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幼兒園學習心得體會(精選4篇)
參觀幼兒園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在這次聽課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幼兒教學應該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在語言教學中首先讓幼兒參與集體游戲,將整個故事情節在適當的背景下表演一遍,使幼兒了解圖片內容,然后再出示圖片,讓幼兒排列圖片順序,自由講述圖片內容,老師只是稍加引導,最后教師再有表情的講述故事一遍,從而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她的這種教學方法,打破了我們以前教師講幼兒聽的規律,徹底的實現了當今的素質教育,充分的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
二、幼兒園的教學,應該以游戲為主,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輕松愉快的獲得知識。
如:本次活動中的好幾節課,老師的組織有序,效果好,一出場老師就帶著幼兒玩游戲。首先、在“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游戲中,帶領幼兒活動身體各個部位;第二、在“跟小動物學本領”的游戲中,隨音樂中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帶領幼兒練習蹲著走、腳尖走、跳、跑等體能;第三、在“比比誰的辦法多”的游戲中,激勵幼兒動腦筋、想出不用腳能走路的方法。如:挪動、手腳爬、橫躺滾、匍匐前進、翻跟斗、跪走等;第四、又以游戲“到大頭人王國去玩”,比一比,誰能得到腳丫禮物。要求幼兒運用身體不同部位移動身體,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身體動作的表現力。整節課都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氣氛活躍,幼兒積極性高,效果較好。
三、課的綜合,應該是多而不能亂,應該突出一條主線。
本次活動,要求是以綜合課為主,有的教師為了綜合得多,什么內容都拉些進來講,一節課聽下來,不知道她是上什么,顯得很零亂。但是有的教師,在一節課當中,為了實現一個總目標,合理的將多種教學方法、手段運用到一節課當中,雖然容入多種內容,但始終圍繞一個中心、突出重點,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對于幼兒教學來說,一節課的成功,課堂氣氛也是關鍵的。
要使一節課上得輕松,幼兒學習起來有激情,不但要教師選材好,準備充分,使用教具合理。更重要的是教師首先要有激情,語言要惕切,易于與幼兒交流。
總的來說,這次外出聽課,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比較多。我就不逐一列舉了,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盡量將這次學習中學到的先進的東西,運用于自己以后的教學實踐工作中,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斷進步!
好老師學習心得體會幼兒園中班教育心得體會講紀律守規矩心得體會
參觀幼兒園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元月10日,在縣教育局陳婉兒副股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12人到漳浦實驗幼兒園進行了為期一天的省示范性幼兒園觀摩活動,通過聽取陳少麗園長的匯報、實地參觀幼兒園、觀摩老師們的活動,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漳浦實驗幼兒園在環節創設、區角活動、戶外活動等方面凸顯出了《指南》的辦園理念,感受到該園以“一切為了孩子,為孩子一生發展打好基礎”的辦園宗旨。
一、心靈手巧、凸顯園本特色
人和環境并不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實體,它們都具備了一種潛在的教育功能。當你走進一所幼兒園,不用介紹,也無須交談,只要留意整個環境,就能“閱讀”出其中蘊涵的教育信息和課程價值取向。
走進漳浦實驗幼兒園,可以深切感受到她們在環境創設方面充分利用了空間,如走廊墻壁、樓梯、樓頂、門廳等,為孩子創設了富有漳浦特色的,延續性的、可遷移的、可隨時更換的區域活動內容,讓每一處環境都能發揮它的教育功能。教師創造性的運用隨處可見,廢舊物品如報紙、易拉罐、飲料品、舊衣服在教師靈巧的手下變成了簡單實用的體育器械和玩教具,教師積極探索自創器械的多種玩法,使幼兒充分享受到了自主和創造的樂趣。植物園布局清新,幼兒活動空間廣闊,園內圍墻圖飾富有童趣。環境不僅能美化,而且是孩子自我表現與展示的舞臺,也是信息與經驗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兒盡情想象與創造的天地從而激發幼兒的潛能。漳浦實幼讓幼兒與環境進行和諧互動,讓整個空間活起來。
本次觀摩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感到孩子們真正成了環境的主人,每個班的創設都各具特色,富有童趣。孩子們的作品及表現都成為這次觀摩一大亮點。
