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心得體會1200字(精選4篇)
小提琴心得體會1200字 篇1
下面練得很好,一上臺,面對千、百雙直視的目光,或面對監考老師嚴肅的面孔,產生怯場心理,不
能正常發揮。這種失誤往往是過多擔心結果而產生了思想壓力,使演奏動機與效果出現負效應。
首先歲數方面并不是越小越好,小提琴要左右手并用需要一定的身體協調能力。右手握弓;左手持琴和
按弦;肩頸夾著琴,因此對于太年幼的小朋友來說是十分吃力,強行學習只怕練壞姿勢!每個人身體發展情況
不一,普遍來說5-6歲基本上就可以開始接觸和嘗試進入小提琴的世界。
針對這部分學生,在平時輔導時就應注重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告訴他們,學好一門樂器不僅要下
功夫苦練,而且要敢于上臺,善于發揮。在演奏時,思想要融入樂曲意境,身心放松,不要考慮與演奏無
關的其它事情。
小提琴需要運用很多微細肌肉,例如左手用手指尾指按弦,右手弓段大小聲的變化,因此長時間沒有
方向的練習只會「練壞手」,習慣后,要更正姿勢便浪費很多時間。而持弓和按弦的姿勢會影響日后學習
進度,所以初學者不能太心急,習慣了正確的持弓琴姿勢往后學習便如魚得水。
在登臺或進考場前進行一些模擬訓練很有好處。勇于參加各類演出、考級、比賽,使上臺發揮成為經
常性的活動并將其作為學習過程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這樣做能有效地培養演奏者的心理素質,減少失誤
的發生。
年幼的孩子初接觸小提琴時,會拉出如鋸木一般的魔音,這和他們未能完全控制弓段,以及未能左右
手協調所致。你聽到「鋸木聲」孩子也聽到「鋸木聲」,所以家長不應以此打擊他們,他們心裹知道自己
拉得未夠好。
演奏曲目的難度高于自己的能力與水平,力所不及,往往不能正常發揮。各種樂器的學習都有基本功,
基本功往往需要天天練,只有基礎扎實,才能追求高水平。拋開基本功一味地練習一些大型曲目,往往要
失敗。
家長可以留意的事孩子拉弓是否筆直,持弓的手有否太緊張握成牶頭,可以的話家長可以手把手幫孩
子拉幾弓沒有「鋸木聲」的空弦,讓孩子感受如何發力,他們會學得更快。
演奏方法不正確、錯誤多,也會直接影響發揮。正確的演奏方法是前人經過無數次實踐得來的,如果
無視其存在,必然要走彎路。個別學生演奏指法不固定,一次一個樣,即便在臺下練得相當熟練,一旦上
臺,往往經不起考驗。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基本功訓練,強調方法正確,并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有所
調整,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得更好,增加發揮成功的機率。
練習時間不宜太長,要記住練小提琴累的不只是手腳,很多人忽略的是,練琴最辛苦的是頭腦要高度
集中,耳朵要仔細聽音準,而小朋友的集中力往往不是太長,因此每天練習半小時已經很足夠,而在這半
小時的練習中,可以15分鐘為一小節,看看電視,玩玩游戲,回來再練15分鐘是最理想。
最常見的問題是把練習看成簡單重復,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地練,難點不能很好地解決,一旦上臺,
極易在難點處出問題。練琴時應首先解決難點。對難點應采取分手、分段、慢練、多練的方法進行練習,
難點練好了,也就意味著練習的成功。
學小提琴左右手都必須要長期放松,拉速度越快的東西,需要的放松度就越高。困難之處在于人的反
射條件是相反的,人通常越緊張便越用力,所以基礎要打好,初學的練習重點就是學懂在放松的情況下以
正確姿勢拉奏。
有的學生每次總喜歡從頭練,結果,前面的越來越流暢,后面的依舊不熟練。有的學生習慣長時間連
續練琴,這樣第一個小時出效果,第二個小時沒效果,第三個小時出差錯。有的學生習慣在做完功課后非
常疲勞的狀態下練琴,也容易出錯。
學習樂器進步的方法除了持之以恒的練習外,唱歌和聽音樂都是重要的一環。即使孩子精通所有拉奏
技術,但看著白紙黑字的琴譜時亦無從入手,或者只是跟著琴譜單純拉音,沒有感情,聽起上來總是怪怪
的。
參加比賽要有一個好的心態,一個以參與與鍛煉為目的的心態。心理放松,比賽更容易成功,過于看
重結果,往往事與愿違。
培養一個良好的練琴習慣猶為重要。練琴要有計劃、有規律、有重點。早上練琴比晚上練琴效率要高,
每次練琴一般應在1小時以內,連續時間過長中間要休息,練琴時間最好固定下來,養成習慣,這樣才能
提高效率,減少錯誤。
當孩子拿到琴譜后,家長不妨先找找視頻教學,和孩子先聽別人拉奏,再和孩子一起哼唱,然后孩子
再自行練習,這樣學琴的成效會比單純練習更有效!
