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的秘密觀后心得初中(精選3篇)
寶葫蘆的秘密觀后心得初中 篇1
我看了一部令我難以忘懷的電影《寶葫蘆的秘密》。電影里有個叫王葆的小男孩,很愛做夢。一天回家,他做著作業便伏在桌上沉沉地睡去,夢見了……。
王葆推著單車去釣魚。當他走入一片竹林時,很神奇的,有小鳥為他指路,青蛙把他引到湖邊。放下釣竿、水桶,想起數學沒有預習,上課又會回答不出問題,同學們又會笑他,不由得對著湖面大喊起來:“我要比他們優秀,最好不要費勁”。話音剛落,王葆居然釣到了一個萬能的寶葫蘆,從此,王葆便成了寶葫蘆的主人。寶葫蘆幫了王葆很多忙,特別是很多“倒忙”。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象棋對弈”。王葆邊下棋邊說:“我要吃掉你的馬。”“我要吃掉你的炮。”……躲在樹上助陣的寶葫蘆聽見了,趕緊念起“咒語”,使一顆顆棋子直飛進王葆的嘴里,還納悶的問:“主人,這東西好吃嗎?”王葆邊吐著棋子邊難受的說:“這棋子不能吃。”這短短的幾分鐘,我一直都在哈哈大笑。
王葆在玩具店看到許多玩具,十分喜歡。寶葫蘆便滿足了主人的愿望,將玩具店里的所有玩具都浩浩蕩蕩地送到王葆家里,王葆不但沒有高興,反而生氣地將寶葫蘆罵了一頓。王葆的爸爸回家了,送給了王葆一輛山地車,王葆興奮得手舞足蹈。寶葫蘆看在眼里,失落極了。
數學考試了,王葆不想費勁,卻想考全班第一,只有找寶葫蘆幫忙。寶葫蘆使用魔法,將考得最好的蘇鳴鳳的答案全部轉移到王葆的試卷上,可是連同蘇鳴鳳的名字也一同轉移了過去,讓王葆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更加出丑了。在這一次“倒忙”之后,王葆狠心地離開了寶葫蘆,決心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告別了寶葫蘆,依靠自己的勤奮練習,王葆終于在游泳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看了《寶葫蘆的秘密》,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只有一點一滴地不懈努力,才能收獲最美最甜的果實。正如劉老師所說的“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凡事都需要努力。”
我也想做一個夢,能和寶葫蘆坐著飛機在天空翱翔,能坐著飛船游向太空,那是多么暢快的事啊!不過,還是得自己努力哦!
寶葫蘆的秘密觀后心得初中 篇2
從事初中政治教學已多年,體味過去,感慨不少。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也越來越成為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初中思想政治課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公民意識,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學會交往、學會做人,增強法律意識,了解國情、提高認識社會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思想政治課對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受益終生。由于學科比較枯燥,致使很多學生根本不屑學好這一門。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反思以往,在此淺談點滴體會。
第一,尊重學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怎樣讓自己的課堂吸引學生,讓自己的教學積極有效?數年的實踐告訴我,屢試屢爽的尚方寶劍是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心理學家威廉 ? 杰姆士說過,在人的所有情緒中,最強烈的莫過于渴望被人重視。由此可見,學生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重視和尊重。因此,教師在課堂中的任何情況下都應該以"同志、朋友和共同學習者"的身份與學生相處。學生知識的不足,閱歷的膚淺常常導致他們的認識有很大的不足和偏見,對此教師不要對學生批評訓斥甚至嘲笑,從而造成課堂氣氛緊張而降低教學效率。有關實驗表明,年級越高、年齡越大,受到批評訓斥后,學習效果就越差,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有經驗、有成就的教師在課堂上始終表現出對學生的尊重。一個“請”字,就能“請”出學生的積極性,為課堂教學“請”出效率來。人需要賞識,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更不例外。我們教師要在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中多發現可以肯定的東西,對學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確的加以贊賞,這是“錦上添花”;錯誤的也可以從思維方式、答題方式或態度上加以肯定,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錯的內容,教師可以用多種手段讓其自己認識并糾正,只要糾正對了就要贊賞,讓他看到自己的成績,以利再學。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基本構成者之一,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獨立的個體,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自覺性、自主性、活動性和創造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獨特的品質,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并善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味主動獲取知識的樂趣,形成自我發展的能力。
第二,勇于反思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經提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實踐證明,教師若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勤于反思,勇于反思,善于反思,則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個體成長必將取得令人滿意的收獲。
