校各個年級戰果輝煌,我想這個成績,這個榮譽是對這歌詞的印證。“若非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我希望同學們真的能夠象釘子一樣,釘在學習上,順利地完成學業。其實完成學業的過程就是自我人生價值實現的過程;也是你們對學校教育工作、對社會教育事業奉獻行為,為自己,為父母,為學校,為社會。
雷鋒精神個人學習心得2023 篇3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一首歌,從小唱到大,曾幾何時,雷鋒精神不知道鼓舞了我們多少人,記住雷鋒精神,向雷鋒同志學習,因為那種精神,是我們發自內心的善良和真誠。就像歌中所唱的,“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
那些耳熟能詳的口號始終在記憶里回蕩——
“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雷鋒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甘當革命的螺絲釘!”
社會的進步與文明需要雷鋒精神正能量傳遞,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更多的人相信這個社會是溫暖的。
想起幾年前一個夏天的晚上,我和田金濤站長分別走在回家的路上,大家同在一個小區,在不同的方向目睹了一場車禍,一個騎摩托車的年輕人撞倒了一位大娘,人在大街中央那么躺著,騎摩托車的年輕人已經懵了,茫然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我跑上前喊著:大娘,大娘!沒有回音,我邊喚邊掐她的人中。田站立刻撥打120聯系救護車,隨后指導年輕人該如何做,疏導圍觀的人。
他們問:
“你是醫生嗎?”
“不是。”
“打電話叫車,那你是她兒子嗎?”
“不是。”
“你們認識她嗎?”
“不認識!”
是的,我們不是醫生,不是親屬,更不認識大娘本人。
是什么促使我們去做這件事呢?是什么力量支撐我們拋開世俗,摒棄“扶不扶”的雜念,不計后果去幫助一位陌生人呢?我想,也許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也許是人性的一種本能吧。當我們目送救護車離開的時候,內心也曾是忐忑的,但是我相信,只要做了就不會錯!
“如果你是一滴水,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線陽光,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堅守一顆善良的心,用每一次善良之舉,積小善為大善。新時代的今天,雷鋒精神賦予新的內涵,讓雷鋒精神植根于孩童時代的萌芽狀態,學習雷鋒精神,感受永恒的光輝,愿雷鋒精神永遠在我們身上體現,愿正能量無限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