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沙包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
做沙包的心得體會 篇1
今天上午,我準(zhǔn)備親自動手做一個小沙包。央著媽媽幫我準(zhǔn)備了做沙包的材料:一塊碎布、一支圓珠筆、一把尺子、一根針、一束線、一把剪刀還有小沙子,我要開始動手做沙包啦。
首先我在碎布上畫了一個長方形,再沿著畫的線把它剪下來。接著,我將剪下來的布對折后沿著邊緣把它縫起來。可是,針卻是個調(diào)皮的孩子,總想往我的手上鉆,害得我鮮血直流。
但是,我并不灰心,最后,經(jīng)過我的一番“訓(xùn)練”之后,“調(diào)皮的孩子”終于變成了一個“乖孩子”。
過了一會兒,眼看就要縫完了,我心里正高興,媽媽卻叫我停下,我十分疑惑,便好奇地問道:“為什么要留一個小孔呢?”于是,媽媽耐心地告訴我:“留一個小孔是為了讓沙子回到它的‘家’。”當(dāng)我把這個小孔也縫好后,一個小沙包就做好了。
可是,當(dāng)我正得意的時候,沙包卻裂開了,我情緒低落到了極點。不能就這樣半途而廢!我心里默默地對自己說。于是,我又重新振作起來。最后經(jīng)過我的努力,沙包終于成形了!它雖然沒有像外面賣的那么漂亮、精致,但卻是我自己努力得來的勞動成果,手里拿著它,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這次做沙包,我不僅體會到了失敗的傷心和成功的.喜悅,而且我也明白了:自己做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做沙包的心得體會 篇2
今天下午,我滿懷欣喜的走進教室,因為要上一節(jié)有趣的綜合實踐課——縫制沙包。
老師給我們講做沙包的步驟,頓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xué)們都豎起了小耳朵認真地聽著,接下來就開始縫制沙包了。我先把一塊長方形的布對折成正方形,左手拿針,右手拿線,把線頭在嘴里抿一下,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將線頭搓得又尖又細,一穿,唉!偏了沒穿進去;再穿。這線頭就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怎么也不能把它送入針孔。后來,我聚精會神的瞄準(zhǔn)針孔,終于把線頭穿進去了,我把兩頭的線拉起后打了一個結(jié)。
我把正方形的布兩邊對齊,小心翼翼的拿起針,沿著一邊開始縫起來。我笨拙的把針從布上穿下去,然后,又拉上來,就縫好一針、兩針······就這樣專心致志的縫好了沙包的兩條邊,在線尾打上結(jié),用剪刀剪掉多余的線。再把袋子翻一面,把米一勺一勺的裝進去,米不能裝的太多,太多了會難縫、難封口。我又拿起針細心地、仔細的縫起來給沙包封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于把沙包做好了。
望著我做的沙包,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什么事情,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今后,不管做什么事,都得有耐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好。不然,再簡單的事也辦不好。”
做沙包的心得體會 篇3
記得有一回,媽媽教我做沙包,媽媽先找了一塊大布,然后又拿了一些線和一根針,最后又抓了一把豆子。
準(zhǔn)備工作做好了,我看媽媽先把 布剪成六塊,然后再把布縫在一起,像一個四方形,最后再向里面裝上豆子,把口子縫上就好了,媽媽對我說:“楊朝,你也做一個好嗎?”我高興的說:“好呀” 我也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穿好線,再把兩塊布縫起來,可是“我不會縫呀!”我失望的對媽媽說,媽媽說:“沒事,媽媽來幫你”媽媽一點一點的給我教,我才學(xué)會了 一點,媽媽就讓我來縫,我馬上縫好的時候,突然樓下的小朋友在放炮,我一驚,不小心把針扎到我的手指里,我痛苦的說:“哎呀,好疼”只見冒出血來,媽媽馬 上就給我拿了一個創(chuàng)可貼,過了一會就不疼了。
我覺得我很倒霉,不過我也很高興,因為我學(xué)會了做沙包。
做沙包的心得體會 篇4
小朋友們,你們玩過沙包嗎?相信,誰都玩過,可有誰親身體會過做法包呢?我就親手做過。
