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習俗心得體會(精選3篇)
節日習俗心得體會 篇1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臨之際,蔣沖小學開展了以“端午送祝福”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1、“制作香包——送給老師的祝福”。首先帶領活動小組的部分同學到村郊采摘艾葉。然后用準備好的卡紙進行手工制作香包,香包中放著采集的艾葉,有驅蚊蟲、辟邪的公用。接著給香包纏繞上五彩絲線,給各角綴上穗子,香包頂上掛好掛繩,一個完整的香包就制作好了。最后同學們把這些親手制作好的箱包送給親愛的老師們,那小小的香包里裝滿了同學們對老師的敬愛和祝福。
2、“五彩絲線戴手腕——送給一年級小朋友的祝福”。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我們把精心準備好的五彩絲線給一年級的小朋友們系在手腕上,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他們,愿他們一生平安。
3、“畫五毒圖——送給家人的祝福”。
五毒指的是蟾蜍,蛇,蜈蚣,蝎子,壁虎。五毒圖是為了讓蟲子們看見后會看見有同類后直接走開,不會再靠近這一家。我們組織一二年級的學生畫五毒圖,并涂上漂亮的顏色。讓同學們回到家后,在家人的幫助下,張貼到墻上顯眼的位置,為家人帶回無盡的祝福。
4、“詩朗誦——遙祭屈原”。
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各班通過篩選,每班選出兩位選手進行詩朗誦,一來使同學們對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的印象更加深刻,二來豐富了書香校園的內容。
5、網上送祝福。
學校根據上級通知精神,每位教師注冊了微博號,在端午節微話題上進行留言,把祝福送給廣大網友們。同時在每個班級群和微信群里,把祝福送給每一位家長朋友。
在“端午送祝福”系列活動中,蔣沖小學的全體師生不僅對端午節的由來有了更深的認識,而且還收到了來自不同方位的祝福。通過本次活動,蔣沖小學的全體師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傳統文化洗禮,相信本次活動會深刻到每位師生的心中,這些祝福同樣會伴隨大家一生!
節日習俗心得體會 篇2
在端午佳節即將到來之際,學校開展了端午節系列活動。校工會組織開展了節日慰問活動,膳食管理中心舉辦了校園包粽子比賽和贈送端午特色食品活動。
月日上午,校工會成立了節日慰問品發放小組,工作人員各司其職,認真仔細、耐心周到地為全校教職工發放了節日慰問品,并向大家致以節日的問候,讓教職工感受到了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月日下午,膳食管理中心舉辦了包粽子比賽。活動中,同學們現場學習包粽子,雙手將粽子葉卷成漏斗狀后,用糯米充實壓緊,再用細繩打個結,動作麻利優美。在食堂師傅的指導下,包出了各種形狀的粽子,有三角的,四角的,長方形的,頗有特色。食堂負責人將同學們親手包制的粽子煮熟后,送給了每位參加活動的同學。
本次系列活動的舉辦加強了師生與學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讓師生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端午節日氣氛和家的溫暖。
節日習俗心得體會 篇3
端午節快到了,今天是5月27日,早上,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上午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講了許多有關端午節日的由來,和有關人們為了祭奠偉大的屈原而用粽葉來包裹米粒燒成口可美味的粽子,以及有關端午的詩歌等,大家都昂著頭,豎著耳朵聽的入了迷,仿佛自己正跨越千年來中國的古代,沉浸在無限的遐想中。課堂上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但是更加讓同學們開心的事情是下午要舉行“迎端午折粽子”比賽的文化活動,同學們多好期待,好興奮……
下午,我們教室可歡了,簡直炸開了鍋,因為折粽子比賽馬上要開始了,比賽一開始同學們就手忙腳亂的折起來,有的小手上沾滿了膠水,小手微微顫抖的包折著手里的粽子,生怕把形狀給弄歪了,有的由于緊張額頭上冒出了顆顆汗珠,順著紅紅的臉頰往下淌,也顧不上拿袖口去擦一下……他們都在為自己喊口號,為自己個加油鼓勁,希望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并能奪得比賽的勝利,終于通過不懈的努力我們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我們把自己做的一串串美麗的粽子掛在教室里,看上去顯得那么有端午節日的氣氛,短短的活動很快就結束了,可大家還是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氣氛之中,我真希望學校能多開展這樣的活動,不但能增進我們對祖國傳統文化節日的了解,而且能通過活動使我們的雙手變的更靈巧,讓我們更加熱愛我們祖國的歷史文化,讓我們的心變的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