生病、情緒不佳、過度疲勞,都會影響器樂演奏的正常發揮。再者,演奏前應適當放松,不應過度練
習,造成疲勞。
曾有不少音樂家斷言小提琴是世上最難學的樂器之一,有著「樂器之后」稱號的她音域最接近人聲,
可以拉奏出很多動人樂章同時放棄學習率亦是數一數二之高,因此令孩子愛上這門樂器很重要。
小提琴心得體會1200字 篇2
一、各位打算讓自己孩子學習小提琴的家長,定盡早讓小孩學習;最早可以從三歲學起,因為小孩可塑
性強,易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學習之初,枯燥無味,孩子大多厭學,家長切忌打罵以免孩子對其產生恐懼
和厭惡,應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
二、正式學習之前,應先學習正規的音樂理論(低齡兒童可稍后再學)。
三、從學習之初養成好的習慣,如正確姿勢,可對著鏡子練習及時糾正錯誤。
四、初學者可找一個比較可靠的小提琴手作陪練,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五、每天堅持練習基本功
1右手運弓,以長弓(四拍音)為主ADGE依次。其他弓法,如跑馬弓,斷弓,頓弓等等。也可在曲目
中一并練習。
2左手專項練習,即各把位的手指練習,以一把位為主。輔以自然泛音及人工泛音。
六、多練習音階,練習曲。應試考試教程中的音階及練習曲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可以自備;書店中關
于小提琴音階的書籍不少,可視自身情況選擇,其中各個調的大小調音階(包括自然小調,和聲小調,旋律
小調
七、在練習考級曲目之余,可自備一些較短的曲目.如一些比較大眾化而又不落俗套的的中外名曲,甚至
可以練習流行歌曲.有助于提高自學能力和排擠練習考級曲目的枯燥無味.
八、多多練琴,抽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練習.并且練得要有效率.善于總結出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
拿到新的曲子,先將曲子分解開,即.先練習音準,然后加入節奏.弓法以及表情記號.不要急于求成,用一個
良好的心態來練習,遇到容易錯的地方,用筆標出,起到提醒的作用.有條件的可以買到所練習曲目的錄音帶,
一邊聽一邊讀譜,就像預習課文一樣.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打拍子,可輔以節拍器.但是最好要親自打拍子,有助
于更好的掌握樂曲的節奏.
