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殘奧會心得感悟(精選3篇)
2023年冬殘奧會心得感悟 篇1
從東京到北京,從盛夏到冰雪;不同的賽場,同樣的追夢。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__年2月4日在北京啟幕,已經入倒計時。
你知道嗎?冬奧會的吉祥物是“冰墩墩”,一只非常可愛的酷似航天員的冰晶外殼熊貓。再告訴你一的秘密,殘奧會的吉祥物是“雪容融”,它很喜歡滑冰和滑雪,也特別喜歡我們中國的國寶——大熊貓。20__年北京奧運會即將拉開帷幕,我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不同于20__年北京奧運會,這屆冬奧會開幕式的時間會相對縮短,把藝術表演自然地融入到流程和儀式中,呈現出簡約而精彩的特點。
20__年開幕式4個多小時,而這次不會超過100分鐘。既是節儉辦賽,也是考慮到冬天天氣寒冷,觀眾和嘉賓都在露天,此外還有疫情防控的要求。
另外20__年開幕式有15000名演員,而這一次將會大幅度減少,演員約3000人,意味著不再依賴“人海戰術”。
這是鳥巢首次在冬季舉辦大型文化活動,既要考慮寒冷天氣,同時要嚴格做好疫情防控,這對導演團隊來說挑戰不小。
開幕式結束后,各國運動員將展開激烈的比賽,此次冬奧共設七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各運動員都在為這次為國爭光的機會做著準備。奧運是一次人類體能的絕好展現。短道速滑如風馳電擎,在短短幾百米的賽道內爆發出令人震撼的速度。花樣滑冰猶如冰上盛開的花朵,美得令人驚心動魄冬奧會有109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承載著奧運健兒們的汗水和淚水。
奧運也是健兒們的舞臺。健兒們在舞臺上表演著堅強的意志、優美的姿態和靈活的技巧。數以萬計的觀眾為他們喝彩。勝利讓人們歡欣,失敗讓人們遺憾。每一次挑戰自己的極限,每一次與成功失之交臂,不服輸都使健兒們站起來,投入到更辛苦的訓練中。每一次全力以赴,都使我們感到深深的自豪。奧運會的每一塊獎牌,其價值都遠遠超過世間所有金銀財寶。
奧運會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育競技比賽,而是一種永遠不變的信念。雖然我們不能向體育健將那樣為國拿金牌,也沒有機會親臨現場,參與奧運會的服務與接待接待工作,但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一樣可以為奧運出一份力。冬奧會來臨之時,我們用文明點綴城市的每個角落,伸出禮儀之手迎接八方來客,弘揚民族精神,彰顯我們的民族文化。
2023年冬殘奧會心得感悟 篇2
媒體是除運動員外北京冬奧盛會的重要參與者,運動員風采、冰雪運動的速度與激情、冬奧的精彩故事等更需要通過媒體展現給世界。閉環內,在保證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北京冬奧組委將為來自全球的媒體工作人員采訪報道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提供必要條件和工作便利。相信在強有力的服務保障條件下,通過國內外媒體和記者深入報道,世界將和中國一同見證奧林匹克冬季運動發展和奧林匹克精神傳播的新境界。
“歷史會鐫刻下這一筆,世界將對中國道路有全新的認識。”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我們也一定能夠向世界講好中國的冬奧故事。
2023年冬殘奧會心得感悟 篇3
近7年的拼搏奮斗,我們即將迎來冬奧盛會。透過北京冬奧盛會這扇窗,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國“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國風范。作為東道主的我們為更好地喜迎盛會,就要更全面地認識冬奧盛會、更積極地參與冬奧宣傳、更努力地傳遞冬奧精神,凝聚起民間喜迎冬奧會的光和熱。“爭當網絡護跑手,陪伴火炬迎冬奧”主題活動,讓不同年齡、不同愛好、不同地域的網民通過互聯網匯聚起來,就是共同為北京冬奧會加油助力的方式。
用好信息技術,擴大宣傳范圍。新時代的冬奧會,就要用好新時代的宣傳方式。“爭當網絡護跑手”活動,就是利用頭部互聯網平臺,結合網絡熱門玩法、時尚元素和科技手段,將冬奧會以嶄新的形式推廣宣傳。讓冬奧會不只是比賽于北京、張家口、延慶的賽場,而是通過互聯網賽于所有人的心中;讓冬奧火炬不只傳遞于火炬手的手中,而是讓冬奧精神傳遞于所有人的信念中;讓舉辦冬奧會的熱情不只停留在賽區城市,而是通過信息技術傳遞到全國的各個角落,讓全國人民了解冬奧會籌辦過程,認識冬奧會籌辦意義、支持冬奧會成功舉辦,營造全民同樂的良好氛圍。
凝聚網民力量,推動人人參與。從百年前的“奧運三問”到今天的“雙奧之城”,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和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體現了全國人民的擁護與支持的強大力量。“爭當火炬網絡護跑手”活動,采用推出火炬標識、聚合好友參與、強化虛擬互動、發放電子證書、抽取活動獎品等方式,調動全國網民積極參與,就是在凝聚更加強大的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力量。雖然,我們沒有為冬奧會舉辦做具體工作,但是當好網絡火炬護跑手,也是在為冬奧會成功舉辦營造良好氛圍;雖然,我們不能親臨冬奧賽場加油吶喊,但是當好網絡火炬護跑手,也是在為冬奧會向世界展現中國形象貢獻力量。
創新傳播模式,傳遞積極能量。冬奧籌辦過程不僅攻克重重難關,而且與國家發展進步同頻共振。從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和“冰絲帶”等場館建設中展現出來的先進科技,到首鋼老工業區改造和延慶賽區打造“山林場館”的環保方案,突出了我國堅持科技、智慧、綠色、節儉辦奧特色。作為奧林匹克歷首次開展的大規模火炬網絡宣傳推廣活動,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爭當網絡護跑手”活動,更是為辦成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同時,在人人爭當火炬網絡護跑手的良好氛圍下,更加能激發民眾的冰雪運動熱情,傳遞冬奧正能量,助力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