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提高學習心得體會(通用4篇)
業務提高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有位哲人說,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善于發現別人長處,并能夠學習別人的長處,最終使其變為自己的長處的人。聽課,正是教師吸納別人長處的聰明舉措,也是自我學習提高、促進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我們到底如何聽課?
(一)帶著欣賞的心態聽課
以何種心態去聽課,往往決定聽課的質量。帶著欣賞的態度去聽別人的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聽課時,教師要做到“三欣賞”:欣賞授課者的處理教材藝術,欣賞授課者的課堂駕馭藝術,欣賞授課者的語言表達藝術。
(二)帶著思考的腦袋去聽課
在聽課中,要看授課教師是如何處理類似問題,如何處理好教與學的行為,再通過比較,找出差異,積極尋求改進的措施,生成新的課堂教學設計,以實現課堂教學的超越。、
(三)帶著研究的眼光去聽課
常言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要想提高自己的聽課水平,聽課時,要把自已當成課堂教學的研究者,就要多一只眼睛、多一只耳朵、多一顆心。帶著眼睛、耳朵聽著課,帶著筆記錄著過程,帶著腦袋思考,記著即時點評,還要認真研究,及時進行梳理總評,并與其他教師交流。
業務提高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農歷的正月十三和十四兩天,我校組織了寒假業務學習。除學習政治文件及相關師德要求外,還觀看了感動棗莊十佳教師錄像。
通過本次學習使進一步了解教師職業的神圣,使命的崇高和責任的重大。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
一、教育教學是雙相互動的,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也應是教育活動的主體,要充分提升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
只有師生共同成長,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愛生樂教,讓教育煥發生命的活力,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享受教育。
教師的智慧應從三方面去理解。一是師德與師魂;二是教師的'專業知識;三是教師的教學能力。只要有熱愛教育、熱愛學生、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才能有高尚的師愛;只要掌握了學科知識,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有教學的基本功;只有能掌握新的課程理念,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心理健康的教育能力,才能與時俱進,適應新課改的需要。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沒有激情的教學,任教師華美的語言,動聽的語調,先進的教學手段,也不會打動學生的心靈,也只能徒有其形。學生需要激情,才能點燃心靈之火,教師需要激情,才會有創造,教育才會有生命。所以我們教師要用智慧創造激情,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熱愛學生,與學生分享共同成長的快樂,才能享受教育。
二、在21世紀,只有與時俱進,努力做一名終身學習型的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要向老教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剛走上工作崗位時,總想和學生成為朋友,認為只有和學生成為朋友,自然能很好的管理學生。但事與愿違,朋友是做成了,卻非常不好管理,課堂紀律渙散,以后想嚴也嚴不起來了,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這個老師脾氣好。通過跟老教師的交流,我知道了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里,了解他們,才能更好的管理他們,因為他們佩服你,而不是害怕你。以后上課的時候,我就注意每一個學生,不是簡單的上完課就走人,而是下課后留下來跟學生聊天,以便能更好的了解每一個學生,我始終認為學生是先喜歡你這個人,才會喜歡上你的課,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通過我的不斷努力,我發現學生與我的心理距離拉近了,他們很喜歡我,在我的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性也很高。可見,不管走到哪里,我們都需要學習,學習老教師的經驗,在教學中活學活用,不斷地提高自己,使自己能夠快速的融入課堂,走進學生。
(二)要終身學習,隨時更新儲備知識。在信息時代,學生信息的來源很多,知識老化的周期很短,更新的速度很快。只有不斷學習,隨時更新儲備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師者,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也。”要做到這幾點,教師應具備廣博的知識作基礎。有道是,“根深才能葉茂”,“水厚方能負大舟”。一名教師的知識如果儲備不足,教學中必定捉襟見肘;反之,如果教師具備了比較扎實的知識功底,具有學者的風范,課上舉一反三,游刃有余,那么課堂將是學生有效充電的場所。教師并非人人都博學,但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朝著博學的目標去努力。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更應該不斷的學習,因為英語這門學科,只要不及時學習,慢慢地有些不常用的單詞就忘記了,長時間下去,恐怕教哪個年級就哪種水平了。因此,作為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平常要多讀書,常看報,勤上網。總之,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時時處處采摘知識的花粉,釀出合時的蜂蜜。
(三)要不斷地摸索教學方法,尤其加強學習并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
