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心得體會(精選8篇)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心得體會 篇1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這是一次罕見的全球性危機,也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作為最早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最早迎戰疫情的國家,中國全民動員、舉國上陣,經過艱苦奮戰,付出巨大犧牲,成為世界上率先控制住國內疫情的國家之一,不僅為世界守住疫情防控的區域防線,也為全球抗疫積累了寶貴經驗。
事非經過不知難。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新冠病毒的“狡猾”,也切身體驗到疫情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危害。但在3個多月前,恐怕誰也料不到,疫情會以如此猛烈的方式肆虐全球。突襲而至,來勢洶洶,中國迎戰的風險和難度超乎想象:如何對尚未充分認知的病毒進行防控?如何在春運大潮中阻斷病毒傳播?如何確保數目龐大的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如何確定有效的治療手段和藥物……諸多未知,考驗應對。有人說,中國提前做了一場“閉卷考試”,在病毒傳染國內人口不到0.006%時就勒住了“脫韁野馬”,創造了人類與傳染病斗爭史上的奇跡。這樣的“中國答卷”,來之不易,感天動地。
這張“中國答卷”,記錄下艱苦卓絕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把疫情比作一次大考,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農歷大年初一當天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而此前兩天,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采取“封城”措施;此前一天,3支解放軍醫療隊逆行武漢,緊急支援。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全國各地4.2萬醫務人員火速趕赴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10天啟用。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面對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國采取了歷史上最勇敢、最靈活、最積極的防控措施”;美國《科學》雜志登載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防控措施成功地打破了病毒傳播鏈,避免了數十萬人感染。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心得體會 篇2
這張“中國答卷”,見證著億萬人民的堅忍頑強。“與其他遭受痛苦的國家一樣,中國也是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受害者。”新加坡《海峽時報》在評論文章中說。在這場空前嚴重的疫情中,我們的許多同胞感染病毒不幸罹難、許多工作人員在一線壯烈犧牲;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緊急剎車”,在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地封鎖千萬級人口城市,并在全國范圍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塞爾維亞媒體用封面大標題寫道,“全世界欠武漢人民一聲感謝”;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中國人民“以犧牲正常生活的方式為全人類做出了貢獻”。
這張“中國答卷”,彰顯了命運與共的責任擔當。疫情防控中,中國始終重視并積極推進國際合作。中國早在20__年12月31日就開始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疫情信息,比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了一個月。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主編針對西方一些人的無端指責,明確指出“中國傳遞的信息非常清晰,我們卻浪費了整個二月份”。在全球抗疫最緊張的時刻,中國的醫療專家組飛赴海外作戰,中國的醫療物資運往全球各地,中國的診療方案動態更新供各國共享……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我們深知,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只要還有一個國家沒有有效控制疫情,這場戰斗就不會結束。在這場戰斗中,中國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充分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作出了無愧于國際社會的犧牲和貢獻;在這場戰斗中,中國以開放合作的實際行動,與世界各國共同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盛贊“中國答卷”時的點評代表了國際有識之士的心聲,他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富有遠見、內涵深刻,在各國抗疫的當下,“為世界提供了急需的新思維方式,傳達了巨大希望”。這個希望,來自中國人民不屈不撓書寫的抗疫答卷,也來自世界各國同舟共濟點亮的勝利之光!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心得體會 篇3
