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心得總結(jié)700字(通用6篇)
元宵節(jié)心得總結(jié)700字 篇1
一陣陣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又把我從睡夢中喚醒了。在鞭炮聲中,我們又迎來了熱熱鬧鬧的——元宵節(jié)。今天爸爸又喜氣洋洋地、開開心心地掛上了大紅燈籠,媽媽一大早就在廚房忙個不停,準(zhǔn)備晚上團團圓圓的鬧元宵。
看,大街上,歡笑的人們?nèi)宄扇旱赜可狭私诸^互相問候,祝福聲聲聲入耳;看,市場上、廣場上到處是五顏六色的身影在晃動,像寬廣無邊的大海,前不見頭、后不見尾,家家喜氣洋洋地,掛上紅紅的大燈籠,點上紅紅的蠟燭燈,家家戶戶、忙忙碌碌……空氣中都迷茫著濃濃的煙火氣息。街上擺滿攤,有賣漂亮氣球的、有賣煙花爆竹的、有賣小吃點心的,穿得、吃的、玩的、用的樣樣俱全,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家家店鋪都熱熱鬧鬧、張燈結(jié)彩。我在一家玩具店攤前停下了腳步。那里有各種各樣的玩具,有望遠鏡、有飛機模型、有遙控汽車……盡是一些好玩的東西。“放鞭炮嘍!”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小孩子們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響聲震天,四處飛濺,仿佛要把一個個美好的愿望送到每家每戶。一陣陣炮竹聲接連不斷,熱鬧非凡,真是紅紅火火鬧元宵啊!
到了晚上,我們?nèi)胰藲g歡喜喜地坐在飯桌邊,就連鄰居的大姨一家也來了。大人們把酒言歡;孩子們在飯桌這個“戰(zhàn)場上”大展拳腳,所向披靡的筷子們四處征戰(zhàn),好不熱鬧。真是“葡萄美酒夜光杯,今宵有酒今宵醉;美食豐盛渾不怕,嘴巴征戰(zhàn)豈能休。”啊,真的是快快樂樂——鬧元宵。
飯后,我們又來到了陽臺上欣賞元宵的夜景。天空像一塊巨大的深藍色的寶石,月亮和星星閃閃的鑲嵌在它上面,路旁各處的燈光也有次序的亮了起來,萬家燈火和蒼窘中的“明燈”相互輝映,好溪水在路燈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隨著波浪的起伏,晃動著,閃動著,像一串流動著的珍珠,那叫一個好看。
元宵是春節(jié)的第三個高潮,還真是不同凡響,它使得人們這天笑容滿面,心情舒暢。
小孩們鬧元宵,是為了放煙火、看龍燈;大人們鬧元宵,是為了在工作中放松一下;老人們鬧元宵,是為了一家團團圓圓、熱熱鬧鬧。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但都是圍繞一個主題:鬧元宵!
元宵節(jié)心得總結(jié)700字 篇2
“歲歲鬧元宵,轟天鑼鼓敲,煙花分外美,民俗實堪驕。”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在炮竹聲中,我們激動地迎來這個振奮人心的節(jié)日。
今天中午,我們興高采烈地來到外婆家,也許因為今天是元宵,外婆笑瞇瞇的,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外婆已經(jīng)擺好恭迎菩薩的供品了,供品各式各樣,有酸甜可口的橘子,各種各樣的糖果,紅彤彤的紅團,可口的年糕等。外婆插上蠟燭,小心翼翼地把香擺在供臺上。我們小孩也不閑著急忙幫外婆搬出貢銀、鞭炮、柴火。我們的心情都十分激動。
我們來到院子外,焦急地等待菩薩的到來。突然,從遠處傳來鑼鼓和鞭炮聲,我們高興地活蹦亂跳,不停地向發(fā)出響聲的地方眺望,因為這代表著菩薩已經(jīng)開始游行了!響聲越來越大,一支鑼鼓隊來了,鼓手們奮力地敲著大鼓,鼓發(fā)出洪亮的響聲,其他隊員手拿著鑼,并邊敲邊跳著優(yōu)美的民族舞,此刻,每個隊員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她們用優(yōu)美的舞姿和燦爛的笑容來表達她們的喜悅和對菩薩的忠誠之心。看完鑼鼓隊,彩旗隊又浩浩蕩蕩地來了,人們高舉著彩旗,臉上的笑容比誰都熱情,彩旗上繡著龍或鳳凰或麒麟,這些神獸象征著和平,吉祥,是深受人民喜愛的神獸。菩薩終于出來了,鄉(xiāng)親們都點上香跪在兩旁,神圣地恭迎菩薩的到來,外公外婆還不住地給菩薩磕頭,每個人都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向菩薩祈禱。我凝視著菩薩,她慈眉善目,頭戴金釵,身披金碧輝煌的大袍,身上掛著很多百元大鈔,聽媽媽說這是鄉(xiāng)親們給菩薩的“掛脰”。我看著這熱鬧的場面,心中充滿了對菩薩的感激,感謝她給我們帶來好運。差不多半個多小時菩薩游行隊伍漸漸遠去了。我們聽著鞭炮的響聲,回味著菩薩出游時的熱鬧場景……
雖然元宵節(jié)已經(jīng)過去了。但元宵時的熱鬧場景卻不停地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令我回味無窮,因為在元宵節(jié),我領(lǐng)略到了人們對菩薩的愛戴,體會到了鄉(xiāng)村人民依然沒有忘記以前的習(xí)俗,元宵節(jié)這天的場景我永生難忘!