教,為了什么?教,是為了不需要再教;教,是為了學生自己學習。在教師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源的今天,一個好的教師,絕不應該僅僅滿足于把自己滿腹的學識傳授給學生,而更應該著眼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以“漁”是也。學會學習是學生今后走上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學會學習是學生學習的最高目標。在課堂上,老師不僅要用多媒體來授課,而且要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去學習,現在網絡資源非常豐富,讓學生利用網絡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自己的知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只有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合格的學生。教師只有終身學習,才能厚積薄發,才會不負社會、學校、家庭的重托。
通過這次業務學習,使我了解了當前的教育政策,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了教育理論水平,為依法治教,規范教育教學水平提供了保障。在新的學期,我將會更加努力學習提高教學水平,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
業務提高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太熟悉備課了,談論備課似乎令人興味索然,但是越是司空見慣的東西,往往對它認識越淺,備課對于教師來說,未嘗不是如此。
教師備課備什么:
(一)備學生的心智水平
備學生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備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難點。二是備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學必須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考慮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特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三是備學生的興趣愛好,找準學生的興奮點,讓教學更親切地走進學生。
(二)備教材的利用價值
首先,要深入鉆研教材,在反復認識、全面領悟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居高臨下的把握,使教學內容形成一個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的體系,使知識的發現過程問題化。其次,教師還應該敢于超越教材,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大膽取舍,可以對教材里不合理的內容進行大膽批判,可以對教材的順序進行大膽調整,把教材當著一個例子,一個臺階,一個載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三,在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礎上,確立教學的目標、重點和難點。
(三)備教學目標的設計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們應該正確把握好三維目標之間的內在關聯,重視目標的整合,“過程和方法”是主軸,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都應該在“過程”中體現,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則不應該是我們刻意和直接追求的目標,而是隱含和糅合在前兩個維度實現的過程之中。
(四)備教學情景的創設
創設教學情境的途徑是多樣的,如生活展現情境、實物演示情境、圖畫再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表演體會情境、語言描述情境。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考慮學生實際、教學內容、班級特點以及教師的教學風格,不要故弄玄虛,牽強附會。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一節課的時間只有短短的45分鐘,但要使這45分鐘真正發揮作用,需要教師付出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時間和精力。一位教師在成功執教了一堂課之后,當別人問及他準備了多久時,他是這樣回答的:“我用我的一生來準備我的教學,而就這一堂課而言,我只花了15分鐘。”寥寥數語,道出了備課的真諦。
業務提高學習心得體會 篇4
蘇霍姆林斯基說:切記,一個學生一個世界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
一個學生不僅是一個鮮活的生命,而且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哲學家萊布尼茨說:"萬物莫不相異,天地間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蘇霍姆林斯基也進一步指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沒有差別的世界是一個孤寂的世界,沒有差別的人只是一尊沒有個性的木偶。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不同個性,精心呵護這些生命,走進他們獨特的個性世界,對他們加以引導和幫助,給以悅納和確認,予以延伸和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愛的陽光雨露,在溫暖、滋潤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而不應事事單一,處處劃一,時時統一,實行簡單的一個法子、一個模樣、一個答案,導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毀滅"。
教師應該用行動讓學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在關心他,使他們產生強烈的自信,能夠勇敢地正視學習,從而有勇氣超越自我,不斷進步,這種幸福感能夠帶給學生一生的積極心態與向上的勇氣。
教師要像慈母一樣關愛每一位孩子,無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后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陽光屬于每一個孩子,無論他們是貧窮還是富有,是聰明還是智障;無論他們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還是沒有特長甚至平庸。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平等、自由、充分地參與教育的全過程,都應該在教育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