當今世界是一個大變革的世界,是一個國際體系、世界秩序深度調整的世界。當代世界文明需要更高的生存智慧、精神原則和文明理念。在此意義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刻地體現著人類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反映著文明形態變革的時代脈動,表現著當今世界時代精神的基本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僅僅是一個把握時代必然性的現實性理念,更體現為引領世界發展趨勢的富有未來性的思想理念。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植根于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基于對中華傳統文明理念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性發展而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至今,內涵日益豐富,內容日趨完善,意義愈發彰顯。“一帶一路”建設、區域雙邊命運共同體探索,以及新的國際組織、機制等多邊合作平臺建設等,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創新實踐,也意味著這一理念日趨從理論層面走向實踐層面。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恩格斯的這句名言啟示人們,人類需要從這場疫情所帶來的災難以及全球抗疫的共同行動中有所自覺、有所反思,進一步強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同致力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我們相信,世界各國只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共同迎接光明的未來。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心得體會 篇4
在全球抗疫中,各國日益意識到面對全球性風險和挑戰,需要凝聚世界共識和人類力量。時代的發展向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當代人類必須從時代背景出發,獲得一種世界性的視野和時代性的意識,從而在更高的水平上提升人類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直面全球重大議題,體現人類共同關切,是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這樣一個關乎人類前途命運重大課題的回應。世界歷史時代人類相互依存、普遍聯系、休戚與共的存在狀況,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真實根基。超越狹隘的“個體主體”意識,確立起“人類共同體”的理念,是人的主體形態發展和生存方式變革的歷史趨勢和必然過程。時至今日,這一大勢愈發凸顯。
從抗疫的角度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國際合作抗疫注入了信心和力量。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作為在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大國,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者和倡導者,再次展現了作為與擔當。中國所采取的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現出的杰出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貫徹執行能力。在眼下全球面臨嚴峻疫情的艱難時刻,中國又毫不猶豫投入抗疫國際合作,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全球抗疫注入積極的正能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征程中,中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指引下,正展現出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應有擔當。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心得體會 篇5
此次疫情給人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是:在當今世界,人類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普遍的聯系中相互依賴,整個世界構成了命運攸關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根據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世界歷史時代。在這一時代,過去那種地方的、民族的、自給自足的閉關自守狀態,被互相聯系和互相依賴代替了,全球范圍的交往更深入、更廣泛、更頻繁、更緊密。然而,在世界歷史時代,人類也遭遇了全球性問題。一方面表現為人類在征服自然的主體性擴張和無節制索取中,日益逼近自然的極限,損害并破壞著自然內在秩序的平衡,從而不得不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性問題;另一方面,全球發展深層次矛盾突出。資本的全球化擴張形成了全球資本主義體系,帶來了未曾預期的全球性風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20__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曾引用英國作家狄更斯小說《雙城記》中的這句名言來形容當今世界。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這些問題,關乎人類共同利益,關乎世界前途命運。“我們能夠攜手并肩對付一個共同且危險的敵人嗎?”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日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提出的問題,值得全人類深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個全人類共同的敵人,人類命運愈發休戚與共,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愈發凸顯出其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心得體會 篇6
新冠疫情自爆發以來,中國防疫戰“疫”的做法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效率和中國戰果。14億中國人匯聚成群防群控的萬里長城,多支醫療隊、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和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迅速建成交付,一批方艙醫院快速啟用,無數防疫救援物資迅速通過航空、鐵路、公路和水運多路抵達。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中國疫情在1月23日至2月2日期間達到高峰并穩定下來,之后一直在穩步下降。
