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明節網上祭掃個人活動心得(通用10篇)
2023清明節網上祭掃個人活動心得 篇1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緬懷先烈、祭掃英烈是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情況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英烈褒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退役軍人事務部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烈士祭掃工作要求,倡議全社會在清明期間開展網上祭掃,致敬英雄烈士。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緬懷英烈,講述英雄事跡。他強調,我們要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清明節之際,讓我們感懷烈士為革命理想甘灑熱血寫青春的赤子之心,繼承民族命運和人民福祉扛于肩頭的家國情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家共同參與網上祭掃,歌頌英雄,緬懷先烈。
2023清明節網上祭掃個人活動心得 篇3
在參與“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活動的同時,我們倡議廣大市民朋友圍繞抗擊疫情、感人故事、英烈精神等內容,創作和宣傳以英烈精神傳承為主題的文化藝術作品,并積極向省退役軍人廳網站、微信公眾號開設的征文專欄投稿。進一步傳承先烈遺志,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應有的貢獻。
清明祭英烈,共鑄中華魂。特殊時期、文明祭掃,讓我們用更文明、更安全的祭奠方式來表達對英雄烈士的緬懷之情,向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先烈們致敬!
2023清明節網上祭掃個人活動心得 篇4
又是一年清明時,春風落日寄哀思。因為疫情,清明節期間,開封市將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活動以“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為主題,通過網上祭掃,向為新中國成立和人民幸福生活而英勇獻身的烈士送上最深的思念,傳頌英雄的故事,表達對英雄的敬意。3月24日,記者了解到,目前,“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已準備就緒。
開封市一直重視烈士紀念活動的組織開展,要把烈士紀念活動組織好,讓烈士精神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相關單位從2月中旬開始著手準備祭英烈活動:制訂清明節工作方案、祭掃活動期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立領導小組,細化措施,落實責任;搜集整理烈士相關素材,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和《烈士褒揚條例》;懸掛宣傳條幅,調試音響設備;對烈士紀念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清洗烈士墓碑、烈士紀念設施;綠化、美化陵園環境。
今年因為疫情原因,群眾雖不能實地祭掃,但為使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傳承英雄精神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開封市創新祭掃方式、不斷摸索祭掃方法,與專業技術公司合作,推出手機端網站“云祭奠”。“云祭奠”設有多個板塊,大家可多方位、深層次向烈士致敬,參與并融入紅色文化。目前,“云祭奠”平臺準備基本就緒,將于近日上線。由市烈士陵園組織宣講團隊,對為了新中國建設犧牲的英烈事跡和在此次戰“疫”中英雄的感人事跡進行專題視頻錄制。錄制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后期將陸續推出。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開封市啟動的網上祭英烈活動意義重大。通過創新祭掃方式,人們將感受到古城人民對英烈的熾烈情感,將帶著英雄的榮光奮力前行。
2023清明節網上祭掃個人活動心得 篇5
江蘇“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啟動,通過特殊的祭掃形式,向為新中國成立和人民幸福生活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們送上最深的思念,并再次傳頌英雄的故事,表達對英雄的敬意,帶著英雄的榮光前行。
