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學習心得
這些不僅僅是為了向我們展示九個國家曾經在世界歷史舞臺上各領風騷,主要的還是為了告訴我們不管是從個人還是國家的角度來看,都要牢記信用與創新。
再次,看《大國崛起》的同時,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國家進行深刻地反思:反思我國為什么不能成為大國之列,反思我國今后如何從它們的歷史成功與失敗中吸取教訓,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以縮短與大國的差距。
經過閱讀、感嘆這些國家的歷史,我們或許可以推測該紀錄片對“大國”作定義是依據以下幾點的:曾經有過(或正在經歷)對外擴張的歷史;曾經或正在稱霸世界,或進行殖民統治;曾經經歷推翻封建王權或殖民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在工業、科技、教育、文化、軍事和社會改革方面有過突出表現;對世界近代史的發展曾經發生過重大影響。相比之下,我們中國在過去的幾百年間,幾乎不曾具備上述大國標準中的任何一條,而只是大國列強的蹂躪對象和殖民地。
從政治體制來看,中國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金字塔”形的等級壓迫制使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從經濟來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使中國人安于現狀;從科技來看,中國有四大發明,但是我們花太多時間停留在回味“首次發明”的驕傲中,并沒有運用、創新;從文化教育來看,嚴重排外使得中國缺乏創新、實踐性人才。這些足以讓我們承認這個不爭的事實。
關于大國的話題也許是一個永遠無法窮盡的討論,在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主題的前提下,我們中國該從九國的興衰成敗中吸取怎樣的教訓,走怎樣的發展道路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分析:
(一)在學習先進國家經驗的基礎上,將本國文化和現代文明進行融合,尋找到國家主導工業的發展方向和改革模式。經濟的飛速發展,能夠創造貿易、科技、工業、市場經濟等文明成果,而內外文化成果的交流碰撞反過來又會極大地促進經濟的發展;
(二)與時俱進、解放思想,英國工業革命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國確立了統治地位,它解放了人們被禁錮的僵化思想。誕生了一批偉大的科學家,瓦特、牛頓是他們的杰出代表;
(三)改革體制是關鍵,在任何時期,經濟飛速發展的保證是新技術,而新技術的誕生是需要有一個提倡創新、重視科學的社會體制。比如英國相對比較開放、自由的宗教環境位優秀的科學家的誕生提供了寬松的環境。
我們國家正處于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要向真正有影響了的大國邁進仍然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我們應該以一種廣闊的心胸去承認他國的成就,并虛心地向大國學習并借鑒成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