二、注重以人為本,辦園特色鮮明
從各個區域的設計和擺放來看,活動的材料注重活動設計的情景性和趣味性。在空中懸掛方面,每個班都能合理的利用門、燈、墻壁、窗戶等進行具有本班特色的裝飾,使整個活動室有一種溫馨的家的感覺。班班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個班都像一件藝術品,所要表達的含義也意味深長。從中我看到了孩子們活動時的軌跡,經驗積累的方法,在孩子們記錄的紙上,活動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每位教師在設計區域活動內容時,處處考慮到了和幼兒生活緊密結合。主題活動、主題墻緊密結合,也和孩子們已有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孩子們的歡迎,使區域活動更具生命力。
各個班級老師的教育形式活潑生動,真正體現了素質教育,因材施教,互動、寬松的教育環境,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使幼兒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和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師的鼓勵、表揚的賞識教學幫助幼兒體驗到了成功,樹立了信心,促進他們在敢于創造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下午的幼兒區角活動及戶外活動豐富多彩,其中角色區活動最吸引我的眼球,幼兒不管是扮演什么角色都做到盡心盡職,有模有樣,我們與幼兒一起品茶韻、到銀行排隊領錢、買票、檢票、入座觀賞茶藝表演,是真實生活的再現。幼兒富有特色的服飾、惟妙惟肖的表演真實到位,讓我們贊賞不已。
三、我們的啟示
通過這次觀摩,我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我們一致認為在教育環境的創設、區角活動設置、戶外活動的開展等方面,應盡可能挖掘地方資源,積極構建適合農村中心幼兒園發展的課程模式。這次觀摩學到了很多知識,增長了見識,既給了我壓力,也給了我動力。目前我們前樓中心幼兒園正在籌建新園,我們應該以《綱要》、《指南》的精神為指導,吸收漳浦實幼的亮點,融入東山特色元素,打造出富有地方內涵的新的前樓中心幼兒園。
參觀幼兒園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外出參觀學習活動。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師,通過此次對成都幼兒園的參觀學習, 使我對工作有了進一步的感悟。21 世紀將是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的世紀,21 世紀的幼兒園課程將以建構為核心,讓幼兒成為我們環境的主人。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受益匪淺。 一走進第一幼兒園,就感受到一股濃郁的兒童化氣息,從院內設施的擺設到教師每一個環節的工作,都體現出他們工作的精細。
首先,是管理的精細,從對整個幼兒園的介紹和規范到每一個班里的具體活動安排,都面面俱到。其次,是老師們工作的細致,從孩子入園到孩子離園,在這一天的時間里,老師需要做無數個環節的工作,每一個環節老師都必需付出十分的耐心與愛心, 我們從老師們的笑容與話語中感受到了她們對孩子的愛,從孩子與老師的配合上發現她們之間的感情是如此的默契,而這些都是 需要老師們長期堅持細致工作才會培養起來的。體現他們精細的地方還有環境的布置,活動室里所有的擺設都那么適合孩子,如玩具架的高度、物品角棱的安全等,并且從各個角度考慮,為孩子設置的環境非常全面,有展示孩子風采的專欄,有和家長交流的平臺等等一應俱全。
讓我感觸最深的莫過于幼兒園的孩子,他們聰明、活潑、可愛、文明、守紀。和我們自己幼兒園的孩子相比較,第一幼兒園的孩子不管是在進行任何活動,他們始終保持安靜的環境,就算有一點時間開始鬧騰,只要老師一個眼神或一句話,他們就能夠很快的安靜下來,這么出色的常規讓我們來學習的老師羨慕不已, 忍不住向老師打聽好方法,原來她們也沒有什么法寶,只是平時對孩子生活和學習上的常規要求比較細致,每天不厭其煩地向孩 子提出自己的要求,只要發現孩子沒有做到的,請他們再完成一 次,寧可不進行下一個教學活動,也先要把孩子的常規習慣教育好,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良好習慣,常規自然就好了。
而我們 的老師缺的就是花時間和耐心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不過這也許和我們繁重的教學任務也有一定的關系,如果我們不單單只想到如何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而對身邊即時發生的事情能像第一園的老師一樣先放下課時,做好對孩子生活學習細節中的教育,我想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里的常規也能夠像她們的孩子一樣出色的。第一幼兒園在教材選取上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蒙氏數學、蒙氏閱讀。現實的生活環境與幼兒數學教育目標、內容相關的生活經驗的積累。教學的總目標和每個教學活動目標都要求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感受數學知識。如讓幼兒在現實生活中做“分蛋糕”的游戲中感受等分的概念,用給幾個同學平均分蘋果的方式感受除法的初步意義。