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一方面要向他人學習,研究他人的教學方法經驗,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自我認識,自我監督,以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認清教學中的不足,從而自我完善,尋求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一堂課后,如能靜下心來認真反思一下教學過程和自己課堂教學的表現,如教態如何,板書怎樣,課堂結構是否合理,教學方法是否妥當,教學氣氛是否活潑等,這樣邊回憶邊反思,邊反思邊研究,你會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機智應變等可取之處,會心地點頭微笑;你也會因自己在課堂中的小小缺憾和不足之處,而面帶愧色。經常這樣認真的“推敲”自己的教學過程,有利于根據自己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的進行改正,就能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磨練敲打,不斷的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努力增強教學機智和課堂教學能力。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重要的一條是堅持執行教學質量分析制度,發現學生學習中的普遍問題。課堂反饋、課后練習、形成測驗,要盡量反饋出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要暴露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存在的問題要分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從而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只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練就一雙慧眼,那么自己教學中乃至身邊的種種現象,都值得反思研究,我們可以反思對心理偏差學生的教育方法,可以反思如何避免學生中的抄作業現象,有的放矢地去反思,根據問題去學習、研究、實踐,從而能不斷的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困惑。特級語文教師魏書生曾經說過,只要堅持每天寫一點教學筆記或心得,十年以后也許你就是一個教育家了。實踐表明,結合教學實際,注重提煉反思,寫好教學后記或反思總結,可以把自己點點滴滴的感悟聯系起來,進行經驗的歸納提煉,形成有見地的論文;可以糾正教學中的偏差,減少盲目性,增強科學性,從而取得教育教學的更大成效,以更好地促進自我的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教師思考的大腦才能教會學生思考的大腦,同時只有喜歡學習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喜歡學習的學生”。
第三,保持快樂
教師不僅要更新其教育觀念,還要重視自身心理素質的提高。因為教師的良好心理素質能促進教育、教學,其一言一語、舉手投足都能成為學生學習模仿的對象。這就要求教師具備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善于調節自身心理狀態,處處表現出樂觀、熱心、充滿激情。因為,只有當教師生氣勃勃、滿面春風地走進教室,走進教育的講壇,才能使學生的興奮狀態得以激發。另外,教師必須將自身的情感熔鑄于教學之中,或深沉、或激昂、或哀婉,用自己情感的巨浪去沖擊學生的情感堤壩,使之產生感情共鳴,這對達到心理教育與品德教育的相融于一體,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在價值,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金鑰匙。
教師心理素質的完美化,可以贏得學生、感染學生,會成為學生人格教育的偶像。但這里并不回避教師自身的缺點與錯誤。正是在教師從真、善、美的角度,“實話實說”地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的同時,學生判斷是非,認識自己的能力才會有一個新的提高。
“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就能事半功倍。一個快樂的老師就能帶來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會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快樂教書,人生快樂。
寶葫蘆的秘密觀后心得初中 篇3
如果說,愛是寬闊的海洋,溝通便是跳躍著的朵朵浪花;愛是璀璨的夜空,溝通便是閃爍著的點點星光;愛是綻放的花朵,溝通便是蔓延著的縷縷芬芳……
沒有半點的矜持,也不加任何的修飾,溝通是自然而純潔且無處不在的。
它不受語言、膚色、種族亦或是國家的限制,只是單純的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
有時候,溝通是一雙手。當我們不慎跌倒,而別人伸出他們的援助之手時,即使沒有太多的語言,也足以令我們冰涼的心充滿感動;當盲人過馬路,我們熱情地扶持他們走過去時,雖然他們看不見我們的容貌,但雙手的溫暖也會使他們發自內心的感激。
有時候,溝通是一個眼神。當我們考試失利時,老師那鼓勵的眼神讓我們滿懷的惆悵頓時煙消云散;當我們因參賽而慌亂手腳時,同學信任的目光使我們的緊張感蕩然無存;當我們獲得成功時,家人眼里閃爍的光彩令我們歡欣鼓舞。
有時候,溝通是一個微笑。當我們不小心撞上一個人而匆忙地道歉時,對方的一個微笑會讓我們豁然開朗,彼此的距離又拉近一步;當朋友之間發生矛盾,理解的微笑能讓誤會冰釋,牢固友誼;當課堂上答錯問題,老師鼓勵的笑容瞬間消除尷尬,同學們也更加踴躍發言。
溝通,可以是面對面的交談,也可以是心與心的碰撞。溝通,用它的魔力架起通往愛的橋梁,縮短了心靈之間的距離,在無形中把愛傳播到每個人的心中。
溝通無言,愛亦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