元宵節(jié)心得總結(jié)700字 篇3
時光悠悠,轉(zhuǎn)瞬即逝,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擦肩而過,匆匆忙忙地來趕赴這寓意著團圓的節(jié)日——元宵節(jié)。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jì),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不但沒有褪色,而且愈發(fā)的蓬蓽生輝、愈發(fā)的燦爛輝煌。
相傳漢武帝的時候,據(jù)稱太一是當(dāng)時相當(dāng)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jié)有關(guān)。勘平叛亂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并且確定這天為元宵節(jié)。漢室的另一位皇帝--漢明帝則敕令元宵燃燈,從而形成了后來的張燈、觀燈的民風(fēng)習(xí)俗。
正月十五這一天是要吃元宵的,“元宵”作為春節(jié)的食品,在我國也歷時已久。宋代,民間流行著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由糯米做成,或?qū)嵭模驇юW兒。帶餡兒元宵稱"湯圓"以白糖、玫瑰、豆沙、肉餡、核桃仁、果仁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有時會在湯圓里包一個小錢,就算有好運到。可葷可素,風(fēng)味獨特。可煮、炸、蒸,有團圓、吉利、美滿之意傳統(tǒng)食物。元宵那圓圓滾滾的形象就是寓意著一家人能幸福美滿,那餡兒也讓人甜到了心里,不由得對未來的每一天都帶著希望與信心。現(xiàn)在許多地方都流行吃湯圓,但以寧波湯圓和成都湯圓最為有名。
元宵節(jié)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走百病又稱“散白病”和“烤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jié)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目的是驅(qū)病除災(zāi)。
元宵,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的一塊瑰寶,讓無數(shù)外國友人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與魅力;元宵,是聯(lián)結(jié)人們情感的一座橋梁,讓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親情與友情的溫暖;元宵,是閃耀在中國人心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你讓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我愛我們的節(jié)日——元宵!
元宵節(jié)心得總結(jié)700字 篇4
今天我起得特別早,因為我要學(xué)包湯圓,并且要吃自己包的湯圓。
我先拿出湯圓粉,把湯圓粉倒進小盆里,再放一些熱水,把湯圓粉攪拌均勻,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湯圓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著在湯圓面團中揪出一個小面團,放在手掌上搓圓,用大拇指在中間按一個小窩,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餡放進窩里,再包起來。我因為把餡放得太多,餡都露出來了,我再輕輕地把餡拿走一些,再把面皮補上。
媽媽說:你真粗心,包湯圓時餡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話餡會流出來,太少的話就沒味道。我覺得媽媽說得有道理。
第一個湯圓做出來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來。又開始包第二個湯圓。這次有經(jīng)驗了,我把湯圓面團搓成一個圓形,再按個窩,把芝麻,花生和糖放進窩里,這次放的餡不多不少,剛好合適。我用均勻的力把湯圓粘好搓圓。這個湯圓比上一個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塊湯圓面團做起來。真是熟能生巧,反復(fù)幾次,我終于學(xué)會了包湯圓。
湯圓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進燒沸的鍋里煮。媽媽說:湯圓浮上水面來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湯圓并不是一件小事,認(rèn)真做才能做得成功。過了幾分鐘后,湯圓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兩碗給爸爸媽媽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感到特別有滋味!