這次參加學習,學到的很多東西不是能夠簡單的用言語就能 達的。總之,我很珍惜這次的機會,希望今后能夠有更多的類似的活動讓我們學習,使我們的自身素質和素養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參觀幼兒園學習心得體會 篇4
人和環境并不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實體,它們都僅僅是一種潛在的性能。當你走進一所幼兒園,不用介紹,也無須交談,只要留意整個環境,就能“閱讀”出其中蘊涵的教育信息和課程價值取向。的確如此,11月29日,我街道組織全體幼兒教師,在姜園長的帶領下,對我街道的6處幼兒園進行了觀摩。通過聽取老師的回報和對各幼兒園的實地參觀,真真切切地體現了這一點。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感到孩子們真正成了環境的主人,每個園、每個班的創設都各具特色,富有童趣。最不同以往的就是孩子和家長的參與率大大提高,孩子們的作品成為了這次觀摩的亮點。
走進新世紀幼兒園,她們充分利用了空間,如走廊墻壁、樓梯,樓頂,門廳等,為孩子創設了延續性的、可遷移的、可隨時更換的區域內容,讓每一處環境都能發揮它的教育價值。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創設環境不僅僅能美化活動室,它應該是孩子自我表現與展示的舞臺,也是信息與經驗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兒盡情想象與創造的天地。為激發幼兒的潛能,她們讓幼兒與環境進行和諧互動,讓孩子們使空間活起來。
文家幼兒園在環境創設和區域活動方面老師們也都有獨特的創新,她們為孩子們創設了角色區、探索區、美工區、閱讀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體系,以及能體現班級特色的主題活動區。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并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南馬和岳鋪幼兒園,雖然園所小,但給人的感覺是干凈、整潔。并且她們每個班級也都給孩子們創設了固定區域,供孩子們隨心所欲的探索。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老師們對工作的摯愛和用心。
來到西城幼兒園,便感到耳目一新,三層小樓,層層都有它的獨特。每層老師們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裝飾和布置的,你看老師們親手制作的各種蔬菜和水果,懸掛在樓頂,就像真的一樣。從環境創設來看,家園互動欄目很有隨機性,這也是本園的一個亮點。走進大門,每個班級門旁,走廊邊,墻壁上,教師利用自己設計的圖案粘貼專欄。向各位家長傳遞幼兒在園信息。讓家長隨時隨地了解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活動等情況。在主題墻的布置上,教師通過開設活動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內容,發揮幼兒主體,共同創設幼兒所喜愛的與之產生互動的主題墻面環境。
從各個區域的設計和擺放來看,活動的材料注重了活動設計的情景性和趣味性。在空中懸掛方面,每個班都能合理的利用門、燈、墻壁、窗戶等進行具有本班特色的裝飾,使整個活動室有一種溫馨的家的感覺。班班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個班都像一件藝術品,所要表達的含義也意味深長。從中我看到了孩子們活動時的軌跡,經驗積累的方法,在孩子們記錄的紙上,活動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每位教師在設計區域活動內容時,處處考慮到了和幼兒生活緊密結合。如大一班的“巧手屋”一角,和主題活動、主題墻緊密結合,也和孩子們已有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孩子們的歡迎,使區域活動更具生命力。
西文幼兒園是一座新建幼兒園,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們的環境創設,雖然時間短,但可以看出,這里的老師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她們的主題墻面內容豐富,三層小樓,每層都有他們自己的特色。走廊和展板上幼兒的作品琳瑯滿目,區域活動中教師也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如:石子、飲料瓶、酒盒、各種豆類等材料,讓幼兒自由操作,老師還根據季節變化采用植物材料,讓幼兒自由粘貼畫,例如:小班布置的“娃娃家”吸引了我,它是由各種牛奶箱和廢舊材料組合而成,看上去是那么溫馨和舒適。這充分展示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給了孩子一塊自由展示的天地。
總而言之,這次對我來說收獲很大,相信通過這次觀摩,大家都有很深的感觸。在某些方面,我們有時也做到了許多,但還缺乏一定的經驗。這次觀摩給了我壓力,也給了我動力。讓我明白要想勝任幼兒教師的工作,就要不斷的充電,不斷學習來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