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國培學習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初中語文國培學習心得體會范文 篇1
參加20xx年“國培計劃”初中語文的學習,我很受啟發,現將自己的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關于閱讀教學。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我的收獲:
1、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完全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過度發揮。
2、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
我的打算:
1、在文本教學方面,精心準備,研究學情,深入閱讀文本 ,結合教學實際選取文本的解讀角度,以幾個主問題帶動學生對整個文本的理解。簡化教學內容,爭取一課一得。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2、在課外閱讀方面,首先,結合實際學情,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借鑒廣東吳海寧老師提出的六個積累模塊即:我知道(文章出處板塊);我理解(文章理解板塊);我賞析(精彩賞析板塊);我想說(讀后心得板塊);五我會寫(仿寫板塊);我積累(好詞共賞板塊 )。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和閱讀能力。其次,積極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每周拿出一節課作為“好書推介會”,請學生交流閱讀體會并推薦優秀的閱讀材料。每周再拿出一節課來做“主題閱讀”。以讀一讀、談一談、背一背、寫一寫的形式,力爭取得實效,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二、關于寫作教學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我的收獲:
1、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
2、激發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寫想像中的事物。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3、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我的打算:
1、培養興趣入手激發寫作欲望。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我國古代教育 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透徹地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培養作文興趣是不斷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
2、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尋找寫作靈感。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一切寫作素材都來自于生活。生活中許多不經意的小事得都是值得一寫的。而作文無非是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思、所感用文字的形式寫出來。
3、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說促寫,在讀中借鑒技巧,啟迪智慧;在說中拓展思維,獲得靈感。讓讀、說、寫相互結合、相互促進。
4、改變作文批閱方式。以魏書生的作文教學法為主線,每篇作文由學生先互批,然后教師再批閱。在互批過程中,學生欣賞語言、借鑒技巧、規避不足。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寫作興趣,可謂一舉多得。而教師的批閱,可以讓學生在比較中,獲得更為深入和理性的思考,提升為文的品格。
以上是我在此次學習中感受最深的兩點,我很珍惜這次學習機會,打算再學習一遍,相信還會有更大的收獲。
初中語文國培學習心得體會范文 篇2
第一天的學習,就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改變了以前對學習培訓形式的看法,收獲了很多心理知識,學會了調節心態,重新審視自己的事業。
上午,李華平教授給我們上了第一堂課《放下自己,重新起航》。現場表演的《上學歌》,《放下自己,重新起航》富有文采的內容,讓人耳目一新,大家開始調整自己的身份,告誡自己要用謙虛的態度來面對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告誡自己要用好學的心態來向身邊的人學習,告誡自己要用務實的行動來學習、總結。第一堂課準備很充分,讓我們感受到了李老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可以看出他很熟悉中學課堂教學,有豐富的基礎教學經驗,看來這次學習不是純粹的學院理論講解,一定會讓我們在實踐技能等操作層面得到很多收獲。
下午,聽了張皓教授的《教師的情緒管理》講座。這次來學習的老師都來自教學一線,繁重的教學讓大家身心疲憊,工作中的煩惱多于快樂。張皓教授的講課內容切中要害,講的內容正是大家想聽的,講的心理調節方法讓人受益匪淺。風趣的語言、富有生活體驗的事例讓大家精神振奮。我本以為在大學的學習培訓不外乎是枯燥的理論講解,聽課一定會打瞌睡,事實卻相反,我是越聽越想聽,精神抖擻。張皓教授舉到了教師的心理現狀,又聯系大學老師的工作苦惱,讓我們開始認識到自已其實不是最倒霉的人,從事的事業也不是世上最慘的事,傳授的心理調節方法也很有說服力,讓人驚喜地發現事情還真如她所說,要學會判斷哪些事該自己做哪些事不該自己做。
初中語文國培學習心得體會范文 篇3
有句話:學到老,活到老。的確,不學習的話,人就要落后。不學習就不能使我們的教育具有后續動力,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求,不學習就會使人的頭腦僵化,終身學習是當今的時代要義;“國培計劃”就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經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并有以下幾點深刻的心得:
一、“國培”學習使我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理念,為實施素質教育奠定了基礎。
新課標理念強調語文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應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強調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整合。“國培”專家深入淺出的講析、詮釋無不緊扣新課標理念,讓我們這些一線的教師對新課標又有了一個全新與更深刻的認識,豐實了我們的頭腦,使我們領悟到了新時期語文教學的精神實質,為教學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二、國培讓我認識到我們教師應樹立新觀念。
新課程已經走進課堂,作為教師,我們應把握時代的脈搏,順應歷史的要求,那就要迅速轉型,由“知識倉庫型”升級為“創新型”教師,以創新教育來促進社會的發展。教師要勤于學習,充實自我,使自己具備相應的知識結構、教育理念、文化素養、道德素養。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結構,要視角敏銳,跟上時代步伐,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觀念。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總之,不能停滯不前,不能只靠過去的經驗,不能做個教書的匠人,而應做個育人的藝術家。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所以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三、國培讓我學會從聽課人的角度去反思課堂。
上班以來,一直都是備課,上課,改作業,都有點機械化了,只是一直往前走,好像也顧不上停一停,這次參加國培,在影子培訓期間,聽了很多老師的課,終于從上課的角色轉變到聽課的角色,結合幾個月專家老師們的理論講座,大腦突然有了新的思路,對課堂的構建有了更深刻地認識。這對我今后開展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三個月的國培,一眨眼就過去了,值得反思的還有很多,就讓我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慢慢消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