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觀后感(通用3篇)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觀后感 篇1
開心能夠參加#新浪觀影團# 的星戰點映,作為第一次觀看星戰人士,覺得片子絕對是一部爆米花爽片,女主太強了,實力無敵。星球大戰的特效也非常精彩,場面宏大,尤其還是在IMAX廳,畫面非常震撼,尤其是最后一站的時候。喜歡片中一句話,大體意思就是敵人就是要讓你覺得自己孤立無援,而不得不放棄,但實際上你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羨慕現場能夠拿到激光劍的小伙伴,有時間可以把前面的也看看。
作為一個路人第一次觀看《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一開始我是拒絕的。系列電影通常粉絲向都很嚴重,入坑耗費精力太大。像《速度與激情》系列還好,每部之間的聯系并不那么緊密。而像 《復聯》, 《星球大戰》這類,出場人物過多,劇情經過漫畫,電影,電視劇的全方位細節填充,如果沒看過前作,直接看《復聯4》或者《星球大戰9》,絕對要看的一頭霧水,這對路人來說絕對是一大顧慮。直到新浪給了我免費的電影票,真香。《星球大戰9》的故事在主題曲的慷慨激昂的音符中展開。不得不說,即使完全不了解《星球大戰》的人,也很難沒聽過這首主題曲,可能這就是經典帶來的沉淀?之后的故事和我預想的大致相同,如果事先不做功課,確實會看起來比較吃力。女主的選擇一向能get到直男的點,美就對了。特效也是好萊塢一貫的水準,挑不出毛病。因為是路人,所以劇情上能共鳴到點并不多就不班門弄斧了。如果對光劍,盔甲,原力,星戰,這一系列元素有興趣,建議至少要先適當了解一些星戰的故事背景作為預習,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觀影體驗哦。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觀后感 篇2
不像星8我得看一只長得像韓國人的豬和一個黑猩猩深情對白,浪費我接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看他們打白工,在這里我要diss一下星8拍的什么玩意兒啊,感情戲多也就算了,你整個靚點的不行?誰要看猩猩和豬談戀愛啊,這倆貨還鬧騰了接近半個多小時,最后導演告訴你全白給了,木大木大,一個二五仔突如其來,沒有任何鋪墊,也沒有任何下文,就這樣把我們半個小時的劇情蒸發掉了。行吧,就當我被時停了半小時8。反觀星9從頭到尾一直在瘋狂推進,盡管充斥著狗血劇情(雖然狗血的劇情是星戰系列的傳統),但是幾乎沒有一分鐘是被刻意浪費掉的,所有的劇情都是為了豐富和表現人物的變化,如此充實的劇情內容可見艾布拉姆斯是真的給三部曲規劃了一個很完整的故事線的,可惜被米mice給搗亂了,真的可惜了。我覺得星8就是一個自以為很懂星戰的導演,把一個本來應該是魔幻題材的故事照著科幻的樣子拍了,最后就拍成了這個鳥樣子。而星戰9是一個真的很懂星戰(關于原力的部分)的導演,把一個本來還有一點點現實的魔幻題材的故事弄得更加魔幻了,而且還是在三部曲缺失了一部的情況下試圖將整個體系自洽所做的奮力一擊。
作為個人評分我給滿分,我愛這部電影。作為簡評我給7分,優點是大膽的設定,充滿想象力的劇情表現,將上一部花了大部分時間卻沒有很好表現出的人物重新進行了演繹,無尿點的暴走式推進以及黛茜·雷德利的臀部(我下賤)
缺點也很多,特效是真的不太行(以20__的眼光),打斗戲不夠多,大場面有點少,劇情太充實以至于繁雜,狗血是最主要的感覺,有很多需要在上一部進行伏筆鋪墊的地方直接就整了出來,導致根本無法接受(比如說傳送)。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觀后感 篇3
拿到這張電影票,我應該要感謝北野武。周日肥家的路上發現有人給我那條北野武花火的微博點贊,點進他主頁發現原來是同場看的花火,往下一劃發現他參加了一個新浪星戰點映活動,于是給他回贊的同時順手參加了抽獎,也沒想到就中獎了。IMAX的效果太加成了,西斯那里的戲份想給滿分。發現今年很多電影,IMAX版和非IMAX版觀影效果差太多,這算是工業化生產的結果么?#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為什么豆瓣電影徽章沒有星戰系列?我應該早就拿到了。簽到的時候工作人員采訪問:老師,您對這部星戰有期待么?大寶:本來是有的,結果來的路上刷網頁(豆瓣)發現口碑要撲街,就沒什么期待了。工作人員默默地遁走了。剛才離場她居然還要采訪我。太敬業了。
星球大戰這個系列電影已經陪伴了我們幾十年,也是很成功的系列電影,但在我國并沒有那么大的群眾基礎,對于非星戰迷們來說可能并沒有那么多的感觸,只是單純的像對待一部好萊塢大片的角度來欣賞觀看,我也是如此,并沒有深厚的情感支撐,只是來看看這個系列電影的最后一部是怎樣演繹的,里面得角色并不陌生通過上一部和《游俠索羅》就已經能夠大概了解到,本部可以說是上一部的升華,故事上依舊延續下來沒有什么太大的驚喜,依舊是尋找與追逐,應該對鐵粉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