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業務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語文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這次杭州之行,在去之前我的教學一塌糊涂,上課一塌糊涂,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總要分2節課上,每次去上課不清楚這篇課文該怎么上,如何上,所以一節課下來課堂很糟糕。課程銜接也不連貫。自從赴杭州參加“千課萬人”教學觀摩,使我受益匪淺,不僅在教學上的到來提升,還使自己的內心受到了巨大的抨擊。大師的課堂如此精彩,而自己……回學校后,暗下決定:一定要好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了,認真備課。
說體會,說收獲,談不上,只留下一些只字片語。下面就談談此次杭州聽課之行的一點瑣憶。
(一)大師王松舟《孔子游春》
聽了大師王松舟的課,是詩,是畫,是享受,是視覺的盛宴,是聽覺的盛宴,精彩極了!他那深厚的語言功底,那深情的演繹,深深的吸引著學生,那是一節意味深長,韻味十足的課。由“孔子”把握“孔子的身份”到“老師”這個名詞,品讀“孔子課堂”層層拓展,再品讀“孔子的課文”,不僅教會學生知識還教會學生應該做一個真君子!步步引導,層層解析,課堂生動有趣,學生進入情境,也就很好地掌握課文內容。聽了王老師的課,告訴我們何為生本課堂呢?王菘舟老師說:“生本課堂就是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更是以生命為本的課堂。唯有真正為了師生生命的發展,以生命促成生命,并最終成全師生生命發展的課堂,才是我心中的生本課堂。”周一貫老師說:“生本課堂就是以學生為本的課堂,具體地說就是依靠自主學習,激發主動學習,以實現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的課堂。”在本次活動中充分體現了生本課堂。
(二)如竇桂梅老師《綻放玫瑰》講座
竇老師講述了自己一路走到現在的艱辛,自己剛出社會時付出的努力,以及自已澎湃的熱情和真實的教學營造母語力場的非凡能力讓我震顫。還講了在她學校的一個實例:一個問題學生,每個老師都討厭他,同學一起他,可竇老師并沒有,通過和那學生的一步步接觸,一步步的幫助他,教導他,使那學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問題學生了。通過這個實例,告訴我們:只要老師有耐心的,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去教導每一個孩子,用愛去感染他們,那學生就一定會對老師充滿敬意,成為一個健康向上成長的孩子。竇老師就是這樣,腳踏實地,完整連續,咬定青山不放松,竇老師用她的心血、肝膽和智慧澆灌并照亮的,豈止是那些學生呢?她是那永遠綻放的玫瑰!
竇桂梅老師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講述她自己的教學經歷和奮斗過程,一路走來,靠自己的努力爭取與奮斗,最終獲得成功。
印象最深的是她說的一句話:“不要和別人比,要和自己比。”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與追求,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不要期許在別人的目光中讀到自己的影子;不要期許在別人的笑容里嗅到自己的花期。首先,我們自己本身一定要自信、自強。其次,我們如果想要進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與水平,就必須走出自己,超越自己,對生活要知足常樂,不要奢望得到很多,得到太多往往讓生命顯得臃腫、過于沉重。這堂講座,讓我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竇老師,讓我們更加堅定自己的方向努力教學。竇老師,永遠的偶像!
(三)趙昭《匆匆》
趙老師上課幽默,極具親和力,讓我們感受到了課堂的和諧和美好。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感受是人的情感,感悟詩歌的意象,美音律美。課前交流寫詩《人生》,和《匆匆》一課的學習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和學生的這種看似課前交流與背誦的內容,和對《匆匆》這篇文章的學習經過他詩化的語言,無縫地連接在了一起。他說:人生的名字叫遙遠;遙遠的名字叫等待;等待的名字叫歲月;歲月的名字叫匆匆。這樣《人生》的交流和《匆匆》一課的學習就結合在一起了。還有他授課過程中的各段配樂使用也很巧妙,無論是課文朗讀還是教師的精彩導讀話語的配樂都恰到好處,極大地渲染了氣氛,讓所有的聽者都陶醉其中,不僅是在享受音樂,更是在享受文本所表達的情感。
名師的每一堂課都在體現“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這樣的教育理念,千課萬人的名師,個個都很有才氣,課堂都非常的精彩。我想,這應該是“生態課堂”的實踐吧!這次聽課活動,時間雖然短,但是收獲卻是滿滿的!觀看了講座之后,我的熱情似乎被調動起來了,但我深知僅僅被調動起來是不夠的,必須要付諸行動才能成就夢想。正如英國文學家、歷史學家迪斯累頓說言:“行動不一定就帶來快樂,但是沒有行動則肯定沒有快樂,但沒有行動則肯定沒有快樂。”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需要的是用行動來證明和兌現曾經心動過的行動。所以,從這次學習回來后,在教學上一定要向大師學習,努力突破,做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
語文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2
11月14日,鄒城市第二實驗小學一行20人來到嫻靜恬淡的西子湖畔,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學語文老師集聚在美麗的浙大華家池校區,參加“千課萬人”全國小學語文教師“五力修煉”高峰論壇——暨成長課堂研討會。此次活動分為兩部分:名師的教學示范課和專家專題報告。
浙大華家池校區逸夫體育館儼然成了學術的殿堂,名師們充滿智慧、激情高昂、幽默風趣卻有樸實無華的無痕的課堂教學讓我們折服,采荷一小孩子們綻放智慧、激情碰撞的學習亦讓我們感嘆。為期四天的學習,對于老師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次學習,更是一種思想上的洗禮,精神的大餐。駐足在“千課萬人”的會場,在這魅力無限的課堂里,我們不但欣賞了小語名師的教學風采,更是在接受著新課程,新理念的洗禮。短短四天的學習,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實效課堂?什么是生態課堂?名師們簡約而不簡單的教學設計,親切自然的教態,幽默風趣的語言,專家對教育教學精彩的解讀都令我們受益匪淺。
浙大教授吳秀明開場給我們做了《我們需要怎樣的語文教育觀》報告。重點強調了當前語文教育的定位,要注重文化熏陶、文化底蘊和文化傳承。他指出:現代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中國版。在國學一塊非常欠缺,國學基礎非常差,大學生不會古典詩詞,中小學沒打牢基礎,要大大加強國學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小學老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嘗試、探索。多媒體教學是傳統教學所沒有的優勢。中國語言文字不是畫面所能替代的,只是輔助工具,不能追求氣氛,成為電影院。
著名特級教師周一貫做了《教什么,怎么教》的專題講座。他指出:體驗就是讓學生親歷親為,必須以兒童的體驗代替教師的講解。教師分析的課堂,學生學得中規中矩,沒有疑問,學習沒有發生在學生身上。一堂好可看課堂產生高不高而不看信息輸出,老師講得精彩不等于學生學得精彩。優秀教師要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書,手中有法。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教,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是好課。
“五力教學”的“五力”指課程前瞻力,課程開發力,課程創新力,課程執行力和課程反思力。
我們幸福地聆聽、記錄、品賞,不時有茅塞頓開和柳暗花明的感覺。回想自己,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機械重復的工作,卻忘了我們所面對的對象,都是一個個充滿個性的獨立的生命個體。對生命本來應該呈現的五彩斑斕和兒童的最本真的狀態,太缺乏了解!所以,在聆聽這些專家的講座和特級教師們的課時,我們不僅聽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精彩的教學設計,更應細細體味:他們在課堂內是如何努力構建著一種屬于語文課堂的原生態,是如何關注著課堂內每一個生命個體在課堂中的精彩綻放!
語文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通過深入學習黨章黨規,深入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我深刻體會到,要使“兩學一做”取得實效,就要在“認真”二字上下真功夫。
一是真學。“兩學一做”,學是基礎、是對標、是明方向。學就要真學深學,系統學,原原本本地學馬列主義理論,學黨章黨規,學習系列重要講話。實踐證明,沒有理論上的堅定,就沒有政治上的堅定;沒有學習上的自覺,就沒有行動上的自覺。現在有些黨員理想信念動搖,立場不夠堅定,目標方向不清,與沒有系統地、原原本本地真學馬列主義理論原著有著直接的關系。理論上的淺嘗輒止和一知半解,就不可能達到理論上的自信,很容易偏聽偏信,成為兩邊倒的墻頭草。只有真學,才能對我們黨的建設、管理和發展有更深更透的認識。只有真學,才能真正在認識上、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真信。就是要堅信黨的正確領導。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以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為最終目標,以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是有能力領導全國人民不斷走向繁榮富強的黨。在中國,沒有哪一支政治力量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懷有如此堅定的理想信念,經受了那么多嚴峻考驗,帶領人民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從挫折中奮起,在探索中前進;沒有哪一支政治力量像中國共產黨這樣一心一意為民族,一心一意為國家,一心一意為人民,為中華民族付出如此巨大的犧牲,作出如此巨大的貢獻;沒有哪一支政治力量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名黨員,更要堅信黨的正確領導,始終跟黨走,為民謀利益。
三是真查。就是要嚴肅認真地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缺點和不足。只有把問題找準了,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更好地改進和推進工作。在“兩學一做”中,每個人都要對照黨章黨規黨紀和習系列重要講話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看系統深入學習夠不夠,看理想信念是否堅定,看黨性修養鍛煉夠不夠,看工作標準高不高,看工作作風是否仍需進一步改進,等等。
四是真做。“兩學一做”的目的、關鍵和落腳點在做。作為一名黨員,在深入進行“兩學”的基礎上,要真做一個終身學習馬列主義理論的黨員,真做一個有理想信念的黨員,真做一個“三嚴三實”的黨員,真做一個勇于糾錯改錯的黨員。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問題不可怕,怕的是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甚至包庇袒護問題,讓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要按照黨章黨規黨紀要求和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對查找出的問題和不足逐條進行認真整改,務求取得明顯成效,更好地保持黨員的純潔性和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