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媽媽、爸爸一起做沙包。媽媽找來我的一條白黃相間、較厚的一條舊秋褲,咦?為什么要拿秋褲呢?噢,舊秋褲可以做沙包的布料,這樣就廢物利用了,不就一舉兩得嗎?接著,拿來把鋒利的剪刀,一根尖尖的針、一卷細長的線和一筒大米,做沙包的材料備齊了!媽媽爸爸分別拉住布的一邊,我拿著剪刀遲遲不敢下手,害怕剪斜了,但還是小心翼翼地、咔嚓咔嚓地剪起來。因為剛才太著急了,所以真剪斜了,媽媽用她那靈巧的雙手,接過剪刀把布修剪得更美觀了。兩塊大小一樣的布就好了。
緊接著該縫布袋了,布袋得一條口子留著裝米用。爸爸自告奮勇要展示一下手藝。只見他笨手笨腳的,好不容易才縫上一針,把我和媽媽逗得哈哈大笑。媽媽說:“還是我來吧!”只見她很熟練地左手拿布,右手拿針,用針尖對準(zhǔn)布的邊緣處,使小點勁戳,這時針尖從布的另一面探出了“頭”,媽媽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針尖,往外輕輕一拉,就縫好了一針,再從這邊往那邊一戳,又縫好了一針,就這樣來回重復(fù)著,飛針走線,看得我眼花繚亂,不一會兒便縫好了好幾針,爸爸看呆了,只得甘拜下風(fēng)。我迫不急待地想嘗試一下。
做沙包的心得體會 篇5
今天,我做了三個漂亮的沙包。是在媽媽的耐心指導(dǎo)下,我才完成的,步驟是這樣的:
首先,我和媽媽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一件白里有著小粉花的衣服,可漂亮啦!所以,我就用這件衣服做沙包。
接著就要用剪刀把它剪成6個正方形。我剪都剪不動,媽媽就把布的兩邊拉直,這樣我“唰”的一下就剪好了。
然后,就要用線縫起來了。媽媽先把兩塊布拼在一起,然后做了個示范。為了更保險,媽媽就縫一針,用線在針頭上繞一圈。縫好了一面,接下來幾面就要我自己來了。
最后要留一條邊,不然怎么放米呢?
經(jīng)過了漫長的上午,我終 于做好了一個沙包。可是我和媽媽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沙包怎么這么大?媽媽笑著說:“其實我也是第一次做沙包呢!”
我們吸取了做第一個沙包的教訓(xùn),接下來的兩個應(yīng)再小再小。于是,我也按上面的步驟,做了兩個,快多了!而且正合適。
看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有做沙包的沖動,那就趕快做一個吧!
做沙包的心得體會 篇6
在星期五我們老師布置了一個令人奇怪的任務(wù):“自己做一個沙包”。“啊”我們?nèi)喟l(fā)出一聲尖叫聲,老師說:“這是教育局的要求說什么要去比賽的”。不管咋樣我是一定要完成這項任務(wù)。我準(zhǔn)備做一個正方型的!
回到家我就開始琢磨咋的做沙包。你們看,我面前的這些針、線、布、米……都是我用來做沙包的材料。于我事我便自己做了起來。說真的,我對沙包可一竅不通,看來,我只能按照媽媽以前縫衣服的樣子來完成任務(wù)了。我先將線穿進針孔內(nèi)。
我先把一塊對折兩次變成一個正方形。這樣,其中一條邊就不用縫了。剩下三條邊縫起來就行了。
接著,我拿出針線,穿好以后,就開始縫第一條邊,等我把第二條邊縫好以后,就把布包翻一個身,這樣布包正面就看不見針腳了。
然后,我把米和紅豆裝進布包。
最后,我把剩下開口的一條邊縫好,把布包整理一下,一個沙包就完成了。
看著我做好的沙包,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做沙包的心得體會 篇7
今天星期六,我做完作業(yè)想做一個沙包。
我先請教了媽媽。媽媽說:“首先用布做六個正方形的面,然后把四個正方形的面縫成一個桶狀,最后把剩下兩個面縫上,一個漂亮沙包就做成了。”媽媽剛說完我就拿出一塊布,請媽媽幫我剪出個正方形,然后我就拿著媽媽給我剪的正方形跑到了我的房間,關(guān)上門自己做起來。可是就當(dāng)我剪第二塊的時候一不小心一下子剪斜了,我只好再重新剪一個正方形,我終于剪好了六個正方形,又開始縫。縫著縫著我大叫一聲:“哎呀!”原來我不小心扎著手了,我用力一擠,指頭上流出了血。
我縫了半天才縫好了,我把米放在里面縫好了,我高興地說:“一個漂亮的小沙包縫好了。”可是就當(dāng)我往上扔的時候,沙包里的小米全漏了出來,我只好去請媽媽幫忙。媽媽看了看說:“你縫的針腳空縫太大,里面的小米都漏了。來,拿過來,我再給你縫縫。”媽媽拿出針和線又細心地縫了一遍。好了,媽媽縫完了。我高興地拿著我自己的“作品”去玩了個痛快。
經(jīng)過這件事,我發(fā)現(xiàn),無論做什么事,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