九、六級以上的學員,模唱、視唱、練耳的專項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市場上有許多此類書籍。中央音樂
學院出版的《音樂理論試題》的這部分專題比較科學和直觀。視唱練習有助于耳朵的辨音準能力,又可以
提高自己的讀譜的能力。一個很好的耳力是很重要的,起碼可以聽出自己的音準不準。
十、調音定弦。先確定一準音A的高低,一般情況下,可以用四孔校音器或者音叉(a音)。音叉的音高
是比較準確的,但是音叉定音難度較大。因為音叉反映的是一個音的高低,其余三根弦的音準調試要以A
弦為基準,以純五度和弦的協調程度來確定。而四孔調音器則簡單一些,它有GDAE四根弦的音準,可
以逐一的去對準。但是。由于市場上的這一類產品大多數以吹奏發聲為準,其本身的音準沒有保證,所以,
建議用音叉來調音。此外。市場上還有一種電子試音器,本人認為,這種產品的可信度不如物理發聲的調
音器。
無論用那一種機器調音,首先要確定一根弦的的準確音高,即,與調音器的聲音是同度音高。這就需
要一個過關的耳力,才真正辨得準。由于小提琴的弦軸活動的幅度較大,手動調音的力度很難把握,建議
四根線都配有微調器。以便從細節上調整音高,培養起嚴謹的調音習慣。最好使用牽引式的微調,因為擠
壓式的微調對琴弦磨損的很嚴重,并且容易松動、在演奏過程中產生雜音,故不宜使用。選購微調的時候
首先試其螺母的的靈活度,不一太緊,否則使用的時候由于琴弦的張力,給調音帶來不便。
小提琴心得體會1200字 篇3
學習小提琴之前根本沒有意料到自己的人生多么糟糕
平常我在空閑的日子經常都是一睡一天或者無所事事的刷劇看小說,又或者與朋友開黑打游戲,每天
感覺都在虛度光陰。因為沒有目標,雖然時刻想要改變自己,但是只有不停地與生活茍且,我害怕邁出舒
適區再遭遇打擊。因此我只能不斷感嘆時間流逝的緩慢,卻又憂慮自己衰老的速度加快,每時每刻都要擔
心自己被競爭越發激烈的社會淘汰。加上智能設備貫穿了整個生活,我變得越發不依賴社交,慢慢成了一
個輕度的社交障礙孤獨者。這樣的生活不斷地在重復,讓我感覺自己的人生如同擺滿杯具的茶幾,只能做
著重復的工作,持續性混吃等死。某個同樣的休息天,我正打開電腦打算再擼兩把的時候,無意中瞥到自
己大學的畢業照------那是多么青春洋溢的笑容,多么充滿靈性的眼睛,多么鮮活的肉體啊~而現在,冰冷的
電腦屏幕前映射出來的是一頭油膩不洗亂糟糟的頭發,一雙充滿血絲無神地雙眼,再加上一張油膩膩的滿
是痘印中年肥宅的臉。這巨大的反差讓我的心突如其來的崩潰了,我無聲地流淚,默默地又關掉了電腦,
開始沉思,重新審視自己。
不想再浪費自己的時間,想讓自己過得更充實--去學習小提琴
也許我是為了那份糊口的薪水,或者是那相對高檔的辦公環境,但平常無休止的加班和出差讓我忙起
來不知道天南地北,可是這種繁忙卻讓我絲毫沒有充實之感。我的時間里總充斥著與甲方的扯皮,遇到客
戶的無理要求只能耐心溝通,(因為溝通無果面臨業績壓力又要被迫加班,)還有同事之間為了業績利益而勾
心斗角的種.種糟心事。每次處理完這些類似的事情后我只有深深的疲憊還有厭倦,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并不
是我想要的。所以我選擇遞交辭職信,體面的離開了我的“舒適區”。
之后的日子我也迷茫過,恐慌過,家里人也難以理解我的行為,幾次都要求我去醫院看心理醫生都被
我拒絕。我晃蕩在大街小巷里不知目的地一般地閑逛,似乎是為了汲取點喧囂與繁華的安慰。偶然間,我
被一陣悠揚的琴音吸引住了,順著琴聲而去我穿過人群的包圍,看到一位在街頭演奏小提琴的老者。。。。。。。