中國力量體現的是制度優勢。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黨中央、各級黨委和政府主動作為,與疫情賽跑,和病魔戰斗,形成了抗擊病魔的強大合力。旗幟就是方向,徽章就是責任,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先,勇往直前,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大美在逆行,眾志才成城,廣大醫務工作者、解放軍官兵、各條戰線的人們集中力量辦大事,奮戰在一線,發揮出最強戰斗力。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心得體會 篇7
中國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曙光就在前面,然而新冠病毒在其它國家開始肆虐,總體前景十分堪憂。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很多瘟疫,一些大瘟疫及其影響,往往會改變人類歷史進程。
我們都知道,歐洲14世紀中葉,曾經爆發過黑死病,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鼠疫。一般認為,當年蒙古軍隊打到了今天烏克蘭這一帶,把瘟疫帶到了歐洲,后來又經商人傳到意大利,于1347年在意大利西西里群島爆發,隨后蔓延到整個歐洲。不久前,我記得鐘南山院士說,新冠疫情在中國爆發,但“不一定發源在中國”。其實,這種情況歷史上常有:歐洲黑死病的發源地不是歐洲、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發源地也不是西班牙。
14世紀意大利大作家薄伽丘寫過一本名著《十日談》,他親歷了黑死病給自己的城市佛羅倫薩帶來滅頂之災,80%的佛羅倫薩居民死于這場瘟疫,薄伽丘是幸存者,他寫道:街上行人走著走著就突然倒地死亡,死者皮膚上都是黑斑,城市瞬間變成人間地獄。這場瘟疫肆虐十多年,造成至少2500萬歐洲人的死亡,占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瘟疫之后是饑荒,是盜賊四起。
當時在歐洲,很多人都把猶太人和吉普賽人當作替罪羊,指責他們傳播瘟疫,結果導致了一浪高過一浪的種族主義迫害浪潮,無數猶太人和吉普賽人被活活燒死。這場瘟疫對后來的歐洲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重創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天主教會統治,很多人不再相信宗教虛構出來的天堂,為歐洲走出漫長的中世紀做好精神上的準備。同時,也為后來西方盛行的種族主義、種族滅絕等埋下伏筆。
這讓我想到歐洲國家對美洲的殖民以及天花的肆虐,對印第安人來說,這是滅頂之災。印第安人曾創造過燦爛的文明:位于今天墨西哥的太陽金字塔,位于今天秘魯的納斯卡荒原巨畫,位于今天危地馬拉的瑪雅古城蒂卡爾等等,都有著歷史久遠的神秘莫測之感,也有一種文明慘遭摧殘的凄涼和悲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是1492年,此后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內,印第安人的主要文明如瑪雅文明、印加文明、阿茲特克文明等等,被歐洲殖民者摧毀殆盡。
來自歐洲的殖民者,起初想讓印第安人皈依__,成為奴仆,但沒有成功,之后就大開殺戒,而歐洲人帶來的天花等瘟疫又成為他們征服印第安人的超級幫手。這些瘟疫在歐洲存在上千年,歐洲人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但印第安人對這些瘟疫毫無免疫力,很快就被殖民者的槍炮加天花徹底擊垮。有許多資料記載了當時殖民者故意向印第安人傳播天花的行為:一些殖民者主動把天花病人沾染過的枕頭、毯子等作為禮品送給印第安人,造成了瘟疫的迅速蔓延。殖民者卻幸災樂禍,認為這是上帝對異教徒的懲罰。西班牙殖民者帶來的屠殺和天花,滅絕了2500萬印第安人。15世紀,在現在的美國境內,大約有100萬印第安人,到19世紀末僅剩下25萬人。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心得體會 篇8
國際社會的友誼,中國銘記于心。中國不會忘記,國際社會給予我們的寶貴理解和支持,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柬埔寨首相洪森多次力挺中國,特意來華訪問,體現了牢不可破的中柬友誼;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作為疫情發生后首位訪華的外國元首,專程來中國表達慰問和支持,是中蒙兩個鄰國守望相助的生動詮釋;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巴基斯坦第一時間發聲向中國表達支持,克服困難提供寶貴物資捐助……患難見真情,各國政府和人民都給予了中國寶貴的理解和支持,中國人民銘記于心。
對外抗疫援助,中國盡己所能。疫情沒有國界,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通過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的蔓延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盡力而為的與世界各國加強抗疫合作,分享疫情防控信息和經驗,同有關國家特別是疫情高發國家加強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同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一批批醫療物資,一條條防治經驗,一隊隊醫療專家組,將中國與各國患難與共的情誼傳向四面八方。
行動助力抗疫,彰顯大國擔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場全球“大考”,中國始終與各國攜手合作,并肩作戰,積極分享抗疫經驗,伸出援手提供口罩、防護服、核酸檢測試劑、呼吸機等醫療物資,派遣醫療專家組奔赴各國分享抗疫經驗,用實際行動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彰顯大國擔當。
危難當前,唯有各國并肩抗疫,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譜寫出人類命運與共的樂章,方能徹底戰勝疫情,共建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