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驗式學習培訓的心得體會
三、關于教學設問
不可否認,體驗式培訓對于培訓師來說,最有挑戰的莫過于活動后的討論分享,在討論分享中培訓師的提問對學習者的引導有關鍵性的作用,這決定著培訓實效。所以這個問題也是我學習的重點。三天的培訓,我也陸陸續續記錄了炳煌老師的提問問句。我用他曾經交給我們的經驗學習圈理論去看他怎樣從what/so what/ now what去提問的。后來,整理筆記我發現:我沒有很好地整理出他的每次活動提問的那三個層次,對我而言,他的三個層次看不出層次很分明,有時感覺有點跳躍,有時平淡,有時會突然轉移到某一個點去重點討論,很多問題的產生他會根據學員生成的問題,找到大家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再加以引導討論。所以討論中學員的積極性、參與性、興奮性都很高。關于問題的提問多數是開放性的問題。我也簡單地整理了炳煌老師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常用語句,以便今后使用(我認為這個應該很有幫助,只能從模仿開始學了。)反正我是感覺到如果要想成為那樣的培訓大師,天啊,要怎么努力修煉也不為過,相當有難度。
四、關于培訓師個人特質
從炳煌老師的課中我觀察并感受到他的幽默,他的真誠、好奇、等待、良好地傾聽,信任的眼神,開心地笑,記住學員的名字和他說的一些話,和學員同樣坐著、甚至單膝跪在地上,身體保持前傾,對于每個人的回答給予肯定、真誠、而不失幽默地呼應,有時他像點火員、像催化員、像救火員……每次真誠的詢問,語句的謙卑、低調等都給學員創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和狀態等。這些東西不像理論一天就能掌握,他是最難學的,他是累積的結果。其實,想寫這點,就是想說明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這樣優秀的體驗教育培訓師,作為一名種子老師來說,目前所能做到的在模仿基礎上,怎樣去尋找自己的特色,把自己個人特質展現出來就足矣。
總之,這次作為觀察員的角色學習,清醒地意識到炳煌老師說過的一句話:“體驗式教育只是一個工具,遇強則強,遇弱則弱。”需要慢慢在實踐中錘煉吧。
最后,很感謝區德研室的老師和喬校長給我們搭建的學習機會,感謝喬的團隊以及炳煌老師帶給我們美好的學習過程。看到喬校長這顆種子在體驗教育的路上已開花、在結果,我們衷心地祝福他,并樂意以他為榜樣,力所能及地去努力。