每年清明節前后,全省有800萬人次群眾趕赴各烈士陵園祭掃。今年清明節將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按照退役軍人事務部部署,疫情期間各地臨時關閉烈士紀念設施。為寄托對烈士的哀思,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發起祭掃英烈線上活動,通過網上祭掃、網上直播和網上互動等形式,向烈士致敬,特別是此次戰“疫”中犧牲的烈士,并大力宣傳犧牲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基層干部和志愿者的崇高精神。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書記、廳長謝曉軍介紹,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英烈褒揚紀念工作,我省打造一批具有江蘇特色的英烈褒揚經典品牌,還在全國率先實施以集中安葬散葬烈士為主要內容的“慰烈工程”,已完成集中安葬和原地維修烈士墓3萬余座。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因此,江蘇啟動的網上祭掃英烈活動意義重大,通過創新祭掃方式,人們將能感受到江蘇人民對英烈的熾烈情感。新的祭掃方式,也將讓新時代的人們始終銘記先烈們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所作出的偉大貢獻和巨大犧牲,從而更好地傳承英烈精神,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精神力量。
“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以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戶網站和中華英烈網為主要平臺,各大平臺共同開展,從即日起持續到4月10日。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副廳長徐衛告訴記者,網上祭掃英烈活動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全省各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在疫情防控閉園期間,結合烈士英名錄編撰工作,已將安葬于陵園內的烈士信息與烈士墓一一對應,拍攝每座烈士墓的實景照片,并在新媒體平臺、陵園網站建立網上紀念館。祭掃群眾隨時可登錄中華英烈網“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專欄,找到專屬紀念區祭掃。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還將為每座烈士墓敬獻鮮花、擦拭墓碑,以告慰烈士英靈,活動都將通過媒體對外傳播。
2023清明節網上祭掃個人活動心得 篇6
3月5日,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印發《關于開展“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的通知》,推行清明期間網上祭掃英烈活動。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疫情當前,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烈精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決定從3月5日起到4月10日集中開展以“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為主題的網上祭掃英烈活動,以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戶網站、中華英烈網、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官網設立的“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祭掃專欄為網上祭掃平臺。
同時,各地還將策劃主題祭掃、提供個性化的線上祭掃服務、開展網上互動參與、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并提供“四個一”祭掃服務,即為每座烈士墓擦拭一遍墓碑、敬獻一束鮮花、拍攝一組照片、給烈屬打一通電話。部分地區將為烈屬提供代為祭掃服務、并對烈士祭掃實況進行直播,引導社會各界線上瞻仰烈士陵園、線上祭掃。
2023清明節網上祭掃個人活動心得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清明》的詩句。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一場春雨沖洗著嫩綠小草,滋潤著美麗的大地,讓一片片的油菜花顯得更加金黃燦爛。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今天是清明節,媽媽顯得很不高興。她的臉色就像天氣一樣陰沉沉的。因為媽媽的親人姥姥去世了。于是,媽媽帶著我去了遠在鄉下姥姥的墳地,路上的大路兩旁到處是出售一串串祭奠失去親人的紙金元寶。路過一片金黃的油菜花地,到了姥姥的墳地。地里不遠處到處是三五成群的人在上墳祭奠親人。媽媽小心地撥開綠油油的麥子,在姥姥的墓前擺了許多姥姥喜歡的食物貢品,媽媽跪在墳前,“雨水”嘩嘩流了下來。媽媽用衣服遮住風,用打火機點燃了親手為姥姥疊的“黃金元寶”。我想,親人去世這么久了,媽媽還哭天抹淚那么傷心。我想是對于失去的親人即使過了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每年清明節想起他們的音容笑貌都會思念和悲痛。
回到家里,我打開電腦,按照董老師發的網址,開始在網上祭英烈。先登陸“濮陽文明網”,點擊“網上祭英烈”,選擇地區:河南省濮陽市,再依次點擊“鞠躬”、“獻花”;在姓名欄鄭重填寫:河南省濮陽市實驗小學四(9)班;然后填寫寄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點擊提交,顯示提交成功。網上祭奠是一種綠色、環保、節儉、文明的寄托哀思的方式。我仿佛完成了重大歷史使命,對革命先烈油然而生敬意!
