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營心得與感悟(精選3篇)
夏令營心得與感悟 篇1
7月10日清晨,太陽好像知道我們要去夏令營似的,“躲”在白云的后面,天氣涼爽極了。我背著鼓鼓囊囊的書包來到學校,呵,6:30還沒到,可校門口已經站滿了滿臉笑容的同學,熱鬧非凡。排列好隊伍后,老師帶我們乘上了高級大巴車,經過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桐廬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在1992年成立的,1993年正式開放,離江水清澈見底的富春江有5公里路,海拔600米左右。我們在上山的路上碰到28次“險情”。其中有一座晃橋,站在橋上只要輕輕一搖,橋就會不停地擺動,站在晃動的橋上往下看,還真有點可怕,不過你只要鼓起勇氣走過去,就會有驚無險。森林公園里到處是綠色,綠色的山像綠色的屏障,綠色的竹子像綠色的欄桿,綠色的小草像綠色的地毯……走進森林公園就像走進了綠色的世界。
下了山,我們乘車去了我們的住宿地——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旅游度假村。吃過午餐,休息過后,我們一行人又去了聞名全國的富春江。
在富春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在井里的冰泉和一副刻在墻上的畫。冰泉的泉水是淡淡的藍色,非常地冰,像剛從冰箱里拿出來一樣。那幅畫算的上是一副名作了,這是一名古代畫家畫的富春江小山峽之景,畫的一半在桐廬,另一半在遙遠的中國臺灣。
晚上的西瓜晚會真是別有一番特別,不光名字特別,每個節目也非常特別。這次晚會分三大類:表演節目、梳頭發比賽、吃西瓜比賽。不過最精彩最有趣的要算梳頭發比賽了。每組派出一名“模特”和兩名“理發師”,要求發型既適合學生又要新穎。宣布完后,比賽便開始了,經過8分鐘的“較量”和老師的投票,結果出來了。第一名是第六組的“酷背”共7票,我們第四組的“鳳尾”以5票名列第三。時間過得很快,晚會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一天下來,我們都無比地快樂,可是也有點疲倦。夜晚,我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7月11日是我們夏令營的第二天,因為昨晚飽飽地睡了一覺,加上早晨又跑了一會兒步,所以精神格外抖擻。8:00我們在餐廳吃過早飯后,去了第三個景點——龍門灣。龍門灣是由許多小島組成,遠遠望去,清清的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在這么多島中,特色的要算一個長著一棵上萬年老樹的島了,老樹遮住了島的一大半,老樹周圍的一些小樹遮住了剩下的一小半,整個島是個樹島,一片綠色,一片茂盛。過了一會兒,我們又乘船來到了另一個島,島上有很多可玩的東西,有超大的拼圖,是用腳拼的;有一種橋,是踩著一塊塊木板過去的,真有點驚險。在龍門灣我們邊玩邊聽導游的介紹,歡快地度過了上午。
中午在度假村吃了最后一頓飯,乘上了大巴車,離開了度假村,離開了桐廬,踏上了回校的路程。
到了學校我領到了小禮品——一只三層的鉛筆盒。因為我是出色營員,所以又得到了精美的文件夾,上面印著粉紅色的花。
這次夏令營,我鍛煉了身體,開闊了視野,更增進了與同學們的友誼。
夏令營心得與感悟 篇2
在這個夏天,在開學前,我迫不及待的像親身體驗夏令營的生活。活動后,我仍然是滿腔熱血:軍訓夏令營——有苦也有樂,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來到新的學校,來到中學,必須有很強的紀律性,一切聽從指揮。班主任韓老師一來到便要求我們要守紀律。第二天,艱苦的夏令營正式開始了。下午是隊列練習,體育老師一個個擺著嚴肅的面孔,所有的同學都紋絲不動,不敢做一點小動作。最苦的就是立正和踏步,大家一邊踏步,老師一邊來糾正,大家都努力地高抬腿,腳下像針扎一般疼,老師是絕不“憐香惜玉”的。太陽照在臉上,火辣辣的,豆大的汗珠一粒粒滾下來,濕了全身。這我才意識到夏令營的艱苦。
第三天學做廣播操,這一天更加讓人吃不消。同學們都站在主席臺下,全神貫注看著老師做示范,再認真地擺好動作,一邊又一遍地學習,一邊又一遍地做,卻沒有一個同學叫苦,都非常有耐心,僅僅兩天的時間,我們把每一節操都能夠做對做好。這兩天里,我們還聽了兩次講座,是我們學到了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如何正確地學習,為即將到來的開學打下基礎。
令人期待的回采比賽終于來到了,我們一(9)班昂首挺胸,喊著響亮的口號進入比賽場地。我們隨著音樂,努力地做著操,盡量地把動作做到位,給別人展現出我們班做好的一面。當評委宣布一(9)班獲得第一名時,全班同學都歡呼起來。
快樂的夏令營結束了。在這些日子里,我們懂得了吃苦耐勞,我們的意志得到磨練,毅力得到挑戰。
活動中我體驗了非同尋常的生活,讓我感受到了團結的力量,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生活豐富多彩。
我們要以鐵的紀律來約束自己,牢記中學生守則。
夏令營,我最難忘的經歷。
夏令營心得與感悟 篇3
大家一定去夏令營過吧?暑假期間我可去過新安江——千島湖夏令營,那次的夏令營給我的感受十分深刻!至今還在我的腦海里浮現。
記得最難忘的事情是我們在島上的素質拓展活動。整個活動項目豐富多彩:有驚心動魄的穿越鐵橋;有驚險無比的高空雙杠;有讓人恐懼的電網;還有驚而刺激的攀巖……總之有太多的項目讓你去體驗成功和失敗。特別是攀巖最讓我有感觸。記得我們去攀巖的地方是在島上的一座小山上,那山壁上有一些人工挖的小洞,洞的大小不一,錯落分布,起先我看到后還很得意,覺得一點也沒有挑戰難度,心里暗想我一定要拿第一。這時老師發話了:“今天的比賽以隊為單位,分成四小隊,每隊十一人,紀錄總成績,看看哪一隊先爬上去。這一下可把我難住了,我們隊女生多,而且年齡也比別的隊小,這怎么辦呢?我做為一個隊長有點范暈了,這時帶隊老師似乎洞察到我的心里,走過來對我說:我們比賽成績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體驗活動的過程,而且一個團隊的合作精神是我們成功的首要。你自己去體會一下吧。”聽完老師的話,我明白該怎么做了。與是我召集我們隊的隊員,讓年齡小的女生的先攀,我們男生墊后,當我們爬到一半時,有個年齡小的女生害怕的哭了,想放棄,這時我們隊的所有隊員都在幫忙鼓氣,希望她堅持到底,最后那個女生還是在大家的幫助下完成了整個攀巖活動。
在這次攀巖活動中,我們小隊雖然沒有得到名次,但我們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我們真正體會到了團隊的合作精神及相互間的幫助是最值得珍惜的,也意識到了自信和勇敢的力量是無比的大,只要有信心,不放棄,我們都會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