那是一雙干枯而瘦長的手,老者不高,臂膀卻寬厚有力,運弓時如同精密的機械一般直穩,手上不知多厚
的老繭卻能演奏出這么動聽美妙的音樂。。。。我靜靜欣賞,沉醉于那滌蕩在我心頭的音樂,心里油然生
出一股沖動------我要去學小提琴。
說干就干,自學成才
回家之后我自己上網訂了一把小提琴回來,買了教材一點一滴的摸索。起初當然是非常艱難的,因為
沒有人指導,只能靠自己摸著石頭過河。不過,我卻十分享受這難得的寧靜。因為我的精力都專注地投入
到學習小提琴中,沒有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有時候通常練到自己肚子都餓了才發覺早已過去了好幾個小
時。雖然過程很累,但卻讓我感受到了之前感受不到的充實感,琴藝也在穩步提高。為了騰出練習的時間,
我得細心安排好每天的行程,能不參加的聚會就推掉,優先忙完緊急重要的事情,不再犯拖延的毛病。在
學習的過程中我還自己研究怎么去拆卸琴,調音,保養,還有上弦,(理工科出身動手能力稍好)就這樣靠著
自學,幾個月的時間我達到了小提琴業余5級的程度。雖然這樣的水平不值得一提,但是就是這些小小的
成就都讓我心里重新充滿了自信-------我感覺自己能做到很多事情,還能做到更多的事情!
小提琴心得體會1200字 篇4
凡公演、考試、比賽、錄音之前都有一段艱苦拼搏的曰子,這時不僅僅是苦練,還有一股精神壓力,
要承受得住,靜得下心來忍耐。這也是對意志的鍛煉。
作為獨奏來說,太理智、太控制會流于平淡無奇,打動不了人心,而太激動了又會失控,要找到適度
感
(3)在小廳演奏與大廳演奏的感覺不同,拉法應有所調整,在大廳幅度、強度要増大些,就如一個人
在教室里講課和在大會堂里作報告聲調有所不同的道理一樣。
(4)在大庭廣眾中獨奏與平時一個人拉感覺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感覺是當有人在盯著你、聽你、串視
你、欣賞你拉琴時,你的心就會像被一根無形的繩子牽住了,這是一種約束感,一種責任感,你要能夠
習慣。
(5)演奏要能打動人、吸引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新鮮感。而練多了、練膩了、練厭煩了,就難有新鮮
感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一那就是要"冷V熱"交替練。
(6)每演奏一首樂曲都要找到它的精妙之處,要力求奏得"畫龍點睛"、光華四射。
(7)演奏時既要主觀投入,又要客觀檢驗,似乎一個人分成兩個人。只有這樣,演奏才經得起推敲,
并進入與聽眾交流的境界。
(8)在演奏時思想要高度集中,但又不能陷入僵化狀態。
(9)經常觀摩他人演奏大有裨益,你在看他演奏時可以聯想到自己該如何演奏:什么是要避諱的,什
么是要改進的.你都可以設計..
(10)力氣要集中用在刀刃上,演奏錄音之前要充分安排好休息時間,只有這樣才有足夠的爆發力。
(11)演奏要學會調整。音樂是活的,人的狀況每日每時不同,不要死板復制那事先設定的速度、力度
和表情。演奏者應在一定規劃過的前提下隨著環境、情緒、體力等因素的變動,對演奏作一定的調整,
這才順其自然效果好,
(12)音樂不是僅僅優美就夠了的,還要威力。
(13)演奏者站在臺上要有"潛臺詞",不要擺空架子。
(14)如果想讓人聽醉,自己先要沉醉。
(15)在舞臺上要想富有魅力,要想找到舞臺感覺,就要從實踐中去摸索、體會。這包括舞臺心理、動
情能力、風度、神態、動作……等等。
(16)舞臺經驗是逐漸積累的,不可能一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