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學習材料
為進一步弘揚杜順老師的先進事跡,培育社會文明風尚,反映時代主流,教育引導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6月17日,長嶺縣委決定,在全縣廣大干部群眾中積極開展向杜順老師學 一是以縣委名義下發文件,號召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杜順老師學習。二是在今年教師節前舉辦杜順事跡專題報告會。三是演出一場以反映杜順事跡為主要內容的地方戲,藝術地展現杜順老師的形象。四是出版“教育群英譜”一書,集中反映一批教育戰線師德典型。目前,長嶺縣教育系統認真學習7月12日發表在《松原日報》上的長篇報告文學《生命的雕塑》,用身邊的典型教育廣大教師戰勝困難、自強不息、無私奉獻。
杜順,長嶺縣永升小學萬福村小的一名普通教師。1994年患上“脊髓空洞癥”。十七年,他頑強地與病魔抗爭,以不倒的精神“立”在三尺講臺旁。他拄著雙拐行走,坐著輪椅講課。用對學生的愛心、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為進一步彰顯杜順同志的先進事跡,倡導先進價值理念,培育社會文明風尚,弘揚社會正氣,反映時代主流,教育引導全縣干部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學習他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教書育人恪盡職守、矢志不渝的敬業精神;學習他兢兢業業、積極進取,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學習他默默無聞、不圖索取,為培養后代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操;學習他珍愛生活、自強不息,為克服困難勇斗病魔、樂觀向上的意志品質。長嶺縣委宣傳部、長嶺縣文化新聞出版和體育局、長嶺縣教育局將杜順同志的事跡搬上舞臺,排演成吉劇《好大一棵樹》。
元宵節前夕,中宣部組織的由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社、中國青年報社等幾家中直新聞單位組成的杜順先進事跡采訪報道團,在市委宣傳部相關同志的全程陪同下,深入杜順同志工作所在地——長嶺縣大興鎮萬福村小學,對杜順同志的先進事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深入采訪。據悉,央視一套將在2月25日晚《焦點訪談》之后,“身邊的感動”節目中推出杜順同志先進事跡的相關報道,其他各中直媒體也將于25日推出相關報道。
杜順的先進事跡
46歲的杜順是松原市長嶺縣大興鎮永升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1994年,他突患“脊髓空洞癥”,無法正常行走。而為了全班13名學生,他已經坐著輪椅在三尺講臺上堅守了5年。杜順的先進事跡被傳開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他也因此先后獲得XX年度“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吉林省教書育人楷模”等光榮稱號。
突來的災難
正上課時左腿失去了知覺
1985年3月,杜順通過考試成為一名民辦老師。此后,業績突出的他逐漸成為了當時全鎮小有名氣的全能型教師。1991年,他被提拔為村小校長。而當時他所在的村小校舍破舊,一到下雨天就得停課。杜順就多次去做村干部的工作,并主動拿出500元錢用于校舍維修。而他當時的年工資,僅有600元。
1994年3月的一天,正當他站在講臺上全身心地講課時,猛然間感覺左腿麻木失去知覺,站立困難。“當時我看著孩子們的求知目光,心中唯一想到的就是要把課教完。
此后的兩年間,腿部麻木仍在持續。妻子陪著我,先后到多家醫院進行診治,但病情并沒有改善。1997年,我的身體再也挺不住了,在妻子和領導的勸說下,不得不停下工作,來到吉大二院就醫,最終被確診為脊髓空洞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