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精神學習心得(通用3篇)
感動中國精神學習心得 篇1
一場人物頒獎盛典是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也是我們的真實生活,這十位人物就是我們身邊的你我他,每個人擔負的責任不同,做的
具體事情不一樣,背后的精神是一樣的:愛崗敬業、善良勇敢、頑強不屈,堅定不移、奮斗不息……正如節目最后所說:“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
他們的事跡有的壯烈、有的平凡,但都是那么偉大,因為每一位人物,都盡己所能,充分地發光發熱,溫暖人間,感到值得。
身患絕癥、爭分奪秒守護患者的張定宇院長讓人敬佩;拿命在踐行讓女孩受高等教育能改變三代人命運初衷的張桂梅令人感動;為病人提供抗癌廚房的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給人溫暖……
在抗洪搶險中犧牲的年僅36歲的陳陸和失去他的家人卻讓人心疼,就像20__年3月30日,在四川涼山森林火災中壯烈犧牲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一樣,他們的身影永遠定格在了那一次救援中,他們好像也只是在做一份工作而已,可這份工作卻隨時可能奪去自己的生命。
不僅僅是每一次任務要冒生命危險,平時也不可能過上“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生活,他們不屬于自己,更不屬于家人,陳陸一年300多天住在大隊,一個月跟家人團聚一兩次,從結婚到他最后一次執行任務,他甚至沒有陪妻子和孩子過過一次春節,他辦公桌上一輛嶄新的消防車模型,也永遠沒有機會親手送給兒子了。
陳陸的妻子王璇來到現場,當主持人問她用了多久才接受陳陸已經離開的事實,王璇說:“到現在都接受不了。”可能她永遠都接受不了,現實中她作為孩子的媽媽,作為四個老人的女兒兒媳,她要承擔多少啊?她要安撫孩子,安慰老人,自己的悲傷可能只敢在夢里釋放吧!陳陸走了,他的家人們要怎么走未來的路?
對于這個崗位來說,他是一個可以被替代的角色,對于家人來說他就是。可是如果所有人都這樣想,都不愿意去做那個可以被替代的角色,去扛起那些不知什么時候會砸下來的意外,不知有多少人會在意外中失去自由或生命。
“中華民族遇到危難的時候,總有這樣的英雄挺身而出,這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
這些消防官兵們就是挺身而出的英雄,同時他們也都是父母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可他們成年在崗,日夜守護著國家和人民,在家里更多的只是一種精神上的在場而已。戰爭年代他們響應“沒有國哪有家”的號召沖在第一線,和平年代他們依然“舍小家顧大家”。感謝所有擔起這些角色,在危難中挺身而出的英雄,他們當之無愧是任何時代“最可愛的人”。
感動中國精神學習心得 篇2
在看過《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之后,我更深切的有了對于祖國的崇敬,對于那些可愛的人的發自內心的崇尚,他們堅強有責任,無畏肯奉獻,拼搏示大愛,堅持架暖爐,勇敢展技藝,心細寄熱血,突破長騰飛,報國攜風雅,開山又拔路,吃苦獻國力,英勇常留存。我們更多的感懷,是源于他們的義無反顧,無私無畏,勇敢向前,有擔當,不氣餒,不放棄,他們從平凡走向了偉大,他們的事跡,他們帶給我們深思的偉大歷程,是精神的財富,人格的精煉,價值的提升。
他們從人民中走來,為了人民,他們舍棄了許多,遺憾了許多,激動了許多,悲痛了許多。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他說能夠幫助別人很幸運,壯烈也很平常,一聲定宇兄,一腳為民生,抗疫一線他沖向前;抗洪防汛戰士陳陸,與家人最后一張合照,村民不曾遇見的大洪水,不愿相信他已離去;山區老師張桂梅,一塊兩塊為女子搭一方校舍,重疾纏身,時間留給女孩,喪葬費留給孩子;“抗癌廚房”,萬佐成,熊庚香,早點鋪成爐火處,萬家廚房,偶然改軌跡,必然見善良;空軍英雄王海,跨過鴨綠江,不畏強敵,140米開炮,不怕死。他們的精神體現,讓我們更加懂得,生活并不總是如意,或是難以接受,但我們應該堅強,把一切都交給時間,為了未來,拼就再拼一點,健康就是財富,對美好持有期待,對一切懷有熱愛。
志愿者汪勇說,十公里不能讓醫護人員走過去,他察覺醫護需求,迅速解決,他認為醫護是神圣的;技術突破人謝軍,他傾心傾力北斗國產原子鐘,三次暈倒,關鍵器件全部國產,工作值得;風雅先生葉嘉瑩,筑民族修養,頌經典,結詩緣,文化傳播,書生報國,謙虛自謙,傳承一家;開路主任毛相林,修路是可行的,改變村莊命運,挑戰艱難,身先士卒,架起康莊路;獵獵風旗國測一大隊,珠峰高程測,扎西德勒,雙腿丈量,生死考驗,年輕人接力,情誼深。汪勇坦誠相見,持之以恒,汪勇真勇,熱血融化恐懼,新的目標挑戰,奮勇向前,品格提升見價值,無聲覺悟有聲教育,敢于抗爭命運,不忘向往美好家園,感受集體的珍貴,無私無畏。
他們的事跡啟發著我們當代的少年,一代一代的少年,唯有將自己的熱血灑注祖國,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感動中國,感動你和我,支撐感動的背后,是我們共同有責任,為我們的國家而奮斗,揮灑青春汗水,激揚美好樂章。
全國上下,共克時艱,我們偉大的祖國,昨天已然是一美好的畫卷,新的藍圖已經鋪就,我們國家有能力,有信心以一大國姿態立于東方,在她的身后有國士無雙,亦有朝氣蓬勃的新一代。
同祝愿,祖國好;共奮力,展宏圖。唯愿與感動中國人物一道鑄美好明天。
感動中國精神學習心得 篇3
國女排主教練郎平曾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經歷給國人帶來正能量。”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排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 扎扎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斗,刻苦鉆研,勇攀高峰。 這,就是女排精神!女排姑娘們就是憑借著這股精神,頑強戰斗、勇敢拼搏,在國際賽場上一次次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
榮譽,是拼出來的
中國女排,是中國各體育團隊中成績突出的體育團隊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女排曾經驚艷世界。女排球隊曾為中國獲得“三大球”中的首個世界杯冠軍,并一舉獲得五連冠的輝煌戰績。女排精神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象征。
而這一系列榮譽的背后,是女排姑娘們汗與淚的付出。那時的中國“一窮二白”,女排姑娘們訓練時沒有完善的訓練器械,甚至連像樣的訓練場都沒有。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拼。 基礎設施不好,訓練更似“玩命”。主教練袁偉民站在高臺上,把一筐球不間斷地扣向對面,女排姑娘以最快速度飛身救球,一個滾翻后立刻爬起來接下一個球。她們在地上摸爬滾打,摔得遍體鱗傷,咬著牙含著淚繼續訓練。 在上世紀80年代,一枚金牌的意義,早已超出了體育的范疇。中國女排在賽場內外團結拼搏、永不言棄的身影,讓更多國人看到,“我們中國人行!完全有能力達到甚至超過世界一流水平!” 話題速寫從世界杯冠軍到世錦賽冠軍、從奧運冠軍到亞錦賽冠軍……中國女排以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的精神創造奇跡、銘刻歷史。在當時百廢待興的中國,中國女排成為中國人的模范和驕傲,更是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騰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