元宵節(jié)心得總結(jié)700字 篇5
時光飛轉(zhuǎn),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匆忙地來趕赴這團圓的盛會。在科技發(fā)達的二十一世紀(jì),這個歷久彌香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不但沒有褪色,而且愈發(fā)的蓬蓽生輝。
元宵之夜,千家萬戶都被團圓的喜悅所包圍著。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上,碗里漂浮著白白嫩嫩的元宵,騰騰熱氣暖著每個人的心。爸爸指著它們說:“吃元宵的學(xué)問也有不少,4個代表四喜臨門,八個代表八面玲瓏,十個代表十全十美……它們可是寄托著人們無數(shù)的心愿呢!”帶著這些美好的祝福,品著嘴里入口即化的甜蜜,我們家的猜燈謎比賽也拉開了帷幕。
媽媽不緊不慢地讀出了謎面:“天女散花,打一新詞。”我腦筋一轉(zhuǎn),竟與爸爸同時報出了正確答案:“高消費!”媽媽贊許地點點頭:“不錯嘛,腦袋很靈活,每人獎一個元宵!”我暗自得意:這個我在網(wǎng)上看過,現(xiàn)學(xué)現(xiàn)用。接下來,我也嘗試了一回考官的滋味:“無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詞。”這下可把爸爸媽媽給難倒了,我搖頭晃腦地公布了謎底:“哈哈,不知道了吧!是‘感謝’。”聽了這個答案,他們面面相覷了一會兒,隨即,銀鈴般的笑聲便久久縈繞在我家上空。這時,絢爛的煙花綻開了笑靨,映得人間溢彩流光。好像在點綴元宵佳節(jié),又好像是在慶賀虎虎生威的嶄新的一年……
元宵節(jié)歷史悠久,早在20__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是我國非常有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的`節(jié)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fā)展而擴展的。起初只是白晝?yōu)槭校归g燃燈,到了清代才增加了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nèi)容,流傳至今。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人們情感的一種載體。它讓平時不能經(jīng)常見面的親朋好友們能有一個機會聚在一起,共享天倫。傳統(tǒng)食物元宵那圓圓胖胖的形象就是寓意著一家人能幸福美滿,那餡兒也讓人甜到了心里,不由地對未來一年充滿了希望與信心。
元宵,你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塊瑰寶,你讓無數(shù)外國友人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古色古香;元宵,你是聯(lián)結(jié)人們情感的一座橋梁,你讓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親情與友情的溫馨;元宵,你是閃耀在雄雞心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你讓炎黃子孫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啊,我愛我們的節(jié)日——元宵!
元宵節(jié)心得總結(jié)700字 篇6
人家都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團團圓圓吃湯圓。”我們這個元宵節(jié)過得真有意思!
吃過晚飯,我們就去看舞龍、焰火了。哇,人可真多啊,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來來往往的人川流不息。雖然有些寒冷,但還是擋不住人們觀燈的熱情。市政府前的整個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nóng)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著糖葫蘆邊吃邊看。哇!好漂亮啊!這條龍全長約200米,一個龍頭就有一個小孩那么重,可想而之,舉龍頭的人是多么的辛苦!哇塞!龍頭還會“噴火”呢!開始舞龍了,師傅們還在凳子上舞龍的,厲害吧!這龍的身子舞起來一圈一圈的,哇,真好看。我們還看到了最精彩的盤龍,舞了將近一個小時的龍,才放煙花。
八點多鐘,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一顆顆五彩的禮花騰空而起,禮花炸開以后,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著一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后是雙層的,接著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huán),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整個市區(qū)都沸騰了……五彩的鞭炮被高高的送在了半空中,閃著耀眼的光芒。美麗的鞭炮給這里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鞭炮的人手還真巧,什么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
當(dāng)我們往回走時,看到一群人在猜燈謎,其中有一個字謎是:天下人間會七星,我和爸爸媽媽猜了許多次也沒猜中……時間不知不覺已過去了三個多小時,但我們一點也沒覺得累。
圓月漸漸西落,在家人的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走上汽車。唉!時間怎么過得這么快,我還沒看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