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慶節(jié)日心得體會(通用3篇)
民族慶節(jié)日心得體會 篇1
年,越來越近,馬上就要放寒假,又該準備過年了。
一年又一年,時間從指尖悄然流失,增長只有年齡,不經(jīng)意間,已到知天命之年,突然感覺年齡越大,過年,不在是一種渴盼和喜悅,越來越多的是回憶久遠的往事,這也可能是忘不了童年快樂與幸福,更是忘不掉兒時的天真和純情。
小時候,我們總是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花,有鞭炮放、可以盡情的玩耍,不用干活,不用做作業(yè)……隨著年歲的增大,過年的感覺越來越淡了,每到過年,總是一些過年的回憶了。
小時候,一放寒假,媽媽就讓我去兗州看二姑,二姑在兗州工作,那時候,對于我們生活在物質(zhì)匱乏的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來說,二姑可是生活在城里,吃國庫糧、拿工資的工人階級,媽媽準備了一些農(nóng)村的土產(chǎn)品,地瓜干、花生米……
后來聽媽媽講,我從七歲就能自已坐汽車去曲阜城里,自已坐火車去兗州城里,其實,媽媽還是很懂教育、會教育,那個時候,就知道培養(yǎng)我的能力和膽略,你還別說,能力不知道有沒有,但小時候的膽量真正得到的培養(yǎng)。
記得有一年去兗州,是和三姐一塊去的,雖然三姐比我兩歲,但是沒有我見識的多,因為在那個年代,走個親戚、出個門等可是一個上等的好差事,一般是輪不到姐姐們的,我從小,媽媽就很偏愛我,所以和三姐一塊去兗州,一路上,我就是哥哥,上火車、下火車、出火車站……一路上,我領(lǐng)著姐姐,嘿嘿!
到了二姑家,我們要在二姑家住幾天,記得那次二姑發(fā)了一張電影票,讓我和三姐去看,因為只有一張票,二姑又給我一毛錢,讓在們在電_門口,看看有沒有退票的,再買一張。
當時特別興奮,因為能在電_看電影了,我和三姑飛快地跑到電_,逛了三圈也沒遇到有退票的,怎么辦?這種情況答案很明顯:三姐回家,我拿著票進電_看電影,我抬頭看看三姐沮喪的樣子,心里也不是個滋味,我眉頭一皺,計上以來,把電影票給三姐,我們?nèi)寂懦雸觯遗旁谌闱八奈鍌人的地方,到了我,檢票的工作人員問:“你的票呢?”我往后一指:“我和他一塊的,票在他哪里”我說完就鉆進了電_,就聽后邊喊:“抓住他,他逃票”,我早已從單號入口進去,跑到了雙號的區(qū)域處,三姐嚇的腿都軟了,我們看完電影回家,我叮囑三姐,別告訴二姑逃票的事,這一毛錢咱倆買糖吃。
事情過去幾十年了,每逢我們姐弟相聚的時候,三姐都是回憶一番,因為,在三姐的心里,自已的弟弟特別勇敢,特別機智,弟弟就是自已的驕傲。呵呵!
小的時候過年,那就是一種期盼,我記得,一過了臘月二十,家家戶戶就開始忙年了,掃屋、殺雞、炸丸子、炸酥肉,整個村子都彌漫著陣陣香味,這可樂壞了我們這些小孩兒,也過足了饞癮。記憶中,我母親炸的酥肉是吃的,那是個頭又小,又軟,別家的酥肉那是又大又硬,現(xiàn)在我炸酥肉的技術(shù)就是從媽媽那里學(xué)來的。記得前幾年,女兒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我們在北京過年,我還專門為女兒過油炸了一些酥肉,女兒就特別喜歡吃。
不知從何時開始,過年,不在是一種渴盼和喜悅,更多的是一些回憶,一些思念……
民族慶節(jié)日心得體會 篇2
一條小巷,一個時代的縮影;
一條小巷,一種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
一條小巷,一股基層黨員凝聚的力量;
一條小巷,一份初心和使命!
《小巷管家》以國慶倒計時一百天為時間線索,以平凡而偉大的先進事跡和“街鄉(xiāng)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為主要內(nèi)容,將北京市的基層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實際生活緊密結(jié)合,集中表現(xiàn)了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電影《小巷管家》使我受益匪淺,電影里的人物全是基層黨員干部,看似“小人物”,但他們在喜迎國慶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了愛國、敬業(yè)的精神面貌,值得我們每一位黨員學(xué)習(xí)。
《小巷管家》弘揚了正確的價值觀,引發(fā)黨員干部思想共鳴。電影啟示我們,要想辦好村里的各項工作任務(wù),必須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于工作各方面,讓人民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主動參與,充分激發(fā)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chuàng)造偉力,眾志成城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電影中的主人公作為北京小巷管家的典型代表,彰顯了北京市委力推的“街鄉(xiāng)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在基層治理中的工作成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積極學(xué)習(xí)“小巷管家”精神,從自身做起,貼心服務(wù)于村里百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民族慶節(jié)日心得體會 篇3
我愛我的祖國,我的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祖國,愛我中華!
五十六個民族生活在這個遼闊而富饒的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傳統(tǒng)風(fēng)俗習(xí)慣、宗教信仰和語言文字。在華夏這片波濤洶涌的大地上,在寒風(fēng)凜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著一面用愛凝結(jié)成的,流芳百世的旗幟,它就是以“團結(jié)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為目標的民族精神!一個國家的建設(shè)不能僅僅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建設(shè)。魯迅曾說過:“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聽說過“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的諺語嗎,連三個臭皮匠的智慧,都能頂一個諸葛亮,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團結(jié)的`力量大嗎。
社會主義榮辱觀中曾提到:以團結(jié)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每個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都是不一樣的:苗族的服裝和飾物特別漂亮;云南的傣族孔雀舞姿態(tài)優(yōu)雅;云南彝族的火把節(jié)特別壯觀;新疆的葡萄干味道香甜……
今天,我們站在國旗下,看到冉冉升起的國旗,就仿佛看到無數(shù)革命先烈。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冒著槍林彈雨,寧愿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也要換來和平。所以,我們更應(yīng)該團結(jié)一致,不讓我們這個大家庭再次支離破碎。蔚藍的天空,是因為有了白云的點綴才不會孤單;寬廣的大地,是因為有了萬物的裝點才會生機盎然;美麗的鮮花,是因為有了綠葉的襯托才會顯得更加純潔、高貴。
聽,蘆笙和嗩吶一齊吹響,看,乳燕雛鷹比翼飛翔。五十六朵鮮花爭相開放,裝點祖國萬里大花園。讓先輩的英靈自豪地驚嘆,啊!這就是我的中華!這就是中華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