2023清明節網上祭掃個人活動心得 篇8
按照縣委宣傳部《關于廣泛開展“我們的清明·文明緬懷”網絡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和團縣委、局團委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通知要求。第四小學少先隊開展“祭先祖緬英烈敬英雄”清明節系列活動。
活動一:開展“線上升旗”和“網上祭英烈”教育活動。倡議廣大師生文明祭祀、環保祭祀、節儉祭祀、安全祭祀。寄托少先隊員的深深哀思。
活動二:以“清明祭英烈,弘揚民族魂”為主題的線上主題班會。激發學生對先烈的敬仰,對現代美好生活的珍惜。
活動三:以“清明節”為主題。讓同學們了解清明的文化習俗、緬懷先烈、祭奠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為祖國、為人民所犧牲的逆行者們。
活動四:征集以“致敬英雄緬懷先烈”為主題的征文和短視頻。
本次系列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讓我們沿著革命先烈指引的方向,繼承先烈遺志,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全國奔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2023清明節網上祭掃個人活動心得 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之際,為了號召我班學生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繼承革命烈士的光榮傳統,我班用心響應,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實際狀況,組織開展了“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
1、自接到教育局“關于清明節期間組織中小學生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的通知”后,我們用心上網搜集信息,宣傳英烈事跡。在超多的網絡信息面前,學生們對先烈們了解得更深更具體了。
2、參觀相關網站,進行祭奠活動。我班利用自習課時光安排學生上網。學生們能夠依次點擊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我的緬懷情。我班全體學生在網上獻了花,留了言。
學生們用自我的心訴說著對英雄的敬仰。祭英烈活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勵學生們為自我的信念與理想,為學校發展、為國家的繁榮努力奮斗。
本次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但它帶給學生的影響卻是深刻而又長久的。此次活動使早已遠離戰爭、身處和平的同學們重溫了為國家獨立、民族自強、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繼、不屈不撓、英勇斗爭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
心里迸發出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這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當代少年更應感到自我所肩負的重大歷史職責,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打好基礎,培養全面潛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國家的和平穩定、富強、繁榮,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師,重溫歷史,警醒此刻。“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活動使每名學生更加珍惜這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堅定了保衛祖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信念。
2023清明節網上祭掃個人活動心得 篇10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殯葬與祭祀,自古就是一件大事。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我們會緬懷先人、祭祖思親。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祭掃方式也在與時俱進。我們發現,燒紙錢、燃鞭炮正逐漸被鮮花、網絡等祭祀方式所取代,這種綠色的方式讓傳統的清明節回歸“清靜”與“文明”。
血脈里的眷戀,鮮花祭祀成主流。每到清明,往往就有著如絲如縷的春雨綿綿。相比從前每到這時墓園的煙熏火燎,現在更多了幾許肅穆和清雅。白菊花、白百合、馬蹄蓮......越老越多的人選擇用鮮花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清明掃墓,意在追遠,一束菊花、一個鞠躬、幾許默哀、良久靜思,儀式肅穆而不敷衍,情感飽滿而不輕慢,反而比嘈雜而奢靡的祭祀有意義的多。
到哪都是心意,社區公祭寄哀思。“其實心意到了,在哪里都一樣。”現在很多社區每到清明都辦起了社會公祭活動,為不能回鄉的人們提供了祭祀的平臺,為流血流汗的英烈們帶去一份哀思。社區公祭是大家的,是社會的,吟一首詩,頌一首歌,拉一首曲,便是對逝去的親友獻上最真誠的哀思,表達對先祖、先賢、先烈的懷念之情。這種活動易被大眾所接受的同時更加深了清明祭掃的意義。
借力“互聯網+”,網絡祭祀成風尚。“清明念故人,網上寄哀思”,如今清明祭祀也插上了網絡的“翅膀”,讓遠鄉游子也可以為親人獻上一份思念。全新概念的“云祭掃”可直接掃描二維碼進入鏈接,了解逝者生平,進行瞻仰、追思和祭拜;“網絡墓園”與各公墓實體墓園進行對接,園區還可以代為祭掃。這些方便、環保的祭掃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新風尚,越來越深得人心。
清明,祭如在,倍思親。多元化的祭掃方式不僅給大家帶來了便捷,更讓文明祭掃蔚然成風。文明祭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力行,以“清明”的方式讓節日更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