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校園服務心得
面對艱苦的生活條件,他們的奉獻精神令人感動;面對平凡的志愿者工作,他們的成長足跡讓人欣慰。
“騎車在鄉間小路上顛簸的記憶令我終身難忘”
今年7月,湖北長江大學應屆畢業生王文志被選派到湖南岳陽市華容縣護城鄉從事現代遠程教育服務工作。他對記者說——
在護城鄉的100多個日日夜夜留給我太多的美好回憶,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騎著自行車在鄉間小路上顛簸的記憶。
護城鄉共建有7個遠程教育站點,每個站點至少有一臺電腦和一臺電視,供農民接收和學習各種最新資訊。這些站點分布在不同的村子,每周我輪流前去講課。各個村子之間相隔很遠,而且都是土路,不通公共汽車。鄉里給我配備了一輛破自行車,遇上雨天,道路泥濘,寸步難行。幾個月來,我上門拜訪農戶120多家。
群眾只有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遠程教育帶來的實惠,他們才愿意支持這項事業。萬圣村的養豬大戶小張家的幾十頭豬患了“癩皮病”,獸醫治了快一個月未見好轉。網上的資料說,這種常見病的病因可能是豬的體內有寄生蟲、缺維生素b或缺鋅。我建議小張在豬飼料里拌入硫酸鋅試試。他半信半疑地試了起來。
一周后,他見我就說:“豬好了一大半,以后我得拜你為師了!”我告訴他:“這都是電腦帶來的好處,你應該拜電腦為師,多參加遠程教育學習。”等我再下萬圣村時,經常看到小張在站點擺弄電腦,比我想象的還要癡迷。
幾天前,三河村的村支書吳海云打來電話,激動地告訴我他接到了求購白菜苔的訂單,全村的白菜苔不愁銷路了。原來,吳海云帶領村民搞規模化白菜苔種植,并在栽種前與買主口頭約好了銷路。待收獲時,買主因故不能履約。眼看成堆的白菜苔要爛在地里,吳海云充滿悔恨和歉疚。我把三河村欲出售優質白菜苔的信息和聯系方式,一口氣發到了十幾個網站上,沒想到很快有了好消息。
不把農民教好,我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談起志愿者生活,湖南岳陽市岳陽縣志愿者支隊隊長許瑩用的最多的一個詞是“幸福”。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她動情地說——
我到岳陽縣城關鎮做志愿者不足兩個月。在遠程教育站點,我面對的都是三五十歲的農民,要讓他們用摸慣了鋤頭的大手學會操作現代化的計算機,談何容易!我一遍遍地演示,他們一遍遍地模仿,即使這樣,有的人也要練習一個小時,才能用鼠標熟練地點開一個文件。我以前脾氣比較急躁,現在不知不覺中添了許多耐心。我一再對學員們說:“只要有我在,你們肯定能學會。”
在我的帶動下,農民學習的勁頭比我上大學時還投入。課間休息時,他們不看我播放的娛樂片,而是埋頭抄筆記,讓我非常感動。
我覺得,在站點為農民解答疑問是一種幸福;在農家曬谷場與農民聊天也是一種幸福。做志愿者的時時刻刻,我都能感覺到幸福,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
剛分來時,鎮領導親自用車到縣里把我接來,并安排人陪我去買日常生活用品。每到節假日,鎮干部就請我到家里吃飯。有時我下鄉幾天回不來,有人把我脫下的衣服洗干凈、疊好。說實話,我媽對我還沒這么細心呢!
“志愿者工作讓我完成了從大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
畢業于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巢海霞,是20xx年“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的一名普通志愿者,現服務于湖南鳳凰縣沱江鎮政府。性格